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中有一篇叫做《書痴》的文章,說了這樣一個神話故事,說的是在彭城有一個秀才叫郎玉柱,非常喜歡讀書。
一天,在讀《漢書》的時候讀到了第八卷,讀到了一半,看到了有一個紗剪的美人夾在書卷中。他非常驚奇,就說,書中有顏如玉,這難道就是嗎?他仔細拿起這一個紗剪的美人來看,看到上面還寫著兩個字「織女」。他心裡非常奇怪,每天把它放在書上觀看,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他正看著的時候,這個美人忽然坐了起來,慢慢的變大了,成了一個真人,這個秀才很高興。每天讀書的時候就讓這個女的坐在身旁,女的不讓他讀,他不聽,忽然女的不見了,他找了一圈也沒有找到。忽然想起了當初這個紗剪美人藏的地方,就拿來《漢書》翻到了第八卷。果然找到了這個紗剪美人。於是,他趴在地上哀求,這個女的又變成了真人。後來這個秀才不聽這個美女的話,又拿起書來讀,女的又不見了。他又到《漢書》的第八卷當中去找,果然又找到了。
到最後,這個女的變真人的事情傳了出去,被知縣知道了。知縣就想看一看這個女的,就把這個秀才給抓住了。但是,女的不見了。後來,這個知縣就把秀才家裡的書集中在一起都燒了,秀才非常憤怒。到最後參加科舉考試中了進士,做了大官,又把這個知縣懲辦了。
我們在這裡可以看出一個細節,這個叫織女的仙女為什麼會藏到《漢書》第八卷當中呢?《漢書》是我國的前四史之一,是漢朝的班固撰寫的,總共有100卷。這女藏到哪一卷裡不行呢,為什麼非得藏到八卷裡面呢?《漢書》的第八卷有什麼奇怪的呢?我們就來看一下第八卷的內容是什麼?它記載了漢武帝的曾孫孝宣黃帝的事跡,這個孝宣皇帝叫做劉病己,他的身世也非常的坎坷。但是正是因為他經歷非常坎坷,在他當了皇帝之後,也是非常有作為的一個人。在他當皇帝的時期內,他曾經幾次大赦天下,而且對民間的一些無依無靠的孤獨鰥寡人員都經常賜予錢財和物品,有的時候,遇到了祥瑞的事情,還對天下所有的人都賜爵一級。在他當皇帝的時候,天下又經常豐收。史書記載,穀子一石五錢,也就是說,120斤的穀子只要五個銅錢就可以買到。所以說,那時候的人們生活是非常富足的。在最後,史書上班固對他的評價是,孝宣之治,信賞必罰。功光祖宗,業垂後世,可謂中興。
也就是說劉病己當皇帝的時候,天下是非常安定的一個時代。而且他的功績可謂是漢朝的中興時代。在這個時代,信賞必罰。而且每個人都能夠發揮自己的長處,即便是當時最低下的一些工匠,也能夠達到很高的水平,是以前的朝代所不能及的。官吏也非常稱職,民安其業。在外交,匈奴也能夠稽首稱臣。在漢朝的時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朝代了。
那麼蒲松齡讓神女一次又一次躲進《漢書》的第八卷裡面,說明蒲松齡對《漢書》第八卷裡面劉病己治理下的漢朝是非常贊同的,也是非常心嚮往之的。拿現在的話說,這就是蒲松齡所埋下的一個彩蛋。否則的話,書中的神女為什麼一次一次躲在《漢書》第八卷裡面,為什麼不躲在別的卷裡面呢?結合清初蒲松齡所處的時代來看的話,他對當時的環境也是非常厭惡的。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中更無一點塵。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是讀書的樂趣,也是每個讀書人所追求的境界吧!蒲松齡當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