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大廚在微博上
曬出一道誘人的酥皮蘋果派
這是日常大廚非常愛的甜品
曾也作為員工下午茶福利
讓我們大飽眼福與口福
今天將大廚「好」吃的蘋果派食譜
分享給吃貨們
也與大家一起探究探究
風靡烘焙界的各種派
要想做好一張派
說簡單也不簡單
派皮很重要
配比好麵粉與黃油
恰當的溫度與溼度
謝大廚用酥皮替代派皮來製作蘋果派
這個方法對於廚房小白來說十分友好
縮短製作時間的同時
派的美味程度也絲毫不減
大廚版的蘋果派
只需簡單四步
1.購買製作好的酥皮;
2.選硬度較大,酸甜適口的富士蘋果切片;
3.搭上顆粒感十足的咖啡糖;
4.加入一點點黃油;
180℃上下火,烘烤30分鐘
即可獲得一份形色俱佳的蘋果派
酥皮和蘋果片在烘烤時
總會出現上色不勻的情況
這時可以採用噴槍來補色
讓整體看起來更加焦香誘人
餡料可以根據喜好進行替換
草莓、香蕉、櫻桃、梨
隨你喜歡統統都可以
一份簡單的酥皮
可創造無限可能
常見的派分為兩種,甜派與鹹派。甜派以水果餡料為主,鹹派多以蛋奶、芝士混合肉類與蔬菜為主。
檸檬派—檸檬的酸度很好地中和糖粉的甜膩感,酸甜清香的餡,口感清爽,酥鬆濃鬱的皮,香甜四溢。
藍莓芝士派—濃香的芝士與酸甜的藍莓,構成這款經典的美式風格派,芝士香醇綿軟,藍莓果香清新,特別適合餐後食用。
蜜桃派— 一款集聚夏天風格的水果派,常見於日式烘焙店。白中透粉的桃肉吃起來甜津津的,果肉的汁水柔軟細膩,香甜四溢。
南瓜派— 西方萬聖節必吃的甜品,在美國南方,南瓜派也被主婦們當作家常點心,與家人享用,金黃色的南瓜,香脆的派皮,滿滿的秋天味道。
核桃派—是一款無論熱量、食材還是香氣都十足的甜派,核桃仁配上焦糖,堆積在酥軟的派皮上,一口下去,酥脆的口感中不失派皮的醇厚柔軟。
牧羊人派—又被稱為農舍派,是英國一種傳統料理。它並不像「普通」的西點派,而是使用酥皮做底,結合土豆、肉類和蔬菜等食材製作而成,由於其蛋白質豐富,常被當作主食來享用。
法式鹹派—也被稱為洛林鄉村鹹派,是法國家家戶戶都會製作的一種派,在食材上,沒有任何局限,可以加入炒制的培根與洋蔥,也可以是各種蔬菜,配上鮮奶油、奶酪與雞蛋調成的鹹奶醬,風味獨特。
澳洲肉派—在澳洲肉派是最受歡迎的家常美食之一,每年澳洲都會舉辦肉派大賽。它小巧可愛,尺寸一般不會超出手掌大小,內餡多以牛肉及剁成泥的牛腎為主,吃的時候搭配蕃茄醬,酸爽的番茄醬與鮮嫩的牛肉堪稱絕配,滿足味蕾又填飽了肚皮。
除了這些派,其實在甜品店內,也會見到一種類似派的塔,那麼塔和派的關係又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在韋恩.吉斯倫所寫的《專業烘焙》中有了明確的解答:塔雖然起源比派早,但塔是派的一種。
派是由塔演變而來的,簡而言之在塔的表面蒙上麵皮就變成了派。
中世紀的歐洲,烤是主要的烹飪方式,當時的烤爐技術不成熟,無法調節溫度,所以在烘烤肉類時,汁水不好留存,人們就想到在肉的下面放塊麵餅來吸收肉汁,於是便有了「塔」。
後來人們發現,若在塔的表面也蒙上麵皮,肉汁會流失得更少,於是就誕生了「派」。
從外觀形狀上,塔只有塔殼,派有派底和派皮
從餡料上,塔的餡料比派的少
從麵皮上,塔皮略硬一些,口感酥脆,派皮酥香柔軟
從烘烤上,塔皮烤後填奶油餡、水果等,派皮先填餡覆表皮後再去烘烤
說了這麼多的派
是不是已饞到心癢難耐了
想輕鬆擁有好吃的蘋果派
就快試試謝大廚的食譜
任何有趣的新點子
都可在鋒味官微留言給我們
讓我們一起搞個有趣的「派」對盛宴吧!
更多好味盡在👇
*以上文字內容版權為鋒味所有,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節目拍攝、線下活動、現場直播.鋒味致力於創造更多精彩有趣的美食體驗,具體合作請聯絡pr@chef-nic.com
霆鋒:「美食和烹調把我從封閉的世界拉回來,我學會分享,也享受著分享。不如就在這裡,透過【鋒味】,讓我們聊聊天、煮煮飯、吃香喝辣,挺好的。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鋒味商城選購更多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