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有一種鳥,既是帝王朝思暮想的祥瑞,又像極了愛情

2021-01-11 周聊昔憶

在古代的歷史中,」祥瑞」一直是帝王君主所追求的,因為人們認為」祥瑞」是對「大治盛世」的肯定,是君主有「德」的表現,就像前面所介紹的「鳳皇」「神龍」一樣,這些神奇的生物都被看作是「祥瑞」,今天將會介紹到一種類似於「鳳皇」的神鳥,即「鸞鳥」。

臯塗山:玃【音嬰】如、數斯

《山海經·西山經》

從天帝山往西南方向走上三百八十餘裡,就會看見一座長滿桂樹的高山,山的南面多沙石,北面富含金銀礦石,不過對於附近的「臯塗部落」裡的人們來說,他們最喜歡的並不是這裡的金銀礦石,而是白石「礜」和怪植「無條」,這種石頭和植物沒有別的功效,碾成粉末撒在田裡,家裡,能夠有效除鼠,不要小看老鼠,他們可是種植糧食的主要」敵人」。

山上還有一種像鹿一樣的野獸,喚做」玃如」它有著白色的尾巴,奇特的是,它的前面兩個蹄子是人的手,後面兩個蹄子是馬蹄,這明顯不協調的搭配不僅沒有降低它在森林裡的穿行速度,反而如虎添翼,更勝四蹄的鹿。雖然它並不能直立而行,卻能利用前面的兩隻人手摘果子,搜索食物,並且,因為它有著和人一樣的手,人們並不會狩獵它。

山中還有一種鳥,喚做「數斯」,它長得非常像鷂鷹,可是它的一對爪子卻和人的腳一樣。相傳臯塗山曾經有一株萬年的靈參,其靈性充足,幾近與人無異,可是,盈滿易溢,天道守缺,在其滿一萬年破土而出之時,已經像是縮小版的人了,卻不幸被雷霆劈中,靈參不能抵抗,當場除了四肢外全部被暴虐的雷霆蒸發,而四散開來的四肢中,兩手被一隻鹿吃掉了,兩足被一隻鷹吃掉,遂有了」玃如」和「數斯」。

也許是因為共同的特點使得」玃如」和「數斯」成為了好朋友,人們常常看見「數斯」停歇在「玃如」身上,一副融洽和諧的形象,加上他們身上部分人的特徵,人們也不會獵殺它們,所以,它們一直在臯塗山過著悠閒自在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臯塗部落」的狩獵隊在狩獵時一時不慎打死「數斯」,」玃如」哀鳴不願離去,人們同情他,但是限於食物的緊缺,他們仍然帶走了「數斯」的屍體,「數斯」大概也就公雞大小,被分配給了一個脖子上長有腫瘤的人,這個人食用了之後腫瘤就消失了,人們特別驚奇,因為部落裡不止一個長有腫瘤的,人們想到了」玃如」與「數斯」整日呆在一起,猜測」玃如」也具有治療腫瘤的,人們開始搜索」玃如」,最終在「數斯」被獵殺的地方發現了」玃如」,它已經死了,在」數斯」死去的地方,一動不動。

人們最終還是吃掉了」玃如」,可是腫瘤並沒有消失,也許」玃如」並沒有消除腫瘤的作用,為了紀念今年它們的友誼,人們將它們的骨頭找了出來,葬在了一起。

女床山:鸞鳥

《山海經·西山經》

從歷山往西南方向走三百裡,就會到達女床山,山上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林子極大,大概囊括了周圍近百裡的地域,裡面的生物也是極其多樣,尤其老虎,豹子,犀牛這類大型動物極多,可是這座山最具靈性的生物卻不是它們,而是一種鳥,這種鳥樣子很像野雞,卻長著五彩的羽毛,它的鳴叫聲也特別奇特,是五音(宮—商—角—徵—羽)。《說文》中有寫到:「鸞,神靈之精也,赤色五彩,雞形,鳴中五音。」

據《禽經》中記載,鸞鳥有五種,以頭部和翅膀的顏色劃分,其中,紅色的叫丹鳳,青色的羽翔,白色的叫化翼,黑色的叫陰翥,黃色的叫土符。

但女床山這一隻是不同的,它不是這五種中的任意一種,身具五色,是天地間的第一隻鸞鳥,女床山是野獸們的家園,這裡沒有任何人類部落,鸞鳥也從不離開女床山。

直到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鸞鳥看見了自南方丹穴山的鳳凰,它離開了女床山,離開了這座它呆了數千年的森林,獨自去尋找鳳皇,可是它不知道鳳皇早已和九尾互封在了南山主脈的天虞山,它四處探尋,於是很多地方都留下了它的蹤跡。

有一年,周公平定三監之亂(三監大約是指商朝的三位貴族)之後,定製禮樂,還朝給周成王時,正好鸞鳥尋找鳳皇從這裡鎬京路過,後來,自那天,開啟了「成康之治」的太平盛世,人們覺得這是鸞鳥帶來的安寧,於是,鸞鳥便成了祥瑞的象徵。

後來,鸞鳥在天虞山找到了「鳳皇」,它們可以看見卻不能接觸,因為鳳皇只有在大治的「太平盛世」才能出現,而鸞鳥就守在天虞山,「鳳皇」不出,鸞鳥亦不出,從此以後,人們只有在太平盛世看見鸞鳥和鳳皇,人們將它們合稱為鸞鳳。

看《山海經》中所描繪的一切,初讀只是覺得荒誕不經,但是細思下來,的確可能是有所根據的。

雖然世界史上關於五千年前的文化幾乎沒有任何記載,留下的只有各種各樣的神話傳說。但不可否認的是,《山海經》是一本包羅萬象的天書。

不少教育專家都提出,要看一看山海經,因為書中的神話故事,表現出了中國人面對困難時,不怕輸、不畏神的抗爭精神,和自力更生的發展精神,比如說夸父追日,女媧補天等等。這都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核,讓中國一直強大至今。

大人的讀物,孩子的玩伴

雖然《山海經》裡面記載的內容,與現在的生活現實有很多大相逕庭的地方,但現在仍然對我們的影響非常大,探究歷史人文風俗,了解世界地理樣貌,都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閱讀《山海經》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我們對古文獻的駕馭能力,因為《山海經》裡有很多神話故事,孩子對這些很感興趣,就會耐著性子讀下去,學起古文來,也更輕鬆了。

因此還是很建議大家讀一讀《山海經》的,它不是一本小說,而是先祖留下來的上古地理歷史書,是探索古世界的一個好方式。它並不是單純的神話,其中很多山川河流都是有據可循的,甚至裡面的很多鳥獸都是真實存在的。

不過想要看的朋友,應該都有一個擔心,那就是怕看不懂裡面的文言文,想像不出來裡面的千奇百怪的異獸模樣,也無法在腦袋裡面描繪出書中記載的地理方位記載。

因此,我給大家的建議是,相比於一邊拿著工具書查閱釋義,還不如閱讀這種自帶全注全譯+圖解版本版本的《山海經》。

它不但添加白話文注釋,還有導讀,注釋,一應俱全,讀起來毫無障礙,翻譯的語言還非常流暢,能幫助我們盡情的體驗《山海經》裡面的神奇。

為了可以讓我們可以身臨其境般地領略它的神奇,它還貼心地附上了插圖。

一些想像不出來的怪誕動物,用一張張精美的繪圖傳神地呈現出來,不再需要你苦思冥想它到底長什麼樣,可以增加我們閱讀時的樂趣。

包括書中記載的一些地理方位古地圖,它也給我們畫了出來。

一本僅需要,只需要48塊錢,就是幾盒煙錢,兩頓飯錢,但是卻可以讓你無聊的時刻變得有趣起來。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方商品就可以購買了:

相關焦點

  • 我國深山出祥瑞?老人發現「怪鳥」,專家說是《山海經》裡的鳳凰
    鳳凰,亦稱「鳳皇」,乃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其中雄鳥叫「鳳」,雌鳥為「凰」。鳳凰與龍的形象一樣,都是只聞其名,不見其形的神獸,《山海經》中曾有記載: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皇。數千年來,鳳凰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愈發神秘,只要一有鳳凰現世的消息傳來,無論真假,都會掀起軒然大波。我國深山出祥瑞?
  • 《山海經》中的五大祥瑞之獸是誰?第四個騎上就能增加兩千歲
    我們今天來盤點一下《山海經》中的五大祥瑞之獸。在你心中哪位祥瑞之獸更勝一籌呢?1、當康《山海經》:「欽山,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牙,其名曰當康,其鳴自見,見則天下大穰。」2、鳳凰《山海經》:「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 它是《山海經》中有名的美女神獸,世人對它的評價:祥瑞又殘暴
    但是,在最早的記載中,九尾狐是一種祥瑞之獸。《山海經.東山經》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蛭(long zhi)。其音如嬰兒,是食人。《山海經.海外東經》:青丘國在其北,其人食五穀,衣絲帛。其狐四足九尾。《山海經.大荒東經》:有青丘之國,有狐,九尾。
  • 山海經:上古時期有一種動物,以夢為食,專吃噩夢
    看來這個妖怪的攻擊力也就那樣,輕易不伸舌頭,舌頭既是武器又是弱點。當然《神異經》並不是真實的記載,而是一本上古神話小說集,它的內容大多數還是來自於人們的腦洞和對更早古籍的認知,這裡穿著破爛的獏妖在《山海經》中是有原型的。
  • 《山海經》這種怪鳥有多厲害?黃帝用它做軍旗,趙武靈王獎勇士
    它就是《山海經》中記載的鶡鳥,黃帝戰旗指定專用圖像,趙武靈王照它的樣子做成頭冠,用來獎勵表現突出的勇士。文/希夷符號帝國獨家原創血戰到底,至死方休這可能是畜生界最熱血的動物,也是古代帝王和軍界用得最多的形象。它就是鶡(jiè)鳥,最早出自《山海經》中的輝諸山。
  • 趣聊《山海經》|女床山——鳴女床之鸞鳥,舞丹穴之鳳凰
    有鳥焉,其狀如翟(dí)而五採文,名曰鸞鳥,見則天下安寧。自高山往西南方向行三百裡,就到了女床山。女床山向陽的南坡盛產黃銅礦石,背陰的北坡則盛產一種名曰石墨的黑色染料。女床山中生活著以老虎、豹子、犀和兕為主的眾多野獸。
  • 有一種朝思暮想就叫「苦艾酒」|一種|朝思暮想-美食·BAIZHI-川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有一種朝思暮想就叫苦艾酒 過去很多人認為喝葡萄酒是彰顯一種身份的行為,認為有品位的人就應該喝葡萄酒,但這些陳舊的認知是時候打破了。無論喝什麼酒都不應該帶著功利之心,帶著炫耀和攀比,而是應該帶著情懷,帶著對人生的感悟來品酒,喝苦艾酒更是如此。
  • 山海經裡的上古神獸名字,用來起名吉祥又好聽!
    鳳凰(有雞的腦袋、燕子的下巴、蛇的頸、魚的尾、有五色紋)鳳凰在中國是非常重要的神獸,也是最常聽到的神獸,鳳凰也是一種與龍一樣重要的中華文明圖騰,它是百鳥之王,其中雄的叫「鳳」,雌的叫「凰」,是吉祥、華貴、和諧、偉岸、進取、太平的象徵。當用鳳凰起名字是,就寓意著期望,希望孩子成為成龍成風,一生平安。
  • 山海經:並不是所有動物的腿都成雙,三條腿的鳥還真有
    文/公子唯晨當初魯迅先生在《阿長與山海經》中寫道:「曾經有過一部繪圖的《山海經》,畫著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著翅膀的人,沒有頭而以兩乳當作眼睛的怪物……」這一句話裡包含了《山海經》中極具典型的幾個記載,讀了《山海經》全文後,公子不得不說長著人面的動物可真多,以至於我都要懷疑記載中的
  • 文藝課:從電影《姜子牙》看《山海經》裡的上古神獸
    在《山海經》的《南山經》、《海外東經》和《大荒東經》中,都對九尾狐進行了描述,上古時期,在青丘國青丘山上,棲息著一種奇獸,形狀像狐狸,卻長著九條尾巴,吼叫聲如同嬰兒在哭泣,它很兇猛,能吞食人,但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中妖邪毒氣。此時,九尾狐的形象是一隻上古神獸。 《呂氏春秋》關於大禹娶妻的傳說也提到了九尾狐。
  • 《山海經》中出現的「果然獸」是什麼動物?乾隆皇帝曾有過一隻?
    傳說貴州梵淨山深處有一種名為"果然"的神獸,若有幸得見日後必交好運。然而即使是世代居住在山腳下的村民也極難得見這位「神獸」的真顏。從上古典籍《山海經》到清代的《鏡花緣》裡,「果然」神獸都是智信仁孝的優秀動物。人若捕住一隻,則會引起它們成群地啼叫追赴,即使自己被殺也對同伴不離不棄。
  • 山海經|叫猙的獸五尾一角,叫畢方的鳥是火神,還有一種獸叫天狗
    今天讀《山海經》中的章莪山和陰山。章莪山上有獸叫猙,有鳥叫畢方;陰山上有獸叫天狗。章莪山在長留山向西兩百八十裡的地方。據考證,章莪山在今天的青海湖境內。《山海經》裡說,章莪山上不長草木,但是有很多精美的玉石,還有豐富的青綠色的玉石,而且章莪山上的東西都非常怪異。
  • 《山海經》中記載,上古時期有一種動物,以夢為食,專吃噩夢
    在《香蜜》中有一種極為討人喜歡的可愛寵物,它便是潤玉的魘獸,特效團隊將它做成了一隻小鹿形象,模樣呆萌可愛,不少人在追劇後表示想要得到同款萌寵。這種魘獸的原型卻比不上劇中那般呆萌,它是《山海經》中的異獸,名字叫貘。在《山海經·西山經》中記載:「猛豹即貘豹也,貘豹、猛豹聲近而轉。」
  • 《山海經》:鳳凰曾經是人的食物
    答案都在《山海經》中!身份地位朱雀原稱朱鳥,本身是南方星野群星的化身,是傳統文化中的四象之一,所謂的「天之四靈」之一,雖然被稱作鳥,實際卻是殷商以先天帝崇拜和星宿崇拜以及當時萬物有靈思想中的大神。鳳凰,亦作「鳳皇」,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的叫「鳳」,雌的叫「凰」,總稱為鳳凰,亦稱為丹鳥、火鳥、鶤雞、威鳳等。常用來象徵祥瑞,鳳凰齊飛,是吉祥和諧的象徵,自古就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元素。它是禮記四靈之一,為百禽之王。
  • 山海經|令丘山中人面四目的鳥,叫顒
    《山海經》南次三經中記載了一座火焰山,山上生活著一種奇怪的鳥,人面四目,貓頭鷹之身。我們先來看原文:又東四百裡,曰令丘之山,無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條風自是出。有鳥焉,其狀如梟,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顒,其鳴自號也,見則天下大旱。
  • 《山海經》裡的怪物長什麼樣,這些插畫告訴你!
    那就是《山海經》它是中華民族最瑰麗的想像的集合很多人把《山海經》當做「古今語怪之祖」魯迅先生在散文《阿長和山海經》裡說從小就渴望得到一本繪圖的《山海經》因為那裡面淨是些「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著翅膀的人沒有頭而以兩乳當做眼睛的怪物」可見魯迅也把它當做怪書來讀那麼,《山海經》裡的怪物究竟長什麼樣?
  • 《山海經》中的五大神鳥,重名鳥僅排第四,第一位其實是一條魚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顧影自憐,又有記載:「羈賓王養一鸞,三年不鳴。後懸鏡照之,鸞睹影悲鳴,一奮而絕。」說鸞三年都不叫一聲,在鏡子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就悲痛欲絕,哭泣而死。所以鸞鳥又被稱為鳥中林黛玉,一照鏡子就會哭。第四名:重明鳥重明鳥又叫做重睛鳥,因為它的兩個眼睛裡都有兩個眼珠。
  • 八荒六合老「鳳凰」究竟有多老?飛龍之子、群鳥之王,非梧桐不止
    《山海經》中與後世之人對鳳凰形象的想像相近的神鳥有很多種。《山海經》的《南山經·南次山經》記載,「又東五百裡,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渤海。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 為什麼《山海經》中很多人面鳥身?其實大有來頭
    因此有學者認為:華夏人在神話方面的想像力「早夭」了。而《山海經》,則是華夏神話想像力的一種絕唱。人鳥神的來歷古人奉行圖騰崇拜。一般認為,圖騰崇拜是基於原始社會時代,人類在自然面前是十分劣勢和弱小的:因為人類的力氣不如熊,敏捷不如虎豹,靈巧不如猿猴,而且還不會飛。於是人類開始期望自己能具備這些動物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