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身體寒氣排出來的最佳40天!為健康 別錯過

2020-12-21 健康科普速遞

2020年的三伏共計40天:

初伏: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10天

中伏: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20天

末伏: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10天

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熱的日子,被稱為「最難熬的日子」,但是,三伏天也是養生的好時節。

三伏天,身體排出寒氣的好機會!

中醫十分重視伏天養生。北京天壇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王文明2015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傳統中醫認為,一年四季之中,最能把身體的寒氣排出來的機會就是三伏天。

俗話說,「熱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熱酷暑的時期,自然界陽氣最旺,而人體的陽氣也達到最高。河南省中醫院中醫骨病科主任醫師郭會卿在2017年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表示,正是冬病夏治祛除身體寒氣的好季節,如今很多人陽氣虛,怕風怕涼,此時就可利用中藥燻蒸療法的熱蒸汽將體內寒氣逼出。①②

很多人以為「伏天裡要一心防暑」,正好相反,伏天最要提防的反而應該是「寒」。

「悶熱潮溼的三伏天,人體容易被寒邪侵襲。」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王建萍主任說,伏天開始,人體陽氣在一年中逐漸達到頂峰,血管處於擴張狀態,腠理開洩,一旦著涼,寒邪便容易趁機入侵。人們在夏季喜食冷飲、愛吹空調等過度貪涼的行為,都可能讓身體在無形中被寒邪傷害。

很多病都是由於進食寒涼而導致陽氣受損,或過於貪涼致外邪入侵所致。千萬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時防寒甚至比防暑還重要。③

所以說,入三伏後莫要貪涼。

三伏天養生做好「8個一」!

①一個溫度——26℃

西北醫院幹三病區副主任醫師權曉娟2019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夏季吹空調,較適宜的溫度為26℃以上,室內和室外的溫差最好不超過8℃。如果溫差過大,很容易造成頭暈、口乾舌燥、咳嗽流涕等不適症狀,嚴重時可能引發中風等併發症。④

②一次步行——出汗

人的養生要適應大自然的規律,該出汗的時候得出汗。

天津體育學院健康與運動科學系博士李慶雯2014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三伏天可以選擇「走暑」去,進行走路的慢運動,既運動健身,又能避暑養生。

可以利用平時時間早晚走走,一般40分鐘,2~3公裡最合適。⑤

③一杯熱茶——補鉀

三伏天給身體補足水分還不夠,還得適當補點鉀。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教授黃連珍2014年7月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持續高溫時,大量出汗,會導致體內缺鉀,倦怠無力,精力和體力下降,耐熱能力降低,因此,膳食中適量補鉀很重要。茶葉中富含鉀,喝茶不僅能解渴,還能幫助消除疲勞。⑥

④一碗豆湯——三豆湯

常有說法,「夏季吃豆勝過吃肉」,有一定道理。夏天很多地方有暑溼,胃口不好,而大多數豆類都具有健脾祛溼的作用。

原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王玉梅在2015年7月健康時報推薦了三豆湯(赤小豆、綠豆和黑豆)。先將豆子泡幾個小時,然後用小火慢熬至三種豆煮爛,就做好了。⑦

⑤一個午覺——補精氣

「午覺不睡,下午崩潰」。夏季氣溫高,晝長夜短,睡眠容易不好,而且人體消耗大,精力不濟。中午打個盹,補個15-30分鐘的午覺,能很好地恢復消耗的「精氣神」,讓下午有個好精力。

⑥一杯溫水——小口喝

水別等渴了再喝,經常小口小口喝杯溫開水。建議每天喝水量最好多於1200ml。

⑦一份蔥蒜——殺菌

天氣炎熱,食物容易滋生細菌,是腸道傳染病的多發季節,北京潞河醫院營養科陸霜梅在2016年8月健康時報表示,吃些殺菌蔬菜或多或少可以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這主要是指蔥蒜類,包括大蒜、洋蔥、韭菜、大蔥等。

這類蔬菜中含有豐富的植物廣譜殺菌素,生吃比熟吃的殺菌作用更強。⑧

⑧一次泡腳——保健

俗話說:睡前一盆湯,賽過人參湯。

泡足是一種自我保健方法。睡前熱水洗腳,能調補陰陽,溫通經絡,調和營衛,升清降濁,安神養心,健脾和胃,減輕苦夏的症狀。

三伏天養生千萬別做這些事!

1. 切忌:不開窗通風

三伏天不少人怕熱,全天閉窗室內吹空調。

「冬天受點冷、夏天出點汗,才能保證人體的這種體溫調節機制常用常新。」中日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白彥萍2017年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介紹,不能在空調房間呆得太久。經常呆在空調房中,就會導致不知冷熱、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冒。⑨

2. 切忌:冷風對著吹

頸椎對著空調吹,使頸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頸部持續痙攣、後背酸痛等。

3. 切忌:大口急喝水

天氣炎熱出汗較多,切忌不要迅速、大口喝冰鎮飲料,忽然過冷刺激會引起血管收縮,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而冷食也易引起胃部不適,影響消化。

4. 切忌:冷飲不離手

冰淇淋、冷飲適當吃解暑,大量吃會傷身。長期過量的冷食物進入胃,會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縮,黏膜層變薄,出現黏膜水腫和糜爛。

且夏季人體新陳代謝快,血管處在擴張狀態,突然食用冰飲,造成血管迅速收縮,引起血壓波動,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

5. 切忌:愛衝涼水澡

涼水澡固然可以降低體表的溫度,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夏季衝涼水澡。

中日友好醫院中西醫結合心臟內科主任醫師黃力2014年接受健康時報記者採訪時解釋,因為夏季出汗後,毛孔全張開著,這時候再用涼水一衝很容易感冒。

在涼水刺激下,血管迅速收縮,還會引起血壓上升、心臟供血不足等情況,尤其是有高血壓的老人。衝涼水澡還容易誘發哮喘、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以及胃腸疾病。⑩

6. 切忌:光腳踩地板

夏天炎熱,孩子喜歡在家裡光著腳跑來跑去,雖然圖了一時的清涼,但是長期光腳丫也會損害到寶寶的身體健康,尤其是愛著涼。

湖南省兒童醫院護士劉倩2020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如果在開著空調的室內光腳丫,容易導致寶寶的足部受涼,而足部是與脾胃相通的,容易把「涼」帶到脾胃,讓寶寶出現腹瀉、腹痛的症狀。

尤其家裡面地板是瓷磚裝修的家庭,千萬別讓孩子光腳玩。

7. 切忌:愛穿露臍裝

「穿得越少,對健康的危害越大!」

北京中醫醫院消化中心副主任沈晨2018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愛穿露臍裝、吊帶裝的女性,在出入有空調的場所時,室內外溫差較大,易引起腸胃功能紊亂和肩周炎、頸肩症候群等疾患。

尤其是露臍裝,中醫認為,肚臍又稱神闕穴,露臍容易引起胃腸功能的紊亂,導致出現腹痛、腹瀉等胃腸系統疾病。穿著過於露透,露出小蠻腰、大長腿、雙腳,這些地方也是人體衝脈和帶脈的必經之地,長期暴露著涼容易引起月經異常、白帶增多等疾病。

8. 切忌:情緒太激動

炎炎夏日,人難免會心浮氣躁,但激動情緒傷身體。

俗話說「心靜自然涼。」越是天熱,我們越要心靜,與人交流放慢語速,不急不躁。遇到不順心的事,學會情緒轉移,看看情景喜劇,聽聽相聲之類的。

相關焦點

  • 三伏天辟穀,瘦身祛寒最佳時機
    古人云: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所以三伏天是練功的最佳時機,排溼祛寒、瘦身塑形千萬不要錯過喲。01三伏天辟穀的好處:1、夏季是一年中最容易辟穀的時節,由於天氣炎熱大多數人都不愛吃飯,特別是不愛吃主食。4、三伏天是最適合調節溼寒體質的時候,高溫季節人體毛孔處於開放狀態,可以加大排除體內滯留在關節、臟腑、經絡內的寒氣,溼氣,濁氣,達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 連續7年的三伏都是40天!所以更要喝熱水?!
    今天是三伏中初伏的最後一天,明天中伏就開始了
  • 三伏將至去溼排寒黃金時期千萬別錯過!
    今年的三伏共計40天:初伏: 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10天中伏: 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20天末伏: 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10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熱的日子,被稱為「最難熬的日子」,但是,三伏天也是養生的好時節。三伏天,身體排出寒氣的好機會!
  • 三伏天是祛溼排寒的黃金期,這幾個方法教給你,大家別錯過
    現在已經進入了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天比較長長達40天左右,之所以說是三伏天,不僅是因為他的氣溫比較高,而且還是因為三伏天裡的空氣溼度比較大,有種悶熱的感覺,而且夏天的陽光紫外線照射也比較強烈,也是昇陽的好時機,更是去溼排寒的黃金期,想要祛溼排寒的一定要抓住這個黃金期,今天教給你這幾個方法,更有利於體內溼氣寒氣的排出
  • 2021三伏時間表:最易生病的40天快來了,不論男女都要這樣做
    今年40天的伏天,祝願大家身體健康,開心快樂!今年7月11日開始就將進入三伏天,大家要做好準備哦!入伏後,地表溼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外加上入伏後,高溫、高熱、高溼的 「桑拿天」將頻繁出現,熱浪襲人,酷暑難耐,各類健康問題也接踵而來,比如中暑、心血管疾病、心衰等。三伏天本身很炎熱,外加我們身體出汗多,消耗大,很容易出現疲勞、消化功能減退的情況。如果不通過膳食進行調整,吃的不對,很容易導致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入伏後有一個問題一般人都會搞混:「伏天裡我們是不是要一心防暑?」
  • 2021三伏時間表:最易生病的40天快來了,不論男女都要這樣做!
    今年40天的伏天,祝願大家身體健康,開心快樂!今年7月11日開始就將進入三伏天,大家要做好準備哦!,外加上入伏後,高溫、高熱、高溼的 「桑拿天」將頻繁出現,熱浪襲人,酷暑難耐,各類健康問題也接踵而來,比如中暑、心血管疾病、心衰等。三伏天本身很炎熱,外加我們身體出汗多,消耗大,很容易出現疲勞、消化功能減退的情況。如果不通過膳食進行調整,吃的不對,很容易導致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
  • 三伏「超長待機」40天!今日入伏,河南:不「伏」!
    三伏「超長待機」40天!今日入伏 ,河南:不「伏 」!今天(16日)進入「三伏」中的「頭伏」,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就要到了,全國多地即將開啟「蒸烤」模式。今年的三伏天「超長待機」,足足有40天。初伏7月16日至7月25日,為10天;中伏7月26日至8月14日,為20天;末伏8月15日至8月24日,為10天。未來5天河南大部仍無高溫出現雖然從今天起就「入伏」了,但是未來5天,河南大部仍無高溫出現。
  •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谷滿倉,食果腹(民以食為天)
    我國傳統的推算方法規定,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分別為初伏(頭伏)和中伏(二伏)的開始日期,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的第一天。每個庚日之間相隔10天,所以,初伏的時間為10天,末伏規定也是10天。中伏時間有長有短,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今年的三伏正好是40天。
  • 一文get如何把寒氣溼氣排出體外
    來源:新浪財經2020年的三伏時間是從7月16日開始,往後推40天,到8月24日結束。新浪保險-大健康提醒,想把身體養好的朋友們,一定要好好珍惜利用這40天!為什麼三伏養生如此重要呢?實際上,這是道法自然的養生法則。
  • 火爆三伏貼不是你想貼就能貼 貼藥前先辨明體質
    火爆的三伏貼不是你想貼就能貼  不知瘢痕體質擅用「三伏貼」,女子後背起泡留疤難消  ■早報記者 許奕梅 通訊員 張強 實習生 陳倩鈴  近來泉州氣溫節節攀升,有的地區更是超過40℃。
  • 入伏了,一定要準備好這個東西,別忘了哦~
    2016年的三伏天總共有40天,其中7月17日「入伏」,7月27日「中伏」,8月16日「末伏」,8月25日「出伏」。初伏:7月17日至年7月26日中伏:7月27日至年8月15日末伏:年8月16日至年8月25日俗話說「熱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炎熱、悶溼的季節,戶外陽光火辣辣地烤著,室內空調冷嗖嗖地吹著,在忽冷忽熱中,即使身體健康的人也難免頭暈目眩、食慾大減,還有盛夏帶來的各種暑溼熱毒。苦夏之苦,身體不好的人真是吃不消。
  • 如何排溼氣寒氣 祛除體內的溼氣寒氣方法
    如何排溼氣寒氣 祛除體內的溼氣寒氣方法時間:2020-12-18 00:1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如何排溼氣寒氣 祛除體內的溼氣寒氣方法 1、運動。很多人現在或是因為忙碌而沒有辦法運動,或者是因為懶惰而沒有運動,這就不能排汗,體內的溼氣自然就沒有辦法排出來,溼氣就會在我們的身體裡聚集啦。我們要多運動眯著眼不僅可以排汗,還可以鍛鍊我們的身體。    原標題;如何排溼氣寒氣 祛除體內的溼氣寒氣方法    1、運動。
  • 最全的三伏知識!!唯美時分送健康福音,贈送所有會員免費尊享三伏天灸
    2014年三伏天已經到來了!!已經入伏了!! 這30天時間,請不要食冰鎮的水、飲料和食物,會促使寒氣入侵不能排出。冬天之所以怕冷、手腳涼都是三伏天不注意導致,要想使體內的寒氣排出,請堅持在伏天喝熱水,會把體內多少年深入骨隨的寒氣逼出來。
  • 三伏牢記「六個一」,照著做少生病!
    傳統中醫認為,一年四季之中,最能把身體的寒氣排出來的機會就是三伏天。三伏養生做好「六個一」!人的養生要適應大自然的規律,該出汗的時候得出汗。三伏天可以選擇「走暑」去,進行走路的慢運動,既運動健身,又能避暑養生。
  • 萬病不離寒氣,排寒氣的方法!
    鼻尖的溫度變低,是寒氣從肺裡出來最明顯的症狀。通常這種低溫會早於各種有感覺的症狀之前出現。有些人的眼白這時也會出現淡淡的藍色,特別是兒童最容易有這種情形,做母親的人一看到小孩眼白變藍時,就應該摸摸的鼻尖,如果也變得冰了,那麼就必須先有小孩即將感冒的心理準備。可以在家中先預備好退燒藥,當體溫升到三十八度半以上時就先用退燒藥防止身體成傷害。
  • 來排除我們身體裡面的寒氣溼氣
    來排除我們身體裡面的寒氣溼氣。如果說你會吃飯。你會百病不生,就是說吃飯有兩種,一種是吃什麼?第二種是怎麼吃?今天給大家著重的講怎麼吃?就是吃飯的時候怎麼健康。那講這個話題之前先給大家講一下我們傳統的人是怎麼吃飯的?吃飯之前可能要喝碗湯或者喜歡吃什麼稀飯。
  • 為什麼你的三伏貼效果不好?三伏貼 別瞎貼
    還有的網友從網上購買三伏貼DIY。三伏貼到底有沒有用?「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對此,京鳳堂中醫館醫生提醒市民,想要真正達到個性化取穴和最佳效果,必須由專業醫師辨證後取穴。伏友最好不要圖便宜和省事自行購買敷貼;2.選材用藥、劑量配伍
  • 三伏流汗助「排毒」,多酸多甘慢運動
    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三伏天是熱的標誌,是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氣溫節節攀高,各類健康問題也接踵而來,但是這個時節也是冬病夏治的好時候。
  • 芳療講冬病夏治——三伏精油配方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熱、陽氣最旺盛的一段日子,外在環境如此,人的身體也會共振,身體的陽氣處於一個比較旺盛,往外發散的狀態。趁這個時候,用一些辛溫走竄的藥物或精油,把身體裡面伏藏在深處的寒氣、溼氣,搜刮出來,達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配方:濃度5% (濃度低的好處,使用頻率可以增加,濃度太高,容易燥熱。)
  • 揭秘三伏貼的真相!(附三伏貼時間匯總)
    但是先別被高溫嚇到愁成苦瓜臉,好好把握三伏天,這也是治病的好時間!這樣的調理方法,比不發泡的,病邪會排得更加徹底。三伏貼主驅散寒氣,提升正氣,所以三伏貼調理的病大部分都是「寒」病。陽氣不足,易受寒氣侵襲,三伏貼主貼此類疾病,並且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