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數字經濟帶動河南「新就業」 有菜鳥驛站站長月收入1.5萬元以上

2020-12-16 大河報網

餓了麼藍騎士成為承接勞動力轉移的重要載體

河南商報記者陳薇受訪者供圖

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河南就業市場帶來了挑戰和衝擊,但直播、外賣、雲購物、雲旅遊等數字生活方式的普及,也讓河南新增了外賣騎手、主播、菜鳥驛站站長、淘小鋪掌柜等相對獨立、自由的新職位。

淘榜單數據顯示,僅今年3月至5月,河南新增淘寶主播數同比增長924%,增長比例位列全國第三位。

「90後」小夥回村直播挖藕

從看別人直播到自己成主播,許昌鄢陵的「90後」小夥阿飛把村裡的蓮藕、紅薯等農產品都賣斷貨了。

萌生做主播的想法,最初也是因為阿飛看直播忍不住「剁手」開始的。「看直播屏幕上不斷顯示有人去購買,這說明直播是能賺錢的,當時就尋思著自己能不能做。」農村出身的阿飛經過琢磨發現,城裡的人都喜歡看農村的原生態內容。發現了這個「秘密」之後,阿飛當即決定回到農村,從自家藕塘做起,直播挖藕、運藕的過程,讓不少人覺得他家的藕特別新鮮並產生了購買的欲望。

「2噸白蘿蔔,一場直播就賣完了。」阿飛說,當時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以前這些蘿蔔差不多要賣一個冬天,賣不掉的就只能看著蘿蔔腐爛扔掉。

今年疫情期間,無法進行戶外直播,但訂單量卻沒受到影響,不僅阿飛家的藕全賣光了,他幫老鄉賣的紅薯也斷貨了。看到阿飛做直播賣貨賺錢,同村的年輕人也開始嘗試開播,紛紛化身淘寶主播。

菜鳥驛站站長成了熱門職業

疫情下網購需求增長,讓菜鳥驛站也迎來了逆勢增長。鄭州小夥張小樂今年31歲,現在是萬科紫蘭苑菜鳥驛站的站長。在加盟菜鳥驛站之前,他是一名POS機推銷員,不過現在數位化支付普及,POS機銷售難度越來越大,他的收入也受到了很大影響。而此次突如其來的疫情造成很多實體門店停業,張小樂的收入更少了。而他的妻子是一名家庭主婦,家中有2個孩子需要撫養,找到養家餬口的工作就非常迫切。

今年3月份,他發現小區門口送快遞的越來越多,張小樂與妻子商量加盟了一家菜鳥驛站。

「在疫情期間,能夠幫助到上班族、不方便及時領取快遞的人代收快遞,這份工作也非常有價值。」他說,更重要的是,妻子照顧家庭之餘,還可以和他一起打理菜鳥驛站,目前家庭的收入也非常穩定,每月有1.5萬元以上。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1~4月全國快遞業務量超190億件,其中河南超6.7億件,位列全國第九位。河南的數位化消費能力提升,快遞量未來也會穩步增長,代收快遞的菜鳥驛站以後的生意也不會差。

司儀化身外賣「藍騎士」

原本檔期滿滿的婚禮司儀大樹,疫情之下在家賦閒。「沒想到疫情突然暴發,幾乎所有的婚禮都推遲了。」大樹說,他一下子陷入了無婚禮主持的尷尬境地,為了養活自己,今年2月,他註冊成了鄭州餓了麼的一名藍騎士。

碰到復工的商家需要拉新的顧客時,他還會利用自己主持的優勢,拿著大喇叭在門口幫商家宣傳攬客。

做一名藍騎士也加深了他對生活的理解和熱愛,讓他覺得每一份職業都值得尊敬。

阿里的數據顯示,疫情期間河南新註冊騎手月均新增收入超過3000元,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今年1月到5月,餓了麼在全國累計提供超過120萬藍騎士就業崗位,成為承接勞動力轉移的重要載體。

來源:大河網 編輯:李春梅

相關焦點

  • 快遞服務站正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和穩定就業崗位
    在石家莊橋西區十裡尹村,菜鳥驛站站長柳俊鋒是脊髓灰質炎患者,畢業後自己創業,後在2018年12月開起菜鳥驛站,進行快遞和零售服務。現在,這家站點有10名員工,其中4人是新畢業大學生,平均每天快遞量2300件。
  • 菜鳥驛站怎麼開?菜鳥驛站月收入多少錢?
    深圳菜鳥驛站老闆娘透露,他們做這個菜鳥驛站2年了,目前平均一個月能賺3萬多塊錢,深圳人流量大,網上買東西的人多,所以他們的收入很穩定,比打工強。網友評論:網友1:一直糾結要不要在家附近開一個菜鳥驛站或農村淘寶,現在網購的人越來越多、覺得可以試一試,但之前有人開了農村淘寶沒多久老闆就跑路了。有網友能給些誠懇的意見嗎?網友2:我堂弟4月份在佛山投資了4萬塊錢開了一個,兩份人的,請三個人工資一萬,鋪租水電費開支一萬一,五月份收入兩萬五,兩個人一人得分2000元。
  • 快遞服務站創新就業模式 「十四五」期間有望新增百萬就業
    本文轉自【中國網科技】;「『十四五』期間,快遞服務站有望新增百萬就業。」近日,中國勞動經濟學會就業促進專業委員會發布最新報告稱,快遞服務站高效解決快遞末端服務效率與安全難題同時,正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和穩定的就業崗位,增加就業收入。
  • 「永久免費」的菜鳥驛站,靠什麼賺錢?
    據相關機構統計,疫情期間有約1500萬人把快遞放在菜鳥驛站達2周,1000萬人放了一個多月,200萬人放了3個月以上。而且寄存期間沒有任何的催件通知,似乎真的可以一直這麼存下去。看到菜鳥驛站實打實的免費,一些本來的快遞櫃用戶轉變了陣營,紛紛把收貨地址改成了菜鳥驛站。一位菜鳥驛站站長透露,五月份以來進站的包裹量上升了15%,生意比以前更火了。
  • 菜鳥驛站下一站:跟美團搶社區生意
    阿里的新基建野心菜鳥從單純的快遞驛站向生活服務升級,關乎到阿里在新基建大潮之中的整體布局。對於消費者而言,社區服務並不是簡單的業務疊加,而需要更加整體和全面的模式升級。根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的觀點來看,社區團購1.0是賣貨,圍繞餐廳、廚房、客廳、臥室、衛生間等家庭消費場景的社區新零售+社交電商模式,而2.0則是賣貨+本地生活+生活服務的統合。而菜鳥驛站這次的升級就是從1.0到2.0的變化,當然,菜鳥如今也僅僅是單純的將業務疊加在一起。這背後需要的是數位化升級的全面布局,需要更加全面地升級城市社區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更加穩定有保障的服務。
  • 那些幫你免費保管快遞的菜鳥驛站,為何能月入數萬?
    此前菜鳥驛站曾宣布,為了保障社區居民就業,將延長「專項就業扶持計劃」。此舉降低了加盟驛站的門檻,也可為更多消費者提供免費的包裹保管服務。目前,全國已有超100萬人申請加入菜鳥驛站。菜鳥驛站迎來了爆發性增長。根據5月22日晚發布的阿里財報,今年3月菜鳥社區驛站日均處理包裹數量同比增長超過100%。
  • 小驛站解決大問題 國家郵政局局長肯定菜鳥驛站方便末端、支持就業
    11月12日,國家郵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馬軍勝調研雙11旺季保障,抵達武漢第一站就到菜鳥驛站考察,為菜鳥驛站數位化、綠色服務體驗點讚。  在武漢東西湖區銀湖翡翠小區,瞻駿以前做電商,今年6月開了家菜鳥驛站,服務小區6000多人。  「這裡日常快遞600件左右,雙11最高會超過3倍到2000件。」
  • 菜鳥驛站發布就業報告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王媚)疫情已緩,就業火熱。作為開放就業平臺,4月1日,菜鳥驛站發布就業報告顯示,3月期間,超過40萬人關注諮詢加入菜鳥驛站,同比上月翻番。目前,7千家庭已完成入駐,「家門口就業」提供便利的社區服務。
  • 快遞服務站模式興起 「十四五」期間有望帶動百萬新增就業
    新華財經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 李唐寧 歐陽迪娜)近年來我國快遞業務規模持續擴大,末端投遞環節矛盾日益凸顯,在此背景下,快遞服務站模式開始興起。專家認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之下,應加快推動快遞末端環節生態重構,鼓勵快遞服務站模式發展,緩解用戶、企業和社區利益不平衡問題,並以此帶動就業。
  • 做菜鳥驛站對阿里巴巴有什麼好處
    導讀阿里投入這麼大的財力物力做出來的驛站意義何在?對阿里有什麼好處?早在前兩年,大多人還不知菜鳥驛站為何物。時至今日,菜鳥驛站已然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了。不僅僅是一線城市,連部分鄉鎮都能看到菜鳥驛站的招牌,菜鳥驛站正在逐漸成為菜鳥物流的重要部分和增長點。
  • 這一模式未來有望帶動百萬新增就業
    專家認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之下,應加快推動快遞末端環節生態重構,鼓勵快遞服務站模式發展,緩解用戶、企業和社區利益不平衡問題,並以此帶動就業。快遞業末端投遞環節矛盾日益凸顯截至2020年11月16日,中國快遞包裹數量已突破700億件,超過美、日、歐等發達國家經濟體數量總和。
  • 「永久免費」的菜鳥驛站 靠什麼賺錢?
    如果真要說有誰贏家,那也只能是在一旁「吃瓜」的菜鳥驛站了。  就在豐巢放出整改聲明的第二天,菜鳥驛站宣布:暫存包裹的服務不會對消費者收費,無論存放多久,都會免費妥善保管!  從實際情況來看,菜鳥驛站以前確實是這麼做的。據相關機構統計,疫情期間有約1500萬人把快遞放在菜鳥驛站達2周,1000萬人放了一個多月,200萬人放了3個月以上。
  • 推廣消費者選擇權 菜鳥驛站推四大舉措
    由於小區新開設了菜鳥驛站,他將包裹設置為驛站代收,下班後路過驛站時再取走包裹即可。「有時碰上出差,無論存放多久驛站都能免費保管。」陳先生覺得,菜鳥驛站就像是家門口的快遞管家,讓收快遞這件事兒變得更加方便。這家驛站的站長吳志波從事快遞行業多年,深知送快遞的難處。「很多人不在家,一個快遞要送多次,放門口或消防栓,一旦丟失無法證明,投訴問題多。」
  • 菜鳥驛站方便快遞最後100米
    目前,菜鳥驛站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陸續推出了免費保管、送貨上門等服務,消費者可自主設置是否使用驛站保管,還是快遞上門的服務;同時,新上線的「知心選」,正在探索包裹送達前由用戶自主選擇、按需送達,未來將覆蓋更多城市菜鳥驛站。家裡沒人怎麼辦?
  • 菜鳥驛站入局社區團購:已開放15城 大潤發、歐尚全面加持
    6月23日,菜鳥網絡總裁萬霖在2020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透露,將對菜鳥驛站進行升級,通過增加團購、洗衣、回收等服務,使其成為數位化的社區生活服務站。這意味著,菜鳥驛站將超越快遞,面向社區商業、家庭消費等豐富場景,告別單一服務,拓展商業空間。
  • 楊琳琳:菜鳥驛站無「菜鳥」 身殘志堅共創業
    4名工作人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肢體或者心智障礙殘疾,經反覆培訓後,他們逐漸掌握了快遞的出庫入庫、整理分類等工作,為自己找到了「新職業」,也為附近的居民服務著。   從2019年開辦到現在,這個主要負責收發快遞的菜鳥驛站每天至少有300票快遞流轉,每年能夠創收近6萬元。
  • 快遞末端存難題 菜鳥驛站推廣多元快遞服務
    由於小區新開設了菜鳥驛站,他將包裹設置為驛站代收,下班後路過驛站時再取走包裹即可。「有時碰上出差,無論存放多久驛站都能免費保管。」陳先生覺得,菜鳥驛站就像是家門口的快遞管家,讓收快遞這件事兒變得更加方便。這家驛站的站長吳志波從事快遞行業多年,深知送快遞的難處。「很多人不在家,一個快遞要送多次,放門口或消防栓,一旦丟失無法證明,投訴問題多。」
  • ...阿里成立AIoT創新中心、菜鳥裹裹年中報告:寄快遞同比增長70%...
    據介紹,阿里AIoT創新中心會打通消費洞察、產品設計、交互體驗、平臺接入、技術認證、場景聯測和生態服務的全產業鏈路,系統性地研發孵化數字社區、智慧生活、智聯城市等場景,三年內預計帶動相關產業經濟規模提升百億。其中杭州聯創實驗室將於年內落成,與地方政府共同引入區域內的相關企業,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城市數位化融合。
  • 增加社區團購、上門洗衣服務 菜鳥驛站的折騰能行得通?
    6月23日,2020年全球智慧物流峰會首次在線上舉行。菜鳥不僅宣布將把菜鳥驛站升級為數字社區生活服務站,增加社區團購、洗衣、回收等服務,還推出兩款新產品,即菜鳥驛站互動派樣機和菜鳥裹裹自助寄件機。試圖走出「拿快遞」固有印象的菜鳥驛站,能成嗎?
  • 菜鳥網絡第一財季收入同比增加 54% 菜鳥驛站申請者超過百萬
    原標題:菜鳥網絡第一財季收入同比增加 54% 菜鳥驛站申請者超過百萬     20 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 2021 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該財季阿里巴巴營收 1537.5 億元,同比增長 34%,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淨利潤 394.7 億元,同比增長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