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男孩起三字名時第二個字放「子」是近年非常流行的套路。據統計,2010年以來出生的起了三字名的男童中竟然有5.93%第二個字是「子」。而第三字的選擇也照樣相當集中——「軒」字竟然佔去了6.04%。結果追求雅致,給兒子取名「子軒」的父母大概會發現他們費盡心機起的名字已經登上菜市場名排行榜。
但是,給兒子起了「子軒」這種大俗名也實在不能全怪父母。並非他們太不聰明而不幸選中了俗名,而是流行風潮變化之快,簡直讓人無所適從。
父母給小孩起「子軒」的時候大概並未意識到這個看似清新脫俗的名字實際上已經在爛大街的道路上極速奔馳了,他們只會察覺到身邊有很多叫 「濤」、「浩」、「鑫」的小男孩。而當他們發現「子軒」們批量出現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
名字作為身份識別的重要符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理想的名字要既具備很強的識別度又不至於怪異,為了起名家長們往往費盡千辛萬苦。但是就如很多人追求時尚卻往往掉進「淘寶爆款」大軍一樣,姓名的變化有時實在無法捉摸。那麼,如何才能起個卓爾不凡的名字呢?
2010年以後出生的男童十個最常見的名字為 「子軒」、「浩宇」、「浩然」、「博文」、「宇軒」、「子涵」、「雨澤」、「皓軒」、「浩軒」、「梓軒」。而在21世紀00年代,十大俗名則為 「濤」、「浩」、「鑫」、「傑」、「俊傑」、「磊」、「宇」、「鵬」、「帥」、「超」。竟然無一進入10後十大俗名,表現最好的「俊傑」也不過能排行十一而已。
對比00年代和10年代十大俗名,即可發現一大變化就是00年代十大俗名中單名為主,而10年代十大俗名全是雙名。由於雙名重名概率大大低於單名,這一現象說明近期男孩姓名中雙名已經佔據了絕對優勢,以至於雙名也有大量的重名現象。
事實上,現今中國單名確實越來越式微了。中國單名的高峰期出現在上世紀60-90年代。60後男性單名率達到55%,90後仍有52%。同樣,女性單名率在這期間也基本穩定在40%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