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男」充大方,贈與可返還?!

2022-01-17 雲南安勝律師事務所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美好的婚姻需要夫妻雙方精心呵護,熱戀及結婚時許下的種種美好誓言均讓人心生嚮往,但近幾年飆升的離婚率、數量激增的因婚外情導致的確認合同效力糾紛案均讓大眾對婚姻的憧憬值逐漸降低。

筆者通過檢索得知,大量的離婚案件及確認合同效力糾紛案件的起因均為夫妻一方婚內出軌,向情人贈與巨額財產導致夫妻感情破裂。那麼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一方向其情人贈與的財產將如?

恰逢近期筆者接受了多宗此類案件的諮詢,通過了解發現,大家的主要疑惑點有二:一為出軌方的配偶如何維護自己的財產權利,二為第三者如何維護已受贈財產不被追回針對以上疑問,筆者謹從專業角度對該類案件所涉法律問題進行簡要分析。

施某為某網絡直播平臺主播,2017年6月,陳某在觀看其直播時產生好感,經聯絡後,為與施某確立情人關係,陳某通過網絡直播平臺向施某一次性打賞了10萬元,隨後兩人確立戀愛關係並同居,陳某在與施某戀愛期間通過支付寶、微信、銀行轉帳等方式向施某轉款54萬元。金某與陳某於2012年4月初登記結婚,金某得知此情況後,以施某、陳某為被告提起訴訟,要求:1.判決贈與行為無效;2.要求施某返還陳某贈與的64萬元;3.判決施某承擔本案訴訟費用。法院經審理後判決支持了金某的訴訟請求。

普通的贈與合同只需要贈與雙方有真實的意思表示,贈與人贈與,受贈人接受,合同即成立並生效。

《合同法》第十一章對贈與合同所涉的相關法律問題進行了規定,按照相關法律規定,普通的贈與合同是無償、不要式、諾成性的合同。

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雙方關于贈與的意思表示均為真實,贈與合同即依法生效。除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外,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在直播平臺上打賞的十萬元,若施某當時主觀為善意,贈與合同可能會被認定為有效,其配偶要求確認贈與無效將不會得到支持,但可要求出軌方承擔賠償責任。

在認定贈與關係時還需要考慮第三者在接受贈與時是否為善意,如果「第三者」是在不知對方已有配偶的情況下接受財物,其主觀是善意的,且贈與的動產已交付第三者實際佔有使用,贈與的不動產已經完成了所有權的變更登記,則贈與已經生效,贈與人不享有對贈與物的返還請求權。

如果配偶認為贈與人的贈與行為侵害了其共同財產,則可要求贈與人在其贈與行為侵犯的財產權範圍內承擔賠償責任。

婚外情贈與行為,配偶方可起訴確認贈與行為無效,要求返還贈與的財產,第三者將人財兩空。

對於配偶起訴要求確認婚外情所為的贈與行為無效,並要求返還贈與的財產的類似案件和判決很多,法院的判決均秉持維護公序良俗等社會道德準則的基本原則,通過判決引導社會大眾樹立正確的婚戀觀

仔細研究各地法院關於此類案件的判決書的說理部分可知,此類案件判決的主要依據均是《婚姻法》關於夫妻財產共同共有和無權處分的相關法律規定。《婚姻法》第十七條及《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十七條明確了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的哪些財產歸夫妻共同共有,對於夫妻共同財產,雙方均有平等的處分權,這是夫妻共同財產的原則性規定。

在夫妻雙方沒有依據《婚姻法》第十九條的相關規定約定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的財產為各自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共有的情況下,夫妻對夫妻財產系共同共有,原則上不能分割共同財產,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處分,應當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

在共同共有關係存續期間,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除非取得共有人的追認,否則一般認定為無效,因為共同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不分份額地共同享有權利、共同承擔義務,故處分「無效」的效力及於共有財產的整體,擅自處分行為「全部無效」而非「部分無效」。

在上述案例中,陳某在有配偶的情況下,與施某保持不正當關係,並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隱瞞妻子金某通過微信、支付寶、銀行轉帳等方式向施某轉款54萬元,明顯不是為了日常生活需要而處理夫妻共同財產,陳某的贈與行為嚴重損害了金某的利益,也違背了夫妻忠實義務,有悖於社會倫理道德。施某在明知陳某有配偶的情況下基於不正當關係接受陳某贈與的財產,主觀上不具有善意,其行為有悖公序良俗,有損社會道德和利益,故該贈與行為無效。

法律保護基本的社會秩序而不保護非法和違反基本倫理道德的行為,對於確認婚外情所產生的贈與行為無效案件的判決,法官的首要目的是維護婚姻制度,保護婚姻關係中的受害方。所以,出軌方與第三者基於金錢利益而產生的婚外情,無論是婚外情本身還是由此產生的贈與等行為都不受法律保護,第三者基於此種既不符合法律規定也不符合道德倫理的行為所得的利益也將有被要回的風險。

當然,出軌方的婚外情及基於婚外情所為的單方贈與行為並非不受約束,除了會受到道德的譴責外,在法律上也會承擔相應的後果。比如,如果出軌方和配偶離婚,其婚外情行為會是造成夫妻感情破裂的原因,也是配偶可以要求出軌方少分或者不分共同財產的一個重要依據,這屬於法官裁量時的法定考量因素。此外,若出軌方以婚姻加金錢為誘餌與其他人建立夫妻關係,則有可能構成重婚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贈與行為被確認無效後,收取的財物需全部返還。

若贈與的標的物為金錢,則應返還金錢,若是實物(如房產、車輛等),則應返還實物。

1.「第三者」在明知贈與人有配偶的情況下,基於不正當關係接受贈與的財產,主觀上不具有善意,配偶方可起訴確認贈與行為無效,要求返還贈與的財產。2.「第三者」在不知道贈與人有配偶的情況下,若贈與的動產已交付實際佔有使用,贈與的不動產已經完成變更登記,則贈與人及其配偶不享有對贈與物的返還請求權。

作者:鄒劍英

編輯:張佩祺

雲南安勝律師事務所簡介

雲南安勝律師事務所是昆明市初具規模的精品法律服務機構,安勝發揮整合資源之優勢,特聘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等高校的法學家及司法界資深實踐專家組成「百名專家顧問團」,並與國內外二十餘家知名律所達成合作聯盟,致力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滿意的法律服務。 

「安勝」出自宋·蘇軾《與滕達道書》:「二聖之德日新,可賀可賀,令子各安勝」,寓意平安,安好!安勝所專注於精品訴訟、建築工程領域、房地產開發領域、醫療醫藥領域、企業戰略顧問等,無論是諮詢業務還是訴訟辯護均力求「安全致勝,成就所託」!

願 景:一流的法商服務平臺

使 命:發掘培養人才,不論出身

    維護客戶權益,不計成本

    堅持公平正義,不惜代價

價值觀:專業,創新,規矩,誠信

官網:http://www.answerlawyer.com/

地址:昆明市北京路同德廣場悅中心2901

電話:0871-65629966

相關焦點

  • 王葆蒔|德國婚姻贈與返還制度研究
    對此問題,德國司法實踐中對不同類型的贈與(給予)行為安排了不同的返還請求權基礎:給付行為定性為贈與的,則其返還請求權適用德國《民法典》第528到534條有關贈與的規定,但如果認定為「以婚姻為條件的給予」或者「配偶內部合夥」份額,就不適用有關贈與的規定。
  • 以案說法 | 戀愛中大額財產贈與及返還問題探討——以楊某、王某戀愛期間金錢糾紛為例
    ,在沒有明確界定為普通贈與或借貸關係的前提下不予返還,存在有失公平的情形。如果一方要以借款名義起訴對方返還財產,則必須對雙方之間存在借款的事實以及債權到期提出舉證證明。2.楊某、王某之間是否達到附解除條件的贈與合同的條件?王某是否應該歸還楊某的260000元購買鑽戒的錢?3.王某的行為是否屬於不當得利行為?
  • 男子曝被海航空姐騙婚上百萬:渣男遇上了一個更渣的而已
    對於雙方明確訂婚前所購買的禮物、禮品,根據《民法總則》《合同法》有關規定,贈與人沈先生是完全明示行為能力人、贈與的意思表示真實、贈與合同已履行且贈與物已經移轉移轉,同時新聞中給到的信息不符合贈與合同法定撤銷的要件;所以沈先生與莊空姐之間的贈與合同成立生效並且不可撤銷。對於沈先生請客吃飯屬於好意施惠行為,金額也無法返還。
  • 贈與「小三」的財物,配偶可否要回?答案看這裡!
    如果夫妻一方超出日常生活需要擅自將共同財產贈與他人,這種贈與行為應認定為無效;夫妻中的另一方以侵犯共有財產權為由請求返還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如果判令馮某某將程某某贈與的財產完全返還,不能體現對於程某某作為主要過錯一方的懲罰。故在判令馮某某已返還貨幣財產的情況下,鑑於程某某贈與馮某某的房屋和車輛均已登記在馮某某名下,該贈與行為應認定為合法有效,馮某某對訴爭房屋和車輛享有所有權。
  • 訂婚後分手不想結婚了,能要求返還彩禮嗎?
    根據法律規定,給付彩禮的行為可以視為以結婚為生效條件的附條件贈與行為,而不是一般的無償贈與。
  • 老人贈與女兒23萬後,沒有得到女兒贍養,甚至被女婿辱罵,可以撤銷贈與嗎? | 案例
    2016年  吳女士購買父親墓地我的工資卡和丈夫的理財產品當時都是女兒在管理,丈夫過世後女兒為他購買了墓地,我事後給了她7萬元現金。母親委託我購買公墓安葬父親,我墊資12萬多元,事後母親還給我墓地費7萬,這是墊付款。
  • 婚戀期間的支出,分手後需要返還嗎?
    經多次協商調解未果,賈某將段某及其父母告上法庭,請求法院判令段某及其父母返還彩禮139488元,並返還鑽石項鍊、鑽石戒指、金手鐲、蘋果手機等財物。法院對該案審理後認為,彩禮實質上是為達成結婚目的的贈與,一般情況下,在婚約不成立時,彩禮的贈與也自動解除,所以贈與方有權要回彩禮。根據我國婚姻法司法解釋,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對符合彩禮性質的禮金和財物,女方應當返還。
  • 分手後婚戀期間支出是否應該返還?5起案件這樣判
    經多次協商調解未果,賈某將段某及其父母告上法庭,請求法院判令段某及其父母返還彩禮139488元,並返還鑽石項鍊、鑽石戒指、金手鐲、蘋果手機等財物。盧氏縣法院五裡川法庭對該案審理後認為,彩禮實質上是為達成結婚目的的贈與,一般情況下,在婚約不成立時,彩禮的贈與也自動解除,所以贈與方有權要回彩禮。
  • 結婚多久可以離婚,離婚需要返還彩禮嗎
    第三十二條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二、離婚需要返還彩禮嗎對於彩禮是否可以返還,以往的司法解釋較為籠統,大概處理原則是禮金是附條件贈與。如果雙方結婚時間尚短,可以「酌情」返還,如果結婚時間已較長,則返還的可能性不大了。
  • 婚姻家事|同居時資金來往,是贈與還是借款?
    汪男稱,在雙方同居期間,因金女所經營的公司資金周轉、超支等原因,曾向金女出藉資金8萬元,現要求金女返還上述借款。而金女辯稱,同居期間,雙方財產已經混同,且其承擔二人大部分日常開銷。本案中,雙方於同居生活期間互相發生錢款往來,案涉款項是否構成不當得利?
  • 熱戀時贈與女友的一百多萬,分手後還能要回來嗎?男子籤下的這份...
    庭審中,原告男子大衛要求女友返還100多萬「戀愛經費」,而被告小梅卻拿出了一份贈與協議書。2016年初,大衛與小梅經朋友介紹認識,彼此情投意合,很快發展成了男女朋友。剛確立戀愛關係那會兒,兩人相處得很融洽。因為有過一次失敗的感情經歷,大衛對這份感情很是看重,對小梅的要求幾乎是有求必應。
  • 女子給異性買車買戒指,還贈送22萬現金,丈夫要求返還獲支持
    如果一方沒有盡到忠誠義務,在婚內出軌,還贈送「第三者」巨額財物,那麼另一方有權要求返還嗎?有相關法律支持嗎? 要說兒女雙全,丈夫愛護,周某應該十分珍惜才是,可世事難料,後來周某最終還是出軌了。2018年3月,周某和社會男子毛某相識,並很快被外形帥氣、談吐幽默的毛某所吸引,經過幾次交往之後兩人發展成了情人關係。 其實在交往之初,毛某已經知道周某是有夫之婦,也知道周某的家庭情況,但兩人還是交往甚篤,根本不在乎對方有沒有家庭。
  • 熱戀時贈與女友的一百多萬,分手後還能要回來嗎?這份東西成關鍵
    庭審中,原告男子大衛要求女友返還100多萬「戀愛經費」,而被告小梅卻拿出了一份贈與協議書。2016年初,大衛與小梅經朋友介紹認識,彼此情投意合,很快發展成了男女朋友。剛確立戀愛關係那會兒,兩人相處得很融洽。因為有過一次失敗的感情經歷,大衛對這份感情很是看重,對小梅的要求幾乎是有求必應。
  • 【以案說法】 離婚時,父母以借款為由請求返還購房出資款,法院是否...
    【以案說法】 離婚時,父母以借款為由請求返還購房出資款,法院是否支持?子女購買房屋,父母為其出資後,要求子女返還出資款,法院是否支持?近日,遷安法院大崔莊法庭審理了一起父母起訴兒子、兒媳要求返還購房出資款的民間借貸糾紛案件。
  • 戀愛時刷男友信用卡 算贈與還是借貸?
    但如果是在談戀愛期間,男方開通各種信用卡交給女方使用,那么女方通過信用卡刷的錢,到底是贈與還是借貸?是否需要歸還?近日,成都市武侯區人民法院就審理了一起這樣的案件。戀愛期間女方要求男方辦信用卡供其使用徐先生與塗女士曾是一對情侶,熱戀時,兩人有半年時間都生活在一起。
  • 兒子兒媳鬧離婚公公起訴討財產,提前贈與有風險
    收藏了半輩子的寶貝,本想贈與兒子摯愛之人,奈何婚姻無常,兒子兒媳鬧離婚,贈與財產難討回!
  • 訂婚後分手的彩禮錢需要返還嗎?首飾等禮物是否屬于贈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答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十條規定 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 特殊節日發充滿意義的節日紅包是贈與行為?看法官如何解答!
    特殊節日發充滿意義的節日紅包是贈與行為?看法官如何解答!本案中,根據照片、聊天記錄、轉帳記錄等證據,可以認定楊某和陳某之間存在不正當男女關係,陳某基於此種關係給楊某轉帳近60萬元,可以認定為贈與行為。該行為顯然不是因日常生活需要,在未經小麗同意或事後追認的情況下,損害了小麗的權益,同時有悖公序良俗原則,故該行為應屬無效,楊某由此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
  • 分手了,男朋友要我返還他送的禮物怎麼辦?法院是這麼判的
    法院:系贈與返還原物沒有法律依據法院認為,上述行為系原被告戀愛期間贈與財物表達情意的一種交往方式,在目前社會生活中較為常見,可以認定系原告贈送財物給被告的行為,且該贈送行為已經完成。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贈與合同已生效,原告訴請返還原物沒有法律依據。原告以不當得利為由要求被告返還原物的訴請沒有法律依據,法院不予支持。
  • 如何拿回贈與的財產?
    如果這名空姐一開始就沒有結婚的目的(例如已經有男朋友),為了獲取沈先生的財產而謊稱與其結婚的,就構成詐騙罪,100萬屬於數額特別巨大,可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問題在於,如何證明空姐實施了欺騙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