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織紅細胞生成指數(RPI)的臨床意義

2021-02-13 學術一區資料分享

簡介:

網織紅細胞(reticulocyte)是介於晚幼紅細胞和成熟紅細胞之間尚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因其胞質內尚存留多少不等的嗜鹼物質、RNA,經煌焦油藍,新亞甲藍活體染色法染色後,嗜鹼物質凝聚成顆粒,其顆粒又可聯綴成線,而構成網織狀,此種紅細胞即為網織紅細胞。網織紅細胞於骨髓內停留一定時間,然後再釋放入外周血。因此骨髓中的網織紅細胞數一般比外周血約高3倍,亦較幼稚。網狀結構愈多,表示該細胞越幼稚,將其分成一、二、三、四級。當紅細胞內幾乎被網織物充滿者為一級,而紅細胞內含網織物極少(一個或幾個顆粒)者為四級。通常網織紅細胞比成熟紅細胞稍大,直徑為8-9.5μm。

 

RPI臨床意義:

網織紅細胞生成指數(RPI)可以客觀的反應RET的生成情況,常用的RET%及RET#,會受到網織紅細胞在外周血的帶網時間的影響而偏高或偏低,如果網織紅細胞在外周血帶網時間延長,RET%及RET#就會偏高,如果網織紅細胞在外周血帶網時間減少,RET%及RET#就會假性偏低,因此臨床上採用RPI這個指標來消除帶網時間的影響。研究發現測定貧血患兒RPI的水平具有快速、簡易、成本低的優點 ,可以輔助鑑別貧血的類型 , 因此RPI可以敏感反映骨髓紅細胞增生狀態 , 對貧血鑑別具有一定參考價值。RPI並非新的臨床參數,早期臨床已有使用,後面被臨床淘汰,其主要原因為RPI為計算參數,其結果的準確性比較依賴於RET的結果,早期RET主要使用煌焦油藍染色人工計數,結果CV較大,導致RPI結果重複性差,臨床使用越來越少。

正常人RPI為1.0(建議建立適合自己的參考範圍)

若RPI為0.1,表示骨髓有效造血能力為正常的10%,如重度再障、巨細胞性貧血。

若RPI為3.0,表示骨髓有效造血能力為正常的3倍,這是診斷溶血狀態的可靠依據。

若RPI為2.0左右,表示造血代償能力不足,或貧血治療有效後的恢復過程中。

 

RPI檢測原理:

RET的帶網時間成反比,HCT越低,RET帶網時間就越長,再根據RPI的公式可以得到RPI的結果。

RPI =(Ret % x Hct)/(0.45  x residence Reti´s in the Blood)

 

案例分析:

案例一:患兒,臨床診斷為維生素B12缺乏,治療後的血常規結果如下:

討論:

貧血病人,RET%未降低,但RPI結果為0.8,病人骨髓造血能力低下。出現RET%未降低的原因HCT偏低,RBC數量偏少,促使骨髓中的一部分RET提前釋放。

案例二:張某某,3歲,貧血待查?血常規結果如下:

討論:

RET%明顯增高,RPI為正常參考範圍5倍,通過血常規結果可分析該病人骨髓造血旺盛,HGB結果偏低,考慮溶貧病人,建議病人增加骨髓穿刺檢測。

小結:

1、RPI可以消除RET在外周血的帶網時間的不同對RET結果的影響,更準確評價骨髓造血狀態。

2、RPI結果判讀容易,RPI可以敏感反映骨髓紅細胞增生狀態,對貧血鑑別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3、自動化的儀器例如:XNL,檢測RPI具有標準性操作,具有快速、簡易、成本低的優點。

聲明:本微信內容僅為交流學習,可能其中部分內容引用已發表的文獻。當文中出現引用文獻內容時,在文章結尾進行出處文獻標註。所有內容出於非商業性目的,僅用於交流學習分享,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原作者儘快聯繫我們,我們第一時間進行更正或刪除,謝謝!

聯繫郵箱:fulin@sysmex.com.cn


相關焦點

  • 網織紅細胞計數及臨床意義
    除非經螢光染色後,採用流式細胞術進行檢測,常規實驗室必須經手工活體染色後才可在顯微鏡下對網織紅細胞進行辨認和計數。  最新血細胞分析儀的應用,為網織紅細胞計數提供了更進的測試手段。這類儀器採用螢光染色和雷射測量的原理,不但能客觀地測量大量網織紅細胞,而且還能將其分為高螢光強度、中螢光強度、低螢光強度三類,這種分類法對估計化療後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復及骨髓移植效果有較重要的意義。
  • 【實用】網織紅細胞計數及臨床意義
    網織紅細胞計數(尤其是網織紅細胞絕對值)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標。正常情況下,骨髓中網織紅細胞均值為150×109/L,血液中為65×109/L。當骨髓Ret增多,外周血減少時,提示釋放障礙;骨髓和外周血Ret均增加,提示為釋放增加。
  • 網織紅細胞新參數的臨床應用
    網織紅細胞(Ret)是介於晚幼紅和成熟紅之間的過渡細胞,含有少量核糖核酸(RNA),用煌焦油藍染色時成網狀故名網織紅細胞。
  • 淺析尿紅細胞形態變化及臨床意義
    Birech報告畸形紅細胞分類:①酵母菌樣紅細胞:在紅細胞外膜有小泡突出或細胞呈黴菌孢子樣改變。②炸麵包卷樣紅細胞:紅細胞膜呈明顯的內外兩圈、四周肥厚、形似炸麵包卷。③古錢樣紅細胞:形似中國古錢幣。④膜缺損紅細胞:紅細胞膜不完整,部分血紅蛋白(Hb)丟失。⑤大紅細胞:細胞體增大,中心淡,無雙盤凹陷感。⑥小紅細胞:胞體小,外膜增厚,折光增強。⑦手鐲樣紅細胞:胞體較大,呈明顯內外兩層膜改變。
  •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檢驗醫學考試資料:紅細胞大小異常的臨床意義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檢驗醫學考試資料:紅細胞大小異常的臨床意義 2020-05-28 14:07:16| 中公教育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就要開始啦!
  • 2020山東醫療衛生招聘檢驗學考試資料:紅細胞大小異常的臨床意義
    2020山東醫療衛生招聘檢驗學考試資料:紅細胞大小異常的臨床意義 2020-03-02 18:45:01| 來源:中公教育 2020山東事業單位衛生類考試陸續進行,為了幫助考生順利備考
  • 臨床檢驗常用公式匯總
    檢驗工作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公式,它們的意義是什麼,如何計算的……今天開始,我們就不用再去死記硬背了,微信在手,公式我有!此文總結了臨床檢驗基礎理論中常用的公式,以供大家參考。一、臨床檢驗基礎部分1、紅細胞平均指數:紅細胞平均指數包括紅細胞平均體積(MCV),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MCH)以及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
  • 臨床醫學檢驗技術(士)總結各個章節的考點知識
    3.臨床意義:Hb和RBC臨床意義相似,但在臨床判斷貧血程度上,Hb測定優於RBC計數。第六節紅細胞平均指數考點一、紅細胞平均指數(掌握)表1-2-1紅細胞評價指數考點二、貧血形態學分類及意義(掌握)表1-2-2貧血形態學分類及意義第七節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
  • 紅細胞形態檢查
    異常紅細胞形狀改變可能機制臨床意義球形紅細胞直徑<6um,厚度>2.6um,似小圓球狀,無淡染區RBC膜先天性或後天性異常而部分丟失,表面積/體積比值減小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異常血紅蛋白病(HbS.
  • 教你看懂血常規檢查報告一一紅細胞
    2、紅細胞計數檢測的生物參考區間是多少?①成年男性RBC:(4.3~5.8)×1012/L。②成年女性RBC:(3.8~5.1)×1012/L。③初生兒RBC:(5.2~6.4)×1012/L。3、紅細胞計數檢測異常有什麼臨床意義?正常人體的紅細胞雖然不斷地發生新生和破壞,卻保持相對恆定的數目。
  • IDH1突變通過幹擾血紅素合成和紅細胞生成導致髓系發育不良
    IDH1突變通過幹擾血紅素合成和紅細胞生成導致髓系發育不良 2020-12-12 14: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尿液中的紅細胞名稱、形態特點和臨床意義
    建議的結晶名稱形態描述來源與機制簡述鑑別要點主要臨床意義圖片草酸鈣結晶多呈無色~淡黃色;可分為單水和二水草酸鈣結晶。單水草酸鈣結晶多呈橢圓形、啞鈴形及多種不規則形,而雙水草酸鈣結晶多呈八面體結構多出現於酸性、中性和弱鹼性尿中。
  • 【轉發】醫療機構臨床檢驗項目目錄(2013年版):臨床體液/血液專業
    項目名稱備註一.臨床體液、血液專業1.血液一般檢查全血細胞計數+3分群檢測全血細胞計數+5分類檢測血紅蛋白測定(Hb)紅細胞計數(RBC)紅細胞比積測定(HCT)網織紅細胞分析網織紅細胞計數百分數網織紅細胞絕對數網織紅細胞分類網織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嗜鹼性點彩紅細胞計數異常紅細胞形態檢查白細胞計數(WBC)
  • 外周血細胞形態學室間質評合輯——紅細胞
    各種原因都可能導致紅細胞形態結構上發生改變,如紅細胞大小、形狀、染色、結構以及排列等方面的異常(註:首先要排除人為因素,如製片、染色等)。本文圖片主要摘自往年上海市臨床檢驗質量控制中心。巨紅細胞巨紅細胞(直徑>15um),大紅細胞(直徑10-15um)。
  • 紅細胞RBC常見形狀改變有哪些?
    紅細胞形狀改變有球形紅細胞、橢圓形紅細胞、靶形細胞、口形紅細胞、鐮形紅細胞、棘紅細胞、裂紅細胞、緡錢狀紅細胞和有核紅細胞。 (1)球形紅細胞:細胞中央著色深、體積小、直徑與厚度比小於2.4:1(正常值3.4:1),球形紅細胞氣體交換功能較正常紅細胞為弱,且容易導致破壞、溶解。
  • 常用凝血項目的臨床意義
    瀑布學說凝血過程實際上是一系列的酶促反應過程,每個凝血因子都被前一因子所激活,最後生成纖維蛋白。該過程分為三條途徑或二個系統,具體為三個階段,即內源凝血途徑、外源凝血途徑和共同途徑或內源凝血系統和外源凝血系統,根據不同起因內源凝血途徑及外源凝血途徑參與了第一階段凝血活酶的生成,二個系統共同途徑完成了第二階段凝血酶生成和第三階段纖維蛋白生成,各途徑或系統相互促進相互影響。
  • 醫基 | 紅細胞的生理
    紅細胞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血細胞。正常成熟紅細胞無核,呈雙凹圓碟形,紅細胞具有可塑變形性、懸浮穩定性和滲透脆性等生理特徵,這些特徵都與紅細胞的雙凹圓碟形有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紅細胞相關的生理特性。1.可塑變形性正常紅細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變形的能力,紅細胞的這種特性稱為可塑變形性。可塑變形性是紅細胞生存所需的最重要的特性。
  • 血糖生成指數( GI)是什麼?為什麼要低GI?!
    當血糖生成指數在55以下時, 可認為該食物為低GI食物;當血糖生成指數在55~70之間時,該食物為中等GI食物;當血糖生成指數在70以上時,該食物為高GI食物。一般而言,食物血糖生成指數>70為高食物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它們進入胃腸後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釋放快,葡萄糖進入血液後峰值高;食物血糖生成指數<55為低食物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它們在胃腸中停留時間長,吸收率低,葡萄糖釋放緩慢,葡萄糖進入血液後的峰值低,下降速度慢。因此,用食物血糖生成指數,合理安排膳食,對於調節和控制人體血糖大有好處。
  • 紅細胞與鐮刀狀貧血
    我不生產氧氣,我只是氧氣的搬運工紅細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製造的,大概每秒鐘生成兩百萬個。初生的紅細胞被稱為網狀紅細胞,經過7天的時間變成成熟的紅細胞,離開骨髓進入血液循環。我們從微觀角度來看看「氧氣快遞」是怎麼出問題的:紅細胞內部90%以上都是一種叫做血紅蛋白的蛋白質。血紅蛋白是一個複合物,由4條多肽鏈組成:兩條α鏈和兩條β鏈,中間有一個鐵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