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茶,業餘與專業的鴻溝,不是愛就能跨越的

2021-02-22 味覺的審美

業餘與專業的鴻溝,不是愛就能跨越的。

很多時候我們缺乏溝通傷害了他人,卻聲嘶力竭地說:「我是愛你的」。我特別欣賞一句話:「我愛你,與你無關」。這裡透露出來的是深刻的付出,不打擾,不傷害。也許這才是經過學習,有反思的愛。

在茶行業裡,很多人人覺得自己愛茶都愛到骨子裡去了,愛得深情又任性。

那些會愛的人都知道,愛是有技巧和方法的,愛茶也是如此。

泡好茶需要通過專業的練習,這一點很多人都不知道。寫好字,需要有專業的老師帶領進行專業的訓練;練習樂器、演唱如是,而泡好茶亦如是。

也許有的人看到這裡,就會說,我都喝茶喝了幾十年了,泡茶也泡了幾十年了,難道還不知道怎麼泡好茶嗎?

乍聽好像有道理。

如果這個道理說得通,那麼做了幾十年菜的大媽做的菜就比上崗一年多的專業廚師做得好嗎?就像我從小就會的狗刨,我也一直用這個姿勢遊到了現在,就一定比專業的遊泳運動員更懂遊泳嘍?

專業的就是專業的,需要從態度和行動上給予尊重。

中華民族是一個伴著茶香成長起來的民族,這縷茶香是從靈魂深處飄出來的,它絕對不造作、不矯情。雖然有很多文人墨客喜歡它,甚至是為此沒有少費筆墨,然而,茶,還是一個農產品。準確點說:茶,是一個有逼格的農產品就這一點,很多人都沒真正意識到。

茶是美好的。然而,泡茶的時候有幾個人會從心底裡去憐香惜玉?

一泡又一泡的茶,「迤邐而來」最終卻是「憔悴而去」。生命裡的必然和偶然在茶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很多人寵愛茶的方式,其實是溺愛,自以為是,毫不講方法。對於茶的尊重,是稀罕之物。

當一片茶葉顫顫巍巍地萌芽,然後抽葉,被強行採摘下來,經過萎凋,經過烘焙,最後製成幹茶,接著又是沸水衝泡,或者燜、煮、燉、煨,對於一個生長在天地之間的葉子來說,這一切何嘗不是煉獄。

我們問問自己,採摘的時候,你有問過茶葉的意願嗎?衝泡的時候,你問過茶葉的意願嗎?眾多人道貌岸然地說:對於茶要敬畏。我知道這個「敬畏」只是一個說辭,一個程序,很多時候是賣茶的人或者表演的人拿來說服自己和他人而已。

事實上對於茶的敬畏不應該是嘴上掛著的,它的落腳點應該是對專業的敬畏。

比如,專業的泡茶,就是經過專門訓練的。對於稀裡糊塗泡了一輩子茶就妄稱是專家的人,我們不要聽他胡說。

如果我們真的覺得有茶藝或者茶道存在,那麼就讓我們對生命和自己保持一份敬畏。如果我們自身不能體會到我們的輕慢、傲慢帶給自己的傷害,我們就不可能對這個世界產生敬畏。

我說愛茶、尊重茶,真正的受益者不是那一片轉瞬即逝的葉子,而是將來不斷來到你生命中的人和事。

記得有這麼一句話「一想到做父母可以不經過資格考試就毛骨悚然。」因為每一個孩子都充滿了可能,而父母則是這些可能的引發者。我們目睹有些結果實在太嚴重了。

愛是需要學習的學習愛的方法,提升愛的能力。愛茶,是需要學習的,學習泡茶的方法,提升對茶的感受能力。這是愛茶的正確的打開方式。

我深知,愛茶並不容易。

幽深的歷史,昂貴的茶具,玄而又玄的理論,半瘋半魔的茶道藝術家,分不清的騙子還是大師。

你究竟會愛哪一塊呢

經常聽人家說:我深深地愛著茶,為了茶我買了一堆茶具。都說泡好茶,要用好的茶具。

今天到工作室來的又一個茶友又如是說。我提醒他,你的茶具「好」在哪一塊兒呢?

好看的和好用的都是好。如果你愛的是好看的,然後你還說你在愛茶,是不是愛的方式不太對?

你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漂亮的茶席上,你也在說你愛茶。

也許你是對的。你愛的只是好看的茶具,你愛的是好看的茶席,你愛的是好看的品茶環境,你愛的是隨便的泡茶,隨便的聊天。茶湯不難喝就好了。這樣的愛茶,其實就在茶之外。

我愛泡茶,我愛的是每一個動作的行雲流水,我愛的是每一口茶湯的醇厚滑爽透,我愛的是我所有的深情都可以在一杯茶湯得到回應,這樣我才敢說,我是懂茶的人。

常常在想,如果一個人連愛的能力都沒有了那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如果我們擁有愛的能力,又掌握了愛的技巧,那豈不是完美?

深愛,如果沒有掌握方法,可能會變成深深的傷害

當還有那麼多的人覺得茶不好喝,要把茶還給生活,對茶敬而遠之的時候,我們這些深愛著茶這麼多年的愛茶人,是不是也應該反思一下我們的方法了?

我只是一個愛茶的人,喜歡把每一款茶都泡出你喜歡的味道,因為我深深的知道:泡茶藝術,是一項專業,需要經過專業的刻意練習,才能有足夠好的表達。

如果我們有愛,那就表達出來。

如果我們有愛,那就用正確的方式表達出來,讓那個我們愛著的人真的感受到愛的美好。

今天我們愛的是一杯茶,而這杯茶,可以溫暖更多人。這個深夜,這個睡不著的凌晨,幾粒瓜子,一杯茶,只是深愛!

相關焦點

  • 如何助「老」跨越數字鴻溝
    文件一經發布,即獲得無數人點讚,並引發了全社會更多的思考:智能時代,如何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搞不懂」「吃不透」現象,進一步強化老年人的畏難心理  數字鴻溝特指在社會信息化、數位化、網絡化發展過程中,不同基礎條件的信息主體擁有和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存在的差距。
  • 跨越「數字鴻溝」,還有沒有「更優解」
    沒有智慧型手機,不會網上預約,不會申請隨申碼……種種因素限制了老人的參觀需求,在作為剛需的衣食住行領域之外,又鑿出了文化領域的「數字鴻溝」。    上博在寸土寸金的人民廣場館舍新建服務點,無疑邁出了跨越鴻溝的紮實一步。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老人只需把身份證放上感應區,就能拿到預約二維碼,一般情況下當天即可進館。體驗過的老人表示這項服務「特別貼心」。
  • 助力跨越「數字鴻溝」,喜馬拉雅大字模式正式上線
    老年群體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正在引發全社會關注。日前,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宣布,通過對老年群體內容喜好、使用特點與應用場景等全方位的研究,正式推出大字模式,以科技搭建起老年用戶與網際網路音頻世界的橋梁,幫助更多老年用戶跨越「鴻溝」,提升幸福生活指數。    2020年12月,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提出為期一年的「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建議一批使用廣泛的APP更多考慮老年群體的需求。
  • 助力跨越「數字鴻溝」 蔡司三焦點引領老視矯正新浪潮
    (原標題:助力跨越「數字鴻溝」 蔡司三焦點引領老視矯正新浪潮) 伴隨數字生活的深入與加快
  • 社區服務助「銀髮族」跨越「數字鴻溝」
    新華社蘭州12月12日電 題:社區服務助「銀髮族」跨越「數字鴻溝」  新華社記者崔翰超、何問  75歲的鄭輝芳是一名退休教師,今年在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甘家巷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當起了學生,上起了「智慧型手機課」。
  • 思想者|周向紅:智能時代,如何彌合「老」難跨越的數字鴻溝?
    如何幫助他們跨越「數字鴻溝」,使他們也可以享受美好的數字生活?同濟大學周向紅教授認為,一方面要實現國家頂層設計與產業協同相結合,防止「數字鴻溝」引發「數字貧困」;另一方面,要堅持年輕群體「數字反哺」與老年群體自助互助,充分展現數字時代人文關懷。以下是她在同濟大學的演講。
  • 石家莊:延伸服務 讓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讓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我市創新方式破除智能「壁壘」延伸服務觸角  「俺們這是深山區,交通不好,手機信號有時候不穩定,社保認證得用智慧型手機才行,家裡人都不會弄,這兩年多虧了志願者上門認證,才讓俺能按月拿到社保金。」
  • 《寄生蟲》:階級間無法跨越的鴻溝
    一、導演特色(一)主題聚焦社會問題本片的導演奉俊昊畢業於社會學專業,以社會學的視角將抽象的社會問題以《寄生蟲》電影的具象化形式呈現。通過大量的對比鬥爭來表現上層階級與下層階級之間無法跨越的鴻溝。電影以基澤最後一刀傷害樸社長的情節呈現兩個階級之間的矛盾。而接著一家人和文光一家人的鬥爭,又象徵著下層社會的人的魚死網破。不同階層之間的流動固化,富人永遠能夠輕易地高高在上,而窮人拼得魚死網破也跳不出階級的桎梏。在如此階級對立的社會環境下,窮人的道德感的流失。
  • 跨越「數字鴻溝」「60後」擁抱網際網路
    隨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助老年人跨過「數字鴻溝」。你的父母是否也有適應智能化生活的困難?你是否會手把手幫助父母跨越「數字鴻溝」?當「90後」老網民遇到「60後」新網民,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聽「90後」編輯記者講講父母適應智能化生活二三事。
  • 不僅愛茶,更愛有茶的日子
    習慣有茶的日子,不求轟轟烈烈精彩,但求平平淡淡的真實。愛茶,其實就是愛有茶的日子。心底裡很清晰,自己愛上的是嫋娜著茶香的光陰。清雅、淡泊、悠然。在一盞茶香裡,浮躁的心會變得通透、緩慢、柔軟,品一盞茶香,享受著時光在指尖流淌。
  • 蠟筆小新中小新不能和娜娜子結婚,他們之間有一條鴻溝無法跨越
    臼井儀人在世的時候,娜娜子這個人物,本就是為了紀念自己最愛的女人而創作的。因為自己無法跟自己的摯愛在一起,所以他創作了娜娜子,讓小新能夠代替自己,一直陪伴娜娜子。可以說娜娜子就是小新的官配。而之後劇場版中出現的民子和小樁,雖然都讓小新動了心,但是,小樁是電影中的人物,而民子,在地球避開了隕石的那一刻起,他們在彼此的生命中就不會再有任何交集年齡差距太大了,年齡問題是無法跨越的鴻溝,劇中的娜娜子還在上大學,所以年齡應該是20到21的,蠟筆小新就是五歲小孩,可想而知,他倆差了15歲,就是說小新18歲的時候,娜娜子已經33歲了,所以說他倆差的有點大。
  • 跨越「數字鴻溝」 「康乃馨」公益助老活動來了
    康乃馨寓意尊重、關愛、溫馨、祝福,我們將以該活動為載體,幫助有需要的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共享數字社會」。活動免費提供3個「一」的公益服務:開通一路熱線,希望享受傳統服務方式的老年朋友,您曾在生活中因哪些智能化應用而陷入窘境,可以來這裡說說,我們也會梳理反饋給相關政府部門和服務機構;提供一次培訓,希望通過學習提升智能生活技能的老年朋友,我們會組織力量通過單獨上門或集中授課培訓的方式,確保來者受教、教會為止;開展一次走訪,希望進一步融入數字社會的老年朋友,有機會參加「跨越」活動、參觀我省日新月異的數位化建設項目
  • 陪伴老人跨越「數字鴻溝」貝殼公益助老在行動
    無健康碼出行不便,網上掛號、網上就醫、網上購物「障礙」重重……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讓更多人享受便利的同時,卻在老年人面前劃出一道無形的「鴻溝」。有理由相信,在貝殼的帶動下,會有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加入進來,基於自身優勢幫助,助推長輩跨越「數字鴻溝」。
  • 開發區:志願者搭把手 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能給老年人帶來豐富的移動生活,但也伴隨著使用障礙,老年人希望融入社會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但如何讓銀髮族跟上數位化步伐,還要發揮社會力量的作用,倡導老年活動中心以及公益組織為老人使用智能設備提供操作指導與實際幫助,引領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最重要的是提高他們應對數位化生活的信心。
  • 智匯有初「光電腦」顛覆式創新,構建S曲線跨越「創新鴻溝」
    一種「新技術、新品類」誕生,構建顛覆式創新「S曲線」,跨越「創新鴻溝」,正如改變世界的「電磁感應定律」,潛藏巨大產業能量。跨越「創新鴻溝」,催生空間交互產業生態對於顛覆式創新產品,不同時期用戶群體的決策機制不同,從早期市場到大眾市場需要跨越「創新鴻溝」,才能實現用戶群指數級擴散。
  • 我們的愛,跨越一千英裡
    我們的愛,跨越一千英裡 2019年01月08日 16:37:16  來源:中國臺灣網   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徵文活動徵文選登
  • 彌合「數字鴻溝」,串起暖暖的幸福
    數位化浪潮正深刻影響著社會的方方面面,但眾多老年人,面臨橫亙在眼前的「數字鴻溝」,無所適從。90多歲老人被抬起識別人臉、坐公交不會掃健康碼被拒載、冒雨到社保局用現金交醫保不收等等,老年人「被智能所困」的現象頻頻引發關注。「智能時代」不能落下老年團體。根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已經超過2.5億,其中將近2億的老人從來沒有接觸過網絡。
  • 愛與不愛,不是幾句情話就能影響的
    「愛與不愛不是言語可以表明的」。就像是我們走在陽光下,你以為張開懷抱那就是滿滿的溫暖嗎?你以為只要不停歇地向前就是幸福大道嗎?你錯了。世事太繁忙,我們在人生路上必將看到很多的不一樣。人海匆匆,我們都在努力地做著最好的自己。你要知曉,這份最好,是你為自己構建的。
  • 安徽信息通信行業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下一步,安徽省通信管理局將繼續圍繞「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推出適老化服務新舉措,組織協調基礎電信運營企業統籌建立工作檯帳,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不斷優化助老資費產品,全面實行老年人定製化電信服務,助力老年人跨越智能時代「數字鴻溝」。
  • 用愛跨越性別的偽娘
    今天要來介紹這位熱愛動漫中的女性角色所以用cosplay的力量變成該角色的超人氣偽娘「Sola醬」,以前常說因為愛可以克服一切,就算跨越性別也是小事一樁啦(?)▲身為一個專業的偽娘當然要有專業的假奶(現在各種裝備簡直了,上下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