網課是面鏡子,可以照見自己:鄭州老師的這封信建議讀三遍

2020-12-15 瀟湘晨報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馮劉克

這場疫情,讓不少學生和家長經歷一種特殊的形式——上網課。與課堂教學不同,網課少了面對面,少了監督和約束。面對網課,孤獨前行,學生們有著不同的表現,而家長們呈現出不同的狀態。近日,鄭州一八國際小學六年級某班班主任任老師發到班級微信群中一封信,情詞懇切,發人深省,引發不少家長在微信群中互動。

每一朵烏雲都鑲著金邊,因為它遮擋不住所有的陽光。疫情是暫時的,成長是長期的。在疫情中權宜、苟且,帶來的只能是對自身成長的抑制和阻礙。也許上網課的孤獨感無從排遣,正如這封信中所說:「網課學習,一人,一屏,孤獨感會侵蝕孩子的意志。」但這種孤獨感也是提升個人修養的一個機會,中國古人就提出了「慎獨」這一概念,而且當做個人風範的最高境界,意指「獨自一人而無別人監視時,也要表裡一致,嚴守本分,不做壞事,不自欺。」這對學生來說,何嘗不是一項學習。

任老師的這封信全文如下:

同學們,第二次月考的成績已經出來了,不知你對自己的成績是否還滿意?有沒有總結得失?

任老師有幾句肺腑之言和大家說說。

同學們,上課時總是那二十位左右同學積極互動,還剩幾名同學就是沒動靜,我用點名、提問、連麥的方式,試圖確定每一個人的存在。但同時,我想:認真自律的人,這些方法,對他來說毫無意義;而無時無刻不在偷懶的人,這些方法同樣毫無意義。前者,態度已成為習慣,監督不監督,都沒必要,小小年紀,已然懂得什麼是自律;後者,也許全程對老師講的內容毫無興趣,不過點名時敷衍「到」,那這種意義上的「在場」,又有什麼意義呢?

但老師一遍遍點名、連麥、讓你回復是因為還有介於二者的中間派,也許在無人監督的課堂,不小心犯了困,走了神,老師一個點名,驚醒夢中人,趕緊搓搓臉蛋,揉揉眼睛,懺悔之前的所作所為,馬上進入聽課狀態,這樣的孩子,也是極好的。人難免有惰性,能夠同時依靠外界和自身來進行約束,老師也得為你點讚。

孩子們,網課就是一面鏡子,照出人生百態,照出你的習慣、態度、毅力,甚至人品。現在的你,慎獨自礪,嚴於律己,將來的你,就可能是獨當一面的行業精英;當你關上臥室書房的門,以專心聽課為名玩起了遊戲;當你稍稍動了動手指,將網上的內容複製粘貼,當成自己的習作上傳提交;當家長敲門探望送來一杯牛奶,你裝作埋頭書本無法自拔的樣子;當你看著答案把老師布置的作業抄完提交,你是否有那麼一刻感到羞愧?

疫情過後,希望每一個你,都坦然迎向日光,心中沒有半點蹉跎歲月的失落和弄虛作假的心慌。我們不求事事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家長們,網課是一面鏡子,既照出了孩子的樣子,也照出了家長的狀態!平日刻苦用功的學生,不會因為網課變得投機取巧。平日自律性差的學生,卻只會因為網課而變本加厲。只不過是居家學習,將原先家庭教育的問題十倍百倍放大了。越早意識到問題,越早做出調整,對家庭越有利。

所以,抓住這個居家學習的機會,靜下心來,多關注孩子的狀態,想辦法做出調整。缺少規則的,重塑家庭規則意識。缺少陪伴的,多進行有效的溝通(不是嘮叨)。

網課學習,一人,一屏,孤獨感會侵蝕孩子的意志。當孩子有情緒時,多積極傾聽,多用共情,少給或不給建議。但對學習,必須溫柔而堅定且有原則:必須好好完成作業,學會老師強調的知識點而不是溺愛孩子隨意應付作業。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分鐘吧,共同進步,多年之後,你會無比懷念那個檯燈下的小小身影,別在他最需要你的時候走開。

【來源:大河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鏡子」,你照見誰的影子?
    概述: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鏡子對女子而言,卻是傷感的承載。你是美的形體我們可以想像,女子在鏡子前,摩挲這鏡子上的花紋,想像著郎君在身旁為她梳妝,為她畫眉的恩愛。如今方鏡、圓鏡,玻璃的鏡面雖光潔明亮,現代的男人,沒有古人的那份雅致,定不會坐一旁欣賞女子。鏡子本來就缺了韻味,她的光照也就缺乏體溫的守護。
  • 識得這面無形無相、遍含萬有的大鏡子
    我們每個人的那個「本真的自己」,他就像一面無形無相、遍含萬有的大鏡子,十方世界,無量萬相,盡在其中生,盡在其中滅,而這面無形無相、遍含萬有的大鏡子,他卻不生不滅,如如不動。這面無形無相、遍含萬有的大鏡子,他不在別處,他就在我們的四大色身上大放光明,照徹十方。
  • 「三封家書」:疫情防控裡的一抹暖色
    人民網鄭州3月4日電 (石國慶)3月1日,是個周日。家住鄭州市桐柏路建設路附近的郝濤和平時一樣拿起手機,翻看起了朋友圈。看到好幾個朋友轉發了《給千萬鄭州人的第二封信》,他也點了進去。 「這真的像是家人口吻寫的一封信,說到了心坎裡。我看了好幾遍,每一條留言都不捨得錯過。我覺得,政府為我們考慮,我們也要做自己該做的事兒,按規定自我隔離。這封信,讓我這個異鄉人覺得很溫暖。」郝濤剛從老家南陽回到鄭州,隔離期間正覺得心煩意亂,此時的心情平復了許多。 據了解,這已經是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向鄭州市民發出的第三封家書了。
  • 疫情網課期間英語老師如何掌控學生的英語朗讀
    大家好,在疫情期間,不管老師還是家長,大家是不是對孩子的學習無法管控,我也有同感。我是英語老師,一開始也是很難把控。年級上為了方便批改作業,大多數都是統一布置閱讀,完型都是選擇題,可是學生可能題目也沒看,就把答案傳上來了。
  • 關係是一面鏡子,藉由他人照見自己
    愛,意味著接納,即使不同意他的言行舉止,仍然可以接納這個人。孩子沒有好壞,媽媽沒有好壞,伴侶沒有好壞,只是她們的某種行為,會帶來或好或壞的結果、或正面或負面的影響。只要調整了行為、計劃、目標,人仍是可愛的一個人。不接納一個人,這個人為著保護自己和防禦攻擊,本來可以做出調整,也不願主動調整了。如果我們還在努力改變對方,就表明我們自己根本沒有得到過真愛,不懂真愛,不會付出真愛。
  • 【教育資訊】規範網課平臺!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建立未成年人網課...
    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建立未成年人網課平臺長效治理機制;人大代表建議提高教師榮譽級別,教育部回應 2020-12-19 | 來源:綜合 https://www.eol.cn/ceici/
  • 《大學該怎麼讀——給大學生的75封回信》:從心靈出發與學生溝通
    一位同學在談到「選修課必逃、必修課選逃」現象時說,這一方面是大學生對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另外一方面反映了課程內容比較枯燥艱澀。他建議提高教學的趣味性,把更多的同學吸引到教室裡。廣播電視學專業的一位同學在答卷中寫道:「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千萬不要前兩年瘋玩,第三年為了考研再開始學習。每天都要學習,持之以恆必有所成。」讀著這些答卷,我仿佛聽到了大學生的心聲。
  • 網課是一面鏡子,照出學生的樣子,現在和未來
    可以預見的是,疫情和網課,可能背上日後學生成績下降的大鍋。 不要逃避現實了,這次的網課就是一個「誠實豆沙包」,把孩子們的學習常態真真切切地展現在家長的面前。 網課是一面鏡子,照出了學生的樣子。
  • 家長和老師的溝通,從「心」開始,從「信」開始
    後來每到新學期,我都會給女兒班主任手寫一封信,讓班主任及時了解孩子的最新情況,如果換了班主任,或者孩子小升初、初升高,讓新班主任及時了解孩子信息,這封信,就成了我和老師溝通的橋梁。
  • 湖南多名學生收到「7年前寫給自己的信」 一萬多封信投遞有困難
    2020年1月3日,湖南常德男孩周國棟收到了一封7年前14歲的自己寫給2020年自己的信,令他驚訝又驚喜。原來,2013年常德鼎城區郵政局舉辦了一個「寄給2020的信」活動,當年有13000多名學生都給2020年的自己寫下了一封7年後才會寄出的信。如今,2020已經來臨,這1萬多封信也開始陸續寄出。
  • 這面鏡子五萬塊?預覽髮型很逼真,再也不怕Tony老師手殘
    說到理髮,誰年輕的時候沒有遇到過幾個Tony老師呢?明明只是打薄,一轉眼發現自己頭髮禿了,明明想要個小卷,Tony老師反手給你來了個媽媽同款梨花燙。悄咪咪說一句,其實現在也在遇Tony...但是!日本長岡市一家理髮店有一面"魔鏡",非常受顧客的歡迎。通過它,顧客可以提前預覽自己新髮型的樣子。
  • 每個人都是一面鏡子,幫我們照見內心的秘密
    這是個並不神秘的秘密,必須再次提出,再次讓我們得到和明確:每一個相遇的人都是你的啟示,如果你能帶著自己的覺知。 生命並非是個耗能過程,它只是個能量的轉化過程。從來就沒有真正的損失,所有的損失只不過是一種轉化。能量是守恆的,在精神領域也同樣守恆。生活沒有真正的減法,你想真正失去是不可能的。
  • 6年了,見你所見,愛你所愛丨碧華的三封信
    今天我要給大家朗讀的,是我們尊敬的校友鄒碧華在北大讀本科時寫給父母的信。為人父母,最心愛的便是自己的子女,大哥雖然工作很忙,但心裡最惦念的還是兒子。今天給大家讀的這封信,是大哥在出差的旅途中所寫,希望全天下的父親都好好地去愛自己的孩子,在有生之年,既做父子,又做朋友。
  • 見字如面,文化路二小老師用書信傳達對學生的叮囑與牽掛
    學校老師每天不僅精心備課,認真落實「停課不停學」的工作任務,而且還通過各種方式與學生保持聯繫,關心著每一位學生。3月1日,不少老師通過「見字如面」——書信的方式來傳達自己對孩子們的叮囑和牽掛。很多老師年齡已大,在三尺講臺,兢兢業業了半輩子,面對網絡授課這一新興事物,更是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六一班班主任杜斐老師便是其中一位。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這本「偽作」值得細讀
    相比「富不過三代」的常態,這跨越世代的成就,足證洛克菲勒家族有獨到的教子之道,望子成龍的人們於是盼望能挖出秘訣,因此就有了這本書——《洛克菲勒給兒子的38封信》。為什麼說這本書是偽作?因為,這38封號稱由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竟然沒有英文版。
  • 疫情下的網課,這群老師一句話解家長後顧之憂:你們放心,孩子交給我!
    黃曉磊組織二(2)班醫護人員父母給孩子寫信,9封來自抗疫一線的真情家書令人動容,更讓孩子們感受到父母的偉大。為了幫助醫護家庭解除後顧之憂,老師們除了手把手教孩子們使用各種設備上網課、上傳作業,還特地建了「醫護子女群「,每天反饋孩子的學習狀況。「這些醫護工作者真是了不起啊!他們每天連軸轉,但都會抽出時間來關心孩子的生活、學習。
  • 紀錄片《鏡子》讓你感受到孩子這面鏡子帶給你的震撼和反思
    相比於其他孩子要用武力制服去上訓練營,澤清是自己很願意參加的,當老師問他為什麼?他想了很半天才說了三個字:存在感。在訓練營,老師對澤清的採訪中,你會了解澤清變成打媽媽的孩子的真正原因。澤清說:"媽媽有一些創造家暴的行為,講到最後,她一定都說自己是對的。
  • 小朋友古文啟蒙網課+自雞路線乾貨分享 這份雞娃方案請收好!
    我的答案是不會,三年級語文教材裡已經有小古文內容,所以一二年級開始可以讓娃接觸。來看,這是一道三年級小古文《刻舟求劍》的閱讀題,家長可以仔細品一品。如果孩子在一二年級古文讀得少,到了三年級學習這樣的小古文,能hold得住嗎?
  • 閻羅王的三封信(宣化上人)
    我還可以做很多事情。你要叫我來,你也不預先通知我一聲,給我打個電報或者寫封信,好讓我有個準備,你就把我叫來了,這太不講道理了!」閻羅王說:「我給你捎了好幾次信,你都忽略不注意。這封信是給我的?我不識這個字,也不會讀這封信。第二封呢?」閻羅王說:「你看和你差不多年紀的人也死了,這就是第二封信。
  • 開學考試後,學生:開學不給老師露一手,他都不知道我網課咋上的
    語文老師拿到成績:朱慧飛:38分李雪:32分張娜:30分範統:34分……語文老師都快哭了,說:「這網課都給你們白上了,你們平均分都考不過英語」!三、聽課效果反饋不及時。在學校裡,由於是面對面授課,老師和同學們已經形成了一種默契。有聽不太懂的地方,老師看了大家疑惑的表情就知道了,會問:哪裡沒聽懂?然後重複講,一遍不行講兩遍,兩遍不行講三遍。在家聽網課,由於時間受限,不會一個問題反覆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