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的老鷹溜去捉小雞,雞窩裡最後卻傳出了鷹的慘叫聲?

2020-12-16 野生動物自然君

小時候大家都玩過老鷹捉小雞的遊戲,都知道老鷹是來吃雞,還是雞的天敵,玩遊戲的時候總是害怕自己被老鷹抓到。你們知道嗎?如今老鷹也碰上厲害的對手,誰讓老鷹總是去吃小雞呢?終究還是有敵人收拾老鷹了,你們猜到是什麼的動物了嗎?

能對付老鷹的居然還是雞,當老鷹面對一群雞的時候,卻沒有辦法去對付雞了,反而被雞給收拾了,簡直太不思議了。

這個農場主養了好多雞,為了防止雞被偷,農場主把這一群雞都放在大棚裡,這樣就很安全了。誰知,這樣安全的地方也能被一些動物給闖入了,嚇得雞群奮力抵抗。

不知道這隻老鷹是怎麼進去的,當老鷹一進去的時候,飢餓的老鷹和雞群一起看傻眼。老鷹:哇,這麼多雞,我要吃好久了,開心了。雞群:這是個什麼生物?長相如此奇怪!

於是,老鷹看著雞群就越想越開心,竟然直接飛到雞群中間,開始去抓它們。沒想到啊,雞群見到這老鷹起初是害怕,後來發現這老鷹的實力不行,老鷹只在雞群裡亂飛,結果雞群沒帶怕的,發出猛烈的雞叫聲,然後導致全體雞都叫了!

這叫聲太大了,農場主還以為雞棚裡進了壞人,結果當農場主走進雞棚裡看都楞在原地,你們猜發生了什麼?

一群雞飛撲而上,對著老鷹是一頓啄。畢竟雞嘴是很尖的,老鷹那見過這場景,簡直害怕極了,直接害怕得躲在角落裡。我這還是頭一回見到如此憋屈的老鷹,說好的老鷹捉小雞演變成小雞啄老鷹了,這場景讓農場主都看笑了。

農場主:沒想到我家雞居然那麼厲害,這還是我家的雞嗎?

老鷹只好不反抗,沒過多久這群雞也安穩下來。經歷了一場混戰後的鷹,孤獨、弱小、扛不住,小小的眼睛透出深深的不解:到底誰是猛禽?農場主見這老鷹可憐的樣子,趕緊把它給放了!

老鷹:明明我才是猛禽,我才是最厲害的,居然被一群雞給打趴了,太丟我們老鷹的面了。

感覺老鷹經歷此次,怕是再也不敢來了,可能還有陰影,會不會以後連雞也不敢抓?可能沒想到雞的戰鬥力提升了,還如此之強,連最強的猛禽也甘拜下風。

我覺得這次又讓大家刷新了對老鷹理解,老鷹居然打不過雞,還如此狼狽。

老鷹:求求你,別再說了,我要被踢出老鷹群了,請你放過我的黑料吧,給我留點顏面。

其實老鷹捉雞是天性,它們是肉食性的類群,它們天生性情兇猛,通常以雞、老鼠等小型動物為主,有的老鷹餓起來連蛇都吃的。這樣一說是不是覺得老鷹很可怕嗎?

但這是它們的天性,如果不兇猛怎麼才能抓到食物呢。所以不要覺得它們可怕呢。

上面那隻老鷹估計也是失策了,才會這樣的,不然它一定會展示自己兇猛的一面,把它們給打趴的,可能老鷹也就不會因黑料而被踢出老鷹群了。

不管怎麼說,老鷹始終是兇猛的鳥,地位是不會因此下降的。

相關焦點

  • 一年級看圖寫話:老鷹捉小雞【有電子版】
    【範文1】老鷹捉小雞遊戲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我和幾個夥伴一起去公園玩老鷹捉小雞的遊戲。  遊戲開始了。老鷹瞪大雙眼,兇狠地盯著小雞。它一會兒撲向左,一會兒撲向右;雞媽媽張開雙臂,一會兒擋到左邊,一會兒又擋到右邊。突然,老鷹掉轉方向,繞過母雞,向最後一隻小雞撲來。
  • 狗子做錯事被關雞窩裡,小雞卻一頭的問號:到底誰才是親生的?
    這天小奶狗又做錯了事情,男子實在是很生氣,一怒之下為了讓狗狗反省,於是就把狗子給關進了雞窩裡,想讓母雞教訓一下它,讓它以後也能長點記性。本以為母雞看到狗狗肯定會欺負它呢,可是母雞並沒有那麼做,而是像一個媽媽一樣,把小狗摟在了懷裡,可能是覺得狗狗這麼小就沒有母親,比較同情它吧。
  • 懸崖邊的鷹——很多「逢生」的機會藏在「絕處」
    有一個老人在山裡打柴時,拾到一隻很小的、樣子怪怪的鳥,那隻怪鳥和出生剛滿月的小雞一樣大小。因為它實在太小了,又不會飛,老人就把這隻怪鳥帶回家給小孫子玩耍。小孫子很調皮,他將怪鳥放在小雞群裡,充當母雞的孩子,讓母雞養育。母雞沒有發現這個異類,全權負起一個母親的責任。 怪鳥一天天長大了,後來人們發現那隻怪鳥竟是一隻鷹。
  • 談傳統兒童遊戲「捉迷藏」和「老鷹捉小雞」文化內涵
    通常有個中間人,說「藏好了,可以找了」,然後找的人就出發了,滿大街小巷裡找。柴草垛,碾棚,木堆旁,溝裡,大樹背後,都是藏身之所。你也可以藏在一個地方不動,也可以隨時換地方,就看你如何判斷對方了,當然這裡也有經驗,有智慧,有膽量。孩子們的活動,從家的周圍,擴展到,村邊緣的場院,最遠到坡地裡的墳堆。有幾次藏的人一晚沒被找到是藏到野外的墳堆裡去了。孩子多數膽小誰敢上那裡去?自然也就找不到了。
  • 民間傳統遊戲分享十:老鷹捉小雞
    從這些隻言片語中,大家應該就能猜出這是一個什麼樣的遊戲吧,畢竟老鷹捉小雞可是幾代人共同的童年回憶啊。這個遊戲,男女孩子都可以玩,少則五、六人,多則十幾人,甚至一個班的孩子都可以參與進來。遊戲開始之前,需要先確定一個靈活的孩子扮老鷹,再選一個稍大點有力氣的孩子來扮老母雞。而在學校玩時,往往就由老師當母雞,幼兒當小雞。小雞要一個拽一個的後衣襟,排在老母雞身後一長串。
  • 小雞小雞小雞小雞...別唱了,不是那個小雞!讓我們回到純真年代...
    小姐:從尊貴到低谷;2.美女:從驚豔到性別;3.老闆:從稀有到遍地;4.雞: 從禽類到人類;5.同志:從親切到敏感;6.校長:從尊者到流氓……自從神曲出世,小雞都要變味了...在2009年-2013年期間,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CCTV-14先後播出了《老鷹抓小雞》、《老鷹抓小雞之魔王世界大冒險》、 《老鷹抓小雞之拯救美食城》、 《老鷹抓小雞之智鬥富豪城》等原創動畫片。目前該片已經製作完成208集,播出時間共計2678分鐘。
  • 莊稼茂盛,地裡發出慘叫聲
    李冉秋的丈夫年前去世了,原先家裡田地裡的農活都是丈夫做的,可是等到丈夫走後,這些任務便到了她的身上,李冉秋為了生活也只好接下了重任,每天出門同村民們一樣去田地裡幹活。因為李冉秋家田的特殊狀況,慢慢的村子裡就傳出了風言風語,總說李冉秋家的糧食多是因為李冉秋在田裡打了農藥導致的,村民們雖然眼紅傳出了這樣的謠言,但是至今也沒有一個人見到過李冉秋真的在田裡撒過東西。
  • 開發區公安|抓獲半夜摸進雞窩的小偷
    12月8日上午9點鐘分局中心漁港派出所接到報警「俺早上起床去餵雞,發現雞沒了!」話說,小潘和小王是表兄弟,從濰坊開車來日照遊玩,順便看親戚。12月7日晚上9點多,倆人在海邊玩累了,開車往親戚家走,走到了日照南路時,小潘開著車窗抽菸,一打眼,發現離路邊不遠處有一個雞窩。窗外月黑風高,路上行人稀少,倆人相視一笑,腦海中浮現出柴火燉小雞的美好畫面。
  • 小雞的故事之二
    春天,總有人走街串巷賣小雞。娘去買小雞我一定跟著。賣雞的用擔子挑著兩柳條筐小雞。春天和暖明亮的陽光下,上百隻絨線團兒般的小雞擠在筐裡,你推我擁,擠成一堆,外面的不斷往裡擠,好象只有最裡面才安全。偶然有小雞落單站著,便大聲嘰嘰叫著,好似說:「好孤單,好害怕。」我蹲在筐邊,伸手把它送回雞堆裡,賣雞的說:「誰家小孩,把雞玩死了。」我說,它明明沒有死嘛。娘懂得如何挑母雞。
  • 莊稼旺盛,女子往田裡潑灑狗血,村民聽見地裡發出慘叫聲
    李冉秋的丈夫年前去世了,原先家裡田地裡的農活都是丈夫做的,可是等到丈夫走後,這些任務便到了她的身上,李冉秋為了生活也只好接下了重任,每天出門同村民們一樣去田地裡幹活。因為李冉秋家田的特殊狀況,慢慢的村子裡就傳出了風言風語,總說李冉秋家的糧食多是因為李冉秋在田裡打了農藥導致的,村民們雖然眼紅傳出了這樣的謠言,但是至今也沒有一個人見到過李冉秋真的在田裡撒過東西。
  • 這倆賊在日照三次摸進雞窩,半夜抓走7隻大公雞
    12月8日上午9點鐘經開區中心漁港海岸派出所接到報警「俺早上起床去餵雞,發現雞沒了!」話說,小潘和小王是表兄弟,從濰坊開車來日照遊玩,順便看親戚。12月7日晚上9點多,倆人在海邊玩累了,開車往親戚家走,走到了日照南路時,小潘開著車窗抽菸,一打眼,發現離路邊不遠處有一個雞窩。窗外月黑風高,路上行人稀少,倆人相視一笑,腦海中浮現出柴火燉小雞的美好畫面。
  • 買了一窩小雞仔帶回家,家裡的薩摩耶突然「發瘋」,主人都懵了!
    在正式養一隻狗狗之前,我一直認為,薩摩耶就是狗狗裡的淑女,寵物界的小精靈。認為它的性格就像它的外表一樣,溫柔又可愛。經過再三思考,從寵物店裡帶回了一隻我感覺最乖巧最聽話的小薩摩耶。小傢伙全身沒有一絲雜毛,亮亮的葡萄似的眼珠子,微笑的嘴唇,都快要把我的心融化了。
  • 農村老母雞「抱窩」,孵小雞的日子
    在我們老家農村,老母雞孵小雞,被稱為「抱窩」或者「趴窩」。三月伊始,氣溫漸漸變暖,母雞下蛋也多了,一般每天一個。這個時候,如果一個母雞下蛋後,趴在窩裡懶得動彈,咯咯咯低沉而舒緩地叫著,即便你把它強制性地趕出來,它依然低聲嗚咽不緊不慢地返回原處,意味著,這隻母雞要抱窩了。
  • 實拍剛孵出窩的小雞 萌萌的太可愛
    俺娘在家養了幾隻母雞,每年總要孵一窩小雞。這個周末我回老家,5月14日就是今天早上孵出的小雞剛剛破殼而出。在農村散養的情況下,母雞都是這個季節開始抱窩。因為此時溫度逐漸升高,食物逐漸增多;小雞孵化出來後,有足夠的食物,並且溫度不會太低,提高它們成活率。
  • 雞窩菜可以這樣吃:
    你能想到有一種蔬菜會被叫做雞窩菜嗎? 到底是什麼樣的菜才會被稱為雞窩呢?雞窩有什麼顯著特徵?
  • 賈乃亮今年六一送給女兒甜馨的為什麼不是玩具,而是5隻小雞仔
    今早兒子醒來跟我說,他昨晚夢見自己養了可愛的小雞,他很開心,他一直求我給他和弟弟一人買一隻小雞。以下文字是兒子想要買小雞的真實想法,應該也是甜馨的內心想法。離婚不離愛,父母之間的恩怨不應該轉移到孩子身上,我們還要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讓孩子有一個愉快難忘的童年。
  • 73歲老人養鷹當「寵物」,探訪山村裡最後的鷹把式
    老人家養鷹已經養了五十多年了,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老鷹巴式,到現在他成了村子裡面最後的養鷹人。於師傅家住山東省蓬萊市南邢家村,老人說養鷹訓鷹是村裡流傳了幾百年的老手藝了。雖然現在許多人對他養鷹不理解,但一來他自己喜歡養老鷹,二來也不希望這門養鷹的手藝失傳。因此儘管生活條件不是很好,他仍然把省吃儉用下來的錢養老鷹。在於師傅的院子裡,我們看到了他養的老鷹。
  • 不管母雞公雞,對在黃土地裡刨食吃的農村娃娃來說,都是好雞
    因為,從小雞仔始,它們就被我們寄予了太多的期許。八十年代初,莊戶人家的日子還不富裕。每年開春,就會有叫賣雞仔兒的生意人,推著獨輪車走街串巷,車子上,是兩三尺長的大簸箕,簸箕裡,是毛茸茸擠作一團的小雞。把它們撿拾到瓶子裡,再看上蓋子,黑壓壓一段,在有限的空間裡擠啊擠。等到第二天一早,起床的第一件事,便急急忙忙地跑到屋外的窗臺上,拿起裝著黑壓壓老鴰蟲的罐頭瓶子,打開瓶蓋,放出蟲子給小雞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