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種姓制度」怪圈的印度牛,要麼成神,要麼被殺

2020-12-13 騰訊網

後續動物冷知識,喜歡的話請評論、點讚+關注!

下面看兩則信息

「近日,《印度斯坦時報》報導,Rashtriya Kamdhenu Aayog(RKA)組織負責人——(Vallabhbhai Kathiria)推出了一種由牛糞製成的「晶片」。並聲稱它可以減少手機的輻射,並且可以預防疾病。據悉,此款晶片被命名為「Gausatva Kavach」。」

「2017年~2020年各國牛肉出口排名,印度每年出口牛肉150萬噸左右,僅次於巴西和美國,高居全球第三位。」

2017-2020世界主要牛肉出口國排名

兩則都是關於印度牛的新聞,第一則當然也被印度人看成是搞笑的,但不妨礙印度牛在印度的地位,連政府高官都頻頻高調宣傳,渲染印度神牛的神奇之處。但第二條也許就出乎很多人意外了,印度把牛神化大家都清楚,但為什麼印度的牛肉出口數量卻這麼大,這看起來很矛盾。

下來阿mo來幫你們解開這個疑問。

一、何為神牛

印度人尊崇的神牛其實是有特指的,是瘤牛的一個亞種,也叫吉爾牛(Gir cow)。

印度瘤牛

看得出,和其他牛最大的差別是背上頸部位置有個碩大的牛峰,高挺聳立,像一個大瘤子;喉部皮肉鬆弛,形成明顯的皺褶層

印度牛和其他牛的區別

黃牛不是牛

在印度,印度教徒佔了總人口接近80%,而瘤牛又是印度教中的神牛,印度教吠陀經寫到:「牛:宇宙乃至眾神之母」,《聖雄甘地》中也評價:「牛是千萬印度人尊貴的母親」。由此可見,神牛在印度的地位。

那世界第三牛肉出口國又是怎麼回事?

既然神牛不可以殺,那肉是怎麼來的呢?

除了瘤牛,印度也大量存在著黃牛和水牛。在印度教徒眼中,黃牛水牛都不算牛。就像印度的種姓制度中,四大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之外,佔人口17%的達利特人(也稱賤民)也不算人民。

每年有大量的黃牛、水牛在幫印度人在耕種、運輸、產奶後又會被殺,成為出口的牛肉,命運與神牛相比可見之慘。

同樣是牛,水牛咋這麼慘

所以,在印度,牛也分為三六九等的,就像印度以前的種姓制度一樣:白色瘤牛最為尊貴(印度神話中的牛多指它),其他顏色瘤牛次之,然後是奶牛、黃牛和水牛。可憐的黃牛和水牛隻能作為刀下亡魂後被出口成為人們的口腹之物。

二、神牛的由來

1、牛對印度的農業發展至關重要

印度是一個農業大國,在古代耕牛對於農民有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他們提供了重要的耕種勞動力,是生產環節中起了關鍵的作用,依靠人的勞力,那麼土地上的糧食產量可能寥寥無幾,靠著耕牛,印度古代的農業水平才能不斷提升起來。

其次印度教禁止殺生,古代多數印度人是吃素,但需要從其他地方補充蛋白質,而牛奶作為蛋白質的主要來源。除了補充日常飲食需求,還是孕婦、嬰兒恢復和成長重要的營養物質,所以才有了「牛是印度人的母親」這樣的說法。

牛奶餵養人和神

2、神話傳說

由於牛在印度人的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於是便不可避免地出現在神話和諸多教派典籍中。

根據吠陀經文記載,有33種神居住在牛的身體裡。

住在牛體內的神

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溼婆(主宰生殖與毀滅、創造和破壞)的坐騎就是一頭大白牛,被尊稱為聖牛南迪。印度教神話中認為,溼婆常坐著這頭白牛巡視人間,所以在印度各地的溼婆神廟前就常出現這頭牛的雕像。

溼婆和白牛

除了溼婆,三大主神另一個主神毗溼奴也有關於牛的傳說,據說毗溼奴的第七化身羅摩曾發誓要侍奉聖牛而不得,後在第八化身克利須那時成為牧神,達成了侍奉生牛的願望。

據說摩奴(印度傳說的第一位國王)的後代一位國王在位時,發生了大災荒,人民飢不果腹、屍橫遍野。國王毫無辦法,又感大地女神不肯供養人間,於是拿起巨大弓箭射向大地。大地女神嚇得化為白牛逃跑。國王繼續追,最後大地女神逃不過,於是哀叫願以自己的乳汁供養大地和人民。最後國王放過她,她也把自己的乳汁供養大地,大地長出各種食物,解救了人民。後來國王下令不準宰殺牛。

(看到沒,印度神話中記載的牛都是指白色的瘤牛)

三、現在的「神牛」

現在印度的神牛,在社會地位很高。

他們可以自由地行走在城市街道上,橫穿高速公路,但車輛和行人遇到時,還要主動給他們讓路。在農村,它們可以自由穿梭在天地間,啃食農民的農作物。很多印度教徒遇到,還會主動餵養供奉它們。

印度教僧人會舉行各種儀式,來表達對神牛的尊敬和祭拜。甚至有人和僧人合作建立「生牛養老院」,幫助和餵養那些流浪在外,無法覓食的牛,讓它們安穩舒適地老去。

神牛享受著教徒的供奉和祈禱,人們給神牛披上各種裝飾品,在額頭點上紅色顏料,打扮成傳說中的溼婆(傳說的溼婆有三隻眼),禮敬和膜拜。

被裝扮的神牛

人們向神牛祈禱

神牛身上的各種產物,包括牛奶、酥油、尿液和糞便都被冠以各種神奇的作用(比如開頭的牛糞晶片)。比如各種新聞常見的牛尿有助身體、治療疾病,牛屎抹身能預防病毒疾病等。可以說神牛製品簡直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男的強身壯陽、女的滋補美顏,簡直神藥;小孩用了聰明健康、老人用了恢復青春。(看下圖,外國網站介紹,只是其中一部分)

一個外國購物網站介紹神牛酥油的作用

新冠疫情期間一位印度教領袖宣稱他可以通過手治療新冠疾病,但最後自己感染死去,還傳染了20幾個教徒。甚至連印度總理莫迪,為了團結和凝聚印度教徒,贏得民心,也在一些公開場合宣傳牛屎、牛尿治療病毒的方法(被中國網民調侃「莫迪老仙,法力無邊」),所以也就有了底下各層官員的宣傳的各種神奇產品。

莫迪餵養神牛

總結

可見,在印度,不止是人,連牛的投胎都很重要:成為白色瘤牛,享受著無上榮耀;成為水牛,那只能乖乖死於屠刀下,成為餐桌上的美食。

給贊

那年、那寵、那些事

喜歡我就不要靠近我,5部野生動物的電影

去掉美妝、濾鏡、PS後的美人魚—海牛

是鴨子出了軌,還是海狸劈了腿—鴨嘴獸

相關焦點

  • 抖音成了印度種姓制度的新戰場
    最近,因為印度TikTok被印度政府封禁後,中國的抖音出現了一批印度人,他們取名十分有意思,除了打下英文名外,還會敲入自己的種姓以及自己的身份。一群印度的網絡移民們,正通過抖音,悄然把種姓制度的糟粕輸入中國。
  • 維基精選:【印度種姓制度】
    這種種姓制度以婆羅門為中心,劃分出許多以職業為基礎的內婚制群體,即種姓。各種姓依所居地區不同而劃分成許多次種姓,這些次種姓內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許多聚落種姓,這些聚落種姓最後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層層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於整個印度次大陸的社會體系。因此,種姓制度涵蓋印度社會絕大多數的群體,並與印度的社會體系、宇宙觀、宗教與人際關係息息相關,可說是傳統印度最重要的社會制度與規範。
  • 印度的種姓制度
    印度人又不重視記錄歷史,研究印度歷史必須藉助古代希臘、羅馬、中國和穆斯林國家的文獻,近代印度歷史則要依靠英語文獻。 一提到印度,很多人首先就會想到種姓制度,有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還有一種存在於四大種姓之外的賤民,主要從事一些不潔的工作。種姓制度由來已久,是從歐洲東遷過程中,有一部分雅利安人進入伊朗,一部分進入印度。
  • 印度種姓制度是如何產生的?所有印度人都有種姓嗎?
    相信了解印度的人一定知道,印度國內現如今還存在著等級森嚴的制度,除了那幾個最令人熟悉的四大等級之外,大家還知道被排在種姓之外的群體嗎,而這種群體是印度國內最卑微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探究一下這些種姓是如何產生的。
  • 印度種姓制度是什麼樣的一種制度?
    而且由於印度實行種姓制度,不同人種之間不通婚,各個人種的特徵也被保留下來,有的印度人膚色黝黑,有的白皙。將這麼多人種整合在一起,而又特徵涇渭分明,這就要說到印度一個畸形的社會體系——種姓制度。3500年前,居住在高加索地區的雅利安人南下,一支向西進入伊朗高原,另一支繼續南下進入印度地區,並且徵服印度地區原住民,建立了種姓制度,包括婆羅門(祭祀貴族)、剎帝利(政治貴族)、吠舍(平民)、首陀羅(傭人)和賤民(不在種姓制度內,被開除人籍,不算人),雅利安人佔據種姓制度最頂層的婆羅門和剎帝利,其中婆羅門負責宗教祭祀,剎帝利負責治理國家。
  • 印度種姓制度是如何產生的 產生於什麼時代?
    從而演化成現代的印度教,甚至連佛都給納入新的宗教體系,成為印度教的神,佛教的教義比如非暴力等也成為印度教信仰的一部分。  伴隨著新的印度教的產生,也產生了對於種姓制度的新的解釋,這就是第二種解釋。  在印度教重要經典薄伽梵歌(BhagavadGita)中,神根據Guna和Karma的不同而創造了四個種姓。
  • 印度的種姓制度,如果外國人在印度結婚算什麼種姓
    《巴霍巴利王》劇照種姓制度是雅利安人在徵服印度後為了便於管理而創造出來的,為了讓被徵服者安於現狀不再造反,徵服者把原住民分了等級。《巴霍巴利王》劇照徵服者是最高一級,被徵服者是最低一級,為了讓被徵服者接受這種劃分,徵服者有意識地毀滅原有文化,並創造一種讓種姓制度合理的文化,經過幾百年的時間種姓制度已經非常完善
  • 從哈拉帕文明開始到雅利安人入侵,一篇文章看完印度種姓制度歷史
    種姓制度的起源就是如此,而種姓(瓦爾那)原本的意思就是顏色和品質。伴隨雅利安人在印度的不斷擴張,內部社會分化也日趨嚴重,森嚴的種姓制度就此形成。若對高種姓的人有侮辱或者傷害行為,要麼割去舌頭,要麼斬斷雙手。與之相反,高種姓人可以隨意打罵首陀羅,甚至在殺死他們之後,只需以牲畜的價格作為賠償。
  • 印度的種姓制度下,中國人去印度旅遊,屬於哪個級別?
    印度和中國一樣都是四大文明古國,而在印度有一種十分「可怕」的制度,便是種姓制度。雖然種姓制度在印度、孟加拉國、斯裡蘭卡等國都是普遍存在的一種以血統論為基礎的社會體系,但是這種現象在印度尤為嚴重。那麼在如此等級森嚴的種姓下,如果中國人去印度旅遊,屬於哪個級別?
  • 印度種姓制度的歷史,比佛教都悠久?是什麼力量讓佛教在印度消失
    【印度種姓制度的歷史,比佛教都悠久?是什麼力量讓佛教在印度消失】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但是在中外的史籍中所說的印度,並非指今天的印度,而是泛指南亞次大陸。它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和斯裡蘭卡諸國。古印度文明,首先發生在今天之巴基斯坦。早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這裡就進入銅石並用時代。
  • 印度「種姓制度」是怎麼回事?漢教不可不知
    誤解一.種姓制度將人分成四大類,其實應該是五大類種姓制度是印度比較獨特的社會文化現象,它將印度社會的人分為四個等級和一個等級之外的人群。婆羅門,第一等級,主要是僧侶貴族,壟斷宗教特權。儘管印度獨立以來,已廢除種姓制度,但幾千年來種姓制度造成的種姓歧視在印度不少地區、尤其是農村仍相當嚴重。誤解二:種姓制度是一層一層的壓迫體制,階層之間對立嚴重。其實不準確,應該是前三等壓制後面的首陀羅和賤民。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都屬於雅利安人,原本遊牧在東南歐和中亞,自公元前1500年左右入侵印度,是徵服者。
  • 印度最高種姓「婆羅門」有多牛?出生就是貴族,還享有一終身特權
    我們的鄰國印度,和中國文明一樣,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他們比起中國,在過去更容易受到西方文明的影響,從而產生了屬於自己特有的文化。而對於整個印度社會影響最為深遠的,莫過於種姓制度了,3000多年前,西方的雅利安人進入印度,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在後期的吠佗時代制定了古代世界最典型最為森嚴的等級制度,並且在地位、權利、職業、義務等方面做出了嚴格的規定。而印度的最高種姓婆羅門究竟有多麼牛呢?作為古代印度一切知識的核心人群,他們是社會中最為崇高的姓氏。
  • 印度種姓制度和現代社會,為何可以長期共存?
    印度的種姓制度是伴隨著印度幾千年的歷史存在的,老舊腐朽的種姓制度看起來與印度的現代社會格格不入,而這兩者又為何能夠長期共存呢?印度的種姓制度是雅利安人帶來的,原本的種姓制度僅是讓雅利安人的領導能夠遍布各個機構和從事各種工作,作為區分和確定雅利安人所在的一種方式。而後來隨著外來的伊斯蘭教統治印度,形成了影響印度上千年的用以區分各階級嚴苛的種姓制度,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統治者更好的奴役和統治人民。
  • 歷史是連續的:印度有種姓制度,南亞其他國家呢?
    不僅僅是印度有種姓制度,與它相鄰的國家其實都有,只不過在不同的國家,種姓制度的表現不同。更重要的是,種姓制度與印度教育是深度捆綁的。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雖然也有印度教徒,但是他們主體依然是一個伊斯蘭教國家,而伊斯蘭教在歷史上和印度教之間的問題矛盾也十分深遠。並且經常被用來抵制種姓制度的最佳法寶。
  • 印度最高種姓「婆羅門」有多牛?出生就是貴族,還永久享有一特權
    而在與中國相鄰的名叫印度的國家裡,種姓制度的影響卻一直傳承到今天,哪怕獨立以後種姓制度被廢除,低種姓高種姓的概念仍然存在,婆羅門就是印度種姓之中地位最高的一個階層。種姓制度源於印度教,具有3000多年的歷史,是古印度時一種以血統論為基礎的社會體系,除印度之外,斯裡蘭卡、孟加拉國等國家也都普遍存在,但以印度最為嚴重。
  • 這才是印度最真實的生活記錄,要麼愛,要麼恨
    作者:隨水來源:隨水文存從去年十月至今,已在印度定居半年,很多人都對印度這個謎一樣的國家充滿好奇,所以我就來講講自己在印度的生活。話說來過印度的中國遊客,對印度的印象普遍兩極分化——要麼愛,要麼恨,很少有中間地帶。
  • 種姓制度來源——奠定印度文明基礎的吠陀時代
    在此期間,最重要的一點便是雅利安人為主導的印度開始出現了等級劃分。這也是印度種姓制度的肇始。在早期吠陀時代,雅利安人的活動範圍還局限於印度河上遊和中遊,恆河的上遊。而到了後期吠陀時代,雅利安人的足跡逐漸擴大,他們開始向東南方向不斷滲透,整個恆河流域都出現了他們的身影。
  • 毛克疾:中國人最難以理解印度的一點,就是種姓制度
    【文/ 毛克疾】 我原來有一個印度的室友,他每天都用印度的音樂和印度的食物來轟炸我,我就聽著印度的歌,身上帶著印度的咖喱的味道到處走,這感覺挺神奇的。我就感性地對印度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後來我發現從理性的角度上來說,我也應該對印度產生興趣。
  • 甄博:什麼情況,印度高種姓開始嫉妒賤民了?
    透過此次騷亂可以清晰看出,印度教種姓矛盾是此次發生古吉拉特大騷亂的根本原因。究竟什麼是印度教種姓制度?它對印度社會產生了何種影響?強人莫迪能否妥善處理好這個問題呢? ,但種姓制度作為一種在南亞特別是印度延續了幾千年的宗教與文化制度安排,並未發生根本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