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餘與專業的鴻溝,不是愛就能跨越的。
很多時候我們缺乏溝通傷害了他人,卻聲嘶力竭地說:「我是愛你的」。我特別欣賞一句話:「我愛你,與你無關」。這裡透露出來的是深刻的付出,不打擾,不傷害。也許這才是經過學習,有反思的愛。
在茶行業裡,很多人人覺得自己愛茶都愛到骨子裡去了,愛得深情又任性。
那些會愛的人都知道,愛是有技巧和方法的,愛茶也是如此。
泡好茶需要通過專業的練習,這一點很多人都不知道。寫好字,需要有專業的老師帶領進行專業的訓練;練習樂器、演唱如是,而泡好茶亦如是。
也許有的人看到這裡,就會說,我都喝茶喝了幾十年了,泡茶也泡了幾十年了,難道還不知道怎麼泡好茶嗎?
乍聽好像有道理。
如果這個道理說得通,那麼做了幾十年菜的大媽做的菜就比上崗一年多的專業廚師做得好嗎?就像我從小就會的狗刨,我也一直用這個姿勢遊到了現在,就一定比專業的遊泳運動員更懂遊泳嘍?
專業的就是專業的,需要從態度和行動上給予尊重。
中華民族是一個伴著茶香成長起來的民族,這縷茶香是從靈魂深處飄出來的,它絕對不造作、不矯情。雖然有很多文人墨客喜歡它,甚至是為此沒有少費筆墨,然而,茶,還是一個農產品。準確點說:茶,是一個有逼格的農產品。就這一點,很多人都沒真正意識到。
茶是美好的。然而,泡茶的時候有幾個人會從心底裡去憐香惜玉?
一泡又一泡的茶,「迤邐而來」最終卻是「憔悴而去」。生命裡的必然和偶然在茶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很多人寵愛茶的方式,其實是溺愛,自以為是,毫不講方法。對於茶的尊重,是稀罕之物。
當一片茶葉顫顫巍巍地萌芽,然後抽葉,被強行採摘下來,經過萎凋,經過烘焙,最後製成幹茶,接著又是沸水衝泡,或者燜、煮、燉、煨,對於一個生長在天地之間的葉子來說,這一切何嘗不是煉獄。
我們問問自己,採摘的時候,你有問過茶葉的意願嗎?衝泡的時候,你問過茶葉的意願嗎?眾多人道貌岸然地說:對於茶要敬畏。我知道這個「敬畏」只是一個說辭,一個程序,很多時候是賣茶的人或者表演的人拿來說服自己和他人而已。
事實上對於茶的敬畏不應該是嘴上掛著的,它的落腳點應該是對專業的敬畏。
比如,專業的泡茶,就是經過專門訓練的。對於稀裡糊塗泡了一輩子茶就妄稱是專家的人,我們不要聽他胡說。
如果我們真的覺得有茶藝或者茶道存在,那麼就讓我們對生命和自己保持一份敬畏。如果我們自身不能體會到我們的輕慢、傲慢帶給自己的傷害,我們就不可能對這個世界產生敬畏。
我說愛茶、尊重茶,真正的受益者不是那一片轉瞬即逝的葉子,而是將來不斷來到你生命中的人和事。
記得有這麼一句話「一想到做父母可以不經過資格考試就毛骨悚然。」因為每一個孩子都充滿了可能,而父母則是這些可能的引發者。我們目睹有些結果實在太嚴重了。
愛是需要學習的,學習愛的方法,提升愛的能力。愛茶,是需要學習的,學習泡茶的方法,提升對茶的感受能力。這是愛茶的正確的打開方式。
我深知,愛茶並不容易。
幽深的歷史,昂貴的茶具,玄而又玄的理論,半瘋半魔的茶道藝術家,分不清的騙子還是大師。
你究竟會愛哪一塊呢?
經常聽人家說:我深深地愛著茶,為了茶我買了一堆茶具。都說泡好茶,要用好的茶具。
今天到工作室來的又一個茶友又如是說。我提醒他,你的茶具「好」在哪一塊兒呢?
好看的和好用的都是好。如果你愛的是好看的,然後你還說你在愛茶,是不是愛的方式不太對?
你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漂亮的茶席上,你也在說你愛茶。
也許你是對的。你愛的只是好看的茶具,你愛的是好看的茶席,你愛的是好看的品茶環境,你愛的是隨便的泡茶,隨便的聊天。茶湯不難喝就好了。這樣的愛茶,其實就在茶之外。
我愛泡茶,我愛的是每一個動作的行雲流水,我愛的是每一口茶湯的醇厚滑爽透,我愛的是我所有的深情都可以在一杯茶湯得到回應,這樣我才敢說,我是懂茶的人。
常常在想,如果一個人連愛的能力都沒有了那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如果我們擁有愛的能力,又掌握了愛的技巧,那豈不是完美?
深愛,如果沒有掌握方法,可能會變成深深的傷害。
當還有那麼多的人覺得茶不好喝,要把茶還給生活,對茶敬而遠之的時候,我們這些深愛著茶這麼多年的愛茶人,是不是也應該反思一下我們的方法了?
我只是一個愛茶的人,喜歡把每一款茶都泡出你喜歡的味道,因為我深深的知道:泡茶藝術,是一項專業,需要經過專業的刻意練習,才能有足夠好的表達。
如果我們有愛,那就表達出來。
如果我們有愛,那就用正確的方式表達出來,讓那個我們愛著的人真的感受到愛的美好。
今天我們愛的是一杯茶,而這杯茶,可以溫暖更多人。這個深夜,這個睡不著的凌晨,幾粒瓜子,一杯茶,只是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