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社交恐懼症「羞於見人」的誤區

2020-12-15 駐馬店網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 郭豔平

社交恐懼症又名社交焦慮症、見人恐怖症,是一種對社交或公開場合感到強烈恐懼或憂慮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現為:自我封閉、不敢交友、害怕社交;有社交的欲望而得不到滿足,由此而產生焦慮、孤獨;不敢面對挫折,由此而逃避現實,覺得只有躲在沒人的地方才安全。但是社交恐懼症的表現形式不僅僅是面對陌生人而手足無措,而且還表現為不能在公眾場合打電話,不能在公眾場合和人共飲,不能單獨和陌生人見面,不能在有人注視下工作等較為極端的行為。在這種恐懼、焦慮的情緒出現時,還常伴心慌、顫抖、出汗、呼吸困難等症狀。據統計,平均每10人中就有1人為社交恐懼症所苦,但就診者廖廖無幾。許多患者因長期處於人際關係障礙及社交能力喪失的情況下並發了酒癮、毒癮或抑鬱症等精神疾病。

如何走出社交恐懼症「羞於見人」的誤區,自我克服社交恐懼症呢?

1、從心理上去掉在社交中的自卑感:若帶著消極的心理,常常會使自己不願多說話、不願多活動。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在社交上不如別人,並不是什麼都不如別人,要多想一想自己的長處。不習慣社交的人,尤其要去掉自卑感,樹立一種自強、自信、自立的自我精神,只有這樣,在心理上才能戰勝消極,在待人接物中,變得主動、顯得落落大方。

2、從心理上去掉「怕」字:正常的社交活動,並不帶有什麼神秘的色彩,只不過是社會間人與人的交往與應酬。因此過分注意自己社交中的言談舉止是多餘的,隨和、大方、自然、平時怎麼說、怎麼做,社交中也如此,時間長了,社交就習慣了。

3、注意社交的「有備無患」:如社交前可帶著明確的社交內容參加社交。心理上有了具體社交內容,就可以把注意力從自身轉移到事物上,不致於過分緊張。初次社交可以在社交活動比較老練的人陪伴下,由陪伴者唱「主角」,自己唱「配角」,這樣既可以學到別人的社交方式,又可以藉以訓練自己的社交能力,防止社交中出現尷尬局面。不斷地告訴自己,這種恐懼是可以消除的。並正確認識人與人交往的程序,了解與人交往的方法。

4、提前對社交恐懼的事物和場景脫敏:其次要查找出自己產生社交恐懼的事物種類,並試圖挖掘心靈深處的根源。在一個假想的空間裡,不斷地模擬發生社交恐懼症的場景,不斷練習重複發生症狀的情節,並不斷地鼓勵自己勇敢面對這種場景,以便從假想中適應這種產生焦慮緊張的環境。

5、強迫療法,小步漸進:先站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適應後減少人數,在商場裡購物;接著再減少人數,參加一些大規模的聚會;然後參加小聚會,並試圖發表你的觀點;最後和自己很懼怕的人交往,並時刻給自己以獎勵。利用這種方法,經常不斷地練習,就會使病症有很大的改觀。

6、主動羞怯與緩解羞怯:做一些克服羞怯的運動:例如:將兩腳平穩地站立,然後輕輕地把腳跟提起,堅持幾秒鐘後放下,每次反覆做30下,每天這樣做二、三次,可以消除心神不定的感覺。害羞使人呼吸急促,要強迫自己做數次深長而有節奏的呼吸,這可以使緊張心情得以緩解,為建立自信心打下基礎。與別人在一起時,不論是正式與非正式的聚會,開始時不妨手裡握住一樣東西,比如一本書,一塊手帕或其他小東西。握著這些東西,對於害羞的人來說,會感到舒服而且有一種安全感。

7、胸有成竹,無所畏懼:有時你的羞怯不完全是由於過分緊張,而是由於你的知識領域過於狹窄,或對當前發生的事情知道得太少的緣故。假若你能經常讀些課外收籍、報刊雜誌、開拓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閱歷,你就會發現,在社交場合你可以毫無困難地表達你的意見。這將會有力地幫助你樹立自信,克服羞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註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駐馬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社交恐懼症的表現,社交恐懼症如何自愈
    生活中人人都是離不開社交。社交可以讓你的生活更加豐富美好,但是社交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和各種各樣的事情。這樣有不少人就會懼怕社交,那麼社交恐懼症的表現,這是需要大概有個了解,不然當你自己有社交恐懼症的時候,自己都不會知道。會對你的生活大大折扣,讓身邊的朋友和親戚都遠離你。
  • 怎麼判斷社交恐懼症?廣州治療社交恐懼症的醫院哪家好
    核心提示: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與人交流的方式越來越多,社交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經濟和社會環境的變化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變的更加重要。但在這時,有一部分人卻對此十分恐懼與牴觸。雖然明知這種恐懼是過分且不合理的,但仍反覆出現難以控制。社交恐懼症,社交恐懼症是一種對社交場合及人際接觸過分擔心、緊張的一種症狀,發病群體多為青少年和早期成年人。
  • 社交恐懼症的幾大症狀
    社交恐懼症是一種對社交場合及人際接觸過分擔心、緊張的一種症狀,發病群體多為青少年和早期成年人。即使是普通人在人多的場合也會有一點害怕和焦慮,如何判定自己是否有社交恐懼症,這裡給大家普及一下相應的症狀。十分在意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人多的場合總是覺得有人在觀察你,從而表現的很不自然,過分的隱藏自己,以至於不敢在公眾場合大聲說話、吃東西。與人交流的時候十分費勁,害怕與人交流甚至逃避。與人交流的時候會語無倫次或不敢直視對方的眼睛,容易臉紅或害羞的低下頭來。總是小心翼翼的處理與別人的關係,過度敏感,或者對別人的一個舉動,一句話過分解讀。
  • 有「社交恐懼症」的四大星座:自己不走出去,也不放別人進來
    文|木白社交恐懼症是神經症的一種。主要表現為過分和不合理地懼怕外界某種客觀事物或情境,患者明知這種恐懼反應是過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覆出現,難以控制。一起來看下,哪幾個星座的人,容易患有社交恐懼症。01 摩羯座摩羯不會承認她們自己有社交恐懼症的,但她們的種種表現又都完全符合。比如死宅,不愛去社交和應酬,如果可以用文字溝通,她們絕不會發語音。她們很怕別人粘著自己,或者總是對自己說心事,沒完沒了的那種。
  • 如何勇敢的走出第一步?《神鵰俠侶2》手遊治癒社交恐懼症
    其實,與其羨慕抱怨,不如勇敢走出第一步。勇敢的心中,想與那個TA說幾句話從此開始一段故事,然而對著TA的頭像和空白的聊天框遲遲不知道該如何開口,怎樣開始?怎樣接話?怎樣結束?這就是典型的社交恐懼症,沒有太好的朋友沒有專屬的圈子,沒有聊天的對象而然內心卻不甘寂寞。如何才能治癒這樣的社交恐懼症呢?最近,小編卻在一款遊戲測評上發現了答案。
  • 預防社交恐懼症:部分社交恐懼症可自愈
    但是,廣東省人民醫院心理精神科主任醫師謝永標說,社交恐懼症患者,或者具有社交恐懼症狀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有部分人能夠通過自身緩解這種焦慮、恐懼的症狀。部分社交恐懼症患者可自愈社交恐懼症不用治療就能好?「社交恐懼症有一個特別的現象,有部分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能夠通過自身緩解這種焦慮、恐懼的症狀。」
  • 社交恐懼症怎麼治療 你們了解社交恐懼症嗎
    生活當中有些人會患上社交恐懼症,而患上社交恐懼症會影響患者的正常人際交往的,那麼如何治療社交恐懼症呢?社交恐懼症有哪些危害呢?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一看吧!社交恐懼症怎麼治療社交恐懼症西醫治療1、催眠療法:精神分析師將你催眠,挖掘你心靈或記憶深處的東西,看你是否經歷過某種窘迫的事件,試圖尋找到你發病的根源。
  • 怎麼克服「社交恐懼症」?你有社交恐懼症嗎?
    #社交恐懼症的理想世界#若要沒事,我便不見人——《一人分飾兩角》社交焦慮(又稱作「社交恐懼」)就是指面對可能被他人審視的一種或多種社交情況時產生顯著的害怕或焦慮。我們都是社會人,每天不可避免地會參與到一些社交場合中。課堂上的小組討論,上臺演講、發言、與好朋友的朋友見面,同學聚會、公司聚餐、工作上的餐桌洽談等等。看見過網上的一條「段子」:一個社交恐懼症的人在網上加入了一個社交恐懼症互幫互助的群,結果從進去到解散這群的人就沒說過一句話。
  • 社交恐懼症,你有嗎?
    社交恐懼症的人和內向的人都不喜歡在人群中,但是不同的是:社交恐懼症的人他們是想要去社交,但是因為害怕不敢去社交。而內向的人只是單純地喜歡獨處,喜歡向內求。內向的人並不是不敢去社交,他們只是不想,不喜歡。
  • 遠離社交恐懼症需要「以我為主」
    調研針對探探平臺18至35歲的用戶發放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超4000份,其中40.2%的人表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恐」,52.7%的人認為自己缺乏社交技巧,也有55.6%的人對自身條件不夠自信。(12月21日《中國青年報》) 社交恐懼症並非新近出現的社會現象,作為公共話題時常被提及,並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和激烈的討論。
  • 2018年社交恐懼症人群最害怕的10個瞬間
    最近跟朋友聊到社交恐懼人會害怕什麼瞬間,聊了一下。發現對於社交恐懼症的人群還是有很多害怕的時候,而且一些我們認為沒有什麼的,對於他們來說,還是一個很大的麻煩。或許這也跟自身的心理素質有關,但是每個人總會有害怕的一些事情。
  • 那些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天知道我們這些社恐星人為了躲避社交,產生了多少讓人迷惑的行為和思想啊。 在網絡上跟人稱兄道弟,面基的時候卻又慫的不行。 社恐源自醫學範疇的一個詞——「社交恐懼症」,這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心理病症,發病率在3%—13%,取一個中間值來算的話,大概有1億中國人正在被」社恐「支配。不過我們社恐星人大多只是存在社交恐懼的情緒或傾向,可能遠沒有到達病理的那個程度。
  • 你是內向還是社交恐懼?社交恐懼症的5個細節
    首先,要知道社交恐懼症和內向羞怯是不同的許多人認為社交恐懼症不過是膽小和羞怯不習慣參加多人聚會,而更願意待在家中,事實上,社交恐懼症患者不敢與他人交談,也不喜歡參加多人聚會,但這種情況不是因為他們膽小害羞,而是他們真的害怕和焦慮社交,試想一下,你是否會因為僅僅是從隔壁同學借了一個橡皮擦而全身緊繃,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不斷模擬如何表現自己的小劇場,甚至連手都在發抖
  • 口罩,治好了我的社交恐懼症
    所以,它有效地緩解了成年人的社交恐懼。那麼,什麼是社交恐懼症呢?有些人明顯而持續地害怕一種或多種社交情境,經常覺得在社交場合中被人注視、觀察和議論。他們害怕因為行為失當而陷入窘境或招來羞辱,所以總是逃避這些場合,即使身處其中,也一言不發,把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以至於常常被人忽略,就像是隱形人。
  • 花季少女怕說話,只因社交恐懼症
    「張叔叔,我的社交恐懼症好了,現在又可以和同學們正常交流啦。」元旦期間,17歲的曉薇(化名)來市口腔醫院心理一科複查時,興奮地對該科主任張俊峰說。去年9月開始,曉薇不願與人說話,與人講話不敢直視,好像做了虧心事似的。張俊峰為其進行4個月的心理治療後,曉薇的社交恐懼症終於得以治癒。
  • 社交恐懼症是什麼?我們該如何科學對待?
    什麼是社交恐懼症?社交恐懼是屬於焦慮症的一種,也算一種神經症。《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將其定義為一種過分的境遇性害怕,即個體在公開表演場合和社交場合下擔心被人審視,害怕自己會出醜和行為窘迫。但具體來說,並非所有對社交恐懼的情況都可以叫做社交恐懼症。接下來我給大家舉一些例子說明一下:比如當我們面對陌生人時會緊張和臉紅,這是屬於社交焦慮。
  • 用光遇來解釋,什麼叫社交恐懼症?社交恐懼症如何自我治癒?
    一個不想透露名字的粉絲問我,社交恐懼症該怎麼辦?01TA的問題是這樣子的:TA是一個很內向的人,TA深受社交恐懼症的困擾。02用光遇的遊戲機制,來解釋社交恐懼症在光遇這個遊戲裡,有這樣一個機制。這是社交的第一步。而內向的人,就是沒有走出這個第一步。沒有點火這個動作,也就斷絕了所有後續的可能性。為什麼有些人,脾氣不好,不體貼,對朋友不好,可是身邊依然有很多夥伴?為什麼內向的人,朋友少?因為內向的人,不敢和人點火。內向的人,臉皮太薄,又想太多。
  • 8個表明你不是一個內向的人,但卻可能擁有社交恐懼症的跡象
    另外,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內向」和「社交恐懼症」的概念是相同的。這其實並不正確,它們存在本質上的區別。針對這個話題,今天安迪將帶來了,8個表明你不是一個內向的人,但卻可能擁有社交恐懼症的跡象。1、狹小的舒適區如果一個人只希望與一小群熟悉的朋友交流,那這就是內向的一種標誌,但也可以成為社交焦慮的先決條件之一。
  • 社交恐懼症患者的獨白:看低自己而放大別人
    在這個熱鬧的社會裡,很多人會穿梭大街小巷,然後有一部分人非常害怕與外界接觸,大多時候喜歡獨處,這類人被稱之為社交恐懼症患者,多見於青少年。你是否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怕說出去被笑話在一個陌生的環境束手束腳,經常擔心自己表現不夠好,重要的場合,緊張焦慮到驚慌失措,為了避免這些會迴避社交呢?這類人如果走出心理的安全區,與外界人打交道,或者去公共場所會出現強烈的焦慮恐懼的情緒,而且還會伴有心慌、出汗、呼吸急促等反應,這種情況驅使著ta們逃離社交與外界接觸。
  • 你是否也覺得自己有社交恐懼症?
    以前學長也很不愛與人社交,初三暑假,整整一個暑假沒出過門,見到人群的一瞬間覺得這個世界很陌生,心裡恐懼感特別強,以至於我呆愣了 5 分鐘都不敢走到人群當中,我十分害怕冒犯別人,自帶無限冷場的屬性,特別是在高中和大學之間的幾年時間,話題到我這裡就……最怕空氣突然安靜~當時的我其實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所以,我當時覺得,別說做個社交達人,正常跟人社交都~真~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