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三體-小遙
考古學的相關研究在不斷為我們還原最真實的歷史,藉助于越來越先進的科學技術,如今人們有了更多的方法修復和保護文物。而在不斷發掘文物的過程中,總有一些物件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除了著名的三星堆文明遺址中出土的黃金面具之外,還有一小部分文物與現代文明的產物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在山西博物館的一次青銅器物展覽中,人們發現一個商代的青銅鴞卣,外觀十分接近「憤怒的小鳥」。其實它並不是所謂的穿越產物,而是古人根據貓頭鷹的形象製作出來的酒具。
此外,2007年時曾經有一個明代夫妻合葬墓出土的文物展,其中也有一個獨特的器具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因為遠遠一看,它與現代的啤酒瓶蓋一模一樣!
即便已經蒙上了厚厚的塵土,上面斑駁的刻痕也依稀可見。而引起人們注意的是整個器物的形狀和大小,它們和現代啤酒瓶蓋的體積類似,周圍還有規則的褶皺。
根據相關研究,啤酒出現的歷史並不是很久遠,而這座明代夫妻合葬墓中怎麼會有現代文明的產物呢?隨後考古學家們對「瓶蓋」又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們發現上面還有一個漢字「香」,於是推斷這很有可能是一種盛放古代化妝品的容器。
愛美之心自古就有,這個類似於啤酒瓶蓋的東西,就是古代女性所使用的香盒。並且此次出土的香盒材質為銀,只不過時間太過於久遠,已經出現了嚴重的氧化,上面的香粉也已經化為塵埃。
考古學家解釋稱,這就類似於現代女性的「粉餅」,並不是用來封閉酒罈的蓋子,加上材質特殊,也體現了墓主人當時的社會地位等情況。
除此之外,在新疆地區還曾經出土了一份「熊孩子」的作業,其中還有用打油詩來催促老師下課的「開小差」片段,令人忍俊不禁。
文物穿越了時光,不僅帶給人們豐富的信息,還溝通了古人與今人的情感,值得我們更加深入的進行研究,或許還能夠從中發現更加有趣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