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是水做的,潮汕人是茶做的

2021-03-04 無限公社

據說這是潮汕男人和女人一生的寫照

社長來廣東之前不喝茶,現在每天喝茶續命,全靠身邊潮汕朋友的薰陶。

用同事的話來說,尿急也得喝!

大學的時候,潮汕同學宿舍裡都有茶几,有事沒事泡一壺,慢慢品。

開茶話會,通宵聊。

跟潮汕的女孩子去旅遊逛街,買東西的話首先去看茶葉,其次才看其他。

潮汕人可以做到一輩子不抽菸,不喝酒,但做不到不喝茶。

 

沒有工夫茶的人間,一點都不值得。

標準便攜茶具包,簡約而不失典雅,你值得擁有

 

 

不同於北方人的粗獷,潮汕沒有人用大茶缸子牛飲。

正宗的潮汕人一定要用茶具泡工夫茶。

 

據說九成潮汕人能像哆啦A夢一樣,隨時隨地給你掏出一套茶具。

更神奇的是還能變出熱水,席地而坐開始泡茶。

茶具的齊備程度,是一個人身份的象徵。

 

如果你在高鐵上看到品工夫茶的大叔,別驚訝,他大概率是潮汕人。

燙杯、洗茶、鳳凰三點頭,端起杯來慢慢品,該有的程序一道不能少,講究。

一趟短途旅程,三泡茶的時間就到了,走出車門神清氣爽一身茶香。

 

這是一座跑馬拉松也要喝茶的城市!

 

2018年的參賽者說,他參加過27場馬拉松,只在汕頭見過工夫茶補給點。

 

除了馬拉松要喝茶,二次元也是潮汕人傳播茶文化的重要戰略陣地。

 

汕頭漫展上,有一位小哥在cosplay的花花世界面前,選擇了堅守本真。

 

當你在景區碰見潮汕人喝茶,一度會懷疑這是什麼新興的極限運動。

 

有條件喝茶當然要喝,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喝。

 

堵在路上了,莫慌,泡一壺。

他們拒絕像北方老幹部一樣,在保溫杯裡事先泡好茶,想喝的時候隨時噓兩口。

 

潮汕人要的就是熱水泡新茶。

 

開車上路了怎麼辦?

放心,也能喝。

 

空檔,扶好,洗個茶。

不要擔心事故,心愛的茶具在側,開車只能更穩。

 

掃墓上墳要喝茶。

別人清明時節尋酒家,潮汕人已經紅泥小火煮單叢了。

 

遇到大暴雨家裡的積水一米深了,怎麼辦?

先喝一壺茶冷靜冷靜。

無論是火車站的招待所,還是全國連鎖的快捷,潮汕的每一家酒店房間內都標配茶具。

對潮汕人民來說,茶是安神劑,茶是定魂湯。

 

去醫院喝茶。

在KTV喝茶。

去五金店買幾根釘子,老闆招呼你喝杯茶;

去吃冰激凌,老闆招呼你喝茶;

去稅務局辦事,也招待你喝茶…

沒有工夫茶,想像不出潮汕會啥樣。

一個潮汕人在外被問「tea or coffee」時,如果是為了提神,他們會毫不猶豫選coffee。

 

畢竟這麼多年下來,對茶已經完全免疫了。

 

喝茶的路子雖然野,但喝茶的流程不能含糊。

 

在潮汕,喝茶前用沸水澆壺身不叫燙壺溫壺,而是叫孟臣淋霖

 

壺碗用水清洗不叫洗茶具,叫白鶴沐浴

 

倒茶不叫倒茶,叫烏龍入宮。

 

加水不叫加水,叫高山流水。

 

用壺蓋刮去茶壺表面的泡沫,就叫春風拂面。

 

服!

 

不僅有秀氣的名字,霸氣名字同樣不缺。

關公巡城,就是用茶壺沿著小杯打轉地注入茶水。

 

水將盡的時候,手一抖、水一滴,這叫韓信點兵

 

畢竟潮汕人認為這是茶的精華,倒茶要講究公平公正。

 

一頓操作猛如虎,最後加上一句:「請,呷茶!」

 

這才算注入了靈魂。

 

整個流程必須是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如果有半點遲疑,那就是功夫沒練到家。

 

泡出來的茶再香,氣場也要垮掉一半。

難度之大,必須從童子功練起。

當然,一入門就放棄的大有人在。

原因不外乎這一個,就是燙手。

 

那些在熱水熱茶麵前退縮的年輕人,就像吃不了辣的四川人,喝不了豆汁的北京人,要承受來自四面八方的質疑。

 

為了讓他們能夠抬得起頭,有識之士開始藉助科技的力量,發明了分茶機器。

 

雖然創新是偉大的,但它只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泡茶機器。

 

就算再合規矩,還是少了靈魂。

 

潮汕人是不會買帳的。

請記住,一個地道的潮州人泡茶第一遍茶水不能喝,一定要倒掉。

 

潮州俗語云:「一遍腳屑,二遍茶葉,三遍爛屎人食不著。」

 

意思是,第一遍茶水喝的是腳上的臭汗,第二遍才是茶葉本味,第三遍就是最佳風味了,所以「爛屎人」(用來形容地位低賤)就喝不到。

傳統烏龍茶製作工序中的「揉捻」是用腳踩踏,今天早就被省力又高效的機器取代了。

 

但潮汕人心中仍會想像那並不存在的腳汗,並將第一遍茶水倒掉。

 

泡茶之後不能倒茶葉,不洗茶壺,讓茶葉在壺裡滋養精華。

 

久而久之,多氣孔的陶土會形成一層黑色物質在表面,潮汕人管它叫「茶渣」。

 

能擁有一把積攢厚厚茶渣的壺,說明你是茶中高手。

 

說是「汙垢」的同學請你出去。

這種華麗的泡茶方式,實際上只在閩南和潮汕地區成為特色。

 

在潮州,過去只有兩種人喝茶:

祠堂裡的閒人,做生意的有錢人。

 

一直到現在,潮汕人家中的茶具好壞,仍能夠體現出家庭財力。

 

 

在潮汕,再擁擠的生活,也能容得下一張茶桌。

 

沸騰的水能讓皺縮的茶葉涅槃重生。

一杯工夫茶的溫熱,是潮汕百姓的滾燙人生。

一杯茶,可以解決一件事,也可以看清一個人。

就算你風風火火上門找人吵架,他們也要給你泡一壺茶。

 

因為在茶桌上,一杯茶就是一個回合。

 

「有話慢慢說,急也沒用,先喝杯茶。

 

曾經有個梗,為什麼北方人不夠南方人有錢?

 

因為北方人喜歡喝酒,喝完酒之後,全世界都是你的。

 

但是南方人喜歡喝茶,尤其是潮汕人,有事坐下來慢慢談,總能把事情談成。

 

所以,潮汕人能成為中國最會做生意的一群人,是有道理的。

 

在潮汕有一句俗語:賣呷茶,娶無畝(不會喝茶,娶不到老婆)。

 

外地人想要成為潮汕女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如果你不僅會喝茶,還會泡茶,這門親事基本沒問題了。

哄一個潮汕人開心,也只需要一杯茶。

潮汕人的江湖,小到家長裡短,大到生老病死,都在工夫茶裡見識真功夫。

 

喝了這杯茶,你就是膠己人。

 

 

為了喜迎2020年的到來

我們將在本周所有文章的留言中

挑選10個最佳留言

每人將獲得鼠年燙金利是紅包一份

(一份內含8個紅包)

加社長微信可拉你入粉絲群


歡迎掃碼加入90後老年俱樂部

跟社長一起蹦養生迪吧~

◐勾搭社長,請加微信szwxgs001

◐關注社長微博 @社長本色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在後臺聯繫*

相關焦點

  • 潮汕人真是太太太太太太特別了
    示意圖 | 圖源網絡「潮汕」 指的不是一個城市。狹義上的潮汕地區包含潮州、汕頭、揭陽三市,廣義上的大潮汕則還要囊括汕尾部分地區。示意圖 | 圖源網絡 很多人覺得每天享受這麼多美食潮汕人應該都很肥吧錯,潮汕人還有一樣消食解膩的無敵飲品——茶
  • 千萬不要和潮汕人做朋友!
    說到中秋,難免要提一提潮汕人最酷炫的「中秋BGM」,以及潮汕媽媽爸爸輩們鍾愛的:五仁月餅!每每想到五仁月餅小編都要打個冷顫。「斬鵝肉請人客」更是成了潮汕人熱情好客的口頭俗語。滷水澄海獅頭鵝更是潮汕人喜愛的一道靚菜。
  • 和潮汕人談戀愛.
    臨近春節,又到了動物繁衍的季節,又到了被三姑六婆追問成績,追問婚戀狀況,追問工作,追問各種奇葩問題的季節。
  • 潮汕人的「五桶」
    從前,潮汕人嫁女,有錢的十箱八囊,嫁金嫁銀嫁奴囝(隨嫁婢僕),嫁田嫁房嫁壽板(六片油上紅漆的棺材板)。
  • 巴浪魚,潮汕人的美味,潮汕人的「巴浪」情結
    然而,許多人會把秋刀魚,跟潮汕人喜愛的巴浪魚混淆在一起,以為秋刀魚就是巴浪魚。其實不然,秋刀魚更為瘦長,頭尾尖;巴浪魚學名藍圓魚參,頭身要寬邊一些。秋刀魚分布在黃海,而巴浪魚則主要分布在南海。在潮汕地區,巴浪魚可烹製出多種美味佳餚。
  • 潮汕人的命,都是砂鍋粥給的
    先是一看,粥水成色清亮,珍珠米粒粒分明;再是一聞,白糜散發出淡淡米香,讓人胃口大開,神清氣爽,倦意全無;最後一喝,那溫熱恰到好處,既香糯又有嚼勁。 排骨魷魚粥裡的魷魚,韌勁十足,越嚼越香,而排骨卻燉得極其酥爛,輕輕一咬就能把肉扯下來;砂鍋魚頭粥的魚肉嫩滑,入口即化,魚頭的精華全在乳白的粥水裡;土雞粥的味道最香甜,鮮嫩的雞肉讓你分分鐘痴醉。
  • 以前潮汕人的「五桶」你見過嗎?
    關注☀ 傳承中華文化,服務世界潮人過去的時代,潮汕人嫁女,「張嫁」(陪嫁)的東西各視家境而定,窮人家比較簡單,甚至有隻帶幾件自家土紡或買來粗布剪裁的衣服和一些糖果、粿品的,富人就可能有十箱八囊的嫁妝,所謂「嫁金嫁銀嫁奴囝
  • 巴浪魚,潮汕人的「巴浪」情結
    然而,許多人會把秋刀魚,跟潮汕人喜愛的巴浪魚混淆在一起,以為秋刀魚就是巴浪魚。其實不然,秋刀魚更為瘦長,頭尾尖;巴浪魚學名藍圓魚參,頭身要寬邊一些。秋刀魚分布在黃海,而巴浪魚則主要分布在南海。在潮汕地區,巴浪魚可烹製出多種美味佳餚。潮汕魚飯歷史悠久 潮汕地區盛產海鮮,潮汕人以擅長烹製海鮮而聞名遐邇。
  • 潮汕人喝茶太太太太太好玩了!
    話說在廣東揭陽、潮州、汕頭組成的潮汕地區,生活著神奇的小精靈,他們嗜茶如命,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潮汕人喝茶。如果都說手機是現代人的外部器官,那潮汕人的外部器官就是茶具。家裡什麼家具都可以缺,就是不能缺少一套茶具,而且無論走到哪裡,必須要有杯有壺有茶有水。茶具的齊備程度,是一個人身份的象徵,穩重內斂的寫照,一如廣場舞上那枚最靚的仔。
  • 潮汕人有多愛喝茶,看的你簡直目瞪口呆!
    潮汕人有多愛喝茶,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的。對潮汕人來說,就連吵架都要喝茶,沒有什麼是喝茶解決不了的,如果有,就再來一盅茶。潮汕人有多愛喝茶,可以用嗜茶如命來形容了。喝茶對潮汕人來說簡直和吃飯同樣重要,潮汕人把茶葉稱為「茶米」,將茶和米等同起來,由此可見,潮汕人是有多愛喝茶。說到喝茶這件事,潮汕人無茶不生活,真的是一點都不假。就潮汕人愛喝茶的現象,都有人調侃起來了:潮汕人就連吵架,都要先喝口茶潤潤喉才開始。吵架雙方雖然意見不合,但是在喝茶這件事上卻是思想高度統一。
  • 潮汕人與蜆
    金豔的蜆粒一下子便勾起食慾,同時又讓人想起孩提時在家鄉稻田邊的水利溝裡摸蜆的場景,水的清涼,泥的軟爛,仿佛觸手可及。 潮汕人吃蜆,有著不同尋常的講究,最講究的做法莫過於「含蜆」了。將吐畢泥沙的黃沙蜆撈起,放入闊底的砂鍋或陶缽中鋪平,蓋上蓋子,靜置於陰暗處,片刻後,會間歇聽到一聲聲「啵啵」輕響,那是蜆張開嘴呼吸時的聲響,俗稱「叫蜆」。
  • 如何假扮成一個正在吃牛肉丸的潮汕人?
    潮汕人做牛肉丸,從牛的屠宰到做成丸子,一般不超過六個小時。潮汕人有一份自己的美食地圖,就像提到汕頭大家就想到牛肉丸,對很多市鎮的特產當地人也都如數家珍。而做粿條最出名的地方,揭陽算一個,家中長輩就時常會託揭陽的友人帶粿條回汕頭。粿條食用方法繁多,可煮豬雜牛雜,可煮海鮮,可以幹撈,可以溼炒幹炒。
  • 潮汕人做的這個「炸菊花」,你吃過嗎?趕快來品嘗一下吧
    對於潮汕人來說,是特別喜歡吃各種各樣的美食的,每一樣都讓人很是喜愛,而潮汕人最有名的一個特色美食,就是傳說中的「炸菊花」了,潮汕人做的這個「炸菊花」,你吃過嗎?平常有客人來的時候,獻上這樣一盤炸菊花,會更加的美觀一點,也是代表著主人的一片心意,讓人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炸菊花,它的好吃程度,一直深受大家的喜歡,在家裡面也能夠輕易做出來。看,這樣的擺盤,看起來真的特別像一朵朵的菊花,不得不說真的很好看,難怪這個炸菊花會這麼受歡迎,其實它也是有原因的。
  • 潮汕人都知道的15個習慣!
    以下是多數潮汕人都有的16個習慣在外地人看來會覺得不可思議但潮汕人看來會笑而不語看看你都見識過多少?潮汕人嗜茶,從茶葉被稱為「茶米」可見一斑。每家每戶必備一套茶具,飯後閒餘喝茶,困了喝茶醒腦,膩了喝茶清胃。以茶會友是潮汕人的待客之道,招呼陌生人喝茶,一杯兩杯,幾句寒暄,大家就熟絡起來。最受歡迎的是鳳凰單叢茶,產於潮州鳳凰山。茶色褐紅,油潤有光,清香持久,可衝20次。
  • 潮汕人的「五桶」,講述潮汕人舊時生活方式!
    但是不管是富裕家庭還是貧窮家庭,嫁妝中潮人的「五桶」是必須要有的,「五桶」也是女兒到婆家後急切要用到的物品,而從這些物品,我們又能看到那時候屬於潮汕人他們自己的生活方式。何為「五桶」,面桶、水桶、腳桶、屎桶、旗桶。舊時的潮汕沒有塑料搪瓷製品,所以很多都是木製的,不過一些富裕的家庭也有銅製品。而為何說這些是新娘過門後的必需品。
  • 潮汕人到底有多愛吃沙茶醬?
    潮汕人到底有多愛吃沙茶醬?>也是每個潮汕人記憶裡家鄉的味道它就是——沙茶醬03沙茶醬,潮汕人的本命!每一個潮汕人的廚房,一定少不了一瓶沙茶醬,它是潮汕廚娘的最佳搭檔!除了用來蘸牛肉,潮汕人還用它來做各式各樣的美食!
  • 在潮汕人的大桌子上,總有一道用荷蘭豆做的菜
    與廣州這種在餐館吃年夜飯的方式不同,潮汕人的年夜飯大多在家裡吃。當然,雞、鴨和魚是不可缺少的,另外,由於海洋的地理優勢,各種海鮮將在年夜飯中佔很大比例。因為他是在家裡做的,不同家庭的菜是不同的,但總有一道菜是用荷蘭豆做的,一般來說,使用荷蘭豆來發射squid的可能性更大,有些會使用炒牛肉。我將教你如何製作一個非常簡單的荷蘭豆炒牛肉!只要掌握了這些技巧,荷蘭豆炒牛肉就可以保留牛肉的嫩味和荷蘭豆的酥脆口感,這是年夜飯中一道難得又令人耳目一新的菜。
  • 潮汕人這15個習慣,讓外地人嘖嘖稱奇
    以下是多數潮汕人都有的15個習慣在外地人看來會覺得不可思議但潮汕人看來會笑而不語看看你都見識過多少?潮汕人很少說左右,一般以「正手邊」指右邊,「倒手邊」指左邊,因為古代風俗以右為尊,所以右手為正手。這裡依山靠海物產豐富,甚至連西瓜皮、麻葉(做衣服的麻)等都能夠用來做。   6、十二生肖講得溜    潮汕人重視生肖,會在意生肖吉兇和相衝。
  • 跟潮汕人偷師,一碗酸菜炒牛肉飯.
    繁衍子嗣,在潮汕人的一生當中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咱們要是去看潮汕人的家族大合影,一定是滿滿當當擠滿了人。龐大的家族,人丁興旺,是潮汕群體的一個印記。潮汕人會做生意,據說大多潮汕人寧肯收廢品也不去打工。以微見著,深圳菜市場的小攤販,九成都是潮汕人。去工廠,你見不到幾個潮汕打工仔。他們也抱團,一個人做成一項事業,就拉動一個群體來做,並且做的都還蠻好。
  • 紅桃粿,潮汕人小時候渴望的年味!
    廣東潮汕有句跟「粿」有關的諺語:時節做時粿,時令防時病,說明了「粿」在潮汕飲食中的重要地位。不一樣的節日,會吃不一樣的粿,長短不一,形狀各異,但不變的是總會有紅桃粿的身影。紅桃粿也被叫做紅殼桃、粿桃、桃粿,幾乎每個潮汕人都吃過這種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