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工作很賣力,卻總覺得沒有意義?

2020-12-21 讀書寫字的

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

隨著年歲的增長,大多數人不可避免地會思考這個問題。梁漱溟在《人生的意義》一文裡談道,人生談不上有目的。人生是自然而然存在的。

人之有生,正如萬物一樣是自然而生的。天雨、水流、鶯飛、草長,都順其自然,並無目的。我未曾知道,而已經有了我。此時再追問「人生果為何來?」或「我為何來?」已是晚了。

因此,人生沒有必要漫談目的。但是人生,是有意義的。作為人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看待工作的意義,成為現代人面臨的首要問題。

談及工作的意義,應當將其置於人生的意義去談。

普遍意義上而言,工作是活著的方式。人生來不是為了活著,活著本來就是人生的一部分,因此不可將二者割離。只有在探討活著的意義下,才能更確切地知道工作的意義。

在這樣的框架下,工作的意義主要有兩方面:

對於「大家」的意義。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人與人之間狹義上的關係與廣義上的關係,構成了社會。對於社會而言,每一個人的勞動究其本質,都是為共同推動社會進步所為,構成人們常說的「歷史的進程」。只不過在歷史的每一個節點,湧現出的意義不一樣。例如歷史長河中出現的偉大科學家們,政治家們等等,他們的工作或許在某時間極大推動了社會的進步,但是究其本質。仍然是他們的工作。每一個人的工作都是有意義的,只不過是呈現的效果是顯性還是隱性罷了。

對於「小家」的意義。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工作之於小家庭的意義極其重大,這毋庸置疑。只有工作,家庭才有經濟支撐,生活才能持續。個人工作的意義更多的是放在這個層面上去討論,最理想的狀態是自己的工作既能支撐家庭發展,又最大效用地發揮了自身的天賦與資源。注意,是最大效用。什麼是最大效用地發揮了自身的天賦呢?那就是儘可能最大效率地提高你的生產力,做你愛做的事,將你的智慧與活力注入其中,你的勞動成果讓你活得更好,也可為人類社會發展留下星點痕跡。

其中,創造,是你工作的靈魂。創造,也決定了你的工作價值大小。在這個講求效率的社會,你的勞作是否能輕而易舉地被自動化替代?你是否敢於創新?你創新的成果是否直接或者間接推動了公司的發展?

梁漱溟曾經說過:

人生的意義在於創造!因為人類會用心思,而其他一切生物大都不會用心思,所以人類會創造。要是不用心思便辜負了人生,不創造便枉生了一世。

個人的小創造也許不值一提,但全人類的聯手創造,就是人類的歷史與文明。只有站在更高角度去理解工作的意義,才能創造出自身的價值與影響力。

工作就是創造的一種手段。工作不是為了謀生,工作本身就是生活。協調好工作與自我,家庭的關係,是每一個人的必修課。

沒有必要單純為了「996」而996,想清楚為什麼996,更有意義。

相關焦點

  • 不思考清楚工作的意義,忙來忙去終成空:我們為什麼總覺得不幸福
    很多男人開車回家後的短暫獨處我問他們為什麼喜歡在車裡呆著,一個朋友告訴我說,車就像是一個隔絕了外界煩惱的堡壘,每天可以給他10分鐘自己的時間,不用去想那些幹不完的工作,家庭的瑣事,洗去一身的疲憊,以一個更好的精神面貌去面對妻子和孩子
  • 覺得人生沒有意義?你可能得看看這本書
    生活似乎一眼可以望到頭,沒有變化,沒有進步。只有換著花樣的困擾和一地雞毛。說痛苦倒也算不上,但這樣日復一日看不到頭的生活,很多人都會覺得沒什麼意義。但最近,熊貓君讀了加繆的《西西弗神話》,看待生活的方式有了變化:曾經我也覺得人生沒有意義,直到西西弗告訴我人生真諦!
  • 是否工作生活沒有意義,失去了衝勁和鬥志!小心,你生病了!
    你是否曾經想逃離工作去旅行,但遊玩回來不久,又失去動力。你是一個努力的人,但為什麼總覺得自己快被掏空了,或是你覺得自己還有潛力,沒有發揮,卻總被已有的成就困住而不敢放手一搏。今天我們一起來說一個現象,叫精疲力竭症。精疲力竭症是臨床心理學家史蒂芬伯格拉斯提出的,在他的《內在驅動心理學》這本書裡面學習到的知識。
  • 「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的緣起與意義
    1998年至2010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雖然沒有再提這一方針,但始終注意把握和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有效應對了亞洲金融危機和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保持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良好態勢。201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第一次把穩中求進明確為工作總基調。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新時代治國理政新的偉大實踐和新鮮經驗的科學總結。
  • 為什麼我賺錢越多,越覺得沒有意義?
    他們很有可能一直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異、名校畢業、工作光鮮,但是對於他們本人而言,他們感覺自己像是活在套子裡的人,這些世俗的豔羨不能使他們開心和滿足,因為他們的自己被困住了。 你考了班裡第一名,給爸媽看成績,爸爸劈頭蓋臉批評為什麼不是滿分;你想買一件玩具,不僅被父母拒絕,並被父母以「成熟的道德主義」指責「自私」「不懂事兒」;你和朋友無話不談,但是因為他學習不好,父母禁止了你們的交往; 當孩子無法處理這些不被滿足的需求
  • 為什麼你工作很優秀,領導卻不喜歡你?這幾點原因太扎心
    職場上總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事兒,如果你不懂一些潛規則,可能會做得越多越好,越不討領導歡喜;越不討領導喜歡,你就越賣力幹,結果南轅北則、緣木求魚,那些不賣力的都提拔了,只剩下你繼續在相反的方向上努力著。
  • 沒有行動的格局是沒有意義的!
    行動與格局很多年前,有人告訴我:沒有行動的熱愛是沒有意義的。今天我想說:沒有行動的格局是沒有意義的。格局與熱愛藏在心裡就好,行動是最好的證明。不管未來有多漫長,只要腳步堅定、繼續向前,你總能到達目的地。
  • 為什麼職場中總有人喜歡拉幫結派,意義在哪裡
    為什麼職場中總有人喜歡拉幫結派,意義在哪裡呀?直接答案,培植自己的勢力,好在眾人中突出自己,站穩腳跟,結黨營私。為什麼總有人喜歡拉幫結派?3、因為人是組織中的人,所以組織中的人就難免為因為價值觀和性格和興趣愛好的諸多原因,就會出現一些人成為所謂的「道同志合」之人,這些人就是你所說的拉幫結派之人。4、這些所謂的「道同志合」之人在工作中成為了自己小圈子,久而久之會成為排斥異己的一群人,這樣的人會影響了組織的正常工作。
  • 為什麼感覺生活沒有意義?
    很多人會感覺目前自我生活狀態沒有意義,沒有價值感,感覺生活就是三點一線、枯燥乏味的。甚至早上都懶得起床、懶得上班、厭倦了目前自我生活狀態。那麼,為什麼我們會感覺生活沒有意義感呢?一、無法接受現狀因為我們無法接受生活現狀,所以每次想到自己的生活現狀,你的內心就會莫名地產生牴觸、厭惡情緒,時間久了你就會產生低價值感的觀念。不滿足目前生活方式、收入水平、工作環境、家庭環境、社交環境等方面的生活現狀。
  • 為什麼我們總覺得工作很累
    你有過這樣的體驗嗎?每天一下班就累得像條狗,不想學習,不想睡覺,只想躺在床上玩手機,你以為是身體累,睡一覺就好了,其實你是在過度消耗。一輛汽車,整天跑,只燒油,不加油,油箱就會耗空,我們的心力也是一樣的,用完了不補充,就沒有力氣再去做那些需要專注,思考,創意的事情了,組織行為學家把這種心力叫做情緒資源。
  • 周杰倫真的愛昆凌嗎,為什麼總覺得兩個人,沒有cp感?
    周杰倫真的愛昆凌嗎,為什麼總覺得兩個人,沒有cp感?首先,昆凌在14歲就在一個綜藝裡就說過喜歡周杰倫了。好像是黑澀會美眉?對於我來說,不喜歡昆凌,不好意思,對於學歷低不獨立的女性喜歡不起來,不知道侯媽媽有沒有對侯佩岑的品德上有影響,但是單叢母親推斷女兒品德上有問題就很。侯佩岑高學歷教養很好談吐得體,作為一個主持也很稱職,如今結婚後也很低調,更沒有到大陸發展的趨勢,真不清楚她有什麼意義去炒作。她有想過紅麼?
  • 影評|《穿普拉達的女王》:熱愛會賦予工作意義
    她為主編賣力,忽視了身邊的人,朋友對其勸說,但安迪常把「這我沒得選」掛在嘴邊,似乎她所有的工作都是被逼迫的。隱約中,安迪的工作讓她已經背離了自己最初的心,她而言失去了意義,表面的光鮮反而使她成為了自己以前所嘲笑人——為討好別人而打扮得時尚的雜誌社女孩。
  • 愛情中的焦慮症:為什麼我總覺得他不夠愛我
    還記得在一部網劇中看到過一個女人戀愛的三件套:"你怎麼不回我的消息""工作比我還重要""她和你有什麼關係"當時覺得真的很真實很搞笑,大多數女人都是沒有智商的傻瓜,談起戀愛來都是那麼幼稚。沒有回音的消息當然很忙,工作當然比你更重要,而她又和我有什麼關係。
  • 為什麼當代人會頻繁覺得「沒有生活」?-虎嗅網
    2020 年,可以說是最有生活同時也可能是沒有生活實感的一年了,從過年開始每個人都在家裡的一畝三分地裡,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一個人無事可做的閒暇時光,但同時也限制了人們的行動範圍。與「一個人怎樣才算是有生活」相對應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當代人經常會覺得生活沒有實感。如今一年已經過去了大半,為什麼很多人都會這樣覺得,現如今又到底怎麼才算是「有生活」呢?
  • 為什麼總覺得時間過的很快
    你知道為什麼你總覺得時間過的很快嘛?你知道為什麼總覺得睡不夠嗎?你知道為什麼天氣越來越熱嗎?你知道什麼要移居火星或者其他星球嗎?你想知道為什麼嗎?現在就讓我一點一點的為你們分析吧!小時候如果我們每天休息只需要6個小時,那麼相當於現在需要休息7個半小時,照這樣計算的話,而白天相比以前也就少了4個半小時,可是少是覺得少了,覺得時間過的確實很快,但為什麼無法查證呢?
  • 形容幹活很賣力的成語 形容幹活很賣力的詞
    生活中,成語算是人們使用較多的一種語言,同時成語也是我國語言文化裡,相當出彩的一種存在,毫不誇張的說,那些簡潔、精闢的成語,一定程度是我國幾千年文明的見證之一,也讓人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下面就以形容幹活很賣力這類詞語為例,我們一起來看看類似的成語有哪些。
  • 「沒有一份工作是容易的」
    很多年前看《藝術人生》,裡面有一期節目是朱軍問劉若英:「為什麼你總能給人一種溫和淡定,不急不躁的感覺,難道生活中遇上難題的時候,你不會很氣急敗壞嗎?」「那是因為我知道,沒有一種工作是不委屈的。」劉若英這樣答,確實是這樣的。也許我們每個人做的工作內容不一樣,辛苦程度不一樣,面對的壓力和困難不一樣。但每個人的工作,都各有各的苦。
  • 眼周保養(一)我們為什麼總覺得眼霜沒有用?
    有個妹子說「從前用,覺得沒有作用後來就沒有用了。」 我想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麻麻——一個天生麗質大概55歲發現自己眼睛出現皺紋和眼袋才開始用眼霜的中年婦女。 這四年多以來我麻麻的眼霜基本都是我來買,常見的雅詩蘭黛提拉的那一款,基本沒變過(突然有點內疚……太不走心)。
  • 小姐姐你加個班回來,衣服上的汗漬什麼回事,工作也太賣力了吧
    1、妹子,算數是沒有錯,但是你永遠也到不了八樓的2、小姐姐你加個班回來,衣服上的汗漬什麼回事,工作也太賣力了吧3、大哥,誰回來了,怎麼這樣激動9、妹子,吃個棒棒糖而已,你還玩出這麼多花樣啊10、你把老哥嚇住了啊11、大哥,你這挺能喝呀,喝著喝著怎麼還噴出來的呢12、臨危不亂呀13、這你都跳不上去,怎麼捉老鼠
  • 工作與成就感
    我笑著對收銀員說:「真不錯,這麼賣力地工作,激情四溢,活力十足!」店員笑呵呵地回應我一句:「沒辦法,競爭壓力太大呀。」是啊!能不大嗎?百米之內居然有三家同類型的水果超市。        隔天,約了客戶談掃碼支付,正巧是那家水果店的老闆,短短幾年,連鎖店開了近20家。我將買水果時的感慨說給他聽,他笑得樂呵呵的,大概是對員工努力工作感到高興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