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社交恐懼症」的四大星座:自己不走出去,也不放別人進來

2020-12-14 木白說星座

文|木白

社交恐懼症是神經症的一種。主要表現為過分和不合理地懼怕外界某種客觀事物或情境,患者明知這種恐懼反應是過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覆出現,難以控制。一起來看下,哪幾個星座的人,容易患有社交恐懼症。

01 摩羯座

摩羯不會承認她們自己有社交恐懼症的,但她們的種種表現又都完全符合。比如死宅,不愛去社交和應酬,如果可以用文字溝通,她們絕不會發語音。

她們很怕別人粘著自己,或者總是對自己說心事,沒完沒了的那種。喜歡待著做自己的事,特別怕麻煩,有時候會特別焦慮,對於身邊發生的一些不可控的事情,她們會表現得有些暴躁,然後又不得不強迫著自己去面對和處理。

在與人相處中,摩羯還很敏感,一旦感覺到對方不喜歡自己,或者自己不喜歡對方,她們都會在自己心底裡劃分出距離來,減少接觸和聯繫。

朋友總是那幾個,對於陌生人沒有辦法相信,愛笑,用來偽飾自己的內心,看起來禮貌總比面癱好些。她們不愛出門,不愛交朋友,甚至於戀愛,也是一邊期待,一邊又不敢行動。對於自己的心,過分保護,生怕為誰淪陷而落入不受控的狀態。

02 天蠍座

天蠍被人騙多了,又或者是天生沒有安全感,讓她們多疑,焦慮,不安,彷徨。對於陌生人,她們有很強烈的社交恐懼,但有時候又會逼迫自己去認識,去嘗試,然後一次次敗退,陷入一些惡性循環裡。

她們常努力掏心掏肺對別人,卻無法真正相信別人,這是一種很矛盾的自我掙扎。始終無法消除自己的戒心,哪怕別人對自己釋放了善意,天蠍有一點被害妄想症,她們敏感,也怕別人會佔自己便宜。

她們的社交恐懼症不是拒絕與別人見面,或者是拒絕與人相處,而是天蠍的內心掙扎,她們總是不斷地自我催眠,在肯定與否定間遊移不定,讓自己特別難受,備受煎熬。

03 處女座

處女座過分的較真和執拗,會讓她們不太能接受別人的敷衍,而作為不了解處女座的人,也同樣無法接受處女座的吹毛求疵。

所以雙方的表現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立的,如此,也更容易造成處女座不想走出去,而別人也不願意走進來的結果。

處女座是一個很看重內心的星座,她們的個人主義比較重,還有點唯心,不太容易被說服,也不樂意去改變。心裡有自己對人事物的看法,並且堅定認為自己是有道理的,還努力去證明這些道理是對的。

她們不願意去做無意義的社交,與其去應酬一群陌生人,還不如自己待在一個安靜的角落,心裡反而平和。她們也不奢望別人能懂自己,也不需要,處女座是一個挺孤高又蠻清冷的星座,她們願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且甘之如飴。

04 獅子座

獅子座看似大咧,霸氣,熱鬧。其實,她們的內心對於不必要的社交應酬是拒絕的。不願意強迫自己去融入人群,甚至她們內心是保守的,有自己的世界,並不希望被外界打破。

獅子很不喜歡解釋自己,也不太願意去妥協,她們有一些我行我素,任性和自我。有時候會給人比較強勢的感覺,有一些距離感。但其實,這是她們對於自己的一種自我保護,不願意去應付太多她們認為不重要的東西,大多數時候,獅子也只願意活動在自己熟悉並且覺得有安全感的範圍裡。

這就表現在她們在熟悉人面前會很瘋,而在陌生人面前會很冷,幾乎是兩個極端。因為在心裡劃分了非常明顯的界限,用來區分自己人和陌生人,所以表現出來的狀態也特別不一樣。過冷過熱,這也是社恐的一種表現。

你有社交恐懼症嗎?多出去走走,嘗試去接觸新事物,嘗試接納別人,也給自己增加自信,走出自己的小圈子,打破自己設定的壁壘,就是一個進步。

相關焦點

  • 社交恐懼症討好不了別人,也會為難自己,要學會允許自己成為自己
    也就是說這種恰到好處的配合,都不是頭腦思維參與的一種下意識的條件反射,你就不會有恐懼焦慮等情緒的產生。而社交恐懼症恰恰相反,在人際交流互動上出現了障礙。表現出來的餘光恐怖或者是對視恐怖,正是這種心境障礙的最大特徵所在,正因為這種下意識的條件反射機制失敗了,思維及時參與滲透進來了:我這樣做會不會得罪別人,我這樣做會不會讓她對我產生什麼不好的想法,為避免這種狀態的或者害怕引起別人不快而做的努力。社交恐懼症最大的問題在於自己在頭腦裡面努力去尋找那種正常的狀態,或者是裝扮那種正常的感覺的衝動就像幽靈一樣揮之不去。
  • 社交恐懼症患者的獨白:看低自己而放大別人
    在這個熱鬧的社會裡,很多人會穿梭大街小巷,然後有一部分人非常害怕與外界接觸,大多時候喜歡獨處,這類人被稱之為社交恐懼症患者,多見於青少年。你是否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怕說出去被笑話在一個陌生的環境束手束腳,經常擔心自己表現不夠好,重要的場合,緊張焦慮到驚慌失措,為了避免這些會迴避社交呢?這類人如果走出心理的安全區,與外界人打交道,或者去公共場所會出現強烈的焦慮恐懼的情緒,而且還會伴有心慌、出汗、呼吸急促等反應,這種情況驅使著ta們逃離社交與外界接觸。
  • 感覺自己有社交恐懼症,不知道跟別人聊什麼,氛圍很尷尬,怎麼辦
    不管是哪一類恐懼,帶有社交恐懼症的人真正害怕的不是別人, 而是自己。這些人共同的特點是過分敏感、完美主義、自我要求高、過分注重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過分關注自己、固執、膽小…… 他們總是希望做到最好,又常常害怕自己不能做到最好。社交恐懼症的危害很大,會降低工作效率,降低機體免疫力,加重精神疾病,嚴重者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
  • 社交恐懼症的表現,社交恐懼症如何自愈
    有可能你還自己沒有發覺。人不可能個個都特別的有才華,也不可能個個都那麼優秀,很多先天條件是我們不能選擇的。所以我們需要在生活中加強自己社交能力,而去接觸一些很有能力的人。你會發現你的生活中會有很大變化,通過互相的幫助來獲得生活中你的自信。加強社交能力讓你對於社交提高興趣,這個可是生活的重點。
  • 表面高冷,其實是內向的星座,有社交恐懼症,害怕別人靠近他
    1點星座你以為他是高冷,其實他只是性格內向而已,網上跟你聊天聊得飛起,段子張口就來,說得頭頭是道,而現實生活中的他卻有嚴重的社交恐懼症,非常害怕別人靠近他。他很害怕受傷,害怕別人不喜歡他,害怕突然有一天你就離他而去,在他心裡,非常缺乏安全感,不信任人,時刻都做好了任何人都會離他而去的準備,所以他不會輕易跟誰親近,當別人主動靠近他時,他會慣性地防備,那麼在十二星座中,像這樣的星座都有誰呢?
  • 走出社交恐懼症「羞於見人」的誤區
    主要表現為:自我封閉、不敢交友、害怕社交;有社交的欲望而得不到滿足,由此而產生焦慮、孤獨;不敢面對挫折,由此而逃避現實,覺得只有躲在沒人的地方才安全。但是社交恐懼症的表現形式不僅僅是面對陌生人而手足無措,而且還表現為不能在公眾場合打電話,不能在公眾場合和人共飲,不能單獨和陌生人見面,不能在有人注視下工作等較為極端的行為。在這種恐懼、焦慮的情緒出現時,還常伴心慌、顫抖、出汗、呼吸困難等症狀。
  • 你是否也覺得自己有社交恐懼症?
    以前學長也很不愛與人社交,初三暑假,整整一個暑假沒出過門,見到人群的一瞬間覺得這個世界很陌生,心裡恐懼感特別強,以至於我呆愣了 5 分鐘都不敢走到人群當中,我十分害怕冒犯別人,自帶無限冷場的屬性,特別是在高中和大學之間的幾年時間,話題到我這裡就……最怕空氣突然安靜~當時的我其實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所以,我當時覺得,別說做個社交達人,正常跟人社交都~真~難!
  • 怎麼克服「社交恐懼症」?你有社交恐懼症嗎?
    社交焦慮障礙通常在青少年時期起病,大約有7%-13%的人在一生中的某個時間患過社交焦慮障礙,它是最常見的心理障礙之一。04、在與別人交流時,擔心自己的某些行為讓對方不夠滿意…………因此可以看出,社交焦慮某方面會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具有社交恐懼症的人會過分監控和關注自己在社交的行為,並且會對自己的言行做出負面評價,社交恐懼症就像是洪水猛獸,壓迫著我們,阻礙著我們做許多想要做的事情。
  • 社交恐懼症,你有嗎?
    社交恐懼症和內向的區別在《不害羞、不怯場、不高冷》中說:社交恐懼症又名社交焦慮障礙。他們害怕別人的注意、害怕人群聚集的場合、害怕與人打交道……在人群中他們會有強烈恐懼緊張的內心體驗和出現迴避反應的恐慌,極端情況下他們甚至會選擇與社會隔離。那社交恐懼症和內向又有什麼區別呢?
  • 我有社交恐懼症,擔心別人看穿我的想法,不敢看對方眼睛怎麼辦?
    我有社交恐懼症,擔心別人看穿我的想法,不敢看對方眼睛怎麼辦?有人說,自己性格內向不喜歡與人交往,事實上,很多外向性格的人,也有社交恐懼症。他們因為敏感多疑,多思多慮的特點,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在和別人說話時,注意力不是集中在說話的內容上,而是放在了自己的表情是否自然,臉有沒有紅,呼吸是否急促,對方是否看出了自己內心的想法上,忽略說話的內容,這樣的交談自然容易跑偏,然後,自己沒聽清對方在說什麼,所答非所問,導致聊天中斷或出現尷尬。
  • 社交恐懼症與內向性格不一樣
    每個人天生都有自己的弱點,性格不一樣所面臨的困難也有所不同,性格開朗的人天生喜歡社交,而性格內向的人,在參加社交場合時畏手畏腳,不敢展示自我。社交恐懼症患者有所不同,他們最大的敵人往往是自己,只是他們不知道罷了。
  • 哪有人喜歡孤獨,只是他們有社交恐懼症
    對於個體來說,社會交往能夠讓個人去認識世界,了解社會,形成自己的人際交往圈子,可以說人天生是社會性的動物,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和別人進行交流,就算是簡單的商品交易也是社交的一種。人不可能孤獨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活著就需要同別人交流,而社交恐懼症則會阻礙個人的發展,將個人孤立起來。
  • 當孩子有這三種表現時,父母需要警醒,孩子是否患上社交恐懼症
    在班裡組織活動的時候,總是會有那麼一些個孩子不願意去參加。還有情況就是參加了活動,孩子卻站在角落一聲不吭,拒絕和周圍的同學一起說笑打鬧,把自己鎖在一個小世界裡,怯生生地看著世界外的孩子。再有就是平常的班級小組討論的時候,有些孩子一同別人說話就放不開聲音,支支吾吾,臉也紅彤彤的。
  • 用光遇來解釋,什麼叫社交恐懼症?社交恐懼症如何自我治癒?
    穿過人群時,總感覺,好像大家都在對TA指指點點,總感覺好像被人們的目光凌遲,被人們注視著,手都不知道該怎麼放。另外,TA很苦惱。TA認為自己很貼心也很細心,對朋友也很好,願意毫無保留地關心朋友。但不知道為什麼,TA總是很容易被大家遺忘。
  • 為什麼社交恐懼?你有社交恐懼症嗎?
    放輕鬆,其實,偶爾在某些社交場合感到緊張是正常的,比如去赴約或者當眾演講,都可能讓你心裡七上八下。 真的社交恐懼症患者即使在日常交往中也會感覺焦慮、恐懼、難為情或者尷尬,會覺得有人在時時監控你,或者在背後評頭論足。
  • 預防社交恐懼症:部分社交恐懼症可自愈
    【導語】在我們從小到大的認識中,有病就需要接受治療。但是,廣東省人民醫院心理精神科主任醫師謝永標說,社交恐懼症患者,或者具有社交恐懼症狀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有部分人能夠通過自身緩解這種焦慮、恐懼的症狀。部分社交恐懼症患者可自愈社交恐懼症不用治療就能好?
  • 治癒社交恐懼症,先從這幾點開始改變
    社交恐懼症患者的世界,外人永遠不懂,也很難進入。有時候他們的一些行為在外人看來是古怪的,其實他們自己也為此苦苦煎熬,一直在孤獨地尋找著解脫的出口。因為社交恐懼症絕對不是一兩天就能擺脫的,但也不像想的那麼難以治癒,小小的改變從這幾點開始。我的一個朋友,她曾經就有嚴重的社交恐懼症。
  • 口罩,治好了我的社交恐懼症
    尤其對於有社交恐懼症的人來說,更是如此。走在公司走廊上可以目中無人保持高冷,不用假裝厚道和同事尬聊了。聽到不好笑的笑話,也不需要尷尬而不失禮貌地微笑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不願意社交的時刻,對於輕微的社交恐懼,除了用口罩獲得暫時的心理庇護之外,可以用以下方法來應對。1. 不給自己貼負面標籤停止對自己的批評和否定,撕下自己有社交恐懼症的標籤,不把自己看做有問題的人,而是當做自我完善、自我挑戰的機會。
  • 害羞、膽小、不願意社交,我是得了社交恐懼症嗎?
    遠遠看到認識的人馬上低頭玩手機,只為了不打招呼;透過電梯門看到不熟的同事火速按關門鍵,完全不想一起坐電梯;中午去樓下吃飯,在門口看到有認識的同事,立刻轉身換一家店;下午4點要和工作夥伴視頻,早上10點就開始深呼吸;……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有人說這是得了「社交恐懼症」
  • 社交恐懼症的表現 學會這些社交不生問題
    恐懼症是以恐怖症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神經症。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社會恐懼症人群,他們不願意與人交流,看每個人都會很怕。害怕別人注意到自己。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社會恐懼症的表現以及治療方法。社交恐懼症的表現社交恐懼症:主要是在社交場合下幾乎不可控制地誘發即刻的焦慮發作,並對社交性場景持久地、明顯地害怕和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