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好像是一個有魔法的季節,很多人都逃不過冬天長胖的宿命,而且已經有人「中招」了。
即便前面幾個季節再如何嚴格管理自己的身材,到了冬天好像都會開始長胖,有些人甚至是「崩盤式」長胖。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
有人輕斷食,戒糖戒奶茶戒炸雞;
有人連續吃了一個月輕食,聞到隔壁火鍋味兒的時候,都快饞哭了;
還有人堅持不懈地泡在健身房,有氧無氧都加上;
……
至於結果,有人成功,但大多數人都失敗了。輕斷食的,最後都報復性吃回來了;連續吃輕食的,越吃越胖;泡健身房的,已經被寒冷魔法封印在了床上。
於是有人就開始放飛自我,一邊背負著罪惡感,一邊愉快享受美食,悄悄長胖。
冬天不想動,大家都這樣想。曾經說要在冬天悄悄減肥,在春天驚豔所有人的人,會因為冬天的寒冷,忍不住:告 辭。
對北方人來說,冬日續命全靠暖氣。鬱達夫曾經在《北平的四季》中寫過:
「棉門帘一掛上,在屋裡住著,卻一輩子總是暖燉燉像是春三四月裡的樣子。尤其會得使你感覺到屋內的溫軟堪戀的,是屋外窗外面烏烏在叫嘯的西北風。」
瞬間就有畫面感了有沒有。
對南方人來說,則是靠抖腳,抖了還冷的那種。汪曾祺在《冬天》中說:
「南方的冬天比北方難受,屋裡不生火。晚上脫了棉衣,鑽進冰涼的被窩裡;早起,穿上冰涼的棉襖棉褲,真冷。」
本南方人感覺就是這樣,南方的冬天,是全方位地打擊。
最終,只有屋子裡或者床上的溫暖能留住你。有時候僅僅是早上起床,可能就花光了全身的力氣,運動健身什麼的,風太大你聽不見。
而且冬季日照減少,人體褪黑素分泌會相對增加,相比其他季節,本來就會更容易產生疲憊感。再加上有厚衣服作為天然屏障,穿這麼多,應該看不出來長胖……了吧?
比如經常出現的,西西君的朋友,冬天起碼四件起步(大羽絨服,毛衣、背心、加絨保暖內衣),兩條褲子(加絨秋褲,加厚外褲),兩雙襪子。她說:「只要我穿的足夠多,別人就不知道我長胖了。」
△長大穿秋褲已經不需要父母催了
你以為ta穿的是羽絨服,其實別人穿的是「防護服」。衣服下面的身材,已經成了一個謎。
發胖更本質的原因,除了邁不開腿當然還有管不住嘴。畢竟人均乾飯人的今天,「吃」已經成了很多人的人生難題,每天都要問一遍。
曾經有乾飯人說過,只要聞到街上有糖炒慄子和烤紅薯的味道時,就知道冬天來了。
這些吃吃喝喝的小細節,都是乾飯人獨有的儀式感。
而且年尾是工作族和學生黨的deadline,打工人忙著趕年終總結以及業績的最後衝刺,學生黨忙著複習考試。壓力之下,總會想吃東西緩解一下壓力,如果一下不夠,就多來兩下。比如啤酒、烤肉、火鍋……總是大家忙完後的第一頓大餐。
更重要的是,聖誕、元旦、春節,三個年末大節湊在一起,一大波美食朝你走來。
聖誕節就不說了,各個餐廳的聖誕限定大餐,熱紅酒、烤雞、蛋糕……好看又好吃。元旦和春節,傳統節日,一家人歡聚一堂,剛做好沒多久的臘肉香腸,爸媽的拿手菜,和各種雞鴨魚肉。
除了這些,各家還有冬天必吃的保留美食。
比如朱自清在《冬天》提到的「白水煮豆腐」。
說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小洋鍋」(鋁鍋)白煮豆腐,熱騰騰的。水滾著,象好些魚眼睛,一小塊一小塊豆腐養在裡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鍋在「洋爐子」,(煤油不打氣爐)上,和爐子都燻得烏黑烏黑,越顯出豆腐的白。
再比如梁實秋在《雅舍談吃》中說到,冬天要吃糖葫蘆。
夏天喝酸梅湯,冬天吃糖葫蘆,在北平是各階級人人都能享受的事。
再看汪曾祺,即便冬天吃烏青菜和凍豆腐,講究也很多。
烏青菜與「蟹油」同煮,滋味難比。「蟹油」是以大螃蟹煮熟剔肉,加豬油「煉」成的,放在大海碗裡,凝成蟹凍,久貯不壞,可吃一冬。豆腐凍後,不知道為什麼是蜂窩狀。化開,切小塊,與鮮肉、鹹肉、牛肉、海米或鹹菜同煮,無不佳。
而且這種大節,朋友同事之間聚餐肯定少不了。西西君身邊有人連續一周都在跟不同的人聚,大家都在吃吃喝喝,誰能忍得住呢?冬天最不能辜負的,就是愛與美食啊。
「每逢佳節胖三斤」在如今這樣的情況下,都快成了祝福語,能控制在三斤內,已經很不容易了。
如果說冬天長胖必須有什麼要負責的話,不是你的惰性,也不是外界美食,更不是你本人,而是你的身體。一冷起來,它最先受到「物理傷害」,也是最先叛變的那個。因為太冷,所以身體才會站出來發大招保護你。
從生理上講,溫度降低,人的身體自然要開始主動保溫。中醫上有個說法叫「冬藏」,指的就是這個。
在冬季的時候,人體脂肪合成代謝的速度要快於平時的2-4倍,而脂肪分解代謝的速度要低於平時的10%。
和其他季節相比,吃同樣多的食物,冬天就是會更容易長胖。(實錘,冬天長胖都是身體的鍋。)
另外,環境的變化也會影響身體內神經遞質和激素水平。
秋冬季日照減少,身體內的五羥色胺活躍程度會下降,維生素D的產生也會減少,而五羥色胺的活躍程度與維生素D都與臨床上的抑鬱症狀有關。
當心理產生抑鬱情緒時,生理上就會渴望糖和碳水,吃吃吃能一定程度緩解不好的心情。
所以冬天長胖的你,真的只是順應了自然規律。
冬天好像一個集體發胖的季節,給大家都上了一個「不想動」的debuff,很多人會掙扎,嘴上說著不要,但身體還是會很誠實,最後只能帶著負罪感「真香」。其實,只要在健康的範圍內,不管是吃好喝好還是克制健身,都無可厚非。而且人生嘛,總需要有一點這樣偷偷摸摸的小快樂。
《食事》
吃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文化。本文收錄了汪曾祺先生的經典美食名篇。無論是談家常小食、地方美味,還是講蘿蔔、豆腐、手把肉,所有吃過的和沒有吃過的,在他的筆下,全都是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