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親切關懷災區人民,給災區人民以極大的鼓舞和力量,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廣大幹部群眾很快振作起來,掩埋了死者,安置了傷者,擦乾了眼淚,積極投入到重建家園的奮鬥當中。誰知破屋又逢連陰雨,漏船偏遇頂頭風。1966年3月22日,災區再次發生6.7級和7.2級強烈地震,災情繼續擴大。寧晉、冀縣、巨鹿、束鹿等縣一些村莊遭到極其嚴重的損失。這巨大的災難接二連三地降臨,對於災區人民來說,不啻於雪上加霜。地震發生的最初幾天,周恩來因為要同越南勞動黨代表團會談,沒有能立即趕到災區去。但他仍周到而及時地對救災工作做出細緻周密的部署。周恩來除派出救援部隊外,並在3月23日就邢臺再次發生地震以及北京流傳謠言之事對有關部門做出指示:
對地震的發生,要做到提高警惕和保持鎮靜相結合。對自然界作鬥爭,首先要保持鎮靜,要有冷靜的頭腦,才能掌握情況,掌握動向,研究對策,採取措施;加強震中現場觀測。立即派飛機把地震儀送至堯山和耿莊橋,迅速溝通堯山、耿莊橋經石家莊至北京的有線和無線專向通訊,保障地震情況及時上報;地震區要提高警惕,預作準備,減少損失;對謠言要追究。要區分兩種情況,對以訛傳訛,傳錯了的,要批評教育,及時解釋,以鎮靜的精神使謠言自釋。對別有用心的、乘機造謠的壞分子,追查清楚後,要徹底嚴辦。
周恩來儘管作了極為詳盡的安排,但仍不放心。3月26日,又將邢臺地區救災指揮部轉發的中共中央華北局關於巨鹿五個隊受災損失和救災物資下放分配調查報告批告李先念、周榮鑫,要他們在即將召開的重災區地委書記會議上提出應引起注意的問題,不要因國家支援換來依賴思想。
為了安定群眾情緒,鼓勵災區群眾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周恩來再次來到邢臺地震現場。3月31日,周恩來在處理完繁忙的工作後,第二次飛往地震災區,當晚住在石家莊小白樓。
東汪鎮全鎮房屋基本倒平,成為一片廢墟
4月1日早晨,當人們還沒有睡醒的時候,周恩來在小白樓接見了張英輝、蔡長元、徐信、郝田役、康修民(石家莊地委書記)、張屏東(石家莊專員)等負責同志,聽取了他們的匯報。當匯報到部隊準備撤離時,周恩來說:「要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好,撤離前要請示北京軍區,要向省軍區獨立師交代好。」周恩來對康修民說:「石家莊地區災情不太嚴重,要很好地支援邢臺。請你們查一查,歷史地震的記載。」周恩來聽完匯報後,便察看地圖,指著地圖問在場的康修民,那些村莊離石家莊多遠、有多少人口、有多少機井、有多少騾馬。康修民一時回答不出來,郝田役副省長在筆記本上有些記載,替他回答,但仍然不能作出令周恩來滿意的答覆,急得康修民滿頭大汗。會後他便連夜開會,收集數據和資料。很快就把材料送去,交給了周恩來的秘書。
根據周總理的指示,救災部隊和石家莊地市的負責同志分別查了縣誌,實地考察了古建築,發現在獲鹿縣石井村一眼古水井旁,保存有一座地震紀念碑《重修大井碑記》:「大明萬曆二十二年季春之日,地震而塌毀者矣,蓋因屢歲荒旱,諸井旱乾,士馬往來而無人修整,食水於他鄉來往數裡。」
上述情況立即向周恩來作了匯報。周恩來說:「先把它拍照下來,要把這口井和石碑作為歷史文物保護起來。」周總理的工作就是這樣認真、細緻、具體,使在場的人深受感動。
4月1日,周恩來再次來到邢臺地震重災區進行視察。一天之內先後到寧晉縣東汪鎮、束鹿縣王口公社、冀縣碼頭李公社、寧晉縣耿莊橋和巨鹿縣何家寨等五個受災嚴重的村莊,進行視察和慰問。當年擔任抗震救災指揮部總指揮的徐信回憶:在災區視察的日日夜夜,周恩來一工作就是十幾個小時,不休息,直升飛機幾次起落。餘震一天發生好多次,周恩來全然不顧。他跨越一條條一尺多寬的地面裂縫,穿過一道道隨時都有可能倒塌的斷壁殘垣。哪裡有受災的群眾,哪裡就有周總理那偉大的身影,哪裡就有他親切的話語。
4月1日上午9點,周恩來依然穿著那套洗得發了白的灰布中山裝,不顧長途疲勞,首先來到寧晉縣東汪鎮視察。
周恩來在河北省副省長郝田役的陪同下,乘3047號直升飛機來到東汪鎮。飛機降落在會場北邊。周恩來走下飛機後,寧晉縣縣委書記趙安芳在這裡迎接,周恩來首先慰問解放軍,然後舉目巡視東汪鎮。東汪鎮是這次7.2級地震的中心,全鎮房屋倒平,成為一片廢墟。從鎮東一眼可以看到鎮西。
周恩來看望東汪鎮受災群眾
這天早晨縣委接到周總理要來視察的通知後,迅速集合了5000多人,在東汪等候。但是消息傳開,周圍村莊的許多群眾自動趕來,很快匯集了一萬多人。周恩來在群眾大會上進行了講話。
他指出:「3月8日你們這裡損失小,22日損失大了。第一次我到了隆堯沒有到你們這個莊上來,22日地震以後黨中央毛主席派代表團來慰問你們,當時因為我忙,有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同志來寧晉,沒到你們這個地方,今天我來補看你們。你們受了災,你們的情緒還很好,這是你們高舉了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敢於向困難鬥爭。」
「東汪公社是個大公社,你們這個莊子有六個大隊,7000多人,在這裡開會的僅是一部分,這次救災救的公道不公道,你們可以討論。救災主要靠自己,國家要幫助。3月8日我到白家寨,他們提出首先靠自己,自力更生,大家幫助。國家是大家的,要依靠大家的力量搞好。我們是新中國的人民,是社會主義的農民,是有志氣的,現在恢復生產要靠大家。過去我說的四句話,需要顛倒,現在看來要先搞生產,再搞建設,大家說的『家裡丟了從地裡拿回來』這符合毛主席的思想。」
「麥子返青了,地該種了,幹部要帶頭,黨團員要帶頭,貧下中農要帶頭,把生產搞好,特別是黨的支部,要帶頭把生產搞好。我說的四句話應改為『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發展生產,重建家園。』把生產搞好了,家園就會建設得更好。你們說對不對?」這時群眾高呼:「對!」
周恩來繼續指出:「今天是4月1日,5日就到清明節,該播種了,你們都懂的嘛,你們都知道種什麼。經過災荒,更要依靠集體力量,男同志、女同志,老的、少的,大家一同來幹。你們公社有10個大隊14000多人,是寧晉最大的一個公社,這是一個很大的力量。特別是小夥子、姑娘們,要帶頭搞好生產。災情越大,幹勁越大,你們東汪公社要做寧晉縣的模範公社。今天,我代表黨中央,毛主席來慰問你們。我就講到這裡了。」
周恩來講話以後,寧晉縣委書記趙安芳表示了決心:「房倒志不倒,地動心不移。」周恩來說:「講得好。」
周恩來慰問東汪村群眾
會後,周恩來在趙安芳的陪同下,訪問了受災群眾,看望了野戰醫院的傷病員。詳細詢問了受災情況。在傷員帳篷裡,周恩來蹲在地鋪前,握住一位傷病員的手,仔細詢問了傷情。他走遍了每一個帳篷,然後和140多個傷員都一一握手,並囑咐大家好好養傷,早日恢復健康。他蹲在老貧農賀全勝身邊,撩起他的褥子,看鋪得厚實不厚實;又輕輕掀起他的被子,查看他的傷情。賀全勝激動地說:「周總理呀,解放軍把我救出來,您整天為我們操勞國家大事,還親自來看我們。這可叫我們怎麼報答您的恩情!」周恩來聽後親切地說:「為人民服務應該!解放軍是為人民服務的,我也是為人民服務的。」周恩來還安慰賀全勝好好養傷,「這裡治不好去寧晉,寧晉治不好去石家莊。」60多歲的姜素奎,腿被砸傷。周恩來走進窩棚探望。他蹲在姜素奎老人的鋪前,親切地問老人受傷和治療的情況。姜素奎感動得流下熱淚。有一位老人因家破人亡而悲痛不已,周恩來親切地對他說:「老人家,您就把我當作自己的兒子吧!」老人家大受感動,從內心感到「情逾骨肉總理親!」
趙安芳說:「周總理啊,寧晉損失很大,您要多支援我們啊。」
周恩來說:「你要相信群眾嘛。」周恩來在東汪喝了一碗水。東汪群眾把這隻碗一直保留著,在周總理逝世一周年時,把這隻碗還拿出來在群眾中傳看。
周恩來關心同志體貼群眾的事跡充分體現在他的工作的各個方面。邢臺地區發生地震後,周恩來在工作十分緊張的時刻,還關心身邊的每位同志。在工作的間隙,關心地問當時擔任周恩來機要秘書的趙茂峰(1956年至1976年在周恩來辦公室工作,歷任機要幹事、機要秘書,其家鄉為寧晉縣東汪公社——編者注):「小趙,你家受災怎麼樣?」趙茂峰激動地回答說:「我還沒有接到家信,情況還不知道。」東汪是趙茂峰的家鄉,這一點周恩來是知道的。趙茂峰當時很擔心家裡,周恩來在百忙之中還關心一位普通工作人員家鄉的災情,令趙茂峰十分感動。過了幾天,趙茂峰家裡來信了,他根據家裡來信中所說情況,立即於3月13日摘要給周恩來寫了個匯報,原文如下:
總理:
首先謝謝總理對我家裡的關懷。
今晚接家信稱,這次地震,我家裡的房屋全部倒塌,由於救得快,人沒有發生大的事故。特此報告。並再次謝謝總理的關懷。
在3月22日下午,邢臺地區再次發生了7.2級強烈地震,震中在寧晉。4月1日,周恩來第二次到邢臺地震災區看望慰問受災群眾時,在去災區前,又一次問趙茂峰:「小趙,你要不要跟我去家裡看看?」趙茂峰感激地說:「總理,我不回去,家裡都很好。」周恩來說:「那好吧。」
周恩來這次去災區慰問,要趙茂峰跟著出來,是想讓他跟著去東汪家裡看望一下。趙茂峰在北京出發前就想好了,不能跟總理去探家。一是家裡老人都平安無事。二是周總理到地震災區去慰問,是給災區人民鼓舞鬥志,增強信心,戰勝自然災害,重建家園的。周總理讓他跟著出來是工作,如果他跟著周總理回家去,家裡老人見了,恐怕老人在劫後重生,一定會激動地哭哭啼啼,這樣與周總理看望群眾的氣氛不相適應,怕影響群眾情緒。因此,周恩來乘直升飛機走後,趙茂峰就隨著火車離開石家莊,到邢臺車站等候周總理。周恩來傍晚才回來,已很勞累,但周總理一上火車就對他說:「我見到你父母和伯父、伯母,他們都很好,我問他們有什麼困難,他們說沒有困難。我問他們有什麼要求,他開始沒有,後來提出,希望你抽空回家一趟。我問你伯父多大年紀了,結果你伯父和我同庚,都是戊戍年生的。回去安排一下,你回家看看。」
周恩來上火車後火車就開了。可是,趙茂峰這感激的心情像行進中的火車不能平靜。周總理時刻想著人民,哪裡群眾遭災,他立刻到哪裡,從不考慮他個人的安危,真是人民的好總理。周恩來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為重,就連趙茂峰這麼一個普普通通的身邊工作人員,家裡遭了災,他都很關心,去看望,趙茂峰感到在周總理身邊工作是多麼的幸福,多麼的溫暖。周恩來對他的關懷,令他永世不忘。趙茂峰的母親在世時,每年周總理忌辰時,她都十分懷念周總理。
結束在東汪的慰問後,周恩來乘直升飛機向石家莊地區束鹿縣王口村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