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糖炒慄子、烤紅薯……的冬天,能叫冬天嗎?

2021-02-26 西西弗書店

冬天好像是一個有魔法的季節,很多人都逃不過冬天長胖的宿命,而且已經有人「中招」了。

即便前面幾個季節再如何嚴格管理自己的身材,到了冬天好像都會開始長胖,有些人甚至是「崩盤式」長胖。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

有人輕斷食,戒糖戒奶茶戒炸雞;

有人連續吃了一個月輕食,聞到隔壁火鍋味兒的時候,都快饞哭了;

還有人堅持不懈地泡在健身房,有氧無氧都加上;

……

至於結果,有人成功,但大多數人都失敗了。輕斷食的,最後都報復性吃回來了;連續吃輕食的,越吃越胖;泡健身房的,已經被寒冷魔法封印在了床上。

於是有人就開始放飛自我,一邊背負著罪惡感,一邊愉快享受美食,悄悄長胖。

冬天不想動,大家都這樣想。曾經說要在冬天悄悄減肥,在春天驚豔所有人的人,會因為冬天的寒冷,忍不住:告 辭

對北方人來說,冬日續命全靠暖氣。鬱達夫曾經在《北平的四季》中寫過:

「棉門帘一掛上,在屋裡住著,卻一輩子總是暖燉燉像是春三四月裡的樣子。尤其會得使你感覺到屋內的溫軟堪戀的,是屋外窗外面烏烏在叫嘯的西北風。」

瞬間就有畫面感了有沒有。

 

對南方人來說,則是靠抖腳,抖了還冷的那種。汪曾祺在《冬天》中說:

「南方的冬天比北方難受,屋裡不生火。晚上脫了棉衣,鑽進冰涼的被窩裡;早起,穿上冰涼的棉襖棉褲,真冷。」

本南方人感覺就是這樣,南方的冬天,是全方位地打擊。

 

最終,只有屋子裡或者床上的溫暖能留住你。有時候僅僅是早上起床,可能就花光了全身的力氣,運動健身什麼的,風太大你聽不見。

而且冬季日照減少,人體褪黑素分泌會相對增加,相比其他季節,本來就會更容易產生疲憊感。再加上有厚衣服作為天然屏障,穿這麼多,應該看不出來長胖……了吧?

比如經常出現的,西西君的朋友,冬天起碼四件起步(大羽絨服,毛衣、背心、加絨保暖內衣),兩條褲子(加絨秋褲,加厚外褲),兩雙襪子。她說:「只要我穿的足夠多,別人就不知道我長胖了。」

△長大穿秋褲已經不需要父母催了

你以為ta穿的是羽絨服,其實別人穿的是「防護服」。衣服下面的身材,已經成了一個謎。

發胖更本質的原因,除了邁不開腿當然還有管不住嘴。畢竟人均乾飯人的今天,「吃」已經成了很多人的人生難題,每天都要問一遍。

曾經有乾飯人說過,只要聞到街上有糖炒慄子和烤紅薯的味道時,就知道冬天來了。

這些吃吃喝喝的小細節,都是乾飯人獨有的儀式感。

而且年尾是工作族和學生黨的deadline,打工人忙著趕年終總結以及業績的最後衝刺,學生黨忙著複習考試。壓力之下,總會想吃東西緩解一下壓力,如果一下不夠,就多來兩下。比如啤酒、烤肉、火鍋……總是大家忙完後的第一頓大餐。

 

更重要的是,聖誕、元旦、春節,三個年末大節湊在一起,一大波美食朝你走來。

聖誕節就不說了,各個餐廳的聖誕限定大餐,熱紅酒、烤雞、蛋糕……好看又好吃。元旦和春節,傳統節日,一家人歡聚一堂,剛做好沒多久的臘肉香腸,爸媽的拿手菜,和各種雞鴨魚肉。

 

除了這些,各家還有冬天必吃的保留美食。

 

比如朱自清在《冬天》提到的「白水煮豆腐」

說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小洋鍋」(鋁鍋)白煮豆腐,熱騰騰的。水滾著,象好些魚眼睛,一小塊一小塊豆腐養在裡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鍋在「洋爐子」,(煤油不打氣爐)上,和爐子都燻得烏黑烏黑,越顯出豆腐的白。

 

再比如梁實秋在《雅舍談吃》中說到,冬天要吃糖葫蘆。

夏天喝酸梅湯,冬天吃糖葫蘆,在北平是各階級人人都能享受的事。

再看汪曾祺,即便冬天吃烏青菜和凍豆腐,講究也很多。

烏青菜與「蟹油」同煮,滋味難比。「蟹油」是以大螃蟹煮熟剔肉,加豬油「煉」成的,放在大海碗裡,凝成蟹凍,久貯不壞,可吃一冬。豆腐凍後,不知道為什麼是蜂窩狀。化開,切小塊,與鮮肉、鹹肉、牛肉、海米或鹹菜同煮,無不佳。

而且這種大節,朋友同事之間聚餐肯定少不了。西西君身邊有人連續一周都在跟不同的人聚,大家都在吃吃喝喝,誰能忍得住呢?冬天最不能辜負的,就是愛與美食啊。

 

「每逢佳節胖三斤」在如今這樣的情況下,都快成了祝福語,能控制在三斤內,已經很不容易了。

如果說冬天長胖必須有什麼要負責的話,不是你的惰性,也不是外界美食,更不是你本人,而是你的身體。一冷起來,它最先受到「物理傷害」,也是最先叛變的那個。因為太冷,所以身體才會站出來發大招保護你。

從生理上講,溫度降低,人的身體自然要開始主動保溫。中醫上有個說法叫「冬藏」,指的就是這個。

在冬季的時候,人體脂肪合成代謝的速度要快於平時的2-4倍,而脂肪分解代謝的速度要低於平時的10%。


和其他季節相比,吃同樣多的食物,冬天就是會更容易長胖。(實錘,冬天長胖都是身體的鍋。)

另外,環境的變化也會影響身體內神經遞質和激素水平。

秋冬季日照減少,身體內的五羥色胺活躍程度會下降,維生素D的產生也會減少,而五羥色胺的活躍程度與維生素D都與臨床上的抑鬱症狀有關。


當心理產生抑鬱情緒時,生理上就會渴望糖和碳水,吃吃吃能一定程度緩解不好的心情。

 

所以冬天長胖的你,真的只是順應了自然規律。

冬天好像一個集體發胖的季節,給大家都上了一個「不想動」的debuff,很多人會掙扎,嘴上說著不要,但身體還是會很誠實,最後只能帶著負罪感「真香」。其實,只要在健康的範圍內,不管是吃好喝好還是克制健身,都無可厚非。而且人生嘛,總需要有一點這樣偷偷摸摸的小快樂。

《食事》

吃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文化。本文收錄了汪曾祺先生的經典美食名篇。無論是談家常小食、地方美味,還是講蘿蔔、豆腐、手把肉,所有吃過的和沒有吃過的,在他的筆下,全都是美食。

相關焦點

  • 冬天的吃食:慄子、烤紅薯和糖炒山楂
    到了冬天,別的倒不怎麼掛念,就老想著吃糖炒山楂、慄子和烤紅薯。這仨別的季節也未必就沒有,但在寒冷的冬天,尤其是飄著雪粒子的天氣吃,那還真別有風味,是獨屬冬天的一大樂事。再說句您或許不愛聽的做作話,我吃的可不是糖炒山楂、慄子和烤紅薯,我這是吃「冬天」。不過,這三樣東西雖然好吃,也只能當零嘴吃,當糧食吃恐怕胃裡不大好受,所以需要適量。
  • 寒冷冬日,烤紅薯糖炒慄子來啦
    寒冷冬日,烤紅薯糖炒慄子來啦 2020-01-12 13: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糖炒慄子烤紅薯,你的秋冬是什麼味道?
    慄子熟食的較多。我的家鄉原來沒有炒慄子,只是放在火裡烤。冬天,生一個銅火盆,丟幾個慄子在通紅的炭火裡,一會兒,砰的一聲,蹦出一個裂了殼的熟慄子,抓起來,在手裡來回倒,連連吹氣使冷,剝殼入口,香甜無比,是雪天的樂事。不過烤慄子要小心,弄不好會炸傷眼睛。烤慄子外國也有,西方有「火中取慄」的寓言,這慄子大概是烤的。
  • 溧陽的糖炒慄子烤紅薯,給你冬日裡的專屬幸福!
    當人們為吃上熱乎的糖炒慄子排起長隊,當溧陽街頭飄起烤紅薯的香氣,我們便知道,冬天來了。冬天是個奇妙的季節,冬天的食物總有一種直抵人心的力量。溧陽文旅小編不懼嚴寒,走街串巷訪美食,為大家推薦 溧陽好吃的烤紅薯&炒慄子(排名不分先後)『 小小慄 』甜膩的慄香,在寒風裡凝成騰騰熱氣撲面而來。要說溧陽城裡哪家糖炒慄子最有名氣,想必非西城橋這家小小慄莫屬。
  • 糖炒慄子烤紅薯,你的秋天是什麼味道?
    這家在泰興也是有好幾年了,之前叫「唐人野慄」,現在改名叫「唐翁野慄」。不過並不影響她家的生意,依然火爆,吃貨君去的時候正好是放學時間,那叫一個長隊啊。每次去板慄都是溫溫的,買回家吃剛剛好,板慄算是比較好剝的那一類,用指甲在板慄尖頭上輕輕按一下,然後再剝就非常快,果殼上很少有果肉黏著的情況,剝下來基本上都是整體的,板慄味甜肉軟不幹,味道還很Zan。
  • 糖炒慄子和烤紅薯,你更愛哪個呢?
    這個冬天肯定少不了暖冬三件套,烤紅薯、糖炒板慄、奶茶那小編就滿足你們兩件套吧  讓寒冷的冬季有我陪你們度過烤紅薯受到年輕群體推崇,他們覺得這樣的方式很有意義,冬天和好友或者戀人一人一半烤紅薯,不必擔心這個冬天有多冷,只要還能和身邊愛的人在一起分享日常,每天都是暖暖的那麼,高顏值的烤紅薯和糖炒板慄是什麼樣子的呢
  • 秋風起,開始盼望糖炒慄子和烤紅薯了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一盤菜》↑秋風起,開始盼望糖炒慄子和烤紅薯了。
  • 炒紅果、烤紅薯、凍柿子……北京冬天也是吃貨的天堂!
    老北京的糖炒慄子與烤白薯、糖葫蘆一起被視為冬日裡最具風味的三種時令小吃,「慄香市前火,菊影故園霜」便是清代描寫北京風情的詩句。 烤紅薯也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掰開紅薯外皮,看著蜜汁流出來,立刻讓人垂涎欲滴;炒紅果如今還能在一些老字號找到,更多的北京人最懷念的還是家裡自製的那種味道。
  • 沒有糖炒慄子的冬天,怎麼能算完美?!
    加糖混入已經炒成黑亮黑亮的黑砂子放在大鐵鍋中和慄子一起炒熱量均勻地傳導到每一顆慄子中慄子原產於就在咱大中國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到宋代時糖炒慄子就已經紅遍京津街頭正宗的糖炒慄子由於製作工具的特殊對於居家來說太過麻煩所以家庭自製的話建議學做一下烤箱版糖炒慄子
  • 能擊敗杭州冬天的,只有烤地瓜、糖炒慄子、羊肉麵、熱紅酒了……
    杭州的天氣讓我只想來一口能讓人暖和起來的食物,路邊的烤地瓜,我每次聞到那股香甜味兒,總能感受到一絲暖意。聽到頂流武林夜市出了冬日元素的地瓜,趕緊搞一波!誰能拒絕熱騰騰的烤地瓜呢?!一共4種口味,傳統溏心、芝士香蕉、漏奶華珍珠、芝士奧利奧,還能另外自己加料(蕪湖起飛!)
  • 糖炒慄子烤山芋……你吃過幾種零嘴兒?
    糖炒慄子烤山芋……你吃過幾種零嘴兒?天津就獨受低溫恩寵 但是任何困難都打不倒堅強的「乾飯人」 尤其是在以吃出名的天津衛 這幾樣經典吃食永不過時 01 糖炒慄子
  • 糖炒慄子多放糖才會甜?老闆一句話,讓我尷尬不已,板慄白吃了
    這不,馬上就要進入冬季了,一想到冬天那寒風刺骨的場景,不由得渾身上下一哆嗦。雖說冬天天氣寒冷的讓人受不了,但是寒冷的冬天也並不是一無是處,最起碼有小小季最喜歡吃的糖炒慄子,想起糖炒慄子那股子香甜味兒,瞬間自己的心裡暖和了不少!
  • 炒慄子與烤紅薯
    非常迅速地懷念起炒慄子與烤紅薯的味道,在寒冷空氣裡誘人的暖香氣。慄子是那種每年在秋冬以外的季節並不記得去吃、也並不怎麼想吃,然而一到了秋寒時節,就覺得一定要吃上一兩回的東西。小時候在鄉下,年年秋天所吃的,是我們自己上山打來的茅慄子。小小的、宛如小指頭大小的野生的茅慄子,生在離村子十來裡路的矮山坡上,小孩子們在一個晴天的清早,一同挎著竹籃,籃裡放著剪子,到山上去。
  • 冬天來了,糖炒慄子終於可以吃到爽!
    冬天到了,街頭的空氣中又夾雜著甜甜的慄子香了。捧著一袋熱乎乎的糖炒慄子,就好像把整個世界的溫暖摟在了懷裡。
  • 為什麼糖炒慄子這麼好吃?
    冬天的街頭什麼最誘人?那必須是「糖炒慄子烤紅薯,便利店裡關東煮」啊。尤其是糖炒慄子,哪怕寒風再凜冽,也值得為它駐足幾分鐘。把熱乎乎的慄子捧在手心裡,一個接一個地完全停不下來,哪裡還有什麼人間不值得。孔子說「不時不食」,老北京也有諺語說:「八月的棗,九月的楂,十月的板慄笑哈哈。」慄子是冬天的應季食物了,可是「煎煮燜燉」等等各種烹飪手法,為什麼中國人唯獨推崇「糖炒慄子」呢?
  • 武漢人的冬天也離不開這些!
    >感覺寒冷的冬天不吃完這幾樣就好像過了一個假冬天一樣……糖葫蘆&糖炒慄子 01糖炒慄子大武漢一到了冬天,就開啟了一陣慄子熱幾乎每家糖炒慄子門口都會排著長隊似乎天兒越冷,人們買慄子的熱情也就越高?親自體驗了把排隊人潮站在瑟瑟寒風裡,排了整整30分鐘不過拿到熱乎乎、剛出爐的糖炒慄子的時候感覺一切都值了~現在這個時候的慄子,皮薄好剝不黏手
  • 北京的冬天,是慄子味兒的
    每天中午,北京吃貨小分隊陪你吃飯Winter, 2019立冬已過北京又到了最適合吃熱乎乎炒慄子的季節板慄紅燒肉、油慄子土雞、板慄餅慄子蛋糕、慄子茶、慄子包和慄子蛋糕卷...店名:小街慄子地址:朝內大街137號預估人均:26元粒上皇相對來說門店更多、甚至遍布北京各處的慄子店,有自己的包裝設計,外賣也很方便。一度因為冰鎮慄子而火,不過最經典的當然還是糖炒慄子,看這慄子殼上的糖漬,就覺得甜。一定要趁著熱乎勁兒吃下去啊,冬天裡吃到這種軟糯香甜的滿足感是無可取代的。
  • 粒粒開口的糖炒慄子,到底好不好?
    粒粒開口的糖炒慄子,到底好不好?✔ 慄子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是抗衰老、延年益壽的滋補佳品。✔ 慄子味甘性溫,具有「益氣補脾、厚腸胃、補腎強筋」的作用。冬天吃慄子,能起到溫補身體的作用,糖炒慄子的口感則更勝一籌。
  • 沒有慄子的冬天不值得一過,讓慄子更好吃的做法就在這裡~
    一到呼吸都哈著熱氣的冬天,除了火鍋就想吃烤紅薯、糖炒慄子、烤玉米……還有什麼能比得上小雪節氣裡捧著燙的跺腳的板慄,嘗到的那一口香甜軟糯更讓人滿足的事情
  • 粒粒開口的糖炒慄子,到底好不好?
    慄子味甘性溫,具有「益氣補脾、厚腸胃、補腎強筋」的作用。冬天吃慄子,能起到溫補身體的作用,糖炒慄子的口感則更勝一籌。(圖片來源於網絡)粒粒開口的糖炒慄子,好嗎?總的來說,食用不開口的糖炒慄子更好一些,原因如下:開口的慄子容易黏到黑焦糖。炒慄子時,鍋裡的圓砂和糖在高溫下發生反應,會形成焦糖,這種焦糖裡含有一定的有害成分,時間長了會以後變成黑色,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