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這裡是Y叔,!你是否曾經想逃離工作去旅行,但遊玩回來不久,又失去動力。你是一個努力的人,但為什麼總覺得自己快被掏空了,或是你覺得自己還有潛力,沒有發揮,卻總被已有的成就困住而不敢放手一搏。
今天我們一起來說一個現象,叫精疲力竭症。精疲力竭症是臨床心理學家史蒂芬伯格拉斯提出的,在他的《內在驅動心理學》這本書裡面學習到的知識。有這種症狀的人,多半是企業的高管、合伙人,這些人飽受精疲力竭症折磨,常常感到不安,消沉,沮喪。對工作以及生活失去熱情,有人還因此患上了憂鬱症,心血管等疾病。他們的行為開始變得極端,產生酗酒、賭博等行為。我們轉換思路來看待這件事,我們永遠無法體會一個人到底付出多少代價才獲得別人所謂的成功。
比伯格拉斯年輕時遇過一個知名的模特,擁有絕佳的外貌,但她卻有著嚴重的情緒憂鬱症狀。原因在於從小到大,人們都是注重他的外表,甚至外界傳言了她就只是個花瓶而已。她能夠成功不過是有一副好臉蛋,根本沒什麼本事。所以她自己經常就有劃傷自己臉蛋的衝動,因為她覺得這樣就可以擺脫一切。
另一個例子,麥可喬丹在第一次取得NBA三連冠之後竟然退休去打棒球,當時震驚了整個體壇。當時他對媒體說,退休是出於個人意願,因為他自己還無法從父親被殺的悲痛中走出來。可是當時部分媒體卻直言,他是深陷賭博的麻煩,才被聯盟要求離開的。其實喬丹還是非常熱愛籃球,但因為各方壓力導致他很難單純地享受籃球的樂趣,因此精疲力竭而選擇退出籃壇。當時喬丹打完比賽,其他時間都只能待在飯店裡面躺在一個看起來不是這麼舒服的沙發上面發呆。但是他不是沒地方去,而是走到哪裡,都會被媒體跟蹤、被球迷包圍,根本沒有任何個人的空間。
回到球場上其實也沒多好,只要他出現狀況不好,就會被媒體評論為受到賭博問題的困擾。畢竟喬丹太完美了,所以眾人都期待他完美的表現。這個就是有精疲力竭症的人心裡的狀態,覺得別人靠近他們都是有目的,無法正常感受到別人對他們在情感上的支持。說的極端點,覺得別人都把他視為賺錢的工具,要求他維持過往的水準。可是當你達到某個水準,而這個水準就會變成別人衡量你的新標準。這種無法失敗的期待,最終讓喬丹暫時離開喜歡的籃球去追逐曾經最愛的棒球。
你不要以為這僅僅是成功人士才會有的困擾。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背負著周圍人的期待,比如父母希望你出人頭地,希望你有良好的工作和穩定的收入,老師希望學生成績優秀考上211、985,而這些期待通常帶來的都不會是良性壓力。我們在職場上表現越好,相對的職位,跟收入也會上升。可是當你達到某個高度時,代表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和義務。高職位雖然帶給人更高的收入,但同時也背負了更多的重擔和期望。如果你沒辦法擺脫掉這些情緒上的壓力,那他就會變成金手銬銬住。
接下來就看如何避開精疲力竭症狀。分享兩個你可以調整的方法,讓你在實現成功的路上不至于越走越痛苦。首先,人們渴望成功基本需求是為了滿足生活的保障。多數人嚮往的成功是有足夠的金錢去過安逸的生活,但矛盾的是穩定的生活並不足以使人更快樂,有良性壓力的生活才能使我們活得更有意思。比如某天,一間動物園的北極熊上了熱搜,因為他拒絕進食。請來動物心理學家幫忙診斷,結果發現這隻北極熊不想吃飯,是因為在動物園裡面太無聊,每天飼養人員都把準備好的食物送到他面前。作為捕食者,那隻北極熊失去捕殺獵物的原始驅動力,因此覺得不想吃飯。動物心理學家建議,可以把食物藏起來,讓北極熊自己去尋找食物,結果它的熱情重新被點燃了,開始恢復正常的進食。
我們在工作上也是如此。沒有挑戰的工作,沒有點燃熱情的目標會讓人感到乏味。雖然穩定的收入意味著穩定的生活,但卻無法在重複的工作中感受到熱情。當成功,只是為了維持現有的成績,保持成功就變成了單調的工作。而如果說想用更大的成功取代現有的成績。短期來說或許有效,但長遠來看只是陷入更大的問題。沒錯,你是可以買到更好的東西,然後呢,確定就會滿足了嗎?
你有想過,當你陷入不知所措時,不只是因為缺錢,還有可能是缺少鬥志。當然,在為有意義的目標奮鬥時,我會覺得更有活力,心態上也會更積極,因為我們在一步一步實現夢想,這種壓力是良性的壓力。反之,只想取得功利主義的勳章,有錢有名受人關注,接下來就是要更有錢更有名,生活就會感到疲勞或壓抑。思考到底工作跟生活的目的是什麼?這種壓力是惡性的壓力,渴望成功、渴望金錢是人的原始動力,每個人都需要,但正如伯格拉斯指出,當你渴望達成心中的那個成就,其實也意味著自己的結束,更貼切的說就是失去挑戰目標跟動力。
為了避免成功後迷失方向,伯格拉斯有個建議,他用了一個特別的詞,貪婪!貪婪的學習新事物,突然發覺除了金錢之外還有更有意義的目標,讓自己處於良性的壓力環境下不斷進取。第二,如果我們可以調整心態徵服高山,為何不徵服內心。人生有兩座山可以爬。第一座山,跟外在的驅動力有關,收入物質有關,而第二座山則是內心的滿足感。
對生活沒有熱情,結果是就會不斷通過炫耀身份來滿足自己,把自己的價值跟擁有的物質連接在一起。佛洛依德說過,人們總是用錯誤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低估了人生的真正價值。不過什麼是人生的真正價值,這恐怕需要一輩子去追尋,但肯定不會是用銀行存款和職場地位。你的人生是成功還是失敗,重點還是在於你如何看待自己。那些物質的掌聲可以帶來短暫的快樂,但不會是長久的滿足。當你在實現人生成就的道路上感到倦怠,或者是找不到工作的意義,經常覺得自己快被掏空了。你就應該停下來思考,看看你是不是在為別人工作。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為了擁有某個身份,為了維持現有的成果,不敢嘗試新的生活。正如尼採說,只有當人了解自己人生的意義後,才會明白應該要如何去做。
好了,今天就說這麼多,我是Y叔,我們一起來看這世間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