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自然危機何其之多,但說到21世紀最大的麻煩還一定得說到塑料。畢竟塑料垃圾可謂是無孔不入了,就連馬裡亞納海溝深處都追尋到了塑料垃圾的產物。而塑料又是一種極難自我降解的垃圾,倘若沒有人為的幹涉,數百萬年時間依舊存在於地球上,對地球生態環境該是怎樣的破壞!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塑料又是21世紀最偉大的發明,畢竟塑料確實豐富了人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幾乎人類視野所看到的一切,都源於塑料製造。由此可見,錯的並非是塑料本身,而是人類是如何看待和利用這項發明的。
酶是一種催化物劑,在生化反應中起著重要作用。科學家就無意之中,將2種細菌產生的酶結合到了一起,結果發現這種新型的酶竟然有加速分解塑料的能力,且相比較普通的酶而言,新型酶的分解速度提升了6倍之多。這種意外的收穫讓科學家尤為驚喜。若是用於工業製造和商業收入之中。既刺激了消費同時也保護了地球生態環境。
以我國每次生產製造的千萬噸廢舊塑料垃圾舉例,這些垃圾儘管大多數都會被送到加工廠中處理,但人為素質使然,塑料垃圾流出鄉間田野,公路湖泊山川海域之中,依舊是不可避免的。長此以往下去,但凡塑料一日沒有退出人類的生活,地球就會被日益增加的塑料垃圾環繞,終有一天,地球還成為一顆垃圾塑料星球。
這些塑料垃圾原本經過二次加工提取後,不少塑料垃圾還能再次投入生產利用,但被隨意丟棄之後,人類又需得從石油原油等多種礦產資源中提取出來。儘管如今已經未有人憂慮石油會被消耗殆盡了,但能節省的,為何又要將原油利用在塑料上呢?
既然人類無法完全避免塑料垃圾的丟棄,那麼就只能從源頭控制塑料垃圾了,一方面是希望發現更多的新型清潔能源代替塑料,另一方面則是加大銷毀塑料垃圾的能力,新型酶顯然是最佳的選擇,最後則是提高人類的自身素質了,減少塑料垃圾的排放和丟棄,儘量讓塑料垃圾被投入二次利用中。讓未來的人類不被塑料垃圾困擾,也讓人類地球離垃圾遠一點,離清新的綠色生態星球更近一點,大家覺得人類應該如何面對塑料垃圾對自然環境造成的破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