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皇室家暴案——公主、太后、婚外情

2021-02-27 典藏

陶女俑,北魏,陝西西安草場坡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女俑梳的髮髻是當時流行的十字大髻

許多女孩都想當公主,而男孩也常想娶公主(即使在鍵盤上罵得要死),然而,不管是當公主還是娶公主,在現實中都沒有那麼開心。因為在婚姻中會面臨的無力與挫折,例如背叛、爭吵、婚外情,還有家庭暴力,不管在什麼地位、什麼時代的人都無法免除。什麼?皇帝的女兒也會被打嗎?很遺憾地說,是的。

一樁皇室的家暴案

雖然駙馬傷害公主的案例並不多,但在北魏接連發生了兩起,最後都導致公主死去,這兩位公主都是孝文帝的女兒。

孝文帝推行漢化運動,甚至把自己的姓氏從拓跋改為元氏,而他的漢化運動中,也包括與漢人通婚,所以孝文帝的兒女們多與漢人世族通婚。此外,南方政權也一直都有皇族渡江而來,希望重獲權力,他們也成為北魏皇室通婚的對象。孝文帝的眾多女兒中,次女蘭陵公主嫁給南朝劉宋的後裔,另一個女兒南陽公主則嫁給亡國之前投奔北魏的蕭齊皇子;有些公主嫁給當時的名門範陽盧氏與外戚高氏,另外還有些分別嫁給了鮮卑舊族與其他的漢人名門。

事情就發生在蘭陵公主身上,她嫁給了宋王劉輝,我們並不知道駙馬對她的感情如何,但顯然公主對駙馬有非常強烈的愛情。極端的愛,帶來極端的嫉妒,有一次,公主發現侍女懷了駙馬的孩子,她憤怒地鞭打了侍女,卻仍不解氣,在瘋狂之中,命人切開侍女的肚子,把嬰兒挖出來分屍,接著又把草塞進侍女的肚子中縫起來。駙馬回家後,看見慘不忍睹的景象,當然再也無法與公主和顏悅色地相處了。

公主的姐姐將這慘劇告訴了執政太后胡氏,胡太后的年紀與公主差不多,不過三十出頭,她一向關心女性皇族的處境,並以保護者自居。太后命公主的叔叔和弟弟們追查此事,蘭陵公主的弟弟清河王表示,姐姐的婚姻已經徹底毀了,不如離婚,削除駙馬的爵位。於是,蘭陵公主離婚並搬回皇宮。

如同許多不死心的妻子,蘭陵公主在冷靜了一年之後,認為丈夫仍有回心轉意的可能,便懇求叔叔高陽王和當時的大太監向太后說情,讓她重新回到駙馬身邊。太后起初並不贊同,但是在公主一再請求下,只好聽任公主與駙馬複合。送公主出宮那天,太后哭著囑咐她要小心。

一開始,狀況似乎還好,蘭陵公主甚至懷了孕(算是高齡產婦)。不過,狗改不了吃屎,駙馬再次出軌,而且一次劈腿了兩個。公主沒有再匯報給太后,或許她知道如果此事曝光,太后與皇族們會要求她再次離婚。兩人的衝突漸趨尖銳,一天晚上,夫婦倆又吵了起來,暴怒的駙馬把公主推下床榻,不顧公主有孕在身而毆打她,在心理與生理的痛苦下,公主流產了。此時,駙馬才發現自己闖了大禍,他逃離洛陽,意圖往南渡過長江。

劉輝並不是第一個傷害公主的駙馬,在他之前,蘭陵公主的姊妹濟南公主被丈夫毒死,在男人執政的宣武帝時代,宣武帝把責任歸咎於自己妹妹的淫亂,並未追究,但是到了胡太后的時代,舊事重提,濟南公主的駙馬被貶為庶人。劉輝很清楚胡太后對於男性皇族的暴力行為深惡痛絕,他不能承擔胡太后的怒火與懲處。或許他也被自己的行為嚇到了,公主殺了他的孩子,而他則殺了公主的、也是他自己的孩子。

在洛陽的宅邸中,被拋棄的蘭陵公主獨自面對沉重的傷勢與心碎。即便是嫂子胡太后與弟弟清河王的支持,對她也毫無意義,她失去了活下去的理由,在流產後數日即傷重不治。她不知道,她的死亡將帶來一場政治風暴,間接地成為北魏滅亡的先聲。

鬧上朝廷

事發之後,太后隨即派人追捕駙馬,甚至把懸賞酬金提高到了追捕大逆謀反罪人的層級。公主死後,太后的憤怒升到最高點,她命令朝臣儘快擬出判決。沒有人想到,這件皇室的家暴案,挑起了門下省所代表的皇權與尚書省所代表的國家制度之間的矛盾。

在此事發生之前,負責執行政令的尚書省官員為了抑制武人的勢力,希望拉高選官的資格門檻,導致羽林軍殺到尚書省外叫囂,把主掌此事的官員揪出來毆打,甚至殺害了官員的兒子。羽林軍的暴動讓尚書省顏面掃地,也暴露出以漢人官僚為中心的文官系統與以鮮卑舊族為中心的武官系統水火不容。

尚書省亟欲以國家制度重塑威信,對於蘭陵公主的事件,他們從法律與儒家禮法考慮,認為是丈夫傷害妻子而殺子,而夫尊妻卑、父為子綱的位階關係,使得尚書省的判決可能只是幾年徒刑,就連駙馬的情婦們也可輕判。

這個刑罰無法滿足盛怒中的太后,她讓代表皇權的門下省替她發聲,以公主乃是皇親、駙馬毆打皇室是以臣犯君為由,判處駙馬死刑,兩個情婦勾搭駙馬也該判死刑,情婦的兄長知情不報,流放到敦煌。接著,太后再酌情減刑,以示恩德,但也只讓情婦免死,貶為賤民入宮為奴,其餘如故。

尚書省以主掌刑法的三公郎中為首,提出抗辯,意圖推翻太后的決定,認為劉輝並非大逆,情婦也不該為奴,其兄長們也與此事無關,應該等抓到劉輝再判決,不該未審先判。

尚書省的拒絕配合讓太后非常憤怒,於是,她無視司法的基礎,以皇權強行通過了決議,免除了三公郎中的官,並懲罰聲援的官員。在蘭陵公主的喪禮上,太后哭著去送葬,對其他官員說:「公主複合之後忍氣吞聲,受了委屈也不告訴我,世上哪有這樣的女人?」

顯然除了姑嫂情誼之外,胡太后也有一種女性的同仇敵愾。但是,以皇權凌駕於司法之上的胡太后與主管門下省的清河王,不久後就遭到了背叛,高陽王與主管禁軍的領軍將軍元乂(宗室、太后的妹夫)聯手策劃政變,殺害清河王、軟禁胡太后。朝臣們惋惜清河王死去,卻對太后下臺沒有太多反應。後來,胡太后又在高陽王等人的扶持下,回到政治中心,面對更加險惡的朝廷與江河日下的國勢,她選擇與宗室們和平共處,舉辦大型的宴會、給予豐厚的賞賜,洛陽城內歌舞昇平,城外餓殍遍野。

定都在洛陽的政權似乎都有一種奢靡而瘋狂的特質,像一個魔咒。當北魏政權離開了祖先定都的平城進入洛陽,接受了漢人的生活方式,富裕的物質生活帶來了迅速的腐化。因為遊牧政權是強人政治,貴族擁有較好的生活條件,但也肩負著保護部落的重責大任,沒有能力的部落長自然會被淘汰,這種本質與漢人制定的政治制度格格不入。

孝文帝的急速漢化,讓貴族們理所當然地成為政治中心,卻未必擁有駕馭天下的能力。聰明有才能的人,把才華浪費在政治的傾軋上,最後身死家滅;毫無能力的人,以小奸小壞來拖垮意圖救亡圖存的人;坐在上位的統治者,既無素養也不尊重製度,只想以皇權遂行己意。

最終,以鮮卑舊族為主的六鎮軍人無法繼續忍受,突然南下洛陽,胡太后召集群臣希望他們協助處置此事,宗室與臣子卻漠然以對。六鎮軍人將胡太后與她後來又扶立的小皇帝沉入黃河,併集體屠殺了兩千餘名宗室與官員。

誰的正義才是正義

「正義」是一劑強效藥,弱者以正義為名,產生對抗強權的勇氣,強者以正義為名時,卻不能不三思而行,誰的正義才是正義?以正義之名而行政治鬥爭之實,比真正的正義更常見。

蘭陵公主事件,是在性別、政治、法律與禮法上都能仔細考慮的故事,參與其中的一些人在另一些事情上剛好都是反面的鏡子。比如胡太后,她是王妃與公主們這些正妻的保護者,但是,她本是宣武帝的妾,也與清河王私通。清河王是漢人官僚理想中的輔政者,風度翩翩、禮賢下士,但是他在這個事件中帶頭不尊法度。又或者高陽王,史書中對他的評價很低,貪財好色又從來沒提過什麼穩定國家的政策,但他是孝文帝的弟弟們中最長壽、而且在人生最後的20年始終高居宰相之位的政治不倒翁。事件的男女主角,蘭陵公主與駙馬劉輝,在史書上幾乎沒有聲音,最終,公主只得到一場風光的葬禮,而駙馬在胡太后第一次垮臺後,恢復了王爵,隔年去世,劉宋王朝的血脈也自此斷絕。

故事的最後,北魏亡了國,《洛陽伽藍記》中的這段記載,記錄著一個帝國的毀滅。

永熙三年二月,浮圖為火所燒,帝登凌雲臺望火,遣南陽王寶炬、錄尚書長孫稚將羽林一千救赴火所,莫不悲惜,垂淚而去。火初從第八級中平旦大發,當時雷雨晦冥,雜下霰雪,百姓道俗,鹹來觀火,悲哀之聲,振動京邑。時有三比丘,赴火而死。火經三月不滅。有火入地尋柱,周年猶有煙氣。其年五月中,有人從東萊郡來云:「見浮圖於海中,光明照耀,儼然如新,海上之民,鹹皆見之。俄然霧起,浮圖遂隱。」至七月中,平陽王為侍中斛斯椿所挾,奔於長安。十月而京師遷鄴。

文∣謝金魚,臺灣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歉

△ 參考書目與延伸閱讀

李貞德,《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法律史》,臺北:三民,2001

北魏楊衒之撰、周振甫譯註,《洛陽伽藍記譯註》,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謝金魚,《蘭陵公主》,臺北:水靈,2013

本期話題:假如你是蘭陵公主,當遇上這樣的負心漢,你是為了維護形象,不吭聲冷處理,對外依舊夫妻和睦呢?還是勇敢地站出來NO,NO,NO,我們離婚吧?還是有其他妙計呢?

話題獎品:《典藏·讀天下·古美術》雜誌一本

活動參與規則:

1. 在文章下方留下你的觀點

2. 我們將篩選出留言點讚數前 5 名的小夥伴,獲得獎品 

3. 活動起始時間: 本文發布起

4. 活動截止日期:2017年9月11日12:00(當晚微信頭條後方公布獲獎名單) 

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

《典藏·讀天下·古美術》9月刊

相關焦點

  • 北魏公主元玉儀,坎坷悲慘的命運
    她是歷史上命運悲慘的公主,先淪為大臣的通房丫環,還被迫和親姐姐共侍一夫。公主在我們的印象中都是十分高貴的,從小就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享受著人間最美好的東西,不過她們也是有自己的使命的。眾所周知,歷史上的諸國都是通過聯姻的政策來建立盟國的關係,所以公主就成為了政治的犧牲品,可以說她們的命運也是十分悲慘的。而我們今天所講述的這位公主,可以說就是歷史上最悲慘的一位公主。
  • 胡太后與北魏末期佛教發展
    tid=13207本文作者胡太后(名仙真,又稱胡充華,為北魏宮廷命婦的封號職位),安定臨涇顯楊裡(今甘肅省鎮原縣郭塬鄉)人。是北魏末期政治舞臺上頗具深刻影響的女性,她從孝明帝元詡登基,臨朝執政達十三年之久(公元515一528 年),「位總機要,手握王爵」,對北魏末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均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歷史上真實的「李未央」原型:文韜武略兼備的北魏馮太后
    近期,唐嫣主演的《錦繡未央》一劇很是熱播,劇中的李未央經過千辛萬苦終於修成正果,一躍成為大魏的皇太后,位極人臣,其實,歷史上並沒有李未央這個人,而李未央的歷史原型是南北朝時期北魏的文明太后馮氏,馮氏出身漢族,最後卻在一個鮮卑人建立的國家中把持朝政長達25年,殺伐果決,是一個非常強勢的狠角色,和歷史上的呂后、武則天有一拼。
  • 北魏胡太后:下毒害自己親兒子,被情夫囚禁五年,敗光北魏國庫
    北魏最出名的女性當屬馮太后,北魏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太后,將北魏朝政治理得井井有條,還教導出北魏孝文帝這樣能文能武,頗有才幹的帝王。
  • 北魏胡太后的妖孽人生:冒死生子又毒死兒子,立孫女為皇帝
    公元528年的4月1日,北魏帝國的胡太后竟然把自己的孫女,裝扮成男兒,立為皇帝,算是給北魏臣民過了個「愚人節」。其面首鄭儼、李神軌和徐紇等人,都是胡太后最為寵信的親近大臣。北魏朝政已「文武解體,土崩魚爛」。孝明帝已經成人,她本應歸政於帝,全力匡扶。但她卻權欲燻天,欲圓女皇夢。在鄭儼等佞臣的策劃下,北魏歷史上最血腥的親母子之間為爭奪最高權力的鬥爭爆發了。
  • 皇后一句話,坐實遠嫁的公主是甄嬛的女兒,太后氣的手抖!
    大家都知道,皇室中有皇子爭奪皇位,嬪妃爭寵,有皇子為了鞏固地位求娶大臣女兒的,當然也有利用公主鞏固皇室統治的。
  • 做北魏最偉大的皇帝,帶北魏最綠的帽子
    孝文帝雕像北魏第七任皇帝孝文帝元宏在位時期,大力推行漢化改革,緩解了民族矛盾,促進了民族融合,使得北魏的軍事、文化、經濟等領域得以長足發展,然而,元宏卻在事業處於巔峰時期,染上惡疾孝文帝元宏先後迎娶了嫡祖母馮太后的三個侄女,元宏和馮太后並無血緣關係,但論輩分,這三個人應該是他的姑母,古時候講究親上加親,在馮太后的幹預之下,孝文帝的三個姑母都成了他的后妃。廢后馮清,馮太后哥哥——太師馮熙庶出女兒,孝文帝第一任皇后,以不說漢語,不穿漢服抵制漢化改革,被孝文帝廢黜,出家為尼,後在瑤光寺圓寂。
  • 《楚喬傳》元淳公主原型,為什麼會淪為家妓?
    東魏「元淳公主」元玉儀在大陸古裝劇《楚喬傳》中是一名無憂無慮的公主,但卻因為被心上人背叛,甚至遭到燕北軍強暴,最後徹底黑化。後來飾演該角色的女星李沁也因為精湛演技翻紅,
  • 本是金枝玉葉的公主,卻為何被駙馬踢死?真相很露骨
    因為這意味著你成為皇室的一員,甚至從那時起你就進入了皇權的中心,成為一個國家最有權勢的人之一。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作為女婿,在一定程度上,你可能並沒有脫離你曾經的階級,即使你成為女婿之後,你的生活也可能比以前差很多。
  • 北魏拓跋宏堅持漢化改革的背後,權力和錢袋子
    獻文帝並不是馮氏的親子,鮮卑皇室奉行「子貴母死」制度,即皇子一旦被立為太子,其生母就要被賜死,以防止後戚幹政。獻文帝對這位嫡母很不感冒,馮太后對不服管教的新皇帝也很不放心。後來拓跋宏降生,馮太后歸政獻文帝,作為交換條件,拓跋宏也交由她親自撫養。儘管已經歸政,可馮太后對朝政大事仍然保持著絕對影響力,獻文帝最後禪位給太子拓跋宏,試圖藉以完全擺脫馮太后的管制。
  • 「家暴、無業、婚外情」:獨生女,千萬不要嫁給這樣的農村男人
    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當你選擇原諒對你家暴的丈夫,就是對自己的狠心;你原諒他一次,他今後會變本加厲折磨你。-01「家暴、無業、婚外情」:不被看好的婚姻,在結婚2年後終於破碎我一個朋友離婚了,就在上個星期,目前正在上訴爭取孩子的撫養權,漫長的等待期讓她心裡特別沒底,帶著孩子先回到了老家生活,住在父母的身邊。
  • 約翰尼·德普曝光艾梅柏·希爾德婚外情名單,萊昂納多也在其中!
    約翰尼·德普跟艾梅柏·希爾德互控家暴一案早前因對簿公堂而讓不同的證據曝光,雙方不斷互揭醜聞,每一次都讓大眾非常震驚。繼被指是艾梅柏·希爾德的床上大便照曝光後,約翰尼·德普又被爆在家以撒尿的方式寫上女方名字。
  • 人前優雅榮光的英國王太后,婚姻也不盡人意,甚至遭口吃丈夫家暴
    這恐怕是伊莉莎白王太后做得最小氣的一件事,不過這也難怪,誰讓這個女人奪走了她喜歡的男人,又害得她守了半輩子寡。家暴讓她成了「憔悴的妻子」在眾人眼裡,喬治六世和伊莉莎白王太后是一對恩愛夫妻,其實他們29年的婚姻,並不像描述的那樣浪漫與美好,兩人的婚姻充滿了可怕的暴風雨。
  • 清朝皇室如何試婚
    皇后或太后先找一個機靈的宮女,美其名曰「試婚格格」,幫自己的寶貝公主去試試駙馬。宮女先被派去與駙馬同床一晚,第二天她就將駙馬水平如何,有沒有生理缺陷,乃至於脾氣性格等等都細細地向皇后太后報告。公主嫁了後,這名宮女就做駙馬的小妾或侍女。
  • 王后公主聯手爆貴妃私照,太后為貴妃撐腰
    作者:煒藍說娛樂詩妮娜皇妃在泰國皇室,她的宮廷之路和甄嬛有一拼。去年7月,詩妮娜破例被封為貴妃。這些照片被發送給了泰國的媒體,據報導,這些照片的流出來自宮廷的內訌,而內訌應該是從泰國皇室的後宮開始的。據說,詩妮娜重返法庭得益於王太后詩麗吉的支持。太后這樣做是為了平衡各方力量。事實上,觀看女王的生活太舒服了,所以詩妮娜在王太后生日那天光榮復出。詩麗吉的太后想打壓的自然是女王派,蘇提達女王是和帕公主派。
  • 睡了公主的男人,下場很慘
    張女士,名叫「容妃」。名字中雖然有一個「妃」字,出身並不高貴。她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平民女子,兩個孩子的媽媽。關於她的生平,正史上語焉不詳。如果沒有捲入孝文帝女兒女婿的婚外情,1500年後的我們,不可能知道,人世間曾有一個這樣的女子。北魏孝文帝,念過中學的人,沒有幾個不知道的。中學歷史教科書中,有個古老的北方少數民族「鮮卑」,出了一個名垂千古的孝文帝。
  • 古代皇室最大滅門案,721名貴族神秘消失,皇帝:他們在魚肚子裡
    任何一個封建政權自建立後會有鼎盛時期,也會有衰落之際,北魏同樣也是如此。在北魏晚期,高家人權勢越來越大,高澄的篡位之心越來越明顯,孝靜帝瑟瑟發抖又無可奈何,沒想到在高澄密謀篡位之際,卻被廚子給殺了。原本以為逃過一劫的皇室沒有想到自己只會遇到一個更為暴戾的人。
  • 【名人百科】被親生兒子所殺——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特別是沿蠻漢山區壩梁流下來的朝號溝「聖水」,更是神奇無比,至今還在當地民間流傳著一段美麗而動聽的傳說——她解救北魏時期某公主性命,去病回春。相傳,出生在陰山南面岱海湖之北(有人說是榆樹坡村)的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在戰亂平息,經濟繁榮,政治穩定後,時常與大臣貪杯飲酒,身體逐漸消瘦。眾臣擔心他延誤國事,遂建議他遊山玩水,增強體力,拓跋珪倍覺歡心。
  • 凱特王妃的全家福顯示,夏洛特公主很像年輕時的女王或者王太后!
    凱特王妃的全家福顯示,夏洛特公主很像年輕時的女王或者王太后! 凱特王妃和威廉王子的聖誕賀卡受到了王室粉絲的稱讚,他們為這對夫婦的孩子感到高興。凱特和威廉通過肯辛頓宮官方平臺分享了今年的賀卡,還配了一張一家人坐在木柴上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