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陳仕群:儘管荊棘遍布 也阻擋不了前行的腳步

2020-12-26 瀟湘晨報

我叫陳仕群,是甕安縣發展和改革局一名工作人員。2018年9月,我成為建中鎮保護村駐村工作隊駐村隊員,負責保護村大元子組的脫貧攻堅工作。

保護村大元子組共有40戶群眾,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8戶,摸清每一戶貧困戶的情況是首要任務。由於有些貧困戶是白天出去幹活不在家,晚上去晚了人又睡覺了,所以我們只能在早上10點之前或傍晚的時候入戶走訪,了解每一戶的情況。

沒有農村工作經驗的我,一開始的時候不知道怎麼與群眾交流,他們對我很陌生,也不信任我,很多具體情況都不會給我說。我就在村裡面翻閱每戶的檔案資料,慢慢的熟悉每家每戶的情況,再去找他們核實。和他們坐在屋簷下,田埂上慢慢的聊,後來和他們越來越熟悉了,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我是一位單親媽媽,當時孩子只有9歲,在讀小學4年級。建中鎮保護村離家有點遠,我對網格內情況不熟悉,每天都要很晚才到家,孩子的一日三餐就是一個大問題。每到飯點,我和小寶的視頻通話就成了駐村工作隊的一道風景線,在視頻中教孩子怎樣做飯。天黑的時候孩子就會打電話來說:「媽媽,你什麼時候回來,我一個人在家有點害怕。」我鼓勵孩子說:「寶寶最棒了,是堅強勇敢的男子漢。你把電視開著寫作業熱鬧一點,那樣就不害怕了,媽媽忙完工作就回來。一定要注意安全,有陌生人敲門一定不要開門喲。」慢慢的孩子也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還安慰我說:「媽媽,你放心,我在家會很乖的。作業也會按時完成,我一個人睡覺也不怕喲」。

在走訪中,我發現楊興全90歲高齡的母親耳力有問題。了解到老人沒有辦理殘疾證後,我就帶老人到甕安縣人民醫院鑑定,鑑定結果為聽力二級殘疾。我幫助她在縣殘聯申請辦理了殘疾證,讓老人享受到了國家有關二級殘疾的相關扶持政策。楊興全激動的對我說:「小陳,謝謝你,如果不是你來問,我們還不知道母親這種情況還能享受這樣的好政策」。

今年,在走訪中我看到長期在外務工的胡齊觀沒有出門,就詳細問了一下具體情況。他說今年由於自己身體不好,沒有出去。他家條件很特殊,他獨自一人養活年邁的母親,還要供女兒讀書。今年沒有外出,生活來源就斷了。我就到建中鎮社會事務辦給他申請了農村低保,讓他生活有保障。

每年7月,都是保護村西瓜豐收的季節。一天早上7點左右,我被電話鈴聲從睡夢中吵醒,一看是網格戶張平書的電話。我趕緊接通電話問:「張叔:有什麼事嗎?」。他說:「小陳,西瓜吃得了,我喊你到我家來吃西瓜,今年西瓜甜得很。」掛了電話,我心裡非常激動,感覺比吃了蜜還甜。有著一種被老百姓認可的自豪感。從最開始的不知道說什麼到現在的無話不說,我把他們當親人,他們把我當家人,有事就打電話給我,我都耐心的給他們解釋。

萬家燈火都有著不同的故事,每個人心裡都有對幸福生活的嚮往。扶貧幹部就是政策的傳播者,努力讓每一項政策落實到位,貧困戶綻放一張張笑臉,是我今後扶貧路上最大的動力。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我感受了感動的力量,以至於在我以後的人生中樹立起堅定的信念。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何其多,只要保持一顆堅持的心,儘管荊棘遍布,也阻擋不了前行的腳步。

【來源:甕安縣融媒體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初心在我心,我在扶貧路上一路前行|從江縣谷坪鄉...
    那時開始,我再也不在他們面前「高談闊論」,而是用心去親近他們,以實事實績去贏取他們的心。漸漸地我與留架村越來越多的村民從熟悉的路人變成了知心朋友,在交流中,我把自己人生經歷和對生活的看法分享給了他們,從思想層面改變他們固有的認識,慢慢的促使他們將目光放到外面的世界,將目標放到長遠的未來,扶貧之路上,我沿著正確的方向踏出了第一步。
  • 「扶貧故事」紅棗的故事
    中國科協信息中心策劃推出「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系列廣播,講述科技扶貧路上的動人故事,傳遞科技工作者全力拼搏、接續奮鬥的堅定信心,匯聚薪火傳、展未來,砥礪前行、乘風破浪的磅礴力量!科協改革進行時陸續為您刊發相關內容,敬請關注。
  • 【我的扶貧故事】孫偉:平淡中有驚喜 感悟中繼續前行
    【我的扶貧故事】孫偉:平淡中有驚喜 感悟中繼續前行 2020-12-15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平安人紮根「三村工程」扶貧一線 用青春和腳步詮釋「我在」
    過去三年裡,當越來越多的平安人響應公司的號召,以村醫、村官、村教的身份奔走在扶貧一線的那時候起,便註定了在脫貧攻堅這一個偉大的「中國故事」裡,留下「平安人」的身影。每個故事都有人在輕喚「我在」2018年,平安健康檢測中心的曾勇成了平安「三村工程」村醫項目名醫巡診的運營經理。
  • 「形式+內容+情感」,扶貧劇如何在石頭上開花?
    《青山不負人》上演了安家坪第一書記吳非飛和鄰村幹部秦楠努力發展富硒產業,卻工作家庭兩難顧,「脫貧不易脫身難」的故事;《古村情》中,百年老村茂臺屯第一書記靳浩宇破解「誰是真貧辨別難」的問題,扶貧工作既要「精準識別」又要「一個都不能少」;《七月的火把》裡,扶貧幹部梁啟通過努力打破了扶貧工作中「愚昧意識根除難」的問題;《信任》單元裡,因為一篇報導擋了曉起村「財路」的李愛民
  • 星光益彩——疫情阻擋不了前行的腳步
    在這段艱苦的特殊時期,他們不但沒有暫停腳步,反而將線下的公益課程通過網絡平臺開到了全國各地。 怎樣才能使公益項目在特殊時期得以實施,最大程度確保受助群體利益不受影響。項目主辦單位經過研究做出一個大膽決定:開設空中課堂,依託網絡平臺,儘快把課程帶進每一位受助人的家中。
  • 「我的扶貧故事」白俊燃:「扶貧小白」成長記
    我叫白俊燃,是甕安縣司法局珠藏司法所負責人,也是珠藏鎮甕朗壩社區的一名網格員。2019年5月,我正式成為一名駐村扶貧幹部,從此我對大山深處有了牽掛。說到扶貧,對於剛剛參加農村工作的我,只是一個門外漢,談不上扶貧經驗。對於剛參加扶貧工作的我,很多扶貧政策不熟悉、不了解。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練就我一身本領丨道真自治縣桃源鄉辦公...
    我叫陳恆,今年27歲,是道真縣桃源鄉桃源社區的一名駐村幹部,2018年到桃源鄉工作。作為脫貧攻堅路上新人,面對所幫扶的5戶貧困戶,我感到焦慮,感受到了壓力巨大、責任重大,同時也感受到了使命光榮。要有說破嘴皮子,磨破腳板子的勇氣,以「繡花」的功夫去扶真貧、真扶貧。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青春無悔必當奮勇前行的本色。  「老頭子,快出去,修水管的師傅來了。」   「修水管的師傅」這是桃源社區永紅組居民對我親切的稱呼。
  • 「我的扶貧故事」在柴米油鹽中服務百姓的生活|貴定縣法院政治部...
    我叫向麗蓉,是貴定縣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2018年,根據組織安排,我擔任貴定縣金南街道辦事處樂芒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成為了一名扶貧幹部。在兩年多的駐村工作經歷中,我深深體會到,作為扶貧幹部,與貧困戶的每一次接觸,落實國家的扶貧政策,讓群眾感受到的都是切切實實的溫暖。
  •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吳慶歐:帶頭創業謀發展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吳慶歐:帶頭創業謀發展 2020-12-15 1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聽兒童故事】365夜故事「神筆馬良」
    親愛的寶貝們,大家晚上好,歡迎收聽兒童故事王國,我是綠豆姑娘 - 果果,今天我們要聽到的故事是《神筆馬良》。《神筆馬良》是收錄在少年兒童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魯兵爺爺主編的《365夜故事》故事集。故事講述的是在很久之前。有一個叫馬良的孩子,從小就特別喜歡畫畫。可是他們家特別窮,連一支筆都買不起。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趕路人|赫章縣興發鄉新營村駐村幹部吉荷
    你來了  我也來了  我們都來了  我們是脫貧攻堅的趕路人  我們心向黨旗和群眾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摘掉貧困的帽子,拔掉貧困的根  我們攜手並進  一路前行新營村花卉產業>我叫吉荷,是畢節市赫章縣興發鄉新營村駐村幹部。
  • 「我的扶貧故事」「厚臉皮」跑出真感情丨鎮遠縣羊場鎮半屯村幫扶...
    宣傳扶貧政策一家四口住在幾十年前父輩建的舊木房裡,雖能避雨卻不能遮風,屋內貼滿各種花色的塑膠紙,除了一個搖搖欲墜的舊櫥櫃和幾條木樁凳子,再找不出個像樣兒的家具,其他兄弟早已搬進了新磚房,而他的新磚房卻還是個沒有封頂的兩層「磚架子」。
  • 「我的扶貧故事」盛放在脫貧攻堅戰場上的「玫瑰」
    為講述、記錄、傳播好脫貧攻堅故事,充分展現貴州幹部群眾戰天鬥地、擺脫貧困的生動實踐,為確保高質量、打好收官戰營造強大輿論氛圍,江口縣融媒體中心特開設「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專欄。今天播出縣司法局選派的第一書記龍國群的扶貧故事。龍國群,女,現年31歲,中共黨員。
  • 「我的扶貧故事」黃智龍:小鳳 往前走是希望
    為了深入展示貴州監獄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艱苦奮鬥歷程,大力宣傳監獄系統幹部職工在脫貧攻堅戰中的精彩故事,激勵廣大幹部職工進一步堅定脫貧攻堅的信心,為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最後勝利營造輿論之聲,貴州監獄在「兩微一網」同步推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系列報導,講述扶貧工作中的感人故事。
  • 「我的扶貧/脫貧故事」白雲區派駐水城縣結對幫扶工作組工作人員...
    我叫鄧明禮,是白雲區農業農村局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工作人員。2018 年 4 月,白雲區委組織部選派我到六盤水市水城縣開展結對幫扶工作。作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和貴州省 16 個深度貧困縣之一,2018 年,水城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有 11.66 萬人,貧困發生率達 15.95%。初次參與脫貧攻堅的我,滿懷一腔熱血,深感責任重大。根據結對幫扶工作組的安排,我開始跑基層、搞摸底,進村入戶,用腳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幫扶群眾。
  • 成長之路雖然有玫瑰有荊棘,但什麼都不能阻擋堅強的心
    擋風玻璃為什麼比後視大,因為前面的路比過去更重要,可以回頭看,但別忘了前行的路。「你知道跌倒谷底的好處嗎?」「你只會剩一條路,那就是向上走啦。」生活雖然一地雞毛,但是依然要歡歌高進,成長之路雖然有玫瑰有荊棘,但什麼都不能阻擋堅強的心。生活就是一隻看不見的儲蓄罐,你投入的每一份努力都不會白費。
  • 「我的扶貧故事」大山深處的情緣|水城縣第一小學教師趙娟
    我叫趙娟,水城縣第一小學教師。黃果樹村是一個能讓人神往的地方,但那裡沒有讓人垂涎欲滴的黃果掛滿枝頭,也沒有馳名中外的「黃果樹瀑布」映入你的眼帘,有的只是漫山遍野的翠綠和雜亂無章的荊棘,以及一條蜿蜒盤旋的公路伸向小村的盡頭。
  • 「荊棘」之父,除了倉石一樹你還得認識Madsaki
    )系列相信各位潮流玩家一定忘不了。」。,那可真算得上是「追星成功」。」,畢竟一個新人在享負盛名的自己面前耀武揚威,真不太合適。,直接火出了圈,當年玩潮朋友誰不想要荊棘,即使是學生黨也真的是不吃飯也要省出來一件。
  • 「荊棘」之父,除了倉石一樹你還得認識Madsaki
    Sexy Robot / Via Google或許你對 Madsaki 這個名字有點陌生,但是陳冠希的 Alienegra(荊棘)系列相信各位潮流玩家一定忘不了。沒錯,Clot 代表性的荊棘圖騰便是由他親手打造,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位荊棘之父—Madsa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