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奢侈品=出境遊?國人境外搶購奢侈品為哪般

2021-02-07 華龍網

  剛過去的春節期間,不少境外奢侈品商店生意興隆。許多國人趁著假期奔赴境外,不光是遊山玩水,更重要的是完成極具中國特色的搶購奢侈品的目標。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國人選擇到境外購買奢侈品?

  剛剛過去的春節黃金周期間,中國境內被一片喜氣吉祥的氛圍籠罩著,美國、法國、瑞士、義大利、英國、韓國、澳大利亞、泰國、新加坡等國人熱衷的出境遊目的地同樣熱火朝天,中國遊客喜歡光顧的免稅店無不張燈結彩,生意興隆。中國春節黃金周不僅成為國人休閒娛樂的黃金時段,而且也為全球各地的奢侈品商家提供了「搶錢」黃金檔期。

  據貝恩諮詢公司統計,去年中國消費者採購的奢侈品已佔全球奢侈品消費總量的25%。世界奢侈品協會對主要奢侈品商業的數據收錄顯示,春節期間,中國消費者分別佔歐洲奢侈品市場銷售總額的62%,佔北美市場的28%,佔港澳臺市場的69%。

  然而與國人競相到海外搶購奢侈品的熱鬧景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內地的奢侈品市場卻備受冷遇。據報導,中國境內的奢侈品市場份額由2011年的30%跌到2012年的7%,奢侈品消費外移現象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國人把「買奢侈品」和「出境遊」畫上了等號。

  境內奢侈品貴在哪裡

  為什麼在境內就能買到的商品,國人卻偏偏要不遠萬裡到境外去搶購呢?答案很簡單:境內的價格太貴了。為什麼價格這麼貴呢?某權威媒體的調查報告顯示,以某一洋品牌的圍巾為例,在境內這款圍巾售價是4500元人民幣左右,但根據當天匯率,其在英國的售價折合成人民幣價格還不到2400元,兩者價差將近一倍。報告進一步分析稱,造成如此巨大的差價,不是由於境內商場的租金成本更高,相反,為了吸引國際一線奢侈品品牌進駐,不少商場會給出減少租金、免費為品牌店鋪裝修等優惠手段;也不是由於境內生產奢侈品的原材料和人力成本更高,相反,許多Made in China的國際奢侈品品牌的成本比其他國家工廠生產的成本更低,這也是不少洋品牌選擇中國代工廠生產的原因;而在境內的品牌維護和市場推廣等公關費用同樣不比境外的高。

  排除這些成本因素後,剩下可能的原因只有兩個:一是境內的稅收比國外高,二是這條圍巾在中國境內的定價本身就比英國的高。

  還是以這條圍巾為例,在我國,圍巾類產品不徵收消費稅,按照海關人員給出的稅率,用這款圍巾在英國的零售價,加上關稅和增值稅後,價格就飆升到了3408元,剩下的1000多元差價主要就成了商家的超額利潤。一位曾經擔任某國外高檔品牌中國區高管的業內人士表示,其公司在本土和中國採取一低一高的區別定價策略,因為他們把中國定義為高檔商品購買力旺盛的新興市場,正是由於部分迅速富裕起來的國人對海外高端品牌的熱衷追捧,境內需求旺盛,導致這些進口奢侈品品牌敢於在中國市場不斷提價,賺取超過本土幾倍甚至十幾倍的超高利潤。

  比國外高得多的稅收加上商家歧視性的定價策略,最終導致同樣一個手提包,在法國買,不到2萬元,在中國買,則要超過3萬元;同樣一根項鍊,在美國買,不到6000元,在中國買,則要上萬元……

  國人消費觀念成熟尚需時日

  知名時事評論員李光一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部分國人對進口奢侈品品牌的追捧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這是在實現溫飽和小康之後更高層次的物質追求,即需要通過物化的品牌來形成一種自我身份認同。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尋找身份認同非常重要,於是大家總是選有錢人會用的東西來證明自己的經濟能力和地位,比如男人的轎車、手錶,女人的皮包、香水等。如果交往時發現大家都用同樣的品牌,就說明兩人處於同一個層面。也有人為此甚至不惜打腫臉充胖子。世界上奢侈品消費的平均水平約佔個人收入的4%,而中國卻時常出現用40%甚至更高比例的收入去實現「夢想」的情況。

  這種情況的出現說明我國現階段還有許多奢侈品消費者沒有形成理性、成熟的消費觀念。虛榮、攀比、從眾、缺乏自信、急功近利等心理作用大大刺激了國人對奢侈品的需求。想要讓國人的奢侈品消費心理趨於理性、成熟,既需要政府、媒體的正面引導,也需要境內奢侈品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逐漸走向成熟,逐漸改變供求關係,只有到了那時進口奢侈品商家的暴利才會真正縮小。

  降低關稅效果明顯

  相比消費觀念上的成熟,通過行政手段降低關稅能更快、更直接地縮小境內外價格差異,把消費者重新拉回境內,帶動境內零售業發展。

  商務部調查顯示,手錶、箱包、服裝、酒、電子產品這五類產品的20種品牌高檔消費品,境內外的差價十分明顯:境內市場比中國香港要高45%左右,比美國高51%,比法國高72%。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介紹說,我國的進口關稅歷來都比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要高。在上世紀90年代時,我國平均關稅高達36%。2001年加入WTO後,我國關稅不斷下降,目前只有10%,但中高檔消費品(奢侈品)的關稅依然維持在20%~25%。然而降低關稅本來就是世界性的趨勢,從我國的奢侈品關稅稅率看,也還有很大的下降空間。因為在進口環節,關稅並非惟一稅種,還有增值稅和消費稅。比如說進口香水除了要繳關稅外,還要繳17%的增值稅和30%的消費稅。眼下是到了應該降低奢侈品關稅的時候了。

相關焦點

  • 奢侈品出現「搶購潮」,LV創單月銷售記錄,奢侈品市場強勁復甦
    漲價預期下引發搶購近日,國內多地的奢侈品牌門店都出現了搶購潮這就帶動了頭部奢侈品門店銷售額的大幅回暖,LV上海恒隆店創出單店月度銷售額的歷史最高紀錄,愛馬仕廣州太古匯店創出該品牌在中國的單日單店銷售額最高紀錄。讓人感嘆買包如同買菜!
  • 揭秘境外奢侈品專賣店售假 6個愛馬仕包4個為假貨
    奢侈品,是高價、信譽、品位、珍奇的象徵。但是您可曾想到,您背的奢侈品包或是一個A貨?業內對A貨的定義是:未經過官方品牌授權,而進入一手市場直接流通和交易的貨品,以及其他的全部假冒仿真類貨品,可根據質量和做工,分為超A、4A、3A和普通A貨。有消費者向上證報記者獨家報料,她於境外奢侈品專賣店購買的6個高端包中,有4個為A貨。
  • 6個奢侈品包4個A貨 境外奢侈品店針對中國消費者售假
    而經驗證,其中4個為A貨。【實例】北京某女明星在英國旅遊時,就購買過一款價值高達70萬元人民幣的愛馬仕A貨女包。事後經一線奢侈品代理商證實,該包為假貨。貝恩公司2012年底發布的《2012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中國人已成為全球第一的奢侈品消費群體。2012年,買走了全球1/4的奢侈品。
  • 為什麼國人都喜歡買奢侈品?
    下面我們具體分析國人是如何把奢侈品推高的。國人喜歡奢侈品無疑是對富足生活的一種體驗,話說,30年前家裡以能吃頓肉為美,30年後多吃青菜少吃肉,標榜健康,奢侈品是社會步入小康的體現,大部分歐洲人不會太熱衷名牌包,珠寶和手錶。
  • 多地奢侈品店排隊搶購!LV老闆身家創新高
    在「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影響下,調價會對一些人群的消費起到促進作用。奢侈品現搶購潮,但是物品的真假問題也值得引起我們的重視。報告還顯示,以「80」「90」後為代表的年輕一代,佔到奢侈品買家總量的70%以上,貢獻了中國奢侈品總消費的80%左右。
  • 「晚買一天 漲價3000!」多地奢侈品店現排隊搶購 LV老闆身家...
    漲價對於奢侈品來說不是稀罕事,奢侈品界更是有著「不漲就不是奢侈品」的說法。即使不是因為疫情,品牌們每年也都會根據通脹價格進行調整,漲幅在5%左右都是再正常不過的。而每次漲價前夕,都會有大量消費者排隊買奢侈品的現象。不過,奢侈品牌均未證實漲價消息。
  • GUCCI、香奈兒、愛馬仕關閉多個工廠 杭州奢侈品店門可羅雀 你買的...
    相比美食區域的熱鬧,定位奢侈品門店聚集區域的in77A區似乎更為冷清一些,走進去購買奢侈品的人並不多。一位資深購奢侈品買手告訴記者,雖然中國疫情在好轉,但全球疫情不樂觀的情況下,現在國內的奢侈品門店不好做。線下店門可羅雀的背後,是各大奢侈品牌受全球疫情影響的信號。
  • 「晚買一天漲價3000!」多地奢侈品店現排隊搶購LV老闆身家又創新高
    漲價對於奢侈品來說不是稀罕事,奢侈品界更是有著「不漲就不是奢侈品」的說法。即使不是因為疫情,品牌們每年也都會根據通脹價格進行調整,漲幅在5%左右都是再正常不過的。而每次漲價前夕,都會有大量消費者排隊買奢侈品的現象。不過,奢侈品牌均未證實漲價消息。
  • 奢侈品店現排隊搶購潮!晚買一天,漲價三千?
    昔日首富賠慘,歐美銷量放緩,國內卻搶購排隊排到腿軟?  在大多數購物中心還處在疫後復甦的節奏中時,有些商場裡的顧客已悄然排起了長龍。但這隊伍不是在「揮淚狂甩」的促銷現場,而是「不降反漲」的奢侈品門店。資料圖:上海一家LV門店。康玉湛 攝  愁愁愁!
  • 萬元奢侈品1元搶購
  • 奢侈品門店排隊搶購?記者走訪廣州發現是這樣的……
    網傳聽到奢侈品漲價的消息,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CHANEL專櫃出現消費者排隊搶購的熱潮。今日,記者實地走訪太古匯CHANEL、LV等多個奢侈品門店,工作人員表示接到漲價通知,但沒出現排隊現象。人流回暖但並未出現排隊搶購5月15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天河路商圈的太古匯,幾大奢侈品店內人流較相比以往有所增多,但在門店外未看到排隊現象。
  • 眾多奢侈品店又現排隊搶購潮,奢侈品營銷?報復性購買?
    說今年奢侈品市場風雨飄搖一點也不為過,單單這次疫情給社會經濟和人們生活帶來的巨大衝擊對大部分家庭來說也是極具威脅性的,反觀一下世界各國疫情依然是大幅肆虐,從各個平臺新聞報導來看經濟形勢也同樣是不容樂觀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竟然出現了大波奢侈品牌逆勢漲價,而且眾多的奢侈品店也反而沒受到漲價影響,
  • 奢侈品線下漲價,考拉海購大牌包預售暴增233%,打破「包包焦慮」
    網商君晚買一天,漲價三千!近日,奢侈品線下漲價的消息,掀起了一波奢侈品搶購潮。北京、上海、廣州、南京……全國多地奢侈品門店都出現了大排長龍的景象,有些工作日都在排隊,還要延遲閉店。
  • 奢侈品特賣網站靠譜嗎?買奢侈品哪個平臺好?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費的升級,國人對奢侈品不再是「敬而遠之」的態度,越來越多普通消費者加入購買奢侈品的大軍。而伴隨電商大潮的湧動,,奢侈品牌對電子商務的態度有了巨大的變化,不少奢侈品牌會入駐奢侈品特賣網站,力圖貼近年輕人的消費需求。那麼,奢侈品特賣網站靠譜嗎?如果我想要買奢侈品,去哪個平臺好呢?
  • 韓國市民百米衝刺進商場搶購奢侈品
    韓國市民連滾帶爬進商場 百米衝刺搶購奢侈品)
  • 號外|中國遊客抄底土耳其 奢侈品集體漲價防搶購
    土耳其裡拉暴跌,使得土耳其成為全世界購買奢侈品最便宜的地方。從8月11日裡拉崩盤的首日開始,伊斯坦堡各大奢侈品門店就門庭若市,各大品牌的經典款遭到瘋搶。不過,網易號外了解到,為防止搶購,目前大部分奢侈品店已經漲價,平均漲幅在20%至30%之間。
  • 8成國人不買本土奢侈品 168萬海鷗表3年賣兩塊
    據最新統計,2012年中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場,而國人的奢侈品消費全貢獻給海外品牌,本來就不多的國產奢侈品卻鮮有人問津。  據了解,中國本土奢侈品牌海鷗表,一款價格為168萬元的手錶從2010年推出至今,只賣出兩塊。
  • 奢侈品利潤暴跌84%,門店卻掀起搶購熱潮,單月創1.5億營收
    近日,廣州、南京、上海等地商場,出現了&34;爭相入店搶購的現象。然而,這番盛況並不是因為打折促銷,而是因為奢侈品店又漲價啦!疫情黑天鵝下,與其它零售品紛紛選擇打折降價不同,奢侈品店不降反漲,還吸引了大量消費者。據了解,上海恒隆店LV專櫃8月份銷售額約達1.5億元,創下了品牌在中國單店月銷售的最高紀錄。出現此番熱潮的原因是什麼呢?
  • 土耳其匯率下跌,奢侈品店遭中國人瘋搶,LV愛馬仕紛紛關門漲價!
    土耳其裡拉匯率下跌嚴重,各大奢侈品店遭到中國人瘋搶,LV愛馬仕等奢侈品店紛紛關門漲價!近日,因為土耳其的匯率暴跌八成,通脹率是近十年來的新高,創造了記錄,這就讓土耳其成為全球購買奢侈品價格最低的地方,有很多國內的海外代購說,目前土耳其的各大奢侈品店排隊基本上在2個小時以上,一些奢侈品牌的經典款全部都已經沒貨了,而這也造成了奢侈品店遭到了中國人的瘋搶,因為現在買便宜啊,而LV愛馬仕香奈兒等奢侈品店都紛紛關門漲價,目前價格已經上調。
  • 螺絲粉在美國成了奢侈品,幾度脫銷,想買要靠搶的!
    視頻裡的妹子說了她聽說螺螄粉超臭但是很好吃就在網上搶購(注意,是搶購!)搶購了5包(注意,限購5包!)但是,據說在美國,這是只有有錢人才吃得起的奢侈品,在「亞馬遜」網購「老乾媽」,價格為10-20美元不等,說是奢侈品並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