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超聲(TCD)術中監測為頸動脈內膜剝脫術保駕護航|神經外科|頸...

2020-12-26 健康界

近日,四平市中心人民醫院超聲科再次與神經外科合作完成一例頸動脈內膜剝脫手術,超聲科完成術中TCD監測工作,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

該患者為63歲男性,頭暈伴右側肢體無力2個月加重1個月,在外院治療未見緩解,為求進一步診治來我院神經外科住院治療。

住院後行相關檢查,由超聲科陳金龍醫生為其檢查頸動脈超聲,左側頸動脈球部狹窄(70%~99%),為患者出現臨床症狀的責任血管。

經顱都卜勒超聲(TCD),左側頸內動脈發出眼動脈之前重度狹窄(前、後交通支開放,頸外動脈→頸內動脈支未開放)。

綜合患者的病情及相關檢查結果,神經外科李曉東主任及其團隊決定針對狹窄的左側頸動脈球部行內膜剝脫術(CEA)治療。

術前,由超聲科王釗和陳金龍兩名醫生完成TCD的術中監測工作,兩名醫生將經顱都卜勒監護探頭架固定在患者的顳部,用來監測麻醉前、臨時阻斷前、臨時阻斷後、解除臨時阻斷後患者的大腦中動脈(MCA)血流速度及頻譜改變。

術中,根據TCD監測的腦血流動力學變化,多次及時告知麻醉醫師注意血壓調節,有效預防術中腦缺血、過度灌注等情況發生,確保了患者手術安全性。

術後,王釗醫生連續三天到病房為該患者進行床旁TCD超聲檢查,主要目的是判斷顱內血流是否通暢,頸部狹窄是否解除,開放的交通支是否關閉,有無因栓子造成的術後頸動脈急性閉塞等問題,並根據腦血流量的監測,提示臨床醫生注意調節血壓,注意預防再關注損傷。

目前該患者狀態良好,各項生命體徵平穩。

TCD作為一項無創性、簡便、可重複的腦血流檢測技術,可通過完整的顱骨,經特定的聲窗,動態連續監測,可以實時監測顱內血流動力學變化,及時發現由於夾閉所致的低灌注,指導分流管的放置,也能及時發現重新開放後的過度灌注。

同時與其他監測技術相比,TCD還能發現微栓子信號(MES)的出現,有效地預測由微栓子脫落所致的卒中。

從TCD監測中獲得的信息可以使神經外科醫生改進手術技術或加強術後防治,減少圍手術期卒中事件的發生。

目前已較廣泛地應用於CEA術中監測領域,為手術的順利進行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做ct能看出頸動脈狹窄嗎
    核心提示:頸動脈狹窄是一種嚴重的腦血管病,可引發嚴重後果,輕則引起腦缺血,TIA發作等,重則引起腦梗塞,甚至致殘致死。所以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防控,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事實上,做CT一般是診斷不出頸動脈狹窄的。頸動脈狹窄的診斷,比較簡單的像頸部超聲,頸部血管彩超,都能看出頸動脈狹窄;而更加嚴密詳細的診斷,可以做CTA(CT血管成像)、MRA(核磁血管成像)、DSA(腦血管造影)等。
  • 關於頸動脈超聲!
    問:頸動脈超聲可以發現哪些病變?答:頸動脈超聲可以發現的病變有很多,比如:頸動脈內膜增厚:頸動脈內膜厚度>1.0mm稱為內膜增厚,是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改變;頸動脈硬化斑塊:頸動脈內膜厚度≥1.3mm稱為斑塊,斑塊的大小、質地、形態不同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血管狹窄和血流動力學的改變;頸動脈狹窄:頸內動脈狹窄≥70%會引起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生;
  • 關於頸動脈超聲,你到底了解多少?
    答:一般可以觀察頸動脈的內徑、血管壁、內膜中層厚度、有無斑塊以及斑塊的形態、大小、性質及管腔是否有狹窄及其狹窄程度等。問:頸動脈超聲可以發現哪些病變?又有什麼意義呢?答:頸動脈超聲可以發現的病變有很多,比如:頸動脈內膜增厚:頸動脈內膜厚度>1.0mm稱為內膜增厚,是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改變;頸動脈硬化斑塊:頸動脈內膜厚度≥1.3mm稱為斑塊,斑塊的大小、質地、形態不同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血管狹窄和血流動力學的改變;頸動脈狹窄:頸內動脈狹窄≥70%會引起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生;
  • 解讀腦瘤「高配」手術——現代神經外科輔助「神器」有哪些?
    ):電生理用於反映患者術中的神經系統功能狀態,通常依靠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來指導外科手術操作,並且在術中預防神經組織發生缺血或損傷。  術中超聲導航進一步完善了顱腦影像引導的手術系統,佔地面積小,幾乎適用於所有神經外科手術室。
  • 頸動脈斑塊會不會堵住腦子
    一個月前做了一次體檢,體重超重,血壓135/90毫米汞柱,做B超說我頸動脈裡有斑塊。我們好幾個同事都發現有斑塊,有些人血脂還高。我聽人講這個斑塊會引起腦血管堵塞、腦中風。我現在挺擔心,這個斑塊到底有多大危害?我該吃點什麼藥?讀者杜先生專家回復杜先生:您好!您信中提出的問題,現在很多人都有。
  • 經顱都卜勒超聲讓你輕鬆看清腦血管!
    80年代末,以超聲學和神經病學專家華揚教授、黃一寧教授為代表的學者將此技術引入中國,得到廣大醫務人員及病員的認可。20世紀90年代隨著介入治療技術的發展,TCD又進一步應用於術中監測、腦血管儲備功能評估和微栓子監測,並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
  • 頸動脈狹窄常見問題解答
    超聲檢查目前在臨床上作為篩查首選的檢查方法,可準確診斷胸腔外及顱外段頸動脈的病變部位及程度、術中及術後評估手術的療效、血管通暢情況以及作長期隨訪的檢查方法。超聲在診斷頸動脈狹窄方面有實時、無創、簡易、可重複且費用低廉等優點,不僅能判斷頸部血管病變的部位、範圍、狹窄的程度,而且可以對頸動脈狹窄治療前後動脈內血流動力學改變進行綜合分析。
  • 頸內動脈支架術中栓子脫落太多險象環生 三博專家巧妙化解
    眾所周知,大腦是人的生命中樞,活著全靠心臟供血,藏在脖子裡的兩條頸動脈和兩條椎動脈就是負責將血液由心臟輸送到大腦的管道,其中頸動脈主要供應大腦前部的血液,椎動脈主要供應大腦後部以及小腦和腦幹的血液。如果輸送供血的管道因為血液中的斑塊聚集導致管腔變窄或閉塞,阻礙了血流通過,被堵塞部分的組織細胞就會壞死,導致腦梗死。
  • 彈簧圈栓塞術拿下腦內「不定時炸彈」
    據悉,8月20日10時,樊女士因半小時前突發頭痛、噁心嘔吐入院,入院後CT診斷為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給予吸氧,心電監測,止血、控制腦水腫等治療。通過介入手術治療,進行彈簧圈栓塞是根治動脈瘤的重大突破,該類手術不用開顱,創傷小,併發症少,在手術創傷、對病人神經功能損傷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在針對大腦中動脈、基底動脈等顱內深部動脈瘤處理方面優勢更大。
  • 海醫二院力推TCD 助力基層醫院腦血管病診療水平提升
    近日,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海醫二附院」)神經內科遊詠教授帶領團隊大力推廣多模式經顱都卜勒(TCD)技術項目,培養臨床腦血管病和TCD專科人才隊伍,推動海南基層醫院醫療服務能力的提高。  TCD於1982年首次應用與臨床診斷蛛網膜下腔出血後的血管痙攣和遲發性缺血,國內於1988年陸續引進,並廣泛應用在腦卒中的病因診斷,神經重症患者的監護,頭頸部血管內治療的術前評估、術中監測和術後隨訪,是國家衛健委腦防辦規定的腦卒中十項適宜推廣技術之一。圖為TCD現場操作演示講解。
  • 女子按摩緩解肩頸酸痛 不料引發中風
    元旦前夕,她加班後感覺脖子都快「斷」了,肩頸還特別疼,便去做個按摩緩解一下。在按摩的過程中,張女士覺得按摩師傅的手勁特別大,但想著這樣才有效果就咬牙堅持。回家之後,張女士一直感覺頭暈目眩,右邊肢體也開始麻木不聽使喚,說話也不清楚了,丈夫忙將她送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經檢查確診為腦中風。
  • 大隱靜脈高位結紮剝脫術
    1、單純大隱靜脈高位結紮、剝脫加交通支靜脈結紮術。適合無深靜脈瓣膜關閉功能不全單純大隱靜脈曲張者。2、單純大隱靜脈高位結紮、剝脫、交通支靜脈結紮術,加深靜脈瓣膜功能修復術。適合深靜脈瓣膜關閉功能不全並淺靜脈曲張者。3、游離大隱靜脈,遞血管鉗,甲狀腺拉鉤,找出靜脈分離出約1cm長後,用血管鉗挑起。4、結紮靜脈遠端 挑起靜脈後,遞組織剪,掛7#線,結紮靜脈遠端,近端血管切口用血管鉗夾住。
  • 年輕女子肩頸酸痛去按摩 按出頸動脈夾層引發中風
    32歲女白領長期對著電腦辦公,感覺肩頸疼痛不適,就想通過按摩來緩解下,可沒想到前天按摩之後感覺頭暈目眩,走路不穩,連話也說不清楚了,到醫院一檢查發現竟然是中風,醫生考慮這次發病是頸部按摩不當導致頸動脈夾層,引起頸動脈重度狹窄,夾層局部形成血栓後脫落又造成遠端血管栓塞。
  • 子宮內膜息肉超聲診斷大全
    子宮內膜接受胚胎種植需要豐富的血流。子宮動脈血流用搏動指數(PI)和阻力指數(RI)表示。研究表明,PI能夠預測妊娠結局,當PI<2時ER最好。當PI>3時,IVF-ET妊娠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PI值反映了整個子宮的血流,子宮和卵巢血管之間存在交通支,子宮動脈的PI值不能準確反映內膜組織血供。
  • 二尖瓣置換術+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臨床路徑(2019年版)
    (2)心功能Ⅱ級(NYHA)及以上,中重度二尖瓣關閉不全患者。(3)合併有血栓或心房顫動等合併症的二尖瓣病變患者。(4)目前無明顯風溼活動的二尖瓣病變患者。(5)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左主幹或主要分支病變狹窄程度超過50%。合併二尖瓣重度以上狹窄或中量以上反流。
  • 子宮內膜增厚是不是就是子宮內膜增生?如何處理?
    絕經後的子宮內膜厚度正常不超過4-5mm,如果子宮內膜厚度超過5mm伴有陰道出血建議分段診刮,有條件者做宮腔鏡檢查;子宮內膜絕經後的第一年內可能是增厚的,這反映了一些殘留雌激素的作用,可以用孕激素治療10天,讓內膜剝脫,來一次月經後再複查子宮內膜,如果變薄了,繼續觀察;否則建議做分段診刮或者宮腔鏡檢查。
  • [手術配合]大隱靜脈高位結紮剝脫術
    1、單純大隱靜脈高位結紮、剝脫加交通支靜脈結紮術。適合無深靜脈瓣膜關閉功能不全單純大隱靜脈曲張者。2、單純大隱靜脈高位結紮、剝脫、交通支靜脈結紮術,加深靜脈瓣膜功能修復術。適合深靜脈瓣膜關閉功能不全並淺靜脈曲張者。3、游離大隱靜脈,遞血管鉗,甲狀腺拉鉤,找出靜脈分離出約1cm長後,用血管鉗挑起。
  • 腦血管造影(一)
    (2)缺血性:顱內、頸內系統動脈狹窄(大腦前動脈、大腦中動脈、頸動脈、椎動脈、基底動脈狹窄),顱內靜脈或靜脈竇血栓形成,煙霧病。顱內腫瘤:腦膜瘤、血管網織細胞瘤、頸靜脈球瘤、腦膠質瘤3.頭頸部血管性腫瘤:鼻咽纖維血管瘤、頸動脈體瘤。二、 禁忌症:病人情況極為虛弱,嚴重心、肝、腎功能損害。碘過敏或過敏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