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次·上學|童年是像現在一樣的,上幼兒園一樣的生活

2020-12-14 大正幼兒園設計

這個暑期後將有一批小朋友要離開父母的守護,去到幼兒園中和其他的小朋友學習、生活。

這讓人想起2020年年初央視播出的9.2分的紀錄片《人生第一次》中第二集「上學」,記錄了孩子們人生第一次入學,孩子的痛哭、童言稚語,是我們第一次上學的樣子,中國家長特殊的愛意表達,也是我們熟悉的經歷,這一集裡,我們看到的或許只是孩子,或許就是自己。

「分離」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場儀式

九月,中國的開學季拉開序幕。在幼兒園門口,一年一度的「分離大戲」也準時上演,小朋友們上演花式哭泣、父母長輩偷偷抹淚,人生第一次「分離」產生的焦慮、忐忑、恐懼,在開學的第一天爆發。

首次進入幼兒園和家人分離,是小朋友人生中必須經歷的一場儀式,跨過這一步,他們會開始融入校園生活。

同樣,父母長輩也在這裡學會對孩子放手,讓孩子開啟新的人生體驗。

大班的小朋友已是「小大人」模樣

幼兒園為了緩解剛入學小朋友們的分離焦慮,叫來了大班的哥哥姐姐們陪伴這些帶著不安全感的弟弟妹妹們,兩年前他們也像小班的小朋友經歷過一樣的經歷,而這個階段他們已經有小大人的模樣了。

幼兒園的老師們太棒了

這是孩子眼中的老師▼

而實際中的老師▼

面對哭鬧的小朋友們,面對第一次與父母分離的小朋友們,幼兒園的老師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除了教學還需要對小朋友們進行安撫,通常都會忙到孩子們休息才可以吃上午飯。分離焦慮不僅需要老師的努力,還需要家長對於孩子的引導「幼兒園是個好地方」的認知。

關於朋友,他們沒有那麼強的目的性

交朋友沒有那麼強的目的性,是發自內心的喜歡,因為Ta是Ta,所以能成為自己最好的朋友。

長大的話,要做什麼?

小朋友們可以毫無顧忌說出自己的夢想,也不管夢想的大小。有的認為就是從小班到中班大去,有的想成為消防員,有的想在辦公室中工作,有想成為解放軍的小女孩,也有想探索未解之謎的小男孩。

還有人有特別的夢想,他的未來是想成為普通的爸爸。

童年是像現在一樣的,上幼兒園了一樣的生活

關於童年,小朋友們有自己的理解:

「童年是像現在一樣,上幼兒園一樣的生活」

「童年是人長大後,然後回想小時候」

《上學》記錄了孩子們的生活,卻不是給孩子看的,它的珍貴之處在於讓我們感受到童真的珍貴,紀錄片裡有句旁白「生活就像一條溪流,身在其中時,你總是很難去察覺到其中變化的力量。」

人們在被生活裹挾前進的時候,可能不知不覺丟失了很多東西,比如《上學》裡孩子們的童真、純真、同理心等等,希望看過這個紀錄片,我們都能從生活中,從平淡的生活中,尋得這些丟失的珍貴。

相關焦點

  • 【琪琳幼教】同樣上幼兒園,不一樣的家長,不一樣的結局!
    同樣是去考察市場,不一樣的推銷員,不一樣的結局。 孩子的言行受家長影響,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同樣上幼兒園,不一樣的家長,不一樣的結局。 這些磕磕碰碰都是孩子童年的寶貴經歷,都是孩子成長的機會。在磕碰中,他們逐漸學會了保護自己,學會了面對挫折,學會了勇敢面對生活。 結局:孩子學會有責任、有擔當!
  • 零差評紀錄片《人生第一次》,豆瓣9.2,看完才懂人生多純粹
    1、初來乍到,請多關照看到《人生第一次》宣傳海報上的這句話時我們以為它講述的是嬰兒,但海報傳達的剪影則告訴我們,是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對生活來講,不是新生兒才是第一次,每個人在不同的階段都會經歷不同的未曾遇到過的事情。
  • 影評:《人生第一次》:推開世界的大門
    影評:《人生第一次》:推開世界的大門我總是很遲才看那些風評很好的紀錄片,要麼它還沒完結,要麼我忙到忽略。當嬰孩不再需要父母的引導,可以自由奔跑時;當孩子不再只會叫爸爸媽媽時;當孩子不再需要躺在嬰兒車出門時;他們的人生旅途就正式開始了。從咿呀學語的兒童到成年人的世界,需要邁出的第一步就是幼兒園。孩子的世界從進入幼兒園開始豐富起來,越來越多的小夥伴,形形色色的老師。
  • 第一次送寶寶上幼兒園說說 心情短語發朋友圈
    第一次送寶寶上幼兒園說說 心情短語發朋友圈時間:2020-09-01 21:5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第一次送寶寶上幼兒園說說 心情短語發朋友圈 第一次送寶寶上幼兒園說說怎麼發?
  • 央視9.5分神仙紀錄片:「人生第一次,初來乍到」,你看了嗎?
    人生第一次宣傳報這部紀錄片是通過用12個第一次,去展現中國人的生活斷面。出生、上學、長大、當兵、買房、結婚。這些就像一條河流,沒有太多驚濤駭浪,但是它暗潮洶湧,潛藏著我們對於生活最真實的情感。許多「第一次」串聯起我們人生的重要節點。
  • 豆瓣9.2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用影像治癒生活,用樸實溫暖人心
    2020年的新年,讓我們經歷了人生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封城的武漢、第一次過年不出家門、第一次放假放到想上班...人生的每一個「第一次」,都值得紀念。>……每個第一次是起點、也是轉折點,把這些小圓點連接起來,就是中國人的人生圖鑑。
  • 哈佛研究發現: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孩子,人生可能不同
    隨著現在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也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有的寶媽在寶寶還沒出生時就規劃出了一個寶寶的學習計劃,特別是在寶寶上幼兒園的時候,寶媽們都不知道幾歲送寶寶去幼兒園合適,有的說家長在討論孩子三歲還是四歲上幼兒園的問題時,哈佛大學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三歲上幼兒園還是四歲上幼兒園,人生的發展會有很大不同。
  • 哈佛最新研究: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寶寶,人生卻截然不同
    有些家長會擔心孩子上學晚了,可能會耽誤孩子今後的學習,所以,早早地就把孩子送進了幼兒園;還有一些家長會擔心,孩子太早去幼兒園,會跟不上老師的學習節奏,所以覺得晚一點比較好。哈佛最新研究: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寶寶,人生卻截然不同!
  • 像露比一樣熱愛生活
    作者對大篷車內部生活場景細節化的描繪,大大拉近了孩子與故事的距離,像過家家般,既有趣又溫馨,洋溢著濃濃的生活氣息。不論是布藝、餐具、衣飾上精美的圖案,繽紛的色彩,還是小動物們和小玩具們憨態可掬、栩栩如生的神態,都充分顯示出露比和奶奶對藝術、對生活的無限熱愛。
  • 第一次上學,家長為孩子做好這3個準備,就能快速適應小學生活
    大家都是第一次上小學,家長對於孩子即將開啟另一段學習徵程寄予了非常多的希望。家長擔心孩子入學後,不能適應小學生活,和同學相處不好怕被欺負,甚至擔心老師根本關照不到,來自家長的焦慮已經超過了學生的好奇心。開學典禮、晨會、早操的時候,那些「埋伏」在學校周圍,甚至爬到樹上進行觀望的,不用猜,都是一年級新生的家長。不知道學生回頭一瞬間,看到自己的家長趴在樹上和自己對視是一種什麼心情。
  • 幼兒園老師直言: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孩子,父母多是這麼做的
    又到了新的一年,一批適齡的孩子又要開始新的人生徵程,而其中年齡最小的就是即將上幼兒園的寶寶,他們今年才3歲多一點;而對於這些小寶寶來說,這也是他們與家人第一次分離。
  • 童年上學都用鐵飯盒,現在上班依然用,真懷念童年時光
    【童年上學都用鐵飯盒,現在上班依然用,真懷念童年時光】便當,很多人以為是日本的叫法,其實便當一詞源自我們中國。在我童年的時候就開始帶便當,那個時候學校離家遠,父母忙於工作,沒辦法趕回家吃午飯,只能帶盒飯去學校。那個時候每個人都要在飯盒上貼自己的名字,寄存在學校大食堂,大食堂到點就會將盒飯熱好,放在一人高的鐵架子上,等到了飯點,學生老師們一窩蜂到架子前翻找自己的盒飯。
  • 幼兒園的孩子說「我不想去上學」父母怎樣與孩子溝通?試試這幾點
    其實現在大多數的年輕父母,都難免會遇到這個窘境:孩子哭鬧著不肯去幼兒園,不肯上學。一方面覺得孩子哭鬧實在心疼,另一方面又為教育問題發愁,那麼面對這個問題,我們作為家長的該怎麼辦呢?因為在上幼兒園之前,寶寶都是在父母、爺爺奶奶幾乎二十四小時的陪伴下生活的,所以當突然的分別來臨,寶寶都會產生一定的「分離焦慮」,與啊你熟悉的親人,讓他們極度缺乏安全感,這種情感上的不適應,讓寶寶焦躁不安。寶寶看似習慣了幼兒園生活。
  • 「我像討厭自己一樣討厭大阪」
    自1964年搬遷到此,一直到1996年去世,司馬遼太郎在這兒整整生活了32年,人生當中近一半的時間在此渡過。生前的司馬遼太郎,每天不可少的日課,是在家附近散步一小時。因此,雖然司馬遼太郎至今早已離世多年,但鄰居們依舊記得這位滿頭白髮的國民作家和他的夫人綠子一起,在家附近的大街小巷雙雙漫步的背影。
  • 豆瓣9.2分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現實版的「真實人生圖鑑」
    《人生第一次》可謂是2020年開年紀錄片口碑大作。片中講述了萬千普通中國人,一生中12個普通的「第一次」: 出生、上學、長大、當兵、上班,結婚、進城、買房、相守、退休、養老、告別。這些彌足珍貴的「第一次」串聯起來,湊成了我們每一個普通人平凡而又特別的一生。自從播出以來,《人生第一次》的口碑持續走高,也收割了屏幕前萬千觀眾的眼淚和歡笑。
  • 哈佛研究發現:孩子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人生可能不同
    現如今,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娃還沒出生,家長就做好孩子的人生規劃,尤其是上幼兒園的問題,因為這是孩子走進獨立的一步,每個家長都很重視。 不過,關於孩子什麼年齡上學至今都存在爭議,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上學晚,輸在了起跑線上,還有的家長認為上學早,對孩子的成長有害,前不久哈佛大學解決的這個難題,哈佛研究發現:孩子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人生可能不同!
  • 路易小王子該上幼兒園啦!夏洛特上學第一天穿紅衣萌翻,喬治更萌
    假如按正常時間計算,路易王子在2021年1月初就應該去幼兒園上學,現在,5歲的小公主夏洛特正式背起小書包到2018年1月8日上學,而喬治的第一天上學時間是2016年1月6日。王子的團寵地位日益穩固,3歲以下的路易王子多次露面,搶走了弟弟妹妹的風頭。
  • 人生第一次:永遠為心中的渴望義無反顧
    無論長多大,面對突然而來的第一次,我們難免會心生複雜的情緒。緊張、害怕、興奮.....我們總會那麼小心翼翼。第一次去上學,第一次喜歡一個人,第一次當眾講話,第一次離開家鄉,第一次為心中的渴望義無反顧,第一次寫下一首詩.....
  • 選擇幼兒園全攻略,讓寶寶安心上學,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文 | 小麗兒媽咪(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幼兒園是孩子離開家庭生活步入學校生活的過渡,一個良好的環境有利於孩子性格的塑造、人際關係的融洽、學習力的提升等。關於如何選擇一個合適孩子的幼兒園,眾多家長苦思冥想、殫精竭慮。
  • 一個討好型人格的姑娘:不一樣的童年生活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內心是有點糾結的,以前特別不能理解她,當我知道了她的童年生活以後,我才知道家庭對於一個孩子的影響是有多麼大,這篇文章以第一人稱表達,文中的「我」就是曉雪本人。我出生在四川的一個山區,家裡祖祖輩輩都是生活在那座大山裡,我的爸爸有三個哥哥和兩個姐姐,排行老六,是爺爺奶奶最疼愛的一個孩子,但是只有我爸爸是最沒有出息的,為了討生活,爸爸在我剛出生沒多久就外出打工了,在工地上幹活,出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