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溼湯 薦8款祛溼的湯類

2021-02-12 值讀好書

    農曆二三月間,春雨綿綿,空氣溼度很大,尤其到了回南天,屋裡屋外溼氣都重,人體也容易有溼氣,人們往往很容易受冷及受溼侵襲而得病。因此飲食要以健脾去溼為主,多吃祛溼類食物有促進體內水溼排出的作用,適宜平時體內溼偏重者,以及正常體質者春夏季外溼偏盛的保健。

1、薏米紅小豆粥

  薏米,在中藥裡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溼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

  赤小豆,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養血,古籍裡記載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說經常吃赤小豆還有減肥的作用。

  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運動量少,脾虛溼盛。

    既要去溼,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屬。將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為人體吸收,同時不給脾胃造成多大負擔。

2、健脾祛溼湯(2~3人分量)

  材料

  淮山(幹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黃草10克,豬胰(豬橫月利)300克,清水適量。

  做法

  淮山、土茯苓、溪黃草、豬橫月利洗淨一同放進砂煲中,加適量清水煲開,然後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飲用。

  適合脾胃差者飲用。

  3、和中化溼湯(3~4人分量)

  材料

  木棉花30克,雞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陳皮或砂仁12克。

做法

  木棉花、雞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陳皮或砂仁洗淨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適量,用大火煲開,再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

  適合溼熱脾虛者飲用。

  4、清熱去溼湯(2~3人分量)

  材料

  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陳皮半個,水8碗。

  做法

  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塊,將材料放入煲內,水滾轉慢火煲3小時即可。

  適合去骨火,去溼,清熱毒。

  5、鵪鶉去溼湯(2~3人分量)

  材料

  鵪鶉4隻,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

  鵪鶉、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鍋中,加清水適量煲1個半小時即可。

適合清熱去溼,潤肺化痰。

  6、橫月利去溼湯(2~3人分量)

  材料

  豬橫月利250克,夏枯草、棉茵陳各10克,生薑2片。

  做法

  把豬橫月利先飛水去腥備用;將夏枯草、棉茵陳及生薑和豬橫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開,然後轉小火煲1個半小時即可食用。

  該湯不但清熱去溼,去肝熱,對糖尿病人還有食療功效。

  7、草龜去溼湯(3~5人分量)

  材料

  草龜500克,豬肉200克,新鮮土伏苓250克,紅棗6個。

做法

  把草龜、豬肉、土伏苓紅棗一起放到砂煲內熬3至4個小時即可。

  有清熱去溼及解毒功能。

  8、黃瓜去溼湯

  材料

  老黃瓜800克(去核囊)陳皮25克,粳米25克,鴨腎2個,清水適量。

  做法

  老黃瓜去核囊、切大塊,陳皮略浸泡、刮囊、洗淨,鴨腎洗淨、飛水、切片,粳米淘洗乾淨。砂鍋加清水,放入老黃瓜、陳皮、粳米、鴨腎,先猛火煲開,然後轉小火煲2小時即可調味飲用。

  有清熱解之效,適應煩熱,咽喉痛,小便赤熱等症。

  祛溼的食物有哪些

  1、玉米

  玉米性味甘平,健脾開胃,利水通淋。適合患有水腫及淋症的人士。建議讀者用玉米煎湯代茶,最好加入玉米須同煮;亦可配冬瓜皮、赤小豆等同用。此湯具有調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適用於尿路結石或慢性腎炎水腫、高血壓、食欲不振等症

   2、薏米

  生薏米性味甘淡,能健脾祛溼。適用於脾虛洩瀉、水腫及風溼人士。建議讀者可用生薏米煲粥食用,亦可加入淮山(打碎)同煮。有利水滲溼、健脾止瀉等功效,適用於小便短赤、水腫腳氣、風溼痺痛、脾虛洩瀉、扁平疣等病症。

  3、芡實

  又名雞頭子,是一種水生植物的果實。芡實性平和,藥味甘澀,含有豐富的澱粉和蛋白質。芡實有補中益氣、健脾祛溼、滋養強壯的作用,它與蓮子有些相似,但其收斂鎮靜的作用比蓮子強,適用於慢性洩瀉和小便頻數、夢遺滑精、婦女帶多腰酸等。此外,芡實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人臉色紅潤、白皙。

   4、赤小豆

  赤小豆性味甘、酸、平,能健脾利水,解毒消腫。適用於有肥胖性水腫、腳氣、腹脹腹瀉等症人士。建議讀者可用赤小豆、桑白皮,水煎煮約20分鐘,飲湯食豆或煲湯時加入赤小豆。可以利水除溼,通乳,解毒排膿。宜於溼熱洩瀉。

  5、馬齒莧

  具有清熱祛溼、散血消腫等功效,適用於急性腸炎、痢疾、尿血、小便熱淋、黃疸、牙齦炎等病症。

  結語:

  一到春天我們身體中的溼氣就非常重,那麼祛溼的食物有哪些呢?上面的文章就是有關去溼氣的問題。這時就該喝點祛溼降火的湯藥來祛溼降火。許多慢性病都是倚仗溼氣而存活的,因此我們必須重視祛溼。

【溫馨提示】

轉載是一種智慧,分享是一種美德。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莫錯過人生的每一堂精彩課程。

如果你覺得以上信息對您和您身邊的朋友有幫助,也歡迎您轉發給身邊更多的朋友和親人。

記得點擊右上角「分享至--朋友圈」分享給您的好朋友哦,可能您一個小小的動作,就可能照亮無數人的命運。人類因夢想而偉大,因學習而成長,因行動而成功!

【分享方式】

★點右上角--分享給朋友

★點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如何訂閱】

★點右上角--查看關注公眾帳號

★查找公眾帳號「煲湯很簡單」或者搜索「baotang123_com」

相關焦點

  • 精選8款祛溼湯的做法,讓你的身體都健康起來!
    原料:豬橫脷250克,夏枯草、棉茵陳各10克,生薑2片。原料:豬骨一斤,12元,土茯苓8兩8元2.土茯苓買嘅時候叫檔主幫你削皮,再翻屋企自己切片,然後用水泡一個鍾(用溫水);4.等鍋嘅水滾咗,再將所有嘅材料倒進去就煲
  • 秋季祛溼的九款祛溼湯
    南方的秋季天氣依然溼熱,此時不宜過於進補,可以喝一些湯來祛溼。下面小編介紹九款祛溼湯,讓你快速健康祛溼。
  • 春季祛溼湯食譜大全 9款最適合祛溼行氣湯
    導讀: 春天來了,天氣的潮溼也跟著來了,這時候我們就要在飲食上做好祛溼。那麼春季祛溼湯你知道有哪些嗎?你知道什麼湯才適合自己的身體嗎?下面小編為您介紹9款適合春季祛溼湯食譜大全。……9款春季祛溼湯大全一起與生薑下瓦煲,加入清水2000毫升(約8碗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約1個小時,下鹽便可。功效:健脾益氣、祛溼和胃。中醫認為鯉魚性平味甘,有滋補、健胃、利水、消腫、通乳、清熱解毒和止咳下氣的功效。以補中益氣、利水排膿、健脾祛溼的黃芪、赤小豆煲之,有健脾益氣、祛溼和胃之功。
  • 【廣府金湯】春季養生祛溼開胃,推薦7款祛溼湯!
    今日為您推薦7款祛溼湯,祛溼健脾,消除春困,讓我們的身體不再「溼漉漉」的!豬小肚煲薏米芡實湯功效:生薏米煮湯服食,利於去溼除風;用於健脾益胃、治脾虛洩瀉則需炒熟食用。功效:土茯苓為清熱類中藥,能除溼、解毒、通利關節;赤小豆食藥兼之,能健脾祛溼、利水消膿,兩者均性平味甘。土茯苓煲豬骨利水且又滋補平和,是時下有益的湯飲,且男女老少皆宜。
  • 春季祛溼湯食譜大全, 9款最適合祛溼行氣湯.
    9款春季祛溼湯大全1、鮮紫蘇葉滾黃骨魚湯材料:鮮紫蘇葉80克、黃骨魚400克、生薑3片。做法:把紫蘇葉洗淨;黃骨魚宰洗淨,煎至微黃,濺入少許熱水,再加入姜和清水1250毫升(約5碗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滾約10分鐘中,撒入紫蘇葉,片刻下鹽便可。
  • 春天煲什麼湯祛溼 這4款湯祛溼排毒又美顏
    簡單的食材就能祛溼、養血、排毒,春季美顏這樣吃出來。四神湯:健脾祛溼 4月雨水多,空氣溼度大,身體也難逃溼氣的侵害。昏昏欲睡、身體沉重、頭臉油膩、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膚起疹子等等這些都是溼氣重的表現。想要祛溼,養好脾胃是關鍵!
  • 春季祛溼開胃,推薦8款祛溼湯!快叫媽媽煲給你喝
    對於春天來講,人體易溼,最好的辦法是,喝一些可以祛溼的湯水,以下是小編千辛萬苦收集回來非常有效的祛溼秘方,大家趕緊按照秘方叫媽媽煲湯比你飲,有益啊衰仔!功效:豬仔薯具有「清、補、涼」滋 養強身的功效,蒸煮後外部微苦薯心清甜與紅薯等相比較味道較淡。鮮豬仔薯或豬仔薯幹塊配豬骨湯是人們四季皆宜的上湯品,用作祛溼熱、清腸胃炎症,其功效特佳。
  • 特推十款春季清熱祛溼湯
    下面小編為你特別介紹十款春季清熱祛溼湯,不妨來看看它們的做法吧。春季清熱祛溼湯1、木棉花瘦肉祛溼湯材料:豬瘦肉400克,木棉花5朵,花豆50克,扁豆30克,薏米30克,茨實15克,紅棗2個,土茯苓30克,陳皮1塊,赤小豆15克,水、食鹽適量。
  • 八款最去溼氣的祛溼湯
    當身體溼氣過重的時候,就應把身體的多餘的水分代謝出來,避免導致一些副作用反應,這時候可以吃一些具有祛溼作用的湯,能夠提高免疫力水平,能夠預防身體體質下降,祛溼湯有很多,比如說淮山扁豆煲雞湯、陳皮豬肚湯、赤小豆粉葛煲鯪魚湯、芡實煲老鴨湯等等。
  • 推薦春季八款祛溼開胃湯水!
    功效:眉豆系廣東特產,是廣東民間十分喜愛的一種入湯後尤為綿滑糯香的豆類,具有祛溼、健脾、補益的功效。功效:土茯苓為清熱類中藥,能除溼、解毒、通利關節;赤小豆食藥兼之,能健脾祛溼、利水消膿,兩者均性平味甘、淡的。
  • 祛溼湯還能如此美味
    從有氣無力到胃口變差這時喝碗清熱祛溼的養生湯最適合不過了。下面分享10款夏季祛溼湯食譜,不僅可以清熱祛溼,而且具有減肥養生功效,美味而不膩。▼材料:蘿蔔750克、蓮子50克、芡實25克、蜜棗3枚、豬舌500克、豬骨750克。
  • 廣東幾款祛溼湯的做法,春天祛溼好重要!
    身體溼氣入侵就容易出現眼袋浮腫、面色晦暗、出油,食慾下降等症狀,春季如何祛溼呢?不妨嘗試一下廣東的經典祛溼湯,將溼氣趕出體內吧。 下面介紹幾款春季祛溼湯,讓你有效去除春季溼氣。(2~3人分量)原料:土茯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陳皮半個,水8碗。做法:土茯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塊,將原料放入煲內,水滾轉慢火煲3小時即可。
  • 清熱祛溼湯 10款養生湯幫你清除溼氣
    今天給小編介紹9款養生湯,讓你吃出健康。  夏季養病是一個很好的季節,那麼清熱祛溼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所以大家可以在這裡季節裡清除一下自己體內的溼氣哦!  夏季清熱祛溼湯  夏季是溼熱多雨季節,「溼氣通於脾」,飲食養生就應該清熱祛溼健脾淡補為宜,所以要多喝夏季清熱祛溼湯。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十款養生湯的做法。
  • 三伏天養生 清熱祛溼湯
    三伏天養生喝什麼湯清熱祛溼?三伏天悶熱潮溼,適當喝些清熱祛溼湯有助於開胃,促進食慾。中國吃網為你介紹三伏天養生喝的清熱祛溼湯,讓你在三伏天也過得輕鬆。  三伏天養生喝什麼湯清熱祛溼?三伏天悶熱潮溼,適當喝些清熱祛溼湯有助於開胃,促進食慾。下面中國吃網菜譜大全為你介紹三伏天養生喝的清熱祛溼湯,讓你在三伏天也過得輕鬆。
  • 立夏後多喝3款湯祛溼又美味
    立夏後如何祛溼?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些清熱祛溼的湯水,助大家趕走溼氣。  立夏後溼氣重怎麼辦?  溼氣是由於人體內的水分調控失衡,水分排不出體外造成的。《黃帝內經·素問》記載:「太陰之上,溼氣主之。」溼氣過重會讓人出現四肢酸痛、手腳冰冷、舌苔厚黃、大便溏瀉等症狀。。
  • 春季祛溼湯譜大全
    農曆二三月間,春雨綿綿,空氣溼度很大,尤其到了回南天,屋裡屋外溼氣都重,人體也容易有溼氣,人們往往很容易受冷及受溼侵襲而得病。
  • 夏天祛溼很重要!35款祛溼湯配方,養肝又護胃!
    夏季祛溼首選當然是煲靚湯啦!所以今天,就奉上35款祛溼靚湯秘方祛除溼氣、健脾養肝護胃每天一款,一個月不重樣!材料:豬橫利,夏枯草、棉茵陳、生薑功效:清熱去溼,去肝熱,是春夏一味相當好的食療湯水 14.三豆鰍魚健脾祛溼湯 原料:生薑5片、泥鰍、紅豆、黑豆、赤小豆、紹酒、鹽各適量功效:清暑祛溼
  • 炎炎夏日溼氣重,推薦幾款祛溼湯
    除身體溼氣最好的方法是食療祛溼,食療可以有效去除溼氣,且方便又實用。在日常的飲食中吃一些具有祛溼、排毒、消腫、利尿的食物,就可以起到很好的祛溼效果,不過需要長期堅持食用這些具有祛溼效果的食物才行。很簡單,只要你常吃一些祛溼食物,溼氣自然會慢慢排出體外,身體隱患也會隨著溼氣不在而消失。
  • 健脾祛溼湯的做法
    很多人會選擇煲湯去祛除體內的溼氣,家常都會煲的祛溼湯都有冬瓜薏米湯、土茯苓瘦肉湯、鯽魚湯、土茯苓薏米湯、豬橫脷夏枯草湯這些煲了喝都能祛除溼氣。我們今天來煲的是健脾又祛溼的,是用豬肚、澱粉、薑片、胡椒粉、茯苓、薏米、蓮子、山藥、芡實一起煲成的。豬肚對脾胃不好的人吃了很好的。豬肚又含有蛋白質、維生素、鈣這些。
  • 十款最適合廣東人飲嘅春季祛溼湯!
    由此,五花八門的祛溼湯也就成了此時餐桌上最重要的配角。呢個時候,又係時候去去溼氣啦。廣東人祛溼最鍾意煲湯,以下推薦嘅呢幾種湯,你一定要飲。1、龍骨煲豬仔薯幹功效:豬仔薯具有「清、補、涼」滋 養強身嘅功效,蒸煮後外部微苦薯心清甜同紅薯等相比較味道較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