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奶茶研究小隊
From Stoooges三士渡
微信號:StooogesEducation
眾所周知,珍珠奶茶喝多了容易上頭。
初次品嘗它的人,容易被珍珠黑色的外表、凝膠狀的質感勸退;幾番嘗試後,奶茶的層次感就釋放出來了——濃鬱細膩的奶蓋先聲奪人,Q彈軟糯的珍珠貫穿始終,清爽解膩的茶香回味悠長。
小小一杯珍珠奶茶,卻有著無窮的魅力。正是這來自東方的神秘聖水,喚醒了各國人民沉睡的味蕾。
它先徵服中國,成為都市男孩女孩的續命神器 → 接著入侵美國,化作紐約灣區人民的精神鴉片 → 隨後攻佔日本,東京街頭人手一杯快樂肥宅水。
這世上,大概不存在珍珠奶茶撩不動的國家吧。
美國奶茶史
世界第一杯珍珠奶茶,由臺灣省臺中地區的春水堂發明。
1983年5月20日,春水堂的創始人劉漢介,在日本大阪喝到了平生第一口冰咖啡。他把製作方子帶回了臺灣,如法炮製出了冰奶茶,開啟了茶飲的新紀元。
兩年後,春水堂的員工林秀慧,在冰奶茶中加入了兒時最愛的臺灣經典小吃粉圓。看到顧客反響不錯後,劉漢介取「大珠小珠落玉盤」之義,將粉圓重新命名為「珍珠」。
自那以後,珍珠奶茶在全臺灣風靡起來。不同於如今常見的網紅店,最早一批奶茶店主要以夫妻店為主,奶茶與早餐搭配著銷售。
上世紀90年代,隨著奶茶進入中國香港和大陸地區,新式奶茶店出現了。店家開始注重起飲品外觀,提高了門店環境,增加了甜點小食。2008年前後,奶茶連鎖品牌相繼進入美國,在社交網絡中逐漸被人知曉。2018年,珍珠奶茶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其自帶的社交屬性廣受年輕人的喜愛。
沒想到,這段歷史竟然被網友們惡搞成了陰謀論:
被珍珠奶茶支配著的世界:
1992年第一次珍珠奶茶浪潮,網際網路泡沫崩壞 → 2008年第二次珍珠奶茶浪潮, 雷曼兄弟事件 → 2018年第三次珍珠奶茶浪潮,中美貿易惡化。
奶茶大數據
珍珠奶茶是否支配了全球經濟有待考證,但它在美國的影響力的確是現象級的。
你幾乎能在美國每一個州喝到珍珠奶茶。有些州的奶茶店甚至開了長達10年之久,三分之一的地區在近幾年內迎來了第一家奶茶店。
如果我們把Yelp上的「頁面瀏覽率」,按餐飲業的總瀏覽率除以某一商業類別的總瀏覽率來算的話,那麼自12年底到18年初,珍珠奶茶在Yelp上的頁面瀏覽率翻了5倍。
美國西海岸是奶茶狂熱的「重災區」。在Yelp上,珍珠奶茶搜索熱度最高的城市前三名分別來自加州:聖何塞(San Jose), 聖克拉拉(Santa Clara)和伯克利(Berkeley)。
從下面這張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到,灣區有五座城市的搜索率進了前十。前十名中除加州以外,還有德州的休斯頓和聖安東尼奧(San Antoino),麻省的波士頓。
光從搜索率上來看,灣區人對珍珠奶茶真的是愛得深沉了。你看加州的奶茶店都特寬敞,能坐著聊天拍照,不像寸土寸金的紐約店面小,大多只能排隊買了帶走。
然而如果單論奶茶店的數量、密集度和創新力的話,絕對是紐約佔上風。畢竟是全世界最騷最有活力的年輕人聚集地啊。最近灣區開的連鎖店都是在炒幾年前的冷飯,而曼島動不動就推陳出新。
據餐飲數據公司Menusifu的報告顯示,截止18年年底,在Yelp上註冊登記的奶茶店總數達到1萬多家,光是洛杉磯就有517家奶茶店,舊金山地區275家,而紐約奶茶店的數量竟達到了2000多家。
不過,如果論排隊時長和品牌人氣的話,只要是新出品的網紅奶茶店,必然免不了排長隊。無論你身在何方,這都是普世真理。
奶茶美國編年史
以下是我們搜到的知名奶茶品牌入駐美國的時間點,其中不包括一些小眾網紅店。
Lollicup在加州的聖蓋博成立,臺灣珍珠奶茶配方首次被引入美國。
2005年Chatime在中國臺灣新竹成立,通過改善飲料機器統一奶茶的口感,一年後進入加州。
Half & Half08年入駐加州聖蓋博。該店對品質極其苛刻,如果一杯奶茶製成2小時後未被賣出就會被扔掉。
Kung Fu Tea總部在紐約設立,率先在菜單上提供了豐富的品類選擇。
第一家Coco開在臺灣淡水,11年進入美國。除了奶茶和果茶,它還提供養樂多、巧克力等多種口味。
Boba Guys三藩本土品牌,該店堅持用有機鮮奶作為原材料,不含任何添加劑。
貢茶06年創立於臺灣高雄,14年進入美國,2年後臺灣母公司被韓國分公司買下。
快樂檸檬06年總部設在上海,產品形象鮮明,主打清新平淡健康,於14年入駐美國。
奶茶喝什麼?
我們挑選了美國舊金山、洛杉磯和紐約這三座熱門城市,它們涵蓋了大部分好喝的小眾品牌。如果你在美國只知道Coco、貢茶、功夫茶,不知道進城還能喝啥?那請趕緊拿好這份安利貼,成為最懂奶茶的人。
Boba Guys乃美國本土品牌,最初開在舊金山,後來陸續延伸到紐約、洛杉磯等城市。它家的logo還蠻有辨識度的——喝奶茶的食蟻獸,店面裝修的也是ins網紅簡約黑白風格。你可以diy自己想喝的口味,加不同口味/品牌的料,甜度可選25% 50% 75% 100%。值得一體的是它家Straus牛奶是有當地出品的有機鮮奶。
• Strawberry Matcha Latte
抹茶草莓拿鐵是限定款(不能diy),也是店裡比較火的一款,第一次來的人基本都會點這個。
這款草莓特飲主要是草莓+酸奶+奶茶,適合不愛喝太甜的,口味偏酸。
Plentea可能是一些人心中三藩最好喝的珍珠奶茶店,但也有人習慣了喝奶粉衝的奶茶,嫌Plentea有機茶葉和牛奶的口感太淡。它家的甜度和奶可以自選,奶茶瓶子很有特色,是玻璃方型杯子,分量重。帶玻璃瓶來店消費可享受九折優惠,環保又划算。口味蠻獨特的,特別是薰衣草檸檬口味、海鹽奶蓋。
海鹽奶蓋烏龍茶,奶蓋很濃鬱,中和了烏龍茶略帶點澀的口感,適合不太喜歡攝入過量糖分的人。
就跟普通抹茶拿鐵差不多,推薦它主要是顏值高。裝在透明玻璃瓶裡,你能看到抹茶和奶茶暈出來的分層,拍照出來很好看。
Sharetea(歇腳亭)源自臺灣的奶茶品牌,灣區知名連鎖飲品店之一,幾個分店生意火爆。品質味道一直很穩定,產品也是在不斷研發,擁有大量別家沒有它家有的產品。
• Hokkaido Pearl Milk Tea
• Handmade Taro with Fresh Milk
手工香芋奶茶非常好喝,尤其是市中心Westfiled裡那家,無人可比。
Asha Tea House的創始人是一對工程師夫婦,他們希望通過這家店宣揚中國的茶文化,所以認真地尋找最好的茶葉。它家擁有超正宗的抹茶飲品,店裡抹茶味很濃,能聞到炒茶的味道。店員制茶很細緻,點抹茶可以看到店員用抹茶篩子把衝的奶茶灌進去,據說有機蔗糖都是自己煉製的。
抹茶珍珠拿鐵是最熱門的產品,抹茶很正,珍珠本身甜度就夠。
咖啡加奶味道不錯,但跟真正香港鴛鴦奶茶還差點火候。它家奶茶都不太甜,一旦接受不甜的設定還挺好喝的。
五十嵐大概是臺灣奶茶網紅店鼻祖了吧。店面裝修不錯,室內寬敞明亮,裝修簡約大方,座位多。五十嵐飲品分四大類:奶茶、茶飲、果汁和拿鐵。每一杯茶底都可以配瑪奇朵,你不僅能點奶茶,還可以點冰淇淋華夫餅。
紅茶冰淇淋結合,化到一半口感更佳,建議半糖或少糖,不然喝多了會齁甜。
紅茶瑪奇朵的紅茶味道醇厚,比起傳統的鹹芝士奶蓋,它是一層奶油加糖的奶泡。
• Proscuitto with Soft Egg Waffle
儘管這次是奶茶特輯,還是想私心安利一下意式火腿溏心蛋配華夫餅。五十嵐的餅皮都是啤酒發酵製成的,可能店裡濃濃奶香就是拜華夫餅所賜吧。
另一家美國本土奶茶店,可能是LA最網紅的奶茶之一,基本是個網紅都會去拍照,因為整個店面都是櫻花粉,少女心爆棚的那種,但店面很小。用料好,非香精勾兌,缺點是奶蓋只有薄薄一層,珍珠質感和奶茶口感差一點。
玫瑰奶茶是現泡花茶,泡完以後再給你現做奶茶,玫瑰很香很好喝。
Omomo之前在LA挺火的,號稱洛杉磯最好喝的奶茶(不過感覺只要是個新開的奶茶店都會這麼自誇)。它家logo很小清新,店面是那種日式muji風格,奶茶拍出來很好看,奶蓋巨好喝。Omomo會搞活動,買滿十杯可以送一杯。
• Oreo Brûlee Green Milk Tea
奧利奧布蕾綠茶人氣產品,第一次去都會點的產品。類似蛋糕奶茶,比抹茶更甜一點,不愛芝士的可以選這個,不怕胖的可以奶蓋珍珠一起上。
旋爆草莓杯顏值高,新鮮草莓現榨,口味偏酸建議8分糖,不想太甜可降至半糖。
淨是很多小眾奶茶迷心中的第一名,因為它家的茶非常好,據說是臺灣最好的手工烏龍茶。整個店的品牌設計很高級很乾淨,門口街拍有點上海新天地即視感,奶茶杯也是漂亮又纖細。手工茶會現場會用茶葉和功夫茶壺泡製,然後給你嘗一下濃淡。
• Oriental Beauty Oolong Milk Tea
東方美人烏龍茶,茶如其名,烏龍茶略帶苦澀,配上滿滿紅糖風味的珍珠,口感極佳。
美國本土奶茶店,難得排隊的多是美國人。店面在高樓林立的街邊小店,不注意容易錯過。室內裝修很有藝術氣息,牆上有一面藝術塗鴉的鏡子,沒有座位,買了直接帶走。芝士茶和花茶是特色,都是單獨衝泡的。據說它家的奶蓋打得很好,尤其是premium系列的。
「偽裝」這個名字取得創意十足,其實就是抹茶拿鐵加焦糖布丁奶蓋,抹茶味不重,奶茶不甜膩。杯壁上黃色和綠色暈染開,很像當代抽象藝術品。
奧利奧紅茶奶茶,黃色芝士奶蓋略鹹,頂上有一層奧利奧碎,和奶蓋融合很妙。
Ktown一家奶茶店,不少人在LA的最愛,老闆是中國人。店面不是很起眼,店內和門口均有桌椅,店裡通常人很少,很安靜適合聊天。店內黑板上有可愛的手繪貓咪,每隔一段時間會換一個背景牆。它家主打烏龍奶蓋和水果冰沙系列。
• Strawberry Matcha Latte
草莓抹茶拿鐵,店內招牌No.1。新鮮草莓醬打底,香味濃鬱,鮮奶加抹茶,味道很棒。
• Ceylon MilkTea Tiramisu Puffcream
提拉米蘇錫蘭奶茶,店內招牌No.2。奶蓋很厚,味道非常像喜茶,它家錫蘭奶茶真的好喝。
嘆茶於2017年在LA創立,是加州成長速度最快的奶茶連鎖店,現在有6家分店,分店之間的水準會有一定差異。它家不使用任何添加劑,人工糖漿,崇尚天然原材料,奶蓋做的很紮實濃厚,口感很好,不容易踩雷。注意,它家只接受現金。
• Royal Ceylon MilkTea with Tiramisu Puff Cream
• Uji Matcha with Cheese Foam
願茶是國內品牌,全球有300多家分店,紐約東村法拉盛都有開。它家特色是用高壓萃取純茶,有機鮮奶打出超厚芝士奶蓋,分量十足的水果杯(parfait),以及貓耳特色的透明奶茶蓋。很多人推薦紫薯/香芋髒髒奶茶,萬聖節還會出限定款的南瓜口味,但沒法做成熱飲。
• Cheese Foam Rose Oolong Tea
願茶的烏龍奶蓋很有名,醇厚的芝士配上香濃的玫瑰花茶一口不過癮。
芝士莓莓,國內常見產品,草莓藍莓各種莓果打在一起,加上冰沙的口感,很配。
Vivi奶茶店是臺灣老闆開的,總部位於紐約。店內裝飾色彩繽紛,logo是可愛的骷髏。它家直接從臺灣進口原料,除了常見的傳統奶茶,還提供雲朵奶茶、燈泡奶茶、星空漸變杯等高顏值產品。除了奶茶以外,店裡還有雞米花、鹽酥雞、薯條等小吃。夏天會賣冰沙和酸奶。
星空冰茶絕對是Vivi所有飲品中顏值最高的,從黃橘色漸變到紫藍色,看上去像是把浩瀚星空握在手中一樣。
紐約知名奶茶店,位於SOHO主街附近,逛街累了可以去買一杯嘗嘗。店內純白裝修簡約,座位較少。它家招牌甜品是珍珠冰淇淋,口味目前只有紅茶和烏龍茶兩種選擇,當然你也可以選擇雙拼,之前做周年慶的時候有推出過其他品味。珍珠冰淇淋可謂是絕贊,完美抓住了甜度的平衡,一出品就火爆了紐約。
烏龍茶冰淇淋加珍珠,烏龍茶口味相較於紅茶會顯得更清新,口感絲滑,沒有冰淇淋常有的那種粘膩感,珍珠的大小也是可以選擇的。
• Brown Sugar Oolong Tea Latte
紅糖烏龍茶拿鐵,它家的烏龍挺有名的,茶味大於奶味,如果你喜歡輕薄的質感,喜歡茶味,這款飲品可以一試。
Debutea在法語中是初次登場、勿忘初心的意思,這也是Debutea在眾多紐約留學生心中的印象。它宣稱自己是紐約奶蓋第一擔當,每日奶蓋現做,每次打發時間都在40分鐘以上。除了超強奶蓋以外,店家精選了臺灣上好茶葉,以及曼島唯一「雲操控」機器用於咖啡萃取。夏日購買超級水果杯有機會獲得免費升杯。
芋泥黑糖珍珠奶茶,是曼島為數不多提供芋泥的,比Coco要再細膩一點。芋泥配牛奶非常香濃順滑,喝完口中回味無窮,完全沒有乾澀感。雖然沒法減糖,但是意外的甜度剛剛好。
菠蘿水果茶,滿杯金菠蘿烏龍茶與菠蘿醬組合,提前3-5天發酵生成的營養豐富的白色酵素,大顆菠蘿粒讓口感更有層次感。
彌茶於2017年誕生於杭州,開到了法拉盛,店內環境在法拉盛裡算是比較舒適寬敞的,除了提供奶茶外也能點一些小食蛋糕。它家logo是一個小和尚在打坐,佛系十足。彌茶所有茶基地都是用獨立包裝的茶袋現泡現煮的,每泡一杯茶放入兩個茶包,奶蓋和願茶相比偏輕薄。
• Cheese-covered Peach Oolong
芝士香桃烏龍是店裡最受歡迎的選擇,淡淡桃香不必多說,但介於奶蓋薄,芝士口感沒有太多體現。
• Cheese-covered Red Pitaya Juice
火龍芝芝,滿杯火龍果的味道加上芝士,低能高纖維,給你降脂潤腸的口感。
法拉盛主街不遠處臺灣老闆開的手作茶店,非連鎖品牌,logo是可愛的草泥馬🦙。店面很漂亮,座位很少,一般都是點了帶著跑。黃金珍珠是它家的特色,第一次來安利黃金厚珍奶。配料選擇很多,可以加芝士蛋糕進飲品中。
• Dark Roasted Oolong Milk Tea
滿滿鮮榨蘋果百香,英文就叫Teas Me Dear,它家的主打產品是水果茶,口感不錯。
曼島專做抹茶的奶茶店,所有抹茶都是純手打的,走的是健康路線,很多博主都愛來打卡。除了賣飲料,可頌顏值也很高。該店只接受刷卡,不受現金。今年2月紐約時裝周Kith和Versace的聯名款還在它家開了快閃展,18年和NIKE攜手打造過一款少女心十足的Air Force 1。
抹茶拿鐵,抹茶味偏苦,奶味不濃,適合口味清淡的人。
Luxamor主要提供brunch和下午茶服務,店面有足足190多平米,光是這個面積放在紐約就贏了。店裡沙發是馬克龍色為主,大理石的桌面,隨手一拍就是ins照。老實說甜品比奶茶看著更出彩一點,推薦Coconut Quench:外皮是巧克力,裡面椰肉部分是奶油做的。它家周一到周五中午11點-下午6點是happy hour,部分飲品降至3美刀。
網紅髒髒茶是店裡的招牌,加了紅糖珍珠,怕甜的人可能吃起來會偏膩。
布蕾奶茶,店家將新鮮現打的布蕾奶油纏繞在杯壁上,再倒入紅茶做底的奶茶,口感輕盈,奶香四溢。
Auntea阿姨奶茶前身是一家1992年在上海開的奶茶店。紐約店長買了那位上海阿姨的配方,將這種紫色糯米與奶茶相融合的獨特口感帶到了紐約。它家在近幾年這波奶茶潮興起之前就在中國城挺有名的了。
• Purple Sticky Rice Milk Tea
血糯米奶茶,建議半糖去冰,因為紫糯米本身就有甜味。
燕麥奶茶,顆粒飽滿的燕麥粒吸入香甜的牛奶,嚼起來香軟有韌勁,總之是不會錯的選擇。
C Tea是在SOHO底下靠近中國城一家網紅奶茶店,逛街逛累了可以去打卡。店裡裝修很粉嫩,隨手一拍都好看。這家店的飲品口味都偏甜,點招牌玫瑰奶茶最多半糖。水果茶很清爽還不錯,奶茶蛋糕和哥本哈根美人魚香草奶茶挺特別的。
巴黎玫瑰,店裡的招牌花茶,底下是玫瑰醬,上面放了花瓣,喝著比看著更美。
西柚果茶,喝了絕對會回頭的飲品,超大片西柚配綠茶基底,清透的茶澀襯託出清爽乾淨的甜味,口味均衡而溫和。
• Copenhagen Mermaid Vanilla Milk Tea
哥本哈根美人魚香草奶茶,上面的美人魚是翻糖做的,下面是冰沙,中和了甜味,味道還行,點這款純屬為了顏值啊。
東村特有藝術氣息的奶茶店,它家飲品設計團隊都是有超強審美的設計師和藝術家。水果茶是店裡的特色,名字都是以藝術家的名字為靈感,耳熟能詳的有:馬蒂斯的桃子烏龍、塞尚的沙梨綠茶、羅斯科的抹茶等等。Space 194還會和本地藝術家合作,把藝術家作品印杯子上,充分利用了紐約這座藝術之都的資源。
塞尚的沙梨綠茶,亞洲梨香和日本Karigane Gyokuro綠茶的完美結合。
洛法羅的草莓烏龍,靈感來自畫家的草莓插畫。草莓丁充滿抗氧化劑,和烏龍茶的結合是一種超現實的體驗。
英國現代主義畫家奧基夫曾被邀請去夏威夷為都樂食品公司的廣告畫菠蘿。當她達到夏威夷,她對想要描繪的菠蘿有了與眾不同的想法,希望這款菠蘿飲品也能帶給你靈感。
如果你是老友記迷,那你肯定記得莫妮卡一行人在中央公園的咖啡館裡人手一杯咖啡度過的歡樂時光。如今在格林威治村的Waverly Place大道上,卻出現了星巴克門可羅雀,星巴克對面的奶茶店排起長隊的景象。
縱觀歷史,近幾年的珍珠奶茶熱潮不只是一個偶然的現象,它背後有著多年的歷史緣由。珍珠奶茶花了十幾年的時間,從臺灣走到對岸,又花了十幾年從中國走出國門,再花了十餘年慢慢被美國——這個擁有一百多年咖啡傳統的國家所接受。
儘管珍珠奶茶現在無法與星巴克、Dunkin' Donuts媲美,但我們看到奶茶的確成了不少美國人生活的一部分。咖啡店的影響力依舊不減,但它不再是當今年輕人度過歡樂時光的唯一選擇。
本文系授權發布,By 奶茶研究小隊,From Stoooges三士渡,微信號:StooogesEducation。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INSIGHT視界 誠意推薦
本期推薦閱讀:
睡覺、有體味、流汗這些特徵都有可能讓你成為美國官方監視的目標?微信後臺回復關鍵詞【監控】,閱讀《小心!在美國機場流汗摸臉,飛機上睡個覺,可能就會被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