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網織紅細胞(reticulocyte)是介於晚幼紅細胞和成熟紅細胞之間尚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因其胞質內尚存留多少不等的嗜鹼物質、RNA,經煌焦油藍,新亞甲藍活體染色法染色後,嗜鹼物質凝聚成顆粒,其顆粒又可聯綴成線,而構成網織狀,此種紅細胞即為網織紅細胞。網織紅細胞於骨髓內停留一定時間,然後再釋放入外周血。因此骨髓中的網織紅細胞數一般比外周血約高3倍,亦較幼稚。網狀結構愈多,表示該細胞越幼稚,將其分成一、二、三、四級。當紅細胞內幾乎被網織物充滿者為一級,而紅細胞內含網織物極少(一個或幾個顆粒)者為四級。通常網織紅細胞比成熟紅細胞稍大,直徑為8-9.5μm。
RPI臨床意義:
網織紅細胞生成指數(RPI)可以客觀的反應RET的生成情況,常用的RET%及RET#,會受到網織紅細胞在外周血的帶網時間的影響而偏高或偏低,如果網織紅細胞在外周血帶網時間延長,RET%及RET#就會偏高,如果網織紅細胞在外周血帶網時間減少,RET%及RET#就會假性偏低,因此臨床上採用RPI這個指標來消除帶網時間的影響。研究發現測定貧血患兒RPI的水平具有快速、簡易、成本低的優點 ,可以輔助鑑別貧血的類型 , 因此RPI可以敏感反映骨髓紅細胞增生狀態 , 對貧血鑑別具有一定參考價值。RPI並非新的臨床參數,早期臨床已有使用,後面被臨床淘汰,其主要原因為RPI為計算參數,其結果的準確性比較依賴於RET的結果,早期RET主要使用煌焦油藍染色人工計數,結果CV較大,導致RPI結果重複性差,臨床使用越來越少。
正常人RPI為1.0(建議建立適合自己的參考範圍)
若RPI為0.1,表示骨髓有效造血能力為正常的10%,如重度再障、巨細胞性貧血。
若RPI為3.0,表示骨髓有效造血能力為正常的3倍,這是診斷溶血狀態的可靠依據。
若RPI為2.0左右,表示造血代償能力不足,或貧血治療有效後的恢復過程中。
RPI檢測原理:
RET的帶網時間成反比,HCT越低,RET帶網時間就越長,再根據RPI的公式可以得到RPI的結果。
RPI =(Ret % x Hct)/(0.45 x residence Reti´s in the Blood)
案例分析:
案例一:患兒,臨床診斷為維生素B12缺乏,治療後的血常規結果如下:
討論:
貧血病人,RET%未降低,但RPI結果為0.8,病人骨髓造血能力低下。出現RET%未降低的原因HCT偏低,RBC數量偏少,促使骨髓中的一部分RET提前釋放。
案例二:張某某,3歲,貧血待查?血常規結果如下:
討論:
RET%明顯增高,RPI為正常參考範圍5倍,通過血常規結果可分析該病人骨髓造血旺盛,HGB結果偏低,考慮溶貧病人,建議病人增加骨髓穿刺檢測。
小結:
1、RPI可以消除RET在外周血的帶網時間的不同對RET結果的影響,更準確評價骨髓造血狀態。
2、RPI結果判讀容易,RPI可以敏感反映骨髓紅細胞增生狀態,對貧血鑑別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3、自動化的儀器例如:XNL,檢測RPI具有標準性操作,具有快速、簡易、成本低的優點。
聲明:本微信內容僅為交流學習,可能其中部分內容引用已發表的文獻。當文中出現引用文獻內容時,在文章結尾進行出處文獻標註。所有內容出於非商業性目的,僅用於交流學習分享,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原作者儘快聯繫我們,我們第一時間進行更正或刪除,謝謝!
聯繫郵箱:fulin@sysmex.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