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南次三經中記載了一座火焰山,山上生活著一種奇怪的鳥,人面四目,貓頭鷹之身。我們先來看原文:
又東四百裡,曰令丘之山,無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條風自是出。有鳥焉,其狀如梟,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顒,其鳴自號也,見則天下大旱。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再向東走四百裡的地方,有一座山叫令丘山,山上沒有草木,到處都有燻燻火焰在燃燒。山的南面有一個山谷,叫做中谷,東北風就從這中谷吹出來。
山中生活著一種鳥,長得很像貓頭鷹,它的臉像人的臉,卻長著四隻眼睛,耳朵也像人的耳朵。這種鳥的名字叫顒。
它發出的聲就像是在喊自己的名字,只要它一出現,天下就會大旱。
這裡說的令丘山在哪裡呢?有一種說法是它在今天的寮國境內,也有一種說法是在廣東和廣西境內。因為無法考證,就權當它在雞山,也就是廣東韶關的桂山再向東四百裡的地方吧。
令丘山上沒有草木,常年有火在燃燒,像是一座火山。那噴湧而出的火焰,是不是地下的巖漿呢?它的溫度是不是與新疆的火焰山一樣,熱得可以將人融化了一樣。
當然,令丘山一定不是新疆的火焰山,因為它在南方,它是南方的火焰山。
山南邊的峽谷裡有風吹過來,這浩浩山風就是東北風,從東北方向刮來,吹向西南方向。
我生長在北方,只知道西北風和東南風。秋天和冬天刮西北風,尤其是冬天,西北風像刀子一樣刮在臉上,給人冰冷刺痛的感覺。春天和夏天刮東南風,微風拂面,像母親的手在撫摸一樣,柔柔的、綿綿的,很溫暖的感覺。
我沒有領略過東北風,不知道東北風颳在臉上會是怎樣的一種感覺。不知道生活在廣東的人們有沒有領略過。
令丘山中生活著一種鳥,名字叫顒。我在想,生活在火山上的鳥,該是一種什麼樣的鳥呢?它是不是火烈鳥呢?
我沒有見過火烈鳥,其實,我見過的鳥沒有幾種,除了麻雀、喜鵲、烏鴉,還有動物園裡見過的孔雀,人們提在籠子裡的八哥、鸚鵡,別的也無處去見。
火烈鳥,我只在圖片上見過,它全身的羽毛像火焰一樣熱烈,鶴一樣的漂亮美麗。
如此想來,這顒鳥,長著貓頭鷹一樣的身體,頭卻不像貓頭,人臉一樣,還四隻眼睛,它簡直就是一隻怪鳥。
怪鳥就生活在怪地方,就如同怪人和怪人生活在一起一樣。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嘛。
是鳥總會叫。我喜歡聽鳥叫的聲音。我的鬧鐘聲音就是鳥叫聲,每天早晨我都在鳥兒的鳴叫聲裡睜開眼睛,迎接新的美好的一天。
這顒的叫聲,像是在叫自己的名字,顒,顒,像是人在趕驢,或者好像在說,愚,愚。我不喜歡這種叫聲。
不光是不喜歡這顒的叫聲,我連這種鳥也不喜歡,儘管它生活在火焰山上,常年被烈火炙烤著,很勇敢的樣子。但它只要一出現,天下就會大旱。
你想,有誰願意讓天下大旱啊,莊稼都被曬焦,到處都是飢腸轆轆的難民,君王的心還不碎了啊!
真希望這令丘山只是《山海經》中記載的一種傳說,它並不存,也希望這奇怪的顒也只是個傳說,不復存在,或者它早已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