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橋記」呼吸、冥想、走入寧靜:停止故事,去真實地相見

2021-02-22 白橋淨化空間

上一周結束了Sunilji的呼吸冥想課程,每天下午我們只做一件事,就是瑜伽休息術,在那個過程中,我們通過冥想去分離所有自己以外的東西,那些被頭腦創造出來的東西。

冥想中的分離不是和外在世界分開,而是與頭腦中的世界分開。這樣我們就可以真實地與此刻共處。

生活中,大部分時候,人們總是貌合神離,從沒有真正地彼此相遇。→「白橋記」聖靈降臨的間隙,從自我死亡的空白中喚醒

因為每一個人都孤獨地生活在自己的頭腦中。也許兩個人認識很久,甚至天天見面、一起生活,但是他們從沒有真正「看見」「聽見」彼此。

聊天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這樣一件事:一個人總是會很快地在另一個人正在講的故事中,找到一個空隙,去插入自己的故事——「對,我也有類似的經歷,你聽我跟你說……」

人們離不開「我自己的故事」,所以真正的傾聽發生得非常艱難。也許相愛的人感受到極致的美好,是來自於那一份「忘我」,彼此心甘情願地融入彼此的故事,沒有贊同與否,只有那一刻的全然共處。

正如Sunilji所說:「我們本身沒有遇見,是我們腦海裡的兩個世界遇見了而已。

蟲蟲也曾講過一個關於水中月的比喻。十個人看月亮,請問:看到了幾個月亮?十個嗎?一個嗎?還是沒有月亮?

其實都是對的,看你站在哪個角度來說。從生活中客觀來看,很明顯,人們看的就是同一個月亮;但是站在不同個體的角度來看,其實每一個人眼中的月亮又都不一樣。所謂的「我」,只不過是一種角度罷了。這樣一來,就沒有對錯之分,只有不同角度。

那麼,什麼人看到的會是「沒有月亮」呢?

答案是那個壓根不去看的人。

看,並不是藉助眼睛這個工具去看,才叫看。看,發生在你想看的那一個剎那的心動之時。

只要你想看,那個東西便已經出現了。所以,起心、成相、看到、判斷、動念、再成相、再判斷……於是就有了故事,我們的頭腦便帶著我們,滾雪球一般進入那個思維鏈條,痛苦在其中巡迴不止。

什麼時候,我們能從自己的故事中出來,這就是瘋狂奔跑的小白鼠革命性的一刻。

頭腦在兩個人之間創造了太多的東西。這一生,我們至少應該有一次真正地相遇。Adyashanti在《活在恩典中》這本書裡寫到:

當我對你有了一個想法的時候,那個想法實際上是我創造出來的,我就因此將你變成了一個想法。

當我們對自己所想的信以為真,當我們以為自己的所想就是現實時,我們就會受苦。我們開始體驗到隔絕感,我們不再能夠以豐富而充滿人情味的方式感覺彼此的連接,而是發現我們自己越來越退縮到心智的世界裡,退縮到一個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世界裡。

從自己的故事中出來,做起來並不容易,我們的身體、感受、想法、情緒、行動等等都在往不同方向四面八方地跑,看上去像是一個瘋狂失控的機器,而通過調整呼吸進入冥想,則能夠慢慢把它們拉回來,讓它們back inside,重新整合到一起。


在平日的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吸氣長呼氣短,呼吸控制法首先要改變這個順序,讓吸氣飽滿,但呼氣時間是吸氣時間的兩倍。這個時候,心、肺、神經系統會同時運作。練習呼吸控制法,需要啟動所有覺知系統。在我們的脊柱中包含著OM(a-u-m)的所有聲音,當冥想進入到一定深度,你甚至可以聽到身體內的這些聲音。

當我們呼吸時,我們的整個身體,頭腦都在呼吸。冥想就是終止我們的頭腦活動,進入那份當下的寧靜。但是頭腦會感覺到被殺死,因此它會拼命製造各種體驗,終止平靜,企圖復活。

所以,冥想中常常發生各種不舒服的身體感受,例如本來不癢的地方,突然就痒痒了;恐懼也會竄出來,閉著眼睛,卻怎麼都覺得旁邊有「人」;或者還會勾起深層記憶,那記憶本來已經與你失散多年,竟然又被啟動了;更常見的,是冥想時總會突然想到很多看上去十分重要的事情還沒做,甚至產生超棒的靈感,恨不得馬上起身去記下來……如此,冥想的穩定就被撼動,人心惶惶地想要結束練習……頭腦再次「得逞」。

一旦可以控制呼吸,那個生命之氣就能夠到達我們身體的任何位置。透由呼吸,會鬆動到我們內在本來固著的很多東西,而越是深長的呼吸,越能夠「停止」頭腦。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從關注自己的呼吸開始練習。當覺察到焦慮、緊張的時候,只需要一個呼吸,把自己帶回當下。養成習慣之後,則可以開始慢慢調整呼吸的速率,把吸氣時間和呼氣時間調整成等比,之後再慢慢試著讓呼氣時間是吸氣時間的兩倍。


《哈達瑜伽之光》中如此描述呼吸:

只要身體還有呼吸,就還有生命。死亡不過是呼吸離開了身體。因此,呼吸應該得到控制。

呼吸即PRANA,代表我們的生命力,只要它還在體內,生命的機能就繼續活動。

而呼吸的所在之地,也就是我們的所在之地,即此時、此刻,別無他處。

延伸閱讀:呼吸|陶夢軻:它維持了我們的生命,也顯化了每一次生滅|樂水樂山·講述者(音頻)

2018.5.16

你也許感興趣的文章:

「白橋記」臍帶深處的母親:魔法,就在這身體裡

「白橋記」子宮的吶喊,從遠古的疼痛中振翅破繭

「白橋記」月圓下的靈蛇剪影,母親、女性的創造力與生育力

「白橋記」為什麼我們要換地氣,那顆紅蘋果般的地球教給我的事

「白橋記」連接祖先:我們的親人,也許曾化為那隻窗邊的鳥

「白橋記」愛不會如此對待我們,愛不會讓我們心碎或煎熬

「白橋記」要謙卑,因你生於凡土;亦要高貴,因你源自星塵

「女神系列課程」進行中:歡迎連報

「女神系列課程」喚醒你內在的女神·初階

喚醒內在的女神(原型篇-夢軻):399/人/13天(4月27日-5月9日)

召喚時空中的女神(神話篇-夢軻):399/人/13天(6月5日-6月17日)

女神覺醒鍊金術(落地蛻變篇-贊羽):399/人/13天(6月18日-6月30日)

連報價格:999/人/39天

全光譜ToUnify

藝術|療愈|生活

小夥伴登船中……

相關焦點

  • 靜坐冥想,虛極靜篤,要蓄積足夠的能量才能去「爭」
    輕輕地閉上眼,緩慢、深透的呼吸,仿佛一下到了另外的時空,自己靜坐在這裡蘊養,……靜,在《說文解字》中是「自審內省」,與靜坐冥想很契合。在夜晚,反觀自照,修復身心能量。靜下來,身體不再消耗外洩,氣血調和,心神安寧,這就是最好的自然療養了。虛極靜篤。在靜坐冥想中可以很好地體驗到,虛極中那股靜篤之力,強大的能量。
  • 冥想是什麼
  • 《只要會呼吸,就能做冥想》冥想的入門階段
    今天為您解讀的這本書叫做《只要會呼吸,就能做冥想》,本書中文版共計13萬字,我會用4期的內容為您來講解本書的精髓,本期是講解的第2期。上一期,我們對冥想進行了簡單的了解,知道冥想可以讓內心寧靜下來,緩解壓力,延緩衰老。
  • 寧靜時刻(五)空氣冥想
    今天是周五。我們今天的這一課是關於給予生命的空氣和我們內在的涼風。那個在你的心臟裡面跳動給予你生命的,是來自於空氣的能量,給予生命的氧氣,正如一年四季的更替。你在呼吸的時候,空氣吸進呼出。在一個循環中有四個部分。也許我們不太去想呼吸,除非我們猛地喘氣。或者也許我們正屏住呼吸,例如,在水下的時候。
  • 練瑜伽,不練冥想?你真的虧大了!
    瑜伽的練習者渴望體驗冥想,體驗那種意識與精神完全集中於身內的感覺,就象進行各種體位練習一樣,去全身心的投入和感受。 冥想(meditation)是一種改變意識的形式 它通過獲得深度的寧靜狀態而增強自我知識和良好狀態。 在冥想期間,人們也許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並調節呼吸,採取某些身體姿勢(瑜伽姿勢),使外部刺激減至最小,產生特定的心理表象,或什麼都不想。
  • 冥想與睡眠:「理論+實操」瑜伽大師教你冥想入門!乾貨
    在這個信息碎片化的時代,每天有大量信息湧入我們的大腦,快節奏的生活和工作,侵蝕著我們本身很短暫的時光,讓人難以真正靜下心來,放鬆地去感受生活和自我,更讓人難以在該睡覺的時間安心睡覺!為此,今天小楠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冥想!
  • 如何運用「冥想機械人」去表達李寧所主張的「運動的藝術」?
    針對該系列,中國李寧以「運動的藝術」為名,「出格」地邀請來了新媒體藝術家陸揚作為藝術總監,將虛擬數字人 DOKU 視作「運動的藝術」這一概念的表達先鋒,為我們帶來了一番充滿著機械感的未來景象。由此,「運動的藝術」這一概念得以具象化表達。然而就在最近,中國李寧與空山基(Hajime Sorayama)展開聯名合作的消息於社交媒體中擴散。
  • 讓高巢一直來一直來的「杏冥想」,你試過嗎?
    如果你最近這段時間🌟欲比較冷淡、不容易🌟高巢,那麼建議你可以試試。#1「🌟冥想」為什麼可以帶來高巢?🌟醫學雜誌(The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發布的一篇研究指出,女性身心越放鬆,對🌟生活越容易感到滿意。
  • [瑜伽冥想]一切真實無訛的瑜伽冥想術的最終目的都在於把人引導到解脫的境界
    而瑜伽術的最終深意,就是「冥想」。它將自己的願望、愛、希望,都集中在同一法則之下而進行深層的冥想。練習方法冥想是一種對生命系統能量釋放,重組、修復、優化的綜合過程,經過冥想透徹洗禮之生命會更加平和與寧靜,這對整個機體有著意義深遠作用的寧靜狀態,是難以用一兩篇文章可以說得清的。簡而言之,在寧靜中,也只有在寧靜中,才能達到自我實現瑜伽。
  • 冥想靜心的36個實用技巧
    我們為什麼不啟用自己本有的覺知,去感受身體和情緒?它是溫暖的、放鬆的?還是緊張的、疲憊的?你的胸口是什麼感覺?後腰又有什麼感覺?呼吸是舒緩的還是急切的?去覺知身體的狀態,哪裡不舒服,哪裡堵住了,你完全可以自己感受,你自己就是最好的醫生,最強大的掃描儀。
  • 黑暗裡的光芒|5分鐘呼吸光芒冥想練習,迅速平靜
    2020/02/07五分鐘呼吸光芒冥想練習,給自己留下深呼吸的獨處時光。
  • 如何練習瑜伽呼吸與冥想?
    呼吸冥想是一種很好的「熱身」冥想,能夠增強專注力,改善呼吸質量,使心緒更為穩定平靜,對於工作生活的效率提升都有極大的好處
  • 吉小韋「冥想療愈師」200小時TTC培訓
    我也曾向外尋找愛第四、五版塊,將在重點學習相關「療愈」的知識;同時這兩大版塊的內容,將會私教課和企業課提供非常有力的工具。「冥想療愈師」課程學習的就是「覺察」,看見自己與他人,更看見愛。正面臨什麼困境?內心的小孩傷痕在哪裡?在這個課程中,你將對自己的當下,從無明到明了。
  • 主要冥想方法
    找個安靜的地方,舒適地坐在椅子上,將雙眼閉上。利用一分鐘的時間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正常吸氣感受呼吸的過程,將新鮮空氣吸進肺部。感受肺部慢慢漲大且充滿空氣後,再慢慢吐氣。感受看看,是左肺還是右肺先洩氣?吐氣的同時也試著將思緒和氣息一同排出體外。重複上述的呼吸律動幾回,細細體會這件我們隨時隨地都在做,卻不曾認真感受過的事!
  • 冥想是什麼,為什麼那麼酷?
    2018年我通過練習瑜伽認識冥想,原本只是打造身型學習體式的瑜伽練習而已,在大概第4個月的時候,我基本熟悉了呼吸與動作的銜接串聯之時,奇妙地在一個彼時算得上是艱難的「鴿子式」的體式中,觀察到自己的思緒。
  • 閉上眼睛,聽見海的呼吸
    今天,潮汐想要與你分享三個有關海的故事,在這個夏天,帶你體驗涼爽的海和溫柔的藍。或許是因為我們沉睡時的呼吸節奏,恰好與海浪的節奏相似,因此聽見海浪的時候,我們也感受到了休息時的共鳴。雖然海浪的節奏是穩定的,但是拍打在不同地方的海浪,也會產生不同的聲音。
  • 丨「用冥想幫你睡個好覺」系列工作坊來了!
    與那個錨定的真實自己對話,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本周更有助眠冥想新課上線,詳細請看下文!周五到,城市修行準時為你帶來下一周課表! 冥想,早已被科學驗證,可以讓我們從激動和警醒的交感神經主導狀態,切換到休息和放鬆的副交感神經主導狀態,從而幫助我們更好地進入睡眠狀態,提升睡眠質量。為此,我們專門為你研發了這一套「用冥想幫你睡個好覺」系列工作坊。
  • 冥想入門指南:快速進入冥想世界,輕鬆建立日常冥想
    4.調暗燈光或者,如果你要使用蠟燭的話就關掉它們。你可不想直接從冥想階段進入明亮的燈光中吧。5.用直背椅子來坐直些或者用些靠墊或者軟枕來支持你的後背和頭。如果你在戶外冥想,依靠著樹冠坐,溫暖的公園牆壁,或者其他的舒適的依靠。對於盤腿坐的姿勢,zufu(一種大的用木棉填充的堅固的靠枕)是個不錯的選擇。
  • 「23歲拉V臉+抽高」網:呼吸停止
    記者陳芊秀/綜合報導日本動畫《小魔女DoReMi》(おジャ魔女どれみ)自1999年開播至今屆滿20年,不但製作電影版於2020年上映,緊接著10月要推出輕小說《小魔女DoReMi 20's》,小說封面設定是「長大後的樣子」,讓動漫迷眼睛一亮!
  • 冥想帶來當下-《最高休息法》讀書筆記
    過去常聽說冥想對於生活很有幫助,聽起來總覺得又玄又縹緲,讀完本書後發現冥想不過是「將意識拉回此時此刻」的一種心靈練習,又稱為「正念」,正念可以有效抑制DMN,建立起不容易疲憊的大腦。③ 注意呼吸注意與呼吸有關的感覺(通過鼻孔的空氣、因空氣出入造成身體的起伏、呼吸與呼吸之間的停頓……)為呼吸貼上「1」「2」「3」等標籤。浮現雜念是正常的,試著將意識導回呼吸,不用太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