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老西兒的功與過:為什麼很多山西人懷念閻錫山?

2020-12-14 觀今昔

作為民國一方軍閥的頭頭兒,閻錫山得到的世人評價褒貶不一,但在山西人的口中,閻錫山的總體形象還是比較高大的,筆者從一個山西人的角度,藉此文簡要分析一下閻錫山至今仍被很多山西人懷念的原因。

閻錫山簡要生平

閻錫山生於1883年,山西五臺人,字百川,清末與民國初期重要政治軍事人物,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六期畢業生,中國同盟會會員,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

閻錫山


宣統三年(1911年),閻錫山被舉為山西都督,民國六年(1917年)兼任山西省長。

民國十六年(1927年),閻錫山任國民革命軍北方總司令,次年第三集團軍總司令。民國十九年(1930年),閻錫山與馮玉祥、李宗仁聯合倒蔣,失敗後逃往大連。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任太原綏靖公署主任,重掌山西軍政大權。

1949年4月,閻錫山逃離山西,後赴臺灣,1960年病逝於臺北,終年77歲。


閻錫山於山西之功

1、使山西開始形成獨立的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

出任山西省長之時,閻錫山先後設立山西省銀行、太原兵工廠等諸多金融機構與兵工企業,形成金融支持工業發展的模式,使山西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獨立的工業體系。

晉綏軍作為軍閥混戰時期的少數從子彈到槍炮都能自給自足的軍隊,正是閻錫山致力於建設山西工業體系的結果。


2、普及了山西的義務教育,提升了山西的整體教育水平

民國時期,山西的經濟狀況低迷,閻錫山頂著巨大的困難在山西普及四年義務教育,在城市、鄉村中建立學校,要求適齡兒童上學,並且不收任何學費,盡力使不論城鄉的兒童都能得到統一的教育。

如此龐大的教育體系需要的花費不言而喻,而閻錫山卻始終堅持,其毅力也可想而知,根據統計,山西適齡兒童上學比例達在十之六七,陶行知曾說:「除山西外,中國與義務教育可言」,可見這個時期山西義務教育實行的成果。

3、極大改善了山西的交通狀況

山西地形多少山川,自古交通不便,雖易守難攻,是兵家必爭的「亂世之強藩」,但對地區經濟的發展很不利,也正因如此,閻錫山積極在山西修築交通道路,如著名的同蒲鐵路,這些交通道路的修建使山西省內的交通情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同蒲鐵路



4、發展農村經濟,穩定社會

閻錫山在農村推行「六政三事」,「六政」指水利、種樹、蠶桑、禁菸、天足;三事指種棉、造要、牲畜,這些都直切當時農村經濟問題之要害。

在城市化率很低的民國時代,農村經濟的穩定對社會穩定起著重要作用,農業是社會穩定的前提,閻錫山的一系列措施使山西的農業得到發展,農民可自給自足,安居樂業,每逢戰亂,陝西、河南等地很多災民會逃往山西謀生,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閻錫山所建的功績。


5、領導了一系列會戰,沉重打擊了侵略的日軍。

閻錫山在抗戰時期採取兩面政策,「九一八事變」後還支持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但閻錫山實則是一個被低估的抗戰功臣。

1936年,閻錫山派傅作義率晉綏軍前往綏東阻擊日軍,取得大捷。七七事變後,閻錫山積極抗日,與共產黨合作成立新軍等抗日隊伍,並領導了忻口會戰、太原會戰等一系列戰役,在山西對日軍造成了沉重打擊,


閻錫山被懷念之原因

閻錫山統治山西,對於內部的軍閥混戰,閻錫山不熱衷參與,晉綏軍大部分處於中立狀態,穩定發展經濟,使山西的經濟得到了恢復,山西人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顯提高。

北伐時期,晉綏軍改旗易幟維護國家統一。

抗戰時期,閻錫山服從國家統一指揮,積極抗擊日寇,完成了山西軍人的使命。

對外維護民族大義,對內造福一方子民,由此,閻錫山有什麼理由不被山西人懷念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刪


相關焦點

  • 山西人為什麼愛吃醋?
    提起山西,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煤」和「醋」,這是山西最閃亮的兩個標籤,煤我們就不說了,今天說說山西的醋。山西的醋是全國出名的,山西人嗜醋如命也是名揚國內。山西人到底有多愛吃醋,又為什麼那麼愛吃醋呢?山西地理位置優越,四面皆有天險,東有太行屏障,西有黃河襟帶,南有王屋山、黃河,北有陰山、大漠,易守難攻,自古被稱為「表裡山河」。圖-春秋戰國時期趙魏韓三家分晉山西這種獨特的地勢,造就了獨特的山西人,無醋不歡、嗜醋如命。在山西有很多關於醋的說法,如:「人是鐵,飯是鋼,一頓沒醋心發慌。」「有醋可吃糠,無醋肉不香。」
  • 閻錫山榮歸故裡,為什麼每次都步行回家?
    閻錫山,家在山西五臺縣,出生於光緒年間,原本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階層。辛亥革命爆發後,閻錫山順應時代的潮流,加入了革命,並且在佔據山西後,成為了山西革命軍裡最大的長官。閻錫山榮歸故裡,為什麼每次都步行回家?閻錫山的一段話讓人羞愧!
  • 張仲民︱模範省與「紙面政治」——閻錫山如何統治山西?
    1925年8月23日,上海《申報》第三張第九版上發表了一個狹長的大約幾百人的集體照,系中華教育改進社8月17日太原召開的第四屆年會的全體合影,拍攝者為太原美麗照相館,合照右邊更有一非常顯眼的放大的閻錫山「最近」之頭像,遮蓋住了後面很多人。
  • 他28歲獨霸一方,執掌山西38年,民國四朝元老,至今為人們所懷念
    山西王閻錫山閻錫山1883年出生於山西五臺,早年讀過私塾,後來參加山西武備學堂,因為成績優異保送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在日本期間加入同盟會,學成歸國後擔任陸軍團長,1911年殺死山西巡撫,響應武昌起義,宣布山西脫離清政府,為辛亥革命的成功立下大功,1912年被袁世凱任命為山西督軍,這一年他28歲,堪稱少年得志,也是當時全國最年輕的督軍,從此開始了他獨霸山西38年的傳奇生涯。
  • 觀一座閻府院,讀半部民國史,山西閻錫山及其故居的是是非非
    觀一座閻府院 讀半部民國史閻錫山其人在回答閻錫山的故居在哪兒之前,我們還是先來了解一下閻錫山這個人吧。這個內容比看他的故居更精彩十分。閻錫山的一生頗富傳奇性。他對山西的絕對統治長達38年,這在民國時期各地軍閥中是絕無盡有的。閻錫山自稱是在「三顆雞蛋上跳舞」的人(三顆雞蛋指的是蔣介石,日本人,紅軍)。閻錫山於清光緒九年九月初八出生於山西省五臺縣河邊村(現在的山西定襄縣河邊鎮),那條河叫滹沱河,河,在河的對面,有一徐姓人家,閻、徐兩家人一家富一家窮,雖沒有過多的交往,但應該還是相互有所了解的。
  • 閻錫山在山西的時候,他用兩招,保住了督軍之位
    閻錫山被稱為是民國官場的第一精明人,這個絕對是名至實歸的。閻錫山留下的《老狐狸經》中,有這樣一句話,講得非常生動:禍到臨頭要豁得出,險到臨崖要轉得快。這句老狐狸真經提到了兩個關鍵詞,分別是「禍到」和「險到」,該如何應付「禍和險」的問題,我們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借鑑閻錫山《老狐狸經》中「有益」的辦法。袁項城當上了北洋的大總統後,閻錫山的禍事和險情很快就來了。
  • 閻錫山麾下五虎將和十三太保
    民國時代中國湧現出了很多軍閥,比如說被稱為「山西王」的閻錫山。閻錫山在武昌起義後成為山西總督,從此開始了自己統治山西的歲月,他一直採取保境安民的政策,儘量不和軍閥混戰。經過他30多年的苦心經營,山西的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了「模範省」。閻錫山能夠成就一番事業得益於他善於用人,他麾下有「五虎將」為他效力。
  • 從宜川秋林鎮到吉縣克難城 山西一代梟雄閻錫山的迷信人生
    後來查詢資料才得知,那就是當年閻錫山第二戰區司令部官民居所的所在地。閻錫山其人了解近現代史的人,對閻錫山其人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閻錫山,山西五臺縣出生,山西太原中榜並赴日留學,山西太原響應同盟會發動起義,爾後,又接連以山西省都督、督軍、省長、北方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太原綏靖公署主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山西省政府主席的身份,執掌山西政權、軍權長達38年之久。
  • 「山西王」閻錫山死前留下7句話,聲稱自己不後悔,令人回味
    「山西王」閻錫山死前留下7句話,聲稱自己不後悔,令人回味。 閻錫山是山西五臺縣河邊村人,他是在日本陸軍史官學校畢業的,還領導了太原的辛亥起義。可以說是從辛亥革命一直統治山西30幾年,當然也是做了38年的山西王,還推動了山西近代化的發展。
  • 閻錫山的首席謀士,名叫趙戴文,他對山西的貢獻是別人無法替代的
    閻錫山有一個《老狐狸經》,裡面曾有這樣一句話:在錯路上邁步愈大,吃虧愈大,故人做事第一當審其事為對為錯。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如果通俗一下就是,如果做正確的事,每日只要做一點,終於有一天會贏得勝利,可是做錯誤的事,你越努力,錯誤越大,失敗越大。
  • 閻錫山有一發明被人取笑,卻讓日軍聞風喪膽,後來大家爭相仿造,你...
    閻錫山有一發明被人取笑,卻讓日軍聞風喪膽,後來大家爭相仿造,你一定見過 大家都知道抗日戰爭時期,抗日部隊武器裝備極其匱乏,一般都是扛著小米長槍,去對抗日本鬼子的飛機大炮。中國各地的抗日部隊面對武器裝備先進的日本軍,被打的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 醋元宵、醋油條,在萬物皆可醋的山西,居然還冰淇淋也不放過!
    給重慶人一個火鍋,能涮下整個宇宙;給陝西人一個饃,能夾住整個世界;給山西人一瓶醋,能拌所有的一切。萬物皆可醋,說的就是山西了。提起山西,老西兒這個稱呼就不得不說。舊時山西人被稱作老西兒,宰相寇準(即使他並不是現在意義上的山西人)被叫做寇老西兒、軍閥閻錫山被叫做閻老西兒……人們常以為是因為山西在太行山西面,才叫老西兒。實際上這是個諧音,老西兒=老醯(xī,即醋)兒。無醋不歡山西人吃醋有多可怕呢?萬物皆可醋可不是說說而已,什麼醋拌麵、醋溜白菜都是常規操作而已,神奇的還在後面呢!
  • 15歲追隨閻錫山,守墓58年,88歲的他:閻部長在哪,我就在哪
    「忠誠敦厚,人之根基也。」人性過於複雜,有的人為了蠅頭小利就願意背棄一段情誼,但有的人卻是甘願用一輩子守護一個人。張日明從十五歲的毛頭小的時候就開始追隨軍閥閻錫山,在其去世後整整守墓五十八年,他始終堅持,閻錫山在哪裡,他就要在哪裡。
  • 臺灣閻錫山故居:仿照山西窯洞的風格修建,侍衛自願守墓59年至今
    【晚年閻錫山】1949年12月7日,閻錫山逃往臺灣,至死未再踏上大陸一步。閻錫山來到臺灣時的身份是國民黨「行政院長」,但是沒有多久他就很識趣地辭職了。離開官場後,閻錫山似乎明白平淡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他搬到了遠離鬧市的郊區居住。
  • 臺灣閻錫山故居,按山西窯洞風格建造,墓碑朝向回不去的大陸老家
    閻錫山,統治山西38年的「土皇帝」,1949年出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同年12月8日,從成都飛往臺灣,從此再也沒能踏回山西一步。 為了防止房屋再次遭到颱風和地震的破壞,閻錫山找來工人,從山上找來石頭,按照山西老家窯洞的樣子,重新砌了5間房,他將這座住宅命名為「種能洞」。
  • 閻錫山照片:納小14歲妾,掌控山西38年,圖7炫耀自殺用的毒藥
    閻錫山,生於1883年,近代大軍閥,割據一方的土皇帝,因盤踞在山西,所以人稱閻老西。清朝時步兵科舉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六期畢業生。 閻錫山(右)和結拜兄弟蔣介石。因民國十九年(1930年)與馮玉祥、李宗仁等倒蔣,後又附蔣,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任太原綏靖公署主任,重新掌握山西軍政大權。
  • 閻錫山曾稱霸山西長達38年,他的五個兒子,最終都有何結局?
    談起中國近代史的時候,閻錫山是其中重要的一篇,在民國時期,閻錫山是能與蔣相對抗的大軍閥。他曾持續掌管山西三十八年,這在時局動蕩,政權更迭極快的民國時期可以稱得上是"不倒翁"的存在,閻錫山也因此擁有了"山西王"的美譽。
  • 明國第一豪宅閻錫山故居,院內石刻上家訓最吸引人,都是成功秘訣
    名副其實的「山西王」閻錫山,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統管山西長達38年之久。他一生奉行中庸哲學,雖頗有些負面評價,但他對於山西的治理頗有成績,數十年後,依舊為人稱道。同時,閻錫山還是清朝陸軍步兵科舉人,文化底蘊較佳閻錫山故居既有黃土高原典型民居和北方四合院的形式,又有晚清宮殿式建築的特點,不僅是閻錫山政治官場沉浮的歷史遺蹟,也是研究閻氏家族興衰的珍貴實物。
  • 閻錫山帶著兩箱黃金逃到臺灣,為何卻只住著60平窯洞過窮日子?
    其中閻錫山更是縱橫貫穿整個民國時期,在山西當了近38年的土皇帝,最後蔣介石敗退逃到中國臺灣的時候,他也帶了整整兩箱黃金一塊跟著去了。但令人意外的是,養尊處優大半輩子的他,在臺灣即使有點錢卻也過著寒酸的生活。
  • 戰敗後的閻錫山為何能夠再次崛起
    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和日軍爆發了很多的戰役,由於當時日本軍隊的裝備和素質更加的優良,導致大戰中,中國軍隊的傷亡遠遠大於日軍的傷亡。閻錫山作為山西的土皇帝閻錫山在著名的太原會戰中,率領自己的晉綏軍積極和日軍進行戰鬥,在忻口會戰中,閻錫山率領的晉綏軍遭到了日軍的強烈打擊,雖然作戰頑強,但是還是傷亡大半,導致閻錫山元氣大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