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間拯救了地球?超級酶可快速分解塑料,人類有救了?

2020-12-23 趣說科學

地球上的自然危機何其之多,但說到21世紀最大的麻煩還一定得說到塑料。畢竟塑料垃圾可謂是無孔不入了,就連馬裡亞納海溝深處都追尋到了塑料垃圾的產物。而塑料又是一種極難自我降解的垃圾,倘若沒有人為的幹涉,數百萬年時間依舊存在於地球上,對地球生態環境該是怎樣的破壞!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塑料又是21世紀最偉大的發明,畢竟塑料確實豐富了人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幾乎人類視野所看到的一切,都源於塑料製造。由此可見,錯的並非是塑料本身,而是人類是如何看待和利用這項發明的。

酶是一種催化物劑,在生化反應中起著重要作用。科學家就無意之中,將2種細菌產生的酶結合到了一起,結果發現這種新型的酶竟然有加速分解塑料的能力,且相比較普通的酶而言,新型酶的分解速度提升了6倍之多。這種意外的收穫讓科學家尤為驚喜。若是用於工業製造和商業收入之中。既刺激了消費同時也保護了地球生態環境。

以我國每次生產製造的千萬噸廢舊塑料垃圾舉例,這些垃圾儘管大多數都會被送到加工廠中處理,但人為素質使然,塑料垃圾流出鄉間田野,公路湖泊山川海域之中,依舊是不可避免的。長此以往下去,但凡塑料一日沒有退出人類的生活,地球就會被日益增加的塑料垃圾環繞,終有一天,地球還成為一顆垃圾塑料星球。

這些塑料垃圾原本經過二次加工提取後,不少塑料垃圾還能再次投入生產利用,但被隨意丟棄之後,人類又需得從石油原油等多種礦產資源中提取出來。儘管如今已經未有人憂慮石油會被消耗殆盡了,但能節省的,為何又要將原油利用在塑料上呢?

既然人類無法完全避免塑料垃圾的丟棄,那麼就只能從源頭控制塑料垃圾了,一方面是希望發現更多的新型清潔能源代替塑料,另一方面則是加大銷毀塑料垃圾的能力,新型酶顯然是最佳的選擇,最後則是提高人類的自身素質了,減少塑料垃圾的排放和丟棄,儘量讓塑料垃圾被投入二次利用中。讓未來的人類不被塑料垃圾困擾,也讓人類地球離垃圾遠一點,離清新的綠色生態星球更近一點,大家覺得人類應該如何面對塑料垃圾對自然環境造成的破壞呢?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一種超級酶,專門用來「吃」PET塑料
    自塑料發明以來,人類已經產生了83億噸塑料,其中有63億噸變成了塑料垃圾。塑料汙染是最緊迫的環境問題之一。最新報告預測,到2040年,每年進入海洋的塑料量將接近三倍,達到2900萬噸,相當於地球海岸線每米50公斤。
  • 一種「突變細菌酶」誕生,能快分解速塑料廢物
    但是從科學的統計來看,無論是我們陸地區域還是海洋區域,塑料垃圾可以說是「堆積成山」,並且已經影響到了我們地球所有的生命體,包括我們人類。而根據《衛報》最新報告指出,科學家在分解塑料廢物方面又獲得了重大突破。
  • 活性超強的突變酶問世:10小時分解90%的PET塑料
    塑料,幾乎是現代人類生活已經離不開的一種材料,但廣泛應用之後產生的大量垃圾也日漸成為大自然的頑疾。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數據統計,截至 2018 年,全世界每年產生的塑料廢物已超 3 億噸,其中超過 800 萬噸的塑料會進入海洋,而據估計,自 1950 年代以來,全世界已累計生產了超過 80 億噸塑料,其中約 60% 最終進入了生態環境或垃圾填埋場,很多塑料垃圾需要數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時間才能自然分解掉。
  • 科學家發現「超級酶」 讓消化PET塑料垃圾速度提高6倍
    早在 2018 年,來自日本京都工業大學的科學家就發現了一種對 PET 塑料有天然「食慾」的細菌--大坂堺菌(Ideonella sakaiensis),從而為那些常見的塑料汙染形式提出了低成本解決方案。
  • 新發現可在數小時內分解塑料並實現高質量回收
    科學家們已經創造了一種突變的細菌酶,這種酶不僅能在數小時內分解塑料瓶,而且剩餘的材料也足夠好,可以回收製成高質量的新瓶。 現有的技術只能生產可用於某些特定物品的回收塑料,如毛衣、睡袋、夾克絕緣材料和地毯。
  • 地球危險了,科學家找到和地球最相似行星,人類:我們有救了
    科學是無止境的,有很多太空的秘密我們不知道的,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還在不停的進行,但是宇宙太大了,我們自身所處的地球,就是我們到現在發現的一個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我們也沒找到除了地球以外,第二個適宜居住的星球。但科學家推測,在浩瀚無邊的銀河系,一定還存在著別的生命。
  • 一種酶讓塑料分解率10小時內達到90% 而且還很...
    塑料是一項偉大的化學材料發明,但難以分解的特性,又導致全球出現了塑料製品的「消化病」,微塑料廢物近年來對環境的汙染更是讓人觸目驚心。法國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酶,可以有效分解最常見的一種塑料形式——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這個過程中,可以將90%的相同塑料轉化回其原始原料。
  • Nature封面:這種新的酶,10小時就能「吃掉」塑料瓶,分解率高達90%...
    全球每年生產3.59億噸塑料,其中1.5-2億噸就堆積在垃圾場,或暴露在自然界中。 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最為豐富,全球每年產量近7000萬噸——它就是我們每天都可能接觸到的塑料瓶。 最後,研究人員通過一系列的改良,創造出了2個版本的酶,並在切碎的塑料瓶上進行實驗。 不僅水解效率高,還很便宜 如此改良後的水解酶,效率是極高的。 前人提出的水解酶,20小時內能消化一半的PET。而在這項工作中,只需要15個小時,消化率就能達到85%。 不僅如此,通過優化條件,他們能夠在10小時內將PET分解率達到90%。
  • 塑料吸管讓地球崩潰 紙質吸管讓人類崩潰
    塑料吸管逐漸代替紙質吸管,卻為地球增添了無數煩惱!因為塑料吸管不會自然分解,在歐洲的海邊,吸管是很常見的一種垃圾。而且塑料吸管體積太小,幾乎不可能回收。如果扔進海裡,將會殘害海洋生物,最好的方式只能是焚燒,但也會汙染空氣...實在是難搞。
  • 提高塑料回收率:酶說了算
    法國科學家找到了提高塑料回收率的方法:對酶進行改造,就能將你手中的塑料瓶回收率提高3倍。相關研究於4月8日在《自然》上發表。  作為世界上最常見的塑料成分,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全球年產量可達7000萬噸。儘管許多地區都把PET塑料瓶列為可回收物,但其回收率並不盡如人意,可能只有三成被回收,並被製成低強度的新塑料。
  • 創意的發明:看似微不足道,但也許能夠拯救地球的10個偉大發明
    ,但卻能夠拯救地球的10個偉大發明!4,可食用的水球由於世界上許多城市都在努力處理大量用過的塑料水瓶,在舊金山和倫敦舉行的特殊活動中,可生物降解的「 Ooho小球」已開始消除消費者的需求,這些球類似於大氣泡,具有由植物和海藻提取物製成的果凍狀膜,如果不食用,它們會在四到六周後分解,這款創意的發明,吸引到了很多人的追捧。
  • 「PET水解酶」可在十小時內分解塑膠
    塑膠已經是人類現代生活的一部分,日常使用的物品都離不開這個材料。雖然塑膠給人類帶來不少便利,但它也是造成大自然汙染的罪魁禍首。塑膠對大自然的破壞一直是環保人士和科學家關注和極力想要解決的問題。近來,有科學家找到了解決塑膠汙染的一種方法!
  • 地球怎麼了?人類胎盤中首次發現微塑料,科學家:人類還不醒悟
    在這麼多年的不斷發展以來,人類對於地球環境的改變是極為迅速的,一些生物存在數億年的時間,都比不過人類一年工業發展給地球帶來的汙染性破壞,如今的地球一直處於一個遭受汙染的時期,而且環境問題一年接著一年惡化。
  • 可以拯救地球,為地球環境做出巨大貢獻的5個現代創意發明
    但是,有一些環境保護者、企業家和發明家卻並沒有將此遺忘,他們一直都在為保護環境和保護地球生態做出貢獻。在今天的文章裡邊,小編要為你重點介紹幾個偉大的發明:可以拯救地球,保護環境的5個小發明。該公司的想法是依靠行人來產生足夠強大的可重複使用能量,以為公共服務供電。當人們在這個產品上踩下的時候,瓷磚會引起電磁感應發電機移動,引起旋轉運動,進而產生能量。據該公司稱,一個腳步足以產生將LED燈泡點亮約20秒所需的離網能量。如果此項技術逐步成熟,並且開始在世界被廣泛使用,人類將減少一些存在汙染的火力發電的行為方式。
  • 塑料可能會是我們人類未來的「頭號殺手」
    我們每天都要使用和丟棄大量的塑料垃圾,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塑料被揭去便利的面具,被貼上白色垃圾的標籤,和我們生活形影不離的?2008年起,全國範圍內實施了「限塑令」即便如此,海南省每年使用一次性不可分解塑料製品,還是高達約12萬噸,那些被不屑一顧的白色汙染,正在不知不覺中侵入人類的身體。
  • ☞ 拯救地球11種行動方式
    Themoment:在你被鬧鐘驚醒的那一刻,拯救地球的第一個機會來了。在對自然環境威脅最大的幾種物質中,電池裡就包含了汞、鉛、鎘等多種,若將廢舊電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隨手丟棄,滲出的汞及重金屬物質就會滲透於土壤、汙染地下水,進而進入魚類、農作物中,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間接威脅到人類的健康。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裡,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一粒紐扣電池可使600噸水受到汙染,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
  • 塑料汙染有救了?能吃的「水寶寶」,包裝6周就能降解!
    塑料已經完全深入人類的生活了,不論是去超市商場,還是在大街上隨處可見塑料的身影,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塑料就已經從各種工業進入到了人類生活中。由於它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如今已經過去了幾十年,塑料已經成為人類的心頭大患,很多地方都堆放著大量的塑料垃圾,令人擔憂的是,人類並沒有合理的方法能夠完全消滅它們。塑料的處理方式截止到現在,人類關於塑料的處理方式也就有兩種,第1種是焚燒,第2種是掩埋。
  • 超級地球.葛利斯,人類未來的家園
    3.流浪地球得知這個不幸的消息,你是不是立刻陷入悲觀的狀態?其實你大可不必如此這般,因為地球毀滅的時間距我們還非常遙遠,大概還需要50多億年。如果你能活50多億歲,意味著你可能成為地球毀滅的見證者,這種悲觀會讓你產生絕望。事實上你的壽命不過百歲而已,相對於50億年只不過白駒過隙一瞬間不到,這種擔憂看來確是多餘了。
  • 塑膠袋發明的初衷竟是為了拯救地球 看看現在塑料垃圾的嚴峻形勢
    現在的塑料垃圾已是全球性的大問題,有許多國家已禁止使用塑膠袋,並積極尋找替代品,常見的就是布袋和紙袋。海邊堆積的塑料垃圾牧場菲飛的塑料垃圾斯滕·古斯塔夫·圖林,瑞典工程師,他在1959發明了塑膠袋,最初的目的為了替代當時大量使用的紙袋。他認為,紙袋製造需要砍樹,對地球傷害太大。而塑膠袋比紙袋牢固,又可重複利用,使用塑膠袋可以保護地球。
  • 打破塑料汙染困局!由植物打造的類塑料產品,最快可在1年內分解
    塑料既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也是最令人尷尬的失敗品之一。塑料無處不在,這就是問題所在。植物塑料的4大優勢1.植物塑料較傳統塑料更輕薄,可高度阻隔氧氣,避免啤酒、果汁等飲料氧化,有助延長飲料保質期。2.具有良好的內部抗壓性,可承裝碳酸飲料(如可口可樂),植物塑料能防止二氧化碳流失,令產品保質期延長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