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不,這是「厭女症」男人的悲劇

2021-01-07 靈林玖玖

以前,我讀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時,我總會習慣性地認為她寫了父權制下女性的悲劇。可是,回頭想想,全然不是這麼一回事。

《紅玫瑰與白玫瑰》裡主人公佟振保出身寒微,出國留學和工作全靠自己一手創造。他肯替人著想,照顧周全,家族內外、公司上下和親朋好友的人緣和口碑都不錯。

他一生的不足全在愛情和婚姻上。

在法國留學期間,他愛慕的華裔女子「玫瑰」在他臨回國前,打算將自己的處女身獻於他。可是,佟振保沒有下手。在他心中玫瑰終究是正經人,要了她的「第一次」又不能娶她,辜負了她的情意,不好!

可是,回到巴黎的街頭逗留,他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處男身」花錢消費了,對方是一個混合著狐臭與廉價香水的妓女。

此時的佟振保將女人劃分為兩種:正經、碰不得和娼妓、花錢就可得到。

這種劃分為他的婚姻生活定了基調了!

回國後,佟振保暫借王士洪家住。不巧,王士洪出差東南亞好幾個月,他的妻子王嬌蕊一個在留守。王嬌蕊從小家境優渥,不學無術,不擅打理家政,看家本領就是談戀愛。起初,王嬌蕊為了打發寂寞勾引了佟振保,佟振保如魚咬上鉤,兩人快樂了一段日子。可是交往的時間越長,王嬌蕊發現自己居然愛上了佟振保,發電報與王士洪離婚,懇求佟振保娶她為妻。

可是,在佟振保的眼裡,王嬌蕊是娶不得的女人,他這樣對她說:「嬌蕊,你要是愛我的,就不能不替我著想。我不能叫我母親傷心。她的看法同我們不同,但是我們不能不顧到她,她就只依靠我一個人。」大家看明白了沒有?

佟振保拒絕王嬌蕊的理由很老套也很常見:我媽不會同意我們的婚事,因為你有過婚史,到處亂勾搭,不是正經女人。

好了,擺脫了王嬌蕊,佟振保在母親的介紹下認識了孟煙鸝——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籠統的白。孟煙鸝的身家清白,感情空白,是一個正經女子,不用說佟振保娶她為妻了。在這裡,我要敲一下黑板:大家請注意孟煙鸝是佟振保的母親介紹,孟煙鸝是他母親喜歡的類型,佟振保可以放心娶。

魯迅說他的原配夫人朱安是「母親送給自己的一件禮物,他只能供著,卻無法給予愛情」,孟煙鸝何嘗又不是一件禮物,只不過是佟振保自己挑的罷了。

本來到這裡故事也就結束了,張愛玲卻沒有就此擱筆。

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開篇就說:「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在佟振保的眼裡,母親、孟煙鸝和初戀情人玫瑰是白玫瑰,宜家宜室;王嬌蕊和他嫖過的妓女是紅玫瑰,雖是心頭愛,卻全然不是正經女子,玩玩就好。

將女性一分為二,結局就真的好嗎?

婚後,孟煙鸝單薄的身體和乏味的言語勾不起佟振保的性慾,他開始在外定期嫖娼了。孟煙鸝也沒有閒著,佟振保發現她和上門的老裁縫有一腿,於是佟振保玩得更加放肆了。

八年後,佟振保在公交車偶遇了王嬌蕊,她要帶孩子去看牙醫,身材已走樣,可眼神流露的是賢妻良母的樣子。讓佟振保難過的是王嬌蕊告訴他,她學會了愛。

於是,佟振保不由自主地哭了!

至此,孟煙鸝得到婚姻和長期飯票;王嬌蕊學會了愛,得到了美滿的家庭;佟振保的母親有兒媳和孫女,她們都如願以償了,根本談不上什麼悲涼。

反倒是佟振保,忍痛與心愛的女人分手,娶個根本不愛又無味的女人為妻,妻子有婚外情,婆媳有矛盾,家庭無溫暖,性慾的滿足全靠嫖,他才悲劇呢。

以前,我認為佟振保的悲劇皆因將女人劃分為白玫瑰與紅玫瑰的緣故。至於他為什麼會有這種劃分標準呢?我沒有往下深思。

直到今年,我在閱讀日本著名的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著作《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時,恍然大悟!

原來,佟振保是一個「厭女症」犯者。

上野千鶴子認為,男人為了成為性的主體而將對女人的蔑視深植於自我確認的核心,這就是「厭女症」。

這種「厭女症」有個致命弱點:母親。如果男人公開像侮辱妓女一樣對待生下自己的母親,勢必引起出身身份的精神危機。為了緩解這種危機,那麼就得將母親劃分為另一種女性,令人崇拜、尊敬、不可產生性慾、安全的女性,即聖女。與之相對應,就是娼妓。

這種二分法也將女人的性分成「為生殖」和「為快樂」,相互對立,但都被異化了。在佟振保眼中,白玫瑰的性「為生殖」,繁衍後代;紅玫瑰的性「為快樂」,讓自己快樂就好了;兩者對立。佟振保無法將「為生殖」和「為快樂」的性集合到一個女人身上,因此無論他娶了誰,都是不幸福的。

更進一步講,佟振保在情感和精神上尚未與母親完全分離,母親的意見是他生活的重心。因此,娶妻是先讓母親滿意,自己才娶,真正娶了一位「新娘」。這樣的婚姻,注無欲。

張愛玲發表《紅玫瑰與白玫瑰》這部小說是1944年,七十五年過去了,現代很多男性的情感其實還是和佟振保一樣,女人分兩種:談戀愛和結婚。

亦舒師太在《玫瑰的故事》裡說:「人們愛的是一些人,與之結婚生子的又是另外一些人。」很多人,不論男女深以為是!可見,我們生活的周遭還是有很多像佟振保那樣犯有「厭女症」的男性,倘若他們不肯嘗試精神的成長,發展獨立的人格,悲劇還是很難避免的。

這是靈林玖玖第180篇原創書評,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男人念念不忘的女人,是什麼樣子的?
    在感情的世界裡,「紅玫瑰」與「白玫瑰」似乎永遠都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就像是愛情的一道坎,又像人生兩種顏色一般,你選擇哪一種,時間一長又會感到厭煩,然後貪戀另一種的美好。固然男人的骨子裡都是喜新厭舊的,但如果一個女人,能夠長期讓男人保持新鮮感,那感情的結局是不是就不一樣了呢?男人戀戀不忘的女人,究竟是什麼樣的,很多人都想知道答案,可是,或許就連作者張愛玲本人,也說不清楚。
  • 《紅玫瑰與白玫瑰》賞析
    嬌蕊是他老友王世洪的太太,一個帶有異國風情的、紅玫瑰一樣熱情、有誘惑力的女人。佟振保禁不住那種誘惑,成了嬌蕊的情夫,因為這個緣故,不得不與王世洪斷交,並且中止了與嬌蕊的關係。再之後,佟振保一步一步規矩地走著自己的人生之路,娶妻生子,娶的妻子煙鸝是那種聖潔的白玫瑰型,符合心中範本。可是這聖潔也顯得無趣,日子久了,振保不免生厭起來,在外流連。
  • 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這是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裡面一句經典的語錄。看完這本書,其實煩躁的內心平靜和開闊很多,至少,沒有以前的計較和狹窄片面。看完之後,我覺得我是幸運的,幸運能生長在這樣一個男女平等的年代,沒有張愛玲生長那個年代的不平等,沒有那樣吃人的制度和讓人氣憤不公平的人權。小說裡面的故事,大多是講敘一個女人的一生感情是怎樣渡過,她們都重情重義,都希望能和相愛的人攜手一生。
  • 紅玫瑰與白玫瑰——不做蚊子血亦不做白米粒
    張愛玲那句醒世格言: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李碧華說過,"張愛玲"是一口井--不但是井,且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盡情來淘的古井。大 方得很,又放心得很。古井無波,越淘越有。
  • 男人心中有兩個女人: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
    ——若是為這句話而來,翻開第一頁便可離去了,張愛玲將故事的靈魂放在了最前面。玫瑰的比喻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不是比為茉莉花向日葵或其他的什麼花朵呢?希臘神話中愛神阿芙羅狄特為了尋找愛人阿多尼斯而在玫瑰花從中奔跑時被刺破了手,鮮血將白玫瑰染紅——這可能是玫瑰花成為愛情象徵的來源吧。紅玫瑰和白玫瑰是一樣的,只不過是多了鮮血的滋潤,看來愛情就要花費心血的。
  • 《紅玫瑰與白玫瑰》: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紅玫瑰與白玫瑰》這個故事的真妙處,在於張愛玲深深懂得佟振保這個男性角色的補償心理。初戀和初性都有缺憾,一方面克己自持,一方面卻覺得自己沒能做主;因此對紅玫瑰的愛,有一部分是補償心理的徵服欲:接吻時按在鋼琴上那一下,是希望自己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情人,但終於也沒結果。
  •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4
    往期推薦: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1-2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3一個男人的一輩子都有這樣兩個女人娶了紅玫瑰,久了,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而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成了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紅玫瑰與白玫瑰》作者/張愛玲(四)嬌蕊道:「說真的,你把你從前的事講點我聽聽。」振保道:「什麼事?」
  •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能吸引男人的女人,其實只有這一種
    文/雪姐說情圖片來源:《紅玫瑰與白玫瑰》現代社會網絡發展迅速,我們可以在網絡,甚至於周邊的現實生活中看到很多不幸福的婚姻,對此,這讓很多的人對婚姻和愛情失去了信心。男女相處,在很多的時候,男人剛開始都會對一個女人非常的上心,但是在相處久了之後,有的男人便會對他所追求的女生失去了興趣,而有的男人卻會越來越愛那個女生。
  • 張愛玲《白玫瑰和紅玫瑰》:男人的心頭白月光和硃砂痣
    今天帶來的是張愛玲的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這一部被改編為電影、話劇等多種形式的經典之作。一、名句摘抄一、名句摘抄 1.也許每一個男人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2.她和振保隨隨便便,振保認為她是天真。她和誰都隨便,振保就覺得她有點瘋瘋傻傻的。3.男人比女人還要禁不起慣。4.男人憧憬著一個女人的身體的時候,就關心到她的靈魂,自己騙自己說是愛上了她的靈魂。
  • 張愛玲與《半生緣》《紅玫瑰與白玫瑰》《小團圓》女主角同臺,是...
    《尋她芳蹤 張愛玲》頗具巧思地將張愛玲和她最著名的三部作品《半生緣》《紅玫瑰與白玫瑰》《小團圓》中的各色女子同時搬上舞臺,藉由顧曼楨、王嬌蕊、九莉這些張愛玲筆下經典角色的故事,講述張愛玲充滿愛恨糾葛的人生。多重時空的交替,多番情感的醞釀,多種人生的演繹,串聯起作家張愛玲的故事。
  • 推經典小說5:紅玫瑰與白玫瑰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張愛玲男人總是貪心的,有了白玫瑰,又想要紅玫瑰。張愛玲曾經愛過的人,便是這樣的貪心。高傲如她,曾甘願為妾。
  • 張愛玲的10個愛情觀,紅玫瑰與白玫瑰,得不到的感情最珍貴
    張愛玲是我國非常有名的女作家,她的書中所寫的愛情,一般都是比較悲傷的,但她的文學作品,你不能不提的就是《紅玫瑰與白玫瑰》在這一本書中,張愛玲用自己特有的寫作風格,描述了普通的生活,但是,卻又向人們闡述了有關於男人和女人之間的一些關係。
  • 《紅玫瑰與白玫瑰》|為什麼男人總是喜歡得不到的女人?
    《紅玫瑰與白玫瑰》。前不久,曾獲得日本最美女性冠軍的佐佐木希,被曝出其丈夫出軌多人。 這不禁讓人感慨,無論擁有多麼美好的女人,男人似乎都會變心。難道女性不配擁有幸福永恆的婚姻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在張愛玲的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中已經回答了。這篇小說講述了功成名就的男人振保,反覆糾結在兩個性格迥異的女人之間的故事。
  • 鳳凰男拋棄紅玫瑰,也無白玫瑰,張愛玲寫盡男權婚姻的虛偽與無奈
    張愛玲小說的最大特點在於,避開政治,永遠只談人性。這也是為什麼她的作品放到任何時代背景下,都能讓人產生共鳴的原因。《紅玫瑰與白玫瑰》就是這樣一部作品,其中一段話流傳之廣,以致於時至今日,都讓男主人公佟振保,成為男人婚姻心理的代言人。也許每一個男子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 張愛玲《紅玫瑰和白玫瑰》:女人何必等著世人定義自己是什麼玫瑰
    每次看張愛玲的書,總會配上陳奕迅的《紅玫瑰》和《白玫瑰》。正如那句歌詞「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愛情裡的博弈,從來都是有輸贏。歌詞是林夕根據《紅玫瑰和白玫瑰》的故事寫的,裡面那段經典語句講出了世俗大多男人的心聲。
  • 《紅玫瑰與白玫瑰》:張愛玲用3段感情,講述了愛的意義
    提起張愛玲,大家立刻會想到才女,她的確出身貴族,又是文學界不可多得的才女。張愛玲在文學方面頗有成就,一生寫過很多小說,比較有名的有《傾城之戀》、《年輕的時候》、《紅玫瑰與白玫瑰》等等。最近在讀她的《紅玫瑰與白玫瑰》,這是一部圍繞婚姻與愛情而展開的小說!
  • 經典誦讀/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之四
    娶了紅玫瑰,久了,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而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成了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紅玫瑰與白玫瑰》作者/張愛玲(四)嬌蕊道:「說真的,你把你從前的事講點我聽聽。」振保道:「什麼事?」
  • 《紅玫瑰與白玫瑰》哪朵更好?對男人來說,得不到和已失去才最好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王爾德說:世間只有兩個悲劇:一個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另一個是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也許這就是人性。
  • 《紅玫瑰與白玫瑰》:一個虛有其表,敗絮其中的男人的史詩
    少年讀張愛玲,會讓你少走很多戀愛的彎路,因為這樣你就可以避免本不該發生悲劇;中年再讀張愛玲,會讓你醍醐灌頂般的毛骨悚然,因為你曾經歷的過往竟與她筆下的某個情節有驚人的相似。如果你是女生,無論戀愛與否,我都希望你能先看看張愛玲這本《紅玫瑰與白玫瑰》;如果你是男生,無論結婚與否,也都希望你再看看張愛玲的這本《紅玫瑰與白玫瑰》;林夕曾經把《紅玫瑰與白玫瑰》總結為一句話:得不到的總在騷動,被偏愛的有恃無恐。
  • 紅玫瑰與白玫瑰,巨蟹賢惠、天蠍專情卻不敵男人眼中雙子千嬌百媚
    紅塵中的男女之事多是你愛他,他不愛她之類的,有些人習慣了單身的生活,追求的是閒雲野鶴般的生活,有些人卻渴望家庭,更傾向於家庭的和睦和溫暖。有些人只需要一眼,就斷定這個人就是自己想要廝守終生的人;有些人卻是兜兜轉轉、分分合合,相處了大半輩子也不相信對方是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