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晨說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談戀愛是一個相互了解的過程,也是為了今後步入婚姻作準備。
所以,在我們的腦海中可能會形成這樣一個意識,談戀愛時間越長,婚姻質量越高。
因為很多婚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在談戀愛的時候就已經解決了,而且兩個人在一起時間越久,感情也越深厚,這樣的婚姻質量自然就很高。
的確,對於這一點我不否認,但現實往往是,談戀愛時間越久的情侶,到最後反而連婚都不願意結了,更別說什麼婚姻質量的高低。
在電影《一路驚喜》裡,郭採潔扮演得嘉怡和男友維利,相戀七年卻遲遲沒有結婚,以致於讓嘉怡變成了一個恨嫁女。
維利認為,結婚無非是多了一張紙而已,他們現在感情這麼好,結不結婚根本不重要。
但是嘉怡有了母親這樣的前車之鑑,當初父親就是這樣「哄騙」母親的。
所以,她也害怕步母親的後塵,期待維利能夠給她一個真正的家。
那麼,為什麼很多人談戀愛時間長了,反而不想結婚了呢?
我們可以從心理學角度分析。
一、適應性心理
我們從一開始的陌生到後來的熟悉,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這個適應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磨合的過程。當我們漸漸地習慣了這種生活狀態後,如果再想改變,就又需要打破之前的生活模式,重新進入一個新的適應過程。
當然,很多人對此是表示拒絕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戀愛談得時間越長,結婚的可能性反而越小。
二、談戀愛承擔的責任要小
戀愛不同於婚姻,談戀愛只需要情投意合,不用承擔家庭責任。
就拿最一般的情況來說,如果只談戀愛,男生不需要準備彩禮婚房,女生也不需要整天面對婆媳關係。
這樣一來,的確少了很多麻煩,而且婚後的生活質量也可以提高。
假如日後因為感情不和而分手,也不需要考慮離婚財產分割問題。
相比之下,談戀愛所承擔的責任要更小一些。
三、認為愛情不需要一紙婚書
有這樣想法的人,他們的感情一般很牢固。
兩個人能否走到最後,需要的是感情,而不是一張結婚證。
之前徐靜蕾在接受採訪時提到,對自己現在的狀態挺滿意的,不會因為結婚就變成一百二十分。
再加上現在人們的思想觀念越來越開放,不再拘束於傳統的婚姻,更願意追求一種自由自在的感情。
也就像他們說的,結不結婚都不重要,反正已經在一起這麼長時間了,即便是沒有結婚,也照樣可以過得很好。
的確,這一點不得不承認,有的夫妻看似表面和諧,但實際上早已沒有了感情,但是又害怕離婚後失去現在的一切,於是仍然維持著所謂的婚姻。
這對哪一方來說,都是一種煎熬。
所以,談戀愛時間長短和能否步入婚姻,真的沒有很大的關係。
就像我們生活中經常見到一些閃婚的情侶,有的甚至僅認識三個星期,就決定了要與對方共度餘生。
婚姻對於多數人來說,都是一項必選題,如何選擇到正確的答案,就需要自己仔細地摸索,任何人的經驗都不如自己親身經歷來得實在。
對於還在戀愛中的男女來說,珍惜你們在一起的時光,認真對待彼此才不負此生。
對於已經結婚的夫妻,記住一點,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關於作者|一晨說
暖心情感寫作者,心理學研究者,專注於個人成長
這一生最幸福的事就是與你相遇,喜歡的話,就點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