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張愛玲《遲暮》有感

2020-12-26 無盡ERE

大自然給予這世界生命,它們是鮮活的而又充滿生機的,它們不顧一切的來到這個世界,綻放著春天的活力。春光迎來喚醒那剛經過一場春雪的世界,那二月的天氣啊!鳥語花香的世界馬上就要來到,這將是一副充滿了春的畫卷,往後的日子裡我們些許會懷念這個日子的到來吧? ——在這繽紛繁華目不暇接的春天!

自然中的萬物有自己的生存法則,它們象徵著這個春意盎然的時節,每個人或物都應該去遵守,這是大自然帶給我的話語,它輕聲地說著帶著一股年長的深沉的味道,我們願去親近它因為它帶給我們太多美好的東西,它陪伴我經歷了太多的蕭瑟孤寂的時光,這是我要獻給這大自然的讚歌,有太多的傷和淚讓人無法忘懷。但我從張愛玲的口中也體會到了另一種的苦澀與傷感,這就像是世紀末的悲哀,有人在發出悲鳴,讓我充滿漣漪。

在這樣的世界裡徒留她一人在此悲傷,她曾是如此的風華萬裡,如今只看她的背影就從中領略到一絲傷感,不願去靠近,因為它是時代的落伍者了,在青年的溫馨世界中,它在無形中已被摒棄了。好想對他說「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但我沒有這勇氣,因為我在悵惘,悵惘自己。

我低頭沉思用眼角的餘光去窺探這個世界,為什麼那桃紅這般美麗,那柳絲這般輕盈,那調皮的柳絮一團又一團的在東風中舞過,留下一絲飛絮,而那細草猶如隔世的酒家從上面馳過,遺留下了一絲酒氣,讓人心曠神怡。這樣的美夢中的意境讓人感到些許狂亂,啊!沒錯,就是如此。在如此這般的世界中,你會感到渺茫和愁疑,既然世界這般為什麼不能多留一點時光,讓人去重歸美好,給予我們寶貴的十年去創造時代呢?我深知生物的生存法則,但大自然為什麼不能寬容一點留給她們這些遲暮者一絲愛意暖意,要在如此的世界中輾轉周折。當我發出如此的感嘆時,已經知曉一切,因為張愛玲已經告訴我蝴蝶的朝生暮死更為可羨。啊!我還要感嘆。像人類呢,青春如流水一般的長逝之後,數十載風雨綿綿的灰色生活又將怎樣度過?

我看向那個世界,我問這個世界公平嗎?它回答我說公平。我又問既然公平,那暮年人為什麼不能重歸自己的山頂去實現自己的年輕,去咆哮去自豪呢?它回答人生猶如流水過去的回不來,所剩只有哀嘆。既然它已消散,為什麼要拿回來。我回答對,沒錯,它消散了,它已不復存在,但那又怎樣,還會感到惋惜與不舍。遲暮者們在旁哀嘆,所剩只有愁悶。

最後她只能被籠罩在這暗室中,周圍燈光綠黯黯的,夜半蒼涼。她發出了聲音那是遲暮者的聲音和著輕輕的喃喃的模模糊糊的誦經聲,「黃卷青燈,美人遲暮,千古一轍。」隨後留下了那滴眼淚,那是一滴冷得讓人為之哀怨的淚,封住了話語,也封住了我的。

相關焦點

  • 讀張愛玲生平有感
    最近幾天空餘的的時間裡查閱翻了一下張愛玲,蘇青等一些女作家的生平故事,期間也瀏覽了一下《簡愛》的作者,勃朗特三姐妹的故事。
  • 重溫經典散文丨張愛玲:遲暮
    這繁榮競逐的春光卻與她無關,她只能躲在暗室的一隅黯然神傷,嘴裡吟誦著「黃卷青燈,美人遲暮,千古一轍」……今天分享一篇張愛玲的散文《遲暮》,一起體會她筆下的遲暮美人的傷感以及對韶光易逝的無可奈何。本期音頻選自《天才夢-張愛玲散文經典作品集》遲暮張愛玲多事的東風,又冉冉地來到了人間,桃花支不住紅豔的酡顏而醉倚在封姨的臂彎裡,柳絲趁著這風力,俯下了腰肢,搔著行人的頭髮,成團的柳絮,好像春神足下墜下來的一朵朵輕雲,結了隊兒,模仿著二月間漫天舞出輕清的雪,飛入了處處簾櫳。細草芊芊的綠茵上,沾濡了清明的酒氣,遺下了遊人的屐痕車跡。
  • 張愛玲散文《遲暮》
    遲暮張愛玲多事的東風,又冉冉地來到人間,桃紅支不住紅豔的酡顏而醉倚在封姨的臂彎裡,柳絲趁著風力,俯了腰肢,搔著行人的頭髮,成團的柳絮,好像春神足下墜下來的一朵朵的輕雲,結了隊兒,模仿著二月間漫天舞出輕清的春雪,飛入了處處簾櫳。
  • 人生何處得團圓——讀張愛玲《小團圓》有感
    這是張愛玲在給鄺廣美的信中,寫到的對於《小團圓》的一段評價,也是一句非常「張愛玲」的話,我們對於張愛玲筆下的言情故事總是有著很高的期待與熱情的,但是對於《小團圓》來說,倒不如暫且放下它「小說」的身份,轉而將它看成一個傳記來讀一讀,甚至可以試著將故事中的九莉當作張愛玲,來仔仔細細地體會一番,她究竟想通過九莉,來告訴我們什麼。
  • 讀張愛玲的《金鎖記》有感
    (張愛玲) 作者┃水荷 主播┃鎧淇 最近一直在看張愛玲的小說。尤其喜歡《金鎖記》。 感覺張愛玲筆下的曹七巧簡直要活了,一個出身卑微、飽受歧視冷眼、婚姻不幸的女子,被赤裸裸的情慾與財欲迷住了心竅,終至心理嚴重扭曲,瘋狂地折磨自己的親人,親手斷送了一對子女的幸福。
  • 【張愛玲:遲暮】美人遲暮,千古一轍
  • 讀了幾十種《張愛玲傳》,終於等到了一部45萬字的張愛玲全傳
    這確實只能是「理想」的寫法,於張愛玲傳尤其如此。張愛玲一生中不為人知的空白確實太多了,而張愛玲那些寫自我的文字,誰又能一一甄別虛實?止庵的感嘆,既是出自對張愛玲的發自內心的熱愛——因為愛,所以難以下筆;也可能是有感於市面上層出不窮的張愛玲傳寫得不盡如人意。
  • 《品讀張愛玲》作者:如茵
    每次想起張愛玲,總不能給我一個完整的形象,即使在我讀了她的許多作品之後,即使在我看了她的許多相片之後,她的神情與形態依然陌生。我始終認為母親對張愛玲一生的影響是巨大的。高中時就陸續的讀了一些張愛玲的作品。她的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為故事場景,在荒涼的氛圍中鋪張男女的感情糾葛以及時代的繁華和傾頹。有些作品太過傷感,有些人物描寫也過於壓抑。池莉說,張愛玲目中無人,無世界,無一切,是一個純粹的中國人。
  • 讀張愛玲《第二爐香》4位書友有感
    她對人性深刻的了解和剖析,其實是一把雙刃劍,既成就了她的小說,又讓她與世隔絕,拒絕融入人群,以致孤獨終老……    但在P63頁:「人,誰不是可憐的……」與她前面說的:「人總是髒的」,看似又很矛盾,一會厭惡,一會可憐,其實張愛玲活得很糾結。    一個人如果活得太過於清醒,其實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 讀張愛玲名句有感,你輕賤的那個玩世不恭的女人,也有她的故事
    你如果認識從前的我,你會原諒現在的我——張愛玲張愛玲畫像「我紋身、抽菸、喝酒、說髒話,但我是好女孩。」張愛玲最近讀張愛玲的書多了,似乎也找到了新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再見到,遇到一些自己從前所不喜,覺得她們很差勁的人,我都會告訴自己,你不知道別人的過去,你看到的現在,或許是別人最好的選擇。
  • 海市蜃樓 —— 讀《金色夜叉》有感
    本來只因為看了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書中提到了這本書,所以讀,但因為《人間失格》讀完後使我大失所望,所以對這本書也不抱太大希望,特別是剛看時,首章開頭情節描寫的感覺讓我有種歐美文學調調的錯覺;不過幸好我接著看下去,此書也讓我越看越入迷,故事設計巧妙的很,環環相扣,像一部紀錄片,電影,話劇,真實感特別深,一點也不無聊。
  • 為什麼每個人都該讀一讀張愛玲?
    她是張愛玲,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不得不說的傳奇。十七歲時,張愛玲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衣袍,爬滿了蚤子。」那年,跟父親離婚多年的母親,從歐洲留學歸來。自小遭受冷暴力與禁閉的她,離開父親的大富之家,選擇跟著母親。可因為錢而帶來的瑣屑的難堪,還是一點點毀了她們之間的情感。
  • 毀了一座城,成就一雙人——讀張愛玲《傾城之戀》有感
    張愛玲現世中有許多人自詡為小資,瘋狂營造小資的交際圈和生活方式,像朝聖上帝般崇拜張愛玲,奉之為「小資聖母」。但於我卻是很遙遠,因為我只是一個為生活奔波的80後,要貼上「小資」這個時尚的標籤,沒有一定財力那是萬萬不能的。
  • 暑假讀後感:讀《小房子》有感
    猜你喜歡:讀後感:讀《海底兩萬裡》有感暑假讀後感:讀《花婆婆》有感讀後感:讀《失落的一角》有感
  • 為什麼有人會說「少女不能讀張愛玲」?
    21歲時,她在嫁人和求學之間做出了抉擇,正是因為她的抉擇,如今我們才得以看見才女張愛玲。1938年,張愛玲以遠東區第一名的成績考入英國倫敦大學。在香港大學,張愛玲發奮讀書,門門功課都能考第一名。在1943年,時年年僅23歲的張愛玲,便在周瘦鵑主編的《紫羅蘭》上發表了《沉香屑第一爐香》,並得以一鳴驚人。之後,伴隨著名氣滾滾而來的,除了錢財,還有她人生的第一個男人:胡蘭成。胡蘭成讀了張愛玲文章後,就十分欣賞她的文字。很想見見她。
  • 讀《自在獨行》有感
    讀賈平凹《自在獨行》有感。 人過了三十歲,就開始不自覺的減少無意義的飯局,在某些時候不知不覺中喜歡上了一個人獨處的味道,其實絕不是我們厭倦了世界的紛擾,只是我們更加企盼內心的富足和安寧。 最近讀了賈平凹的《自在獨行》,在書中有一段話讓我感受頗深。
  • 讀過了張愛玲,便也算見過了城市生活的人情冷暖
    但在我看來,倘若畢業了人在城市裡生活,還是應該讀一讀張愛玲早期的中短篇。如果是讀十月文藝2012年出的全集,那麼第一本開卷的便是《第一爐香》(原名《沉香屑·第一爐香》),現代都市女子愛用香薰、精油,亦好比舊式女子愛用薰香,從張愛玲的命題上便能夠覺出她對物質的在意,小說中的女子亦是如此。
  • 李鴻章:《遲暮》道出多少人的無奈,用生命思考,遲暮之年不悔恨
    當時可以說驚掉了很多人的下巴,而當我讀到這一章歷史的時候,也是非常的驚奇。真心覺得非常的不可思議。覺得他這樣可以說是毀了女兒一輩子。這個老頭子當時是非常痛苦的。而且年齡相差那麼多。怎麼可能帶給女兒幸福呢?但是事實上並不是我們認為的這樣。女兒在婚後也是過得非常幸福。而且後代子孫也是非常有出息。可以說完全把他們家的輝煌繼承下來,並發揚光大。他弟弟的子子孫孫,我們為大家一一介紹過。
  • 張愛玲語錄最經典的10句話,精心挑選
    ——張愛玲2、照片這種東西不過是生命的碎殼,紛紛的歲月已過去,瓜子仁一粒粒咽了下去,滋味各人知道,留給大家看的唯有那狼藉的黑白的瓜子殼。——張愛玲 《花凋》——張愛玲4、在我最需要你的時候,你或許不在我身邊。在我想要依靠的時候,你也不會適時地出現。在我需要安慰的時候,你的聲音只能在電話裡邊。在我孤獨無助的時候,你的身影只會出現在天邊。——張愛玲
  • 傳奇成就蒼涼悲壯的風格——為什麼說張愛玲是一條河之一
    原來只知道許教授,在《鏘鏘三人行》節目裡插科打諢地多次提到張愛玲,有的時候,就直接評價張愛玲。筆者並不以為然,以為張愛玲不過是個言情小說作者,或者色情小說作家而已。然而最近,許教授在一次講話裡這樣說:魯迅是座山,張愛玲就是一條河。就此做《魯迅是座山,張愛玲就是條河》的段子,發在《大平原》裡引起極大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