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最愛起的「菜市場名」統統在這裡,有你嗎?

2021-02-08 澳亞衛視

    給男孩起三字名時第二個字放「子」是近年非常流行的套路。據統計,2010年以來出生的起了三字名的男童中竟然有5.93%第二個字是「子」。而第三字的選擇也照樣相當集中——「軒」字竟然佔去了6.04%。結果追求雅致,給兒子取名「子軒」的父母大概會發現他們費盡心機起的名字已經登上菜市場名排行榜。


    但是,給兒子起了「子軒」這種大俗名也實在不能全怪父母。並非他們太不聰明而不幸選中了俗名,而是流行風潮變化之快,簡直讓人無所適從。


    父母給小孩起「子軒」的時候大概並未意識到這個看似清新脫俗的名字實際上已經在爛大街的道路上極速奔馳了,他們只會察覺到身邊有很多叫 「濤」、「浩」、「鑫」的小男孩。而當他們發現「子軒」們批量出現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


    名字作為身份識別的重要符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理想的名字要既具備很強的識別度又不至於怪異,為了起名家長們往往費盡千辛萬苦。但是就如很多人追求時尚卻往往掉進「淘寶爆款」大軍一樣,姓名的變化有時實在無法捉摸。那麼,如何才能起個卓爾不凡的名字呢?


    2010年以後出生的男童十個最常見的名字為 「子軒」、「浩宇」、「浩然」、「博文」、「宇軒」、「子涵」、「雨澤」、「皓軒」、「浩軒」、「梓軒」。而在21世紀00年代,十大俗名則為 「濤」、「浩」、「鑫」、「傑」、「俊傑」、「磊」、「宇」、「鵬」、「帥」、「超」。竟然無一進入10後十大俗名,表現最好的「俊傑」也不過能排行十一而已。


    對比00年代和10年代十大俗名,即可發現一大變化就是00年代十大俗名中單名為主,而10年代十大俗名全是雙名。由於雙名重名概率大大低於單名,這一現象說明近期男孩姓名中雙名已經佔據了絕對優勢,以至於雙名也有大量的重名現象。


    事實上,現今中國單名確實越來越式微了。中國單名的高峰期出現在上世紀60-90年代。60後男性單名率達到55%,90後仍有52%。同樣,女性單名率在這期間也基本穩定在40%上下。


    但到了00後,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男性單名率暴跌到了19%,女性更是掉到了17%。這個趨勢至今仍在發展——13年出生的男性單名率只剩10%,女性已經不足一成,為8%。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最愛起什麼名字?菜市場名大多由起名軟體生成
    單名是如何失寵的? 其實,與其說單名在21世紀迅速失寵是件怪事,不如說20世紀的單名流行是個偶然。 中國的姓名在先秦時期以單名為主,雖然有「不降(夏)」、「公劉(先周)」、「繄扈(西周)」、「黑臀(春秋)」等表面上的雙名,但這些名字無法拆解,實際上和單名無異。
  • 臺灣最常見的「菜市場名」
    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臺灣地區整體男性最常見的名字是:家豪、志明、俊傑。而女性則是:淑芬、淑惠、美玲。在臺灣,最常重複的名字又被稱作「菜市場名」意思是只要在菜市場裡頭呼喊:志明!志明!就一定會有人轉過頭來回應你。
  • 泰國的「大眾菜市場」,相比於中國的,你們看到差距了嗎?
    隨著世界的來來往往,不同國家的人開始去不同的地方旅行,或者直接定居在其他國家,在其他國家發展起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總是比較自己的國家,比如消費、糧價、風景、發展,比如中泰之間的「大眾菜市場」。泰國的「大眾菜市場」,然後中國的「大眾菜市場」,你們明白差距嗎?
  • 看看你的西語名屬於「精品名」還是「菜市場名」呢?
    沒錯,「何西」在西班牙語裡面是José, 發音類似「何塞」,這個名字放在三毛和他丈夫的浪漫故事情節中就會顯得很文藝範兒,但事實上呢,José是一個十分十分常見和接地氣的男人名,可能在大街上喊一聲José,都會同時有好幾個人回頭的那種,可以說是很」菜市場「了。我們的父母給我們取中文名的時候自是花了一番心思的,希望重名率比較低的會更特別更有意義一些。
  • 菲律賓菜市場,當地人日常消費的地方,這樣賣肉不知道你敢不敢買
    大家好,我是北京的鑫雨霏霏,大家都愛叫我霏霏姐,愛美食愛分享,請大家多多關注呦。作為一位美食愛好者,即便在旅行中也不忘記到處尋找美食。而逛菜市場也是我最愛的活動之一,因為在這裡你才能更近距離地接觸當地人的生活。參觀一下一下當地人平日買菜的地方。感受一下當地的真實物價水平。
  • 為什麼現在中國人喜歡給自己起個英文名或者花名?
    01最初,有的人還會對中國人之間叫英文名字表現出那麼點兒不屑:「你又不是在外國人的公司裡打工?搞得這麼裝神弄鬼的幹什麼!」這種話我聽到過不止一次。一個好好的中國人叫什麼洋名呢?的確以前是在外資企業工作的人,才會取個洋名字。現在為什麼滿是中國人的民營企業和私人公司,同事們之間為什麼不是洋名就是花名?關於花名百度百科的解釋:花名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huā míng,也被稱做化名,等同於綽號,通常為了隱藏原本身份而使用,主要用於有社會影響力的人物。
  • 中國人最愛養的狗狗10大排名,第一名你猜得到嗎?
    人類馴養狗的歷史足足有上萬年,中國更是一個養狗大狗,狗不同於其他動物,是具有伴侶性和工作性的動物,因此狗狗也成為了最受歡迎的犬種。今天分享一下中國最喜歡的10種狗狗,第一名估計大家都能猜得到!10、薩摩耶薩摩耶,來自西伯利亞的的中型雪橇犬,一身毛髮雪白濃密,性格溫順,長得甜美或憨厚,加上非常愛笑,被譽為治癒人心的「微笑天使」。缺點:不耐髒、過分貪玩和愛掉毛了,不然人氣會更高!
  • 中國人如何起一個有格調的法語名
    中國人如何起一個浪漫的法語名 法語被視為是一門很浪漫的語言,學法語的小夥伴們,是不是也想給自己取一個時尚優雅,高貴有格調的法語名呢?
  • 「給中國人起英文名」成了生意?融入外國文化圈,必須起英文名嗎
    「寶寶入學雙語幼兒園需要英文名、進入外企工作需要英文名、出國留學需要英文名……怎樣才能起一個合適的英文名?」在自己的網店裡,主業是中英文翻譯的李斌斌這樣打著廣告。近年來,給中國人起英文名,漸漸成了一門生意。經營這門生意的,有的是外國人,有的是學英語的中國人,還有留學海外的留學生。
  • 「給中國人起英文名」這門生意含金量有多高?有些名字最好別用
    「寶寶入學雙語幼兒園需要英文名、進入外企工作需要英文名、出國留學需要英文名……怎樣才能起一個合適的英文名?」在自己的網店裡,主業是中英文翻譯的李斌斌這樣打著廣告。近年來,給中國人起英文名,漸漸成了一門生意。經營這門生意的,有的是外國人,有的是學英語的中國人,還有留學海外的留學生。
  • 探店 | 最難相忘,菜市場美味
    今天,咱們另闢蹊徑,從身邊開始,覓二三心領神會之處,踏上那最熟悉又最陌生的尋味之旅。最肯忘卻古人詩,最不屑一顧是相思;最難相忘菜市場,最淡最濃最疏最親其間味。鎮寧路上沒有什麼家常菜館,但是如果你是一個愛做飯的人,那你一定會超愛這裡。短短幾百米的街,除了有一個菜市場,還有港式燒味,杜六房熟食店,水果店蔬菜店密密實實任君挑選。
  • 2019最火髮型,圓臉方臉長臉鵝蛋臉統統有!總有一款你最愛
    今天小編根據不同的臉型,給大家分享一些2019最火的髮型的建議,不管是圓臉方臉長臉鵝蛋臉統統有!
  • 這裡堪稱廈門最熱鬧菜市場,生猛海鮮明碼標價,買了就能當場加工
    筆者認為,想要了解一個城市最真實的樣子,那就要去這個城市最熱鬧的地方。廈門作為一個旅遊城市,有著許多熱鬧的地方,比如曾厝垵,比如中山路步行街。而那些地方畢竟算是景點,遊客多也是理所當然,在筆者看來最能反應出廈門這個城市真實樣子地方的應該是廈門的八市。
  • 愛逛菜市場的人,是不會垮的
    從此他愛上了去逛菜市場,那裡成了偌大的北京城最治癒他的地方。要講生趣,沒有一個地方比得上菜市場。古話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吃食,永遠是人最原始最強烈的欲望。一個還吃得下飯的人,是不會放棄自己的。而菜市場,就是能勾起飲食之欲,讓人重新萌發出對生活的熱愛的地方。不單是朋友,我自己也有被菜場治癒過的經歷。
  • 35名設計師盯上了髒亂的菜市場,4天後隔壁大媽驚呆了……
    作為《舌尖》系列的鐵粉,小城君也迫不及待地看了兩集,越看越覺得有些奇怪,怎麼倒像是《舌尖上的廚具》,鍋碗瓢盆的鏡頭比食物還要多;魯菜大師炫技般翻動鐵鍋;其實,家常,才珍貴,是最樸素的東西塑造了中國人的味覺記憶
  • 逛菜市場,人生一大樂事
    中國人對美食的追求可謂是到達了執念的地步,烹炸蒸煮燉……光是處理美食的方式就有多種,「吃」這一項目滲透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比如,朋友失戀時你會安慰他,對他說:走!02|人世間,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古龍曾在《多情劍客無情劍》裡寫:「一個人如果走投無路,心一窄想尋短見,就放他去菜市場。」這話雖然有些誇張,但言之有理。古話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吃,永遠是人最原始最強烈的欲望。
  • 熱愛生活的淄博人,怎麼會不愛逛菜市場?
    愛生活的人最喜歡逛菜市場,問價和砍價是生活的智慧,常年在菜市場逛的大爺大媽,多年早已諳熟這門學問。三毛五毛的砍價是雙方的攻防戰,勝利的那方遇到熟人免不得要「炫耀」一番,「你瞧我這柿子買的多好!」平時不太常見面的鄰居朋友,總能在菜市場碰上面,問問近況,聊聊家常,多說兩句話總是忘了時間,一直到後面的電動車按了喇叭,才戀戀不捨的告別。
  • 這裡有你最愛的姿勢嗎?
    男人算什麼,同策女生的雙手撐起了一片天。真·情侶帶來的姿勢,花樣虐狗,這樣好嗎?同策的手勢兩人以上才能做,這裡是NP的天堂。第一周獲獎人員名單已經公布;第二周新的一天開始又能投票了,為你喜歡的同策手勢投上一票&上傳你的同策手勢和故事。Today is a new week!現在只要拿起手機掃描以下海報二維碼,秀出你的同策手勢就有機會贏取大獎。
  • 女孩建網站給中國人起英文名 狂賺40萬(圖)
    女孩建網站給中國人起英文名 狂賺40萬(圖) 原標題:   博·傑瑟普  給人起英文名還能賺錢?沒錯,而且可以賺到40萬元人民幣。英國有一位16歲女孩獨立建了一個網站,專門給中國人起英文名。
  • 中國人愛喝咖啡嗎?
    中國人愛喝咖啡嗎?也許他們更愛喝茶。如今,總體來看,中國消費掉的咖啡豆還沒有生產出來的多。2016年,中國生產了16.03萬噸咖啡豆,位居世界第12名,但消費量只有12.81萬噸,位居世界第19名。但要說誰是咖啡的忠實擁躉,當代年輕白領們一定算是其中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