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老人的自述:到了晚年,才明白兒女和退休金,不是最可靠的

2021-01-09 網易

2020-12-17 04:24:45 來源: 文藝大星球

舉報

  60歲老人的自述:到了晚年,才明白兒女和退休金,不是最可靠的

  文——彤哥


導語:

  人到晚年會發生很多的變化,對於老人來說兒女的陪伴還有退休金的踏實,都會給他們安全感,很多人都希望能陪在自己兒女的身邊,能過一個幸福的晚年,也有人覺得他們一個人生活,每個月有固定的退休金,一個人生活倒也是輕鬆自在。

  那麼到老年之後,是不是真的有兒女在身邊,有退休金就會真的靠譜了,有人覺得並不是這樣的,我們來聽一下這位阿姨是怎麼說的吧。


  01

  歐陽阿姨,60歲。

  我在55歲的那一年退休了,退休之後我一個月的工資8000塊錢,而且我兒女陪在我的身邊,都有房子,可是我突然覺得我的生活絕對有點孤獨,覺得一點也不是那麼的幸福。

  很多人都羨慕這種生活,而且一個月的退休金還這麼高,我為什麼會孤獨呢?可能在我的內心當中,是因為我的老伴他離我而去了,在前幾年我老伴,他就走了,他走了之後,我覺得好像失去了一些東西,失去了一些靈魂,因為他是一個特別愛我的男人,這一輩子有他在的時候,我總會感覺到溫暖,感覺到幸福,可是從他走了之後,我就失去了那種感覺。

  他在這個家裡,給我起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柱,他這一輩子從來也沒有說讓我受過什麼苦,可他做的最狠心的一件事就是,比我要早離世,把我一個人丟在這個世界上。

  他走的那段時間我很久都沒走出來,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也是慢慢的,從那段陰影當中那段悲傷當中走了出來,自從我老爸去世了之後,我就一個人回到老家,我跟他一起生活在老家,這麼多年,對老家有著非常多的念想。


  ?

  02

  在別人眼裡我的兒女,他們也特別的孝順,可是他們很少有時間回來看我,因為工作時間太忙了,有時候他們會出去旅遊,但也不會帶上我,可能覺得我太老了,適合不了這樣的生活。

  有時候我看到別人家的兒女和3差5就回來,我突然覺得有些羨慕,也有些心酸,到了我這個年紀,確實希望有個人能陪陪我聊聊天,其實白天的時候還好,但是一到夜晚一個人睡覺的時候,總覺得整個寂寞都籠罩了下來。

  年紀越大,我越發現看清楚了,當一個人生活即使有退休金有兒女,但是這些東西根本就沒有用,沒有一個陪在我身邊的人更來得親切,更來得有安全感,錢買不來親情也買不來陪伴。


結語:

  我覺得,既然這一切已經強求不來的,倒不如好好過一下自己的生活,好好的享受一下自己的晚年,如果在有機會的前提之下,我們再遇見另一個陪伴我們後半生的男人,這樣的生活豈不是更加的美好嗎?不要去糾結的太多,只要每天活得精彩,活得開心,不是胡思亂想那就行了。

  到了老年之後,其實依靠兒女是非常不現實的,因為兒女他們都有自己的事業,有自己的家庭,他們為了這個家庭壓力很大,他們不回來看望也是他們的苦衷,我們也應該多理解一下兒女,畢竟曾經我們在年輕的時候,也非常很少陪伴他們,這個社會就是這麼現實,也就是這麼的真實。

  一個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還是一個心態問題,如何學會為自己而活,心態放好了,那麼自己的生活也就好了,也不會再擔心各種各樣的問題,不要去想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趁我們還有這個信心,還有這個金錢,去做一些我們曾經喜歡做的事情,去完成一些我們沒有完成的事情,這樣的生活,才是更有追求,才是充滿意義的。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END-

  文-彤哥

  關注我,下期更精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一個退休獨居女人的感慨:晚年能讓我依靠的,不是孩子和退休金
    真實生活當中,當我們老了,頭髮白了,走不動路了,其實我們能依靠的不是兒女,不是微薄的退休金,而是自己,是與自己風雨幾十年白手起家,遲暮又攜手白頭的伴侶。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是靠不住的,很多人為了維持自己的生活就已經拼盡了全力,月光族更是難以積攢下多少積蓄,每月發了工資,又要還車貸、房貸,生養了自己的孩子,也要為雙語幼兒園的學費操心,為孩子興趣班報名費操心。
  • 65歲老人自述:人到老年,有錢和沒錢的差距太大,趁早多存點錢
    但是對於王阿姨來說,她卻很孤單,自從老伴去世後的6個年頭,只有一個年是兒子陪他過的,剩下5個年他都是陪嶽父母過年去了 ,直到65歲了王阿姨才明白了一個終身哲理——有錢才是硬道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來聽一下65歲老人王阿姨的自述:人到老年,有錢和沒錢的差距太大,趁早多存點錢吧!
  • 3個70歲老人的傾訴:人到晚年,面臨的最大困境不是錢
    在很多人心目中,認為人到了晚年,只要身體健康,袋裡有錢,就可以過一個幸福安康的晚年。豈不知,許多老年人晚年生活不快樂,與這兩樣都沒有關係。鍛鍊身體,有個好身體,在人們心目中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不信你看,每天華燈初上時,各小區空地上大量跳廣場舞和鍛鍊的人們就證明了這一點。
  • 兩位退休人員直言:每月七千退休金,但卻想「早點走」
    很多時候,在多數人看來,人到晚年,要是老人手裡面有退休金並且家境殷實的話,那麼老人的晚年生活應該是幸福無比的,至此老人現在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盡情的安享自己的幸福晚年生活才對。但是俗話說:「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我們有些老人有退休金還有銀行存款,但最後卻過得很是憋屈,甚至於還活成想「早點走」的地步。
  • 兒女雙全的七旬老人哽咽:男孩和女孩的差別,到晚年才知道
    「微夢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從古至今,「一兒一女」這樣的家庭,是大部分人一直所追求和嚮往的,兒女雙全也是家庭幸福與圓滿的象徵。這樣父母就既不用擔心傳宗接代的問題,也不用擔心會缺少一件不漏風的「小棉襖」陪伴在左右了。可試問一兒一女的家庭真的好嗎?養育男孩和女孩,真的沒差別嗎?
  • 有錢和沒錢,晚年生活差距有多大?3位70歲老人說的話很現實
    有人說,他家的最小兒子連家裡的水電暖的費用都要跟他要,所以,他沒有辦法,為了多掙些錢,每天很早就起來把社區裡的垃圾箱翻一遍。人到了老年,已經沒有能力再跟年輕時那樣打拼生活了,僅僅靠著撿拾廢品掙些錢。那麼人到晚年,手裡有錢和沒錢的老人生活的差距有多大?我們聽聽3位70歲老人的真心話,很現實,也扎心。
  • 2位80歲老人心裡話,退休金八千多,唯一的心願:早點走
    對於很多老人來說,他們不需要兒女每月給他們多少錢,也不要兒女的大房子,老人們最渴望的是,兒女能夠經常陪陪他們。李奶奶,80歲,退休金8000元李奶奶今年80出頭,住著三室一廳的房子,每月退休金8000多,一雙兒女都很有出息,在國外發展。在旁人看來,李奶奶是很多人羨慕的對象。
  • 人到晚年,陪你到最後的,不是老伴,不是兒女,而是他們!
    這句話雖然聽上去有點絕情,但它也向我們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感情會變的,當你到了晚年,躺在病床上的時候,你的老伴和兒女可能都會離你而去,而這個時候能陪在你身邊的,很有可能是以下這一切。一、醫生、護士,還有保姆當人上了年紀,失去自理能力的時候,陪伴在你身邊最久的很有可能就是家裡的保姆或者是醫院裡的醫生和護士,雖然你有老伴也有子女,但是老伴總有一天會離開你,而兒女們也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他們不能時時刻刻陪伴在你身邊,而那些陪伴在你身邊的醫生護士還有保姆,他們因為收了你的錢財,所以就成了陪伴在你身邊最久
  • 2020「退休金等級表」出爐,5級以上養老無壓力,兒女也省心
    很多老人在談到養老問題時,表示自己有退休金,不需要兒女額外操心。但是老人的退休金的多少,也是有等級之分的。這不網上最新的2020「退休金等級表」出爐了,快來看看吧!這張等級表將退休金分為了10級,第一級為100萬及以上,第二級為50到100萬,第三級為30到50萬,第四級為20到30萬,第五級為10到20萬。
  • 60歲阿姨:拿著退休金,老伴卻要求上交給他,晚年還是一個人好
    導語到了晚年之後,每個人都想好好享受晚年生活,但很多時候,現實生活中沒有這麼順利的事。有的人可以安心過晚年,但有的人卻過得苦不堪言,就像這位60歲的陳阿姨,她每個月都有退休金,可老伴卻要求她把退休金給他,所以陳阿姨認為晚年還是一個人好。陳阿姨/60歲我老伴幾年前就去世了,後來我又重新找了個老伴,找老伴只是為了有個伴。
  • 75歲老人坦言:人到晚年,有錢與沒錢的區別太大,趁早多存錢吧
    等我老了才知道,確實如此。人到晚年,手裡沒有些積蓄,在需要花錢的時候,伸手跟子女要錢的滋味太難受了,那份酸楚只有經歷過得人才能夠懂得。雖說金錢不是萬能的,可到了老年,如果沒錢,那是萬萬不能的。雖然大家覺得談錢傷感情,談錢太俗氣,可不談錢卻又傷心,尤其是老人需要花錢時,有多少子女因給父母拿錢彼此傷害的呢?
  • 退休老人自述:老了以後錢放哪裡好,給兒子還是女兒,誰最可靠
    最值得信賴的兒子,有進沒出當人們老了時,他們的賺錢能力絕對跟不上年輕人,他們沒有額外的收入 ,只能依靠微弱的退休錢。如果你年輕的時候自己存了一點,這還好。如果年輕的時候沒存下多少錢,到了晚年一定要學會「自私」。
  • 活到六十歲,才知道和自己最親近的人,並不是子女
    想起走過的路,經歷過的事,人生總會有各種感慨和懷念,對曾幫助自己的人、愛過的人總會念念不忘;對沒完成的承諾、未了的心願也會一直掛念。人到了60歲後,事業上也會暫停,過上退休養老的生活。對老人來說,儘量不給孩子添麻煩才是真的,畢竟此時兒女處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段,生活壓力大,老人不去打擾才是明智的決定。
  • 老了有錢最管事,85歲老人:用退休金請保姆,相處3年感覺很好
    人到晚年,日子都不好過,若遇到子女孝順,又有能耐的,老人可能會享些清福;若遇到子女不太好,自己有沒有多少養老錢的,那麼晚年的日子確實不太好過。「養兒防老」是我們多少輩人的傳承習慣,可在當今社會卻越來越被遺棄了,更多的時候,養老還是要靠自己。
  • 70歲老人哭訴:直到老伴去世了,我才明白最好的晚年生活就一種
    在這個世上,我們最無能為力的事情就是時間的流逝,最令人痛苦的事情就是擁有時不懂得珍惜,失去了才後悔不已。大多數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習慣,小時候想要快點長大,等到長大了又想要回到小時候。人到中年渴望回到年輕時候,等到老年又後悔時間過得太快,人生留下了太多的遺憾。
  • 60歲老人存多少錢,退休之後能衣食無憂?農村老人默默垂下了頭
    大量的老人退休,同時年輕人生育願望走低,未來社會的人口結構和社會福利體系,或將會出現不小的變化。那麼對於一個老人來說,60歲退休之後,到底有多少存款,才能安穩養老呢?
  • 3個老人自述:晚年不接受這樣的養老方式,寧願自己一個人過
    可我自己真的是不願意和他們一起生活,我始終都寧願自己過。他們都說要給我照顧晚年,也就商量了要輪流照顧我,但這種輪流的養老方式,我是真的沒有辦法接受。 輪流養老雖然說看起來是沒有被自己的兒子拋棄,但其實這完全就是對老人的一種折騰。我不說其他的,就單單在這個兒子家住一個月,又要跑到另外一個兒子家住一個月,這樣搬來搬去的,真的是讓人住得不安心。
  • 一位老人的心聲:養老院和兒女家各住一個月,才知道晚年歸宿在哪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是所有人都嚮往的晚年生活,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很少有人能如願,尤其是人到晚年,當我們需要兒女的時候,他們往往會因為工作和生活而不能陪伴在我們身邊,那到了晚年,究竟哪裡才是我們的容身之處呢?今天二大媽給大家帶來一個退休老人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從中得到啟發。
  • 晚年跟孩子住和自己住哪個幸福?兩個70歲老太的經歷告訴你答案
    然而,人到晚年之後,糾結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跟自己的兒女住好一點,還是自己住好一點?「養兒防老」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就算如今生活條件變好了,很多老人擁有不菲的退休金,足以讓自己在不依靠兒女的情況下,也能過上相對富足的退休生活,很多老人還是會選擇與孩子住在一起。因為老人們操勞一生,想擁有的無非是晚年之後怡兒弄孫的生活。而行至晚年,老年人最難以抵禦的不是衰老,而是孤獨。
  • 70歲老人:生一場大病,才知道晚年能靠誰
    70歲的老人李奶奶一直住在鄉下,老伴前幾年去世了,兒女們有說讓她去和她們一起住,但是老人還是習慣農村的生活,所以一直堅持住在農村。 雖然已經70歲,但是李奶奶生活還是能夠自理的。可是天有不測風雲,最近李奶奶去撿柴火的時候眼前發昏摔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