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刻頭條
經濟學家林毅夫說:「2019年,我們經濟總量的82.6%已經是在國內消化,在國內循環的,這意味著我們的經濟已經是以內循環為主體。而在2020年我國正式提出內循環為主、兼顧外循環的雙循環發展格局。由於疫情的原因,讓這種格局更加確定了。
而在疫情過後,中國顯示出強大的內循環驅動力,通過積極有效的措施,結合經濟體數位化,率先衝破了疫情封鎖,實現了經濟穩定增長。其中電商及其生態鏈可謂功不可沒,同時也說明中國消費者的需求爆發力有多麼強大。面對這樣一個「野火燒不盡」的最佳市場,不少海外品牌與商家也開始轉變思路,從「從中國買東西」轉變為「去中國賣東西」。 洋碼頭就是其中之一,隨著美國人最厲害的消費節黑色星期五的來臨洋碼頭抓住這一機遇,重新打造了跨境電商新勢能。
為什麼大家都說黑五是跨境電商的風口呢?這是因為有大多數中國消費者在背後「撐腰」。中國買家正在經歷全球化的消費升級,尤其是後疫情時代雙循環格局下,消費重心下沉的同時消費通路實現了上浮,也就是說C端的穿透性更強。與巨大的下沉市場相比,一二三線城市消費者對於海外品牌的需求也在同步增長。在邏輯上,這也符合雙循環的基本盤:內循環是重心,同時刺激、重塑外循環,讓更多海外品牌進入國內。
洋碼頭,作為跨境電商領域首個實現結構性盈利的垂類平臺,今年是第七年同步引入黑五,且首次通過全鏈路不間斷海淘直播的新形式將黑色星期五同步引入國內,依託黑五的品牌優勢、海外商家的復甦渴望、買手商家化等元素組合,放大國內消費者的海淘勢能,形成新的「天時地利人和」。 洋碼頭對於中國消費者是有吸引力的。倪叔記得幾年前有一段時間,同事們中午吃飯,女生都拿著手機刷洋碼頭。問過她們洋碼頭有啥吸引力?她們說,有圖文直播,海外好貨好在哪裡,買手在現場給你直播得明明白白。倪叔理解,這大概是最早的直播了,只是內容上不是視頻而是圖文。洋碼頭很早就已經搭建完成並堅持實戰的「直播邏輯」如今已全面進化,72小時全球直播掃貨,讓中國買家們不間斷實時如親臨現場,足不出戶掃遍全球好貨。
發展至今,洋碼頭在跨境電商這條賽道裡已經練好了內功,接下來有更大的野望。以今年黑五為例,從11月20日到30日,為期十天,線上同步全球黑五。其間又分為幾個階段,11月27到30日正黑五的72小時不間斷直播是重頭戲,洋碼頭將推1000個熱門海外掃貨地,美國奧特萊斯,歐洲大牌折扣村,奢侈品專櫃,韓國免稅店,日本中古拍賣場……
從服務方面來說,消費者也不用擔心人不在現場就搶不到好貨。洋碼頭都幫你安排好了,為組織起多樣化的貨源,溝通全球8萬餘買手商家團隊,早已提前數月開始「備戰」,買手們更是早已開啟瘋狂的囤貨模式,憑藉各大品牌VIP和穩定供應商渠道,不少買手甚至已經提前囤好貨。
站在更高視角,這不僅僅是一場購物節,更標誌著跨境電商在新的市場格局下對於消費出圈、助力經濟增長的新嘗試。
洋碼頭的訴求也不僅限於打通黑色星期五與國內消費者的連接通道,而是希望抓住這一契機,以實實在在的行動推動重塑外循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