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喜吃醃菜,這與客家人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
古代靠山吃山的客家人,物資匱乏,需要外出耕種勞作,勞動力大,就要補充鹽分!所以客家人非常喜歡鹽醃,除了能很好地保存食物外,他們還普遍認為,多吃鹽才有力氣!
蘿蔔本來就是有益的蔬菜,它所含的維生素B極為豐富,鐵質含量很高。所以蘿蔔乾也是最不起眼最便宜但卻是最好的養生食物,它的鐵質含量除了金針菜之外超過一切食物。
蘿蔔乾製作一般是在冬至前後進行,要經過 曬、醃、藏三道工序。將蘿蔔拔出洗淨,放太陽下曝曬後裝罐,一層蘿蔔一層鹽,裝滿上蓋,再壓上大石塊。一周後取出晾曬,搓去水分,再曝曬,直至擠不出水為止。
等到變為金黃色後,就將蘿蔔乾裝入乾淨的甕內壓實,用黃泥封口,半年之後取出。這樣,就成變獨具風味的蘿蔔乾了。
蘿蔔乾即菜脯,是一道非常經典的漢族風味小吃, 在一些客家地區、閩南、臺灣、等有把蘿蔔乾稱為菜脯。
冬吃蘿蔔,夏吃薑。吃粥的時候來張一份蘿蔔乾煎蛋餅是最合適不過了,即清淡,又不失營養,做法也很簡單。
蘿蔔乾(菜脯)煎蛋做法。
1,蘿蔔乾洗淨切成小丁,煎鍋翻炒,放置。
2,雞蛋打散後加少量澱粉與蘿蔔乾攪拌均勻,無需放鹽(蘿蔔乾已有鹽份)。
3,煎鍋放油燒至八成熱,將蛋液倒入一面煎黃,轉面再煎。
4,切塊上盤,一盤鹹香脆口,消食開胃就可上桌了。
厓兜品牌出品的純天然,無汙染農產品。關注微信號,可在厓兜欄進入微店。也可在淘寶網,輸入厓兜查找相關產品。
請點擊下方二維碼,長按關注,你會喜歡上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