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用手機軟體聽孫子兵法,我的朋友知道這個消息後就問了我幾個讓我苦笑不得的問題,比如:圍魏救趙是孫子兵法裡面第幾計,或者知彼知己百戰百勝是三十六計裡面那一計的內容。更有甚者認為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就是一本書。
其實這兩本書本質上有很大的區別,下面就說說我個人覺得的幾個點:
第一,創作時間不同,孫子兵法是由春秋時期的孫武所著。而三十六計是一位無名人士,創作時間大概在明朝時期。兩者相差將近兩千年。
第二,實用程度,古今中外許多名人將帥幾乎都讀過孫子兵法,近代更有多數軍事學校專門開設一門課程。三十六計則多於實用在生活和經濟用途。
第三,專業程度,孫子兵法是春秋時期大軍事家孫武根據畢生經歷所創,從各個方面詳細分成了十三篇,每一篇都是精髓所在。而三十六計更像一個軍事愛好者的書生所編成,裡面很多篇幅都是從其他地方直接摘過來加進書中去,比如第一計瞞天過海就是摘自(永樂大典-薛仁貴徵遼事略)。還有三十一計美人計,早在戰國時期就有正史野史記載,三十六計直接搬過來寫進去書裡。
總結:總體來說孫子兵法偏向於大方向,三十六計更具體,詳細的介紹如何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