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當藥已有千年歷史,《食療本草》則謂其「利五臟,輕身,令人白淨肌細」,民間有俗語稱「蘿蔔上市,藥店關門」,更有「冬吃蘿蔔,夏喝茶,醫生改行拿釘耙」的諺語之說。
老菜脯是如何做成的呢?
菜脯以其色鮮、肉脆、味香甜而聞名於國內外。此菜脯是用秋末冬初出產的白蘿蔔醃製而成。先把白籮卜去掉莖葉、鬚根並洗乾淨,然後縱切成兩片(小的不用切)放在日光下曝曬,晚間堆放好並撒上食鹽再壓緊。翌日再把它曝曬。如是連續數天,曬至半乾為止。這種菜脯可以生吃,也可以切片配上牛肉、豬肉、豆腐煮熟吃。生、熟吃味道均佳。客家人吃擂茶就一定要用菜脯、蝦米、蔬菜、花生等炒熟作為配料。
商品營養價值:
陳年老蘿蔔乾內含有糖化脢、膽鹹等有益菌,具有清涼降火、增進食慾、幫助消化、消食去積、健脾化滯、排毒祛痘、潤腸通便、滋陰補腎、降低血糖等作用,對於糖尿病、氣喘、膽固醇過高、血糖過高、腹脹、便秘等均有良好的食療奇效,民間有「賽人參」、「胃腸藥」之說。「菜脯逾老逾值錢」,年份越久,作用越大,功效越好,可即食、煲湯、煲粥或烹調其它食品,口味獨特。
老菜脯都有什麼功效?
滋陰壯陽、健脾化滯、清涼降熱、潤腸通便、增進食慾等功效,民間有「賽人參」之說。年份越久,功效越好!
蘿蔔乾的食療
蘿蔔乾具有降血脂、降血壓、消炎、開胃、清熱生津、防暑、消油膩、破氣、化痰、止咳等功效。
近年來,科學家發現蘿蔔乾含膽鹼物質,有利於減肥,以及它含有的一種叫糖化酶能分解食物中的澱粉等成分,能促進人體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又能把致癌的亞硝胺分解掉。
陳年蘿蔔乾煮瘦肉湯
家長們經常發現,孩子在一段時間胃口十分好,飯量很多後不久,就會出現口臭、便秘,這是由於小孩「脾常不足」脾胃運化功能弱,吃入體內的五穀雜糧不能變為精華吸收,而是食積停滯腸胃,食滯鬱久化熱,內生溼熱而發病。此時,可用具有消食導滯作用的陳年蘿蔔乾煮水給孩子喝,也可以用冬瓜配陳年蘿蔔乾煮瘦肉湯。
老菜脯燉烏骨雞
菜脯的量根據雞及湯的量下到鹹淡適中則行,不用加太多。
老蘿蔔乾由於是用食鹽醃製,故比較鹹,煮時量不用放太多,記得要適量!
老蘿蔔乾燉牡蠣湯
煮過後依舊呈現黑色肉體為正貨
老蘿蔔乾燉排骨湯
十五年老蘿蔔乾蘊含著時間沉澱,飲食文化累積的誘人魅力,細細品來,如品人生,可謂越久越香,越久越貴,越久越稀有,越久越富有許多底蘊。
而隨著大家逐漸對老蘿蔔乾的認知,市面上逐漸出現很多冒充年份悠久的老蘿蔔乾,這些假品多半是在製作初期加入醬油或者紅糖迅速催熟,請大家注意鑑別!
趕緊買一些吧,煮給自己關心、深愛著人喝吧,
情似湯濃,愛如湯甜,意似湯效---養生益體~~
老菜脯的儲藏方法:
將本品密封於泡菜罈子裡或玻璃瓶中,放置在陰涼處,也可以裝於保鮮盒或玻璃瓶內放入冰箱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