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 海南發布12項制度創新案例

2020-12-13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昨天(12日),海南發布了一批自貿港建設制度創新案例。包括離島免稅進口化妝品抽樣即放行、創設便捷高效的國際船舶登記程序等12項創新成果,不斷優化海南營商環境。

為打造海南離島免稅購物的「金字招牌」,在保障安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海口海關創新離島免稅進口化妝品抽樣即放行模式。抽樣送檢化妝品的放行時間從7天壓縮至1小時內,解決了產品在倉庫等待檢測時間而無法及時銷售的問題,實現快進快銷。截至12月10日,已有29批次40.06萬件1.24億人民幣貨值的化妝品享受了這個新政策。

在國際船舶登記方面,海南創設便捷高效的國際船舶登記程序。實行「全島一港」國際船舶註冊機制,簡化國際船舶登記流程,優化國際船舶登記事項,使申請材料減少了60%。

海南海事局副局長 鄂海亮:平均為每艘國際登記的船舶節省近90%的辦證時間,使國際船舶提前15天投入營運,預計每條船節省時間所帶來的效益能達到60萬元左右。

這次發布的制度創新案例還包括創新專業化、多元化、國際化的涉外律師服務,南繁基地植物檢疫聯巡聯檢,創建市場導向人才評價引進新機制等共12項。從2018年建設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來,截至目前,海南先後分10批發布了103項制度創新案例。

相關焦點

  • 銀川:打造優化營商環境新高地
    在10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召開的《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發布暨全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上,北京、上海、廈門、深圳、南京、廣州、銀川等10個城市,分享了營商環境評價的創新經驗。銀川是唯一一個分享創新經驗的西北城市。這是無數政務服務工作者嘔心瀝血、辛勤耕耘的結果,也是銀川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優化營商環境指示精神交上的一份答卷。
  • 海南又發布一批自由貿易港制度創新案例
    12月12日上午,海南發布第10批12項自由貿易港制度創新案例,至此海南已先後落地實施103項制度創新成果,取得了早期收穫,有力助推了海南自由貿易港的順利開局。這12項制度創新案例涵蓋涉外律師服務、離島免稅進口化妝品抽樣即放行、國際船舶登記程序以及「碼上辦事」綜合平臺等方面,按照「首創性、已實施、效果好」的原則,經第三方機構評估和專家論證後向社會發布。
  • 海南發布第十批自由貿易港制度創新案例
    12月12日上午,海南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在海口召開第十批海南自由貿易港制度創新案例新聞發布會,發布12項制度創新案例。一是創新專業化、多元化、國際化的涉外律師服務海南省於2019年9月在借鑑新加坡、杜拜和我國香港地區等先進自由貿易港法律服務經驗的基礎上,修訂《海南經濟特區律師條例》,在執業範圍、組織形式、準入門檻等方面進行制度創新。
  • 【優化營商環境】威海法院案例入選山東法院2020年度優化營商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威海法院案例入選山東法院2020年度優化營商環境十大典型案例 2020-12-18 2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南又發布一批制度創新案例 自貿港制度創新案例突破100例
    12日,海南又發布一批12項自貿港建設制度創新案例。截至目前,海南先後分10批發布了103項制度創新案例,體現了自貿港建設制度創新工作的階段性成果。這次發布的12項案例為:1.創新專業化、多元化、國際化的涉外律師服務截至2020年10月31日,引進1家外國律師事務所在海口設立代表機構;新設立香港與內地的合夥聯營律師事務所2家;全國首個非法律專業人士作為合伙人的特殊普通合夥律師事務所落地
  • 海南自由貿易港第十批制度創新案例解讀發布會
    應該說這一段時間以來,全省上下凝心聚力,大力推動制度創新,又湧現出了一批制度創新案例,我們從47個單位申報的80多個案例中,精選出了這一批12個制度創新案例,經過專家評審和多方面徵求意見,並經12月9月下午,海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今天正式對社會發布。這12個案例有:一是創新專業化、多元化、國際化的涉外律師服務。
  • 撫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提升服務能力為企業「保駕護航」撫順市委、市政府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解決營商環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並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撫順市營商環境建設領導小組,下設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4個專項推進組和體制機制創新組、政務環境優化組、市場環境優化組
  • 優化營商環境,強健經濟「體格」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河北省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山西省實施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上海市建立優化營商環境法治保障共同體,浙江省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不久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我國營商環境評價領域的首部國家報告《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從一個側面展示了「十三五」時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以「放管服」改革為抓手改善營商環境的探索實踐。
  •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解讀三
    通過法治化手段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最大限度激發微觀主體創業創新創造的活力,有利於把微觀主體發展動力更好轉化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對於穩定經濟增長、促進就業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是持續深化改革。我國營商環境還存在不少突出問題和短板,必須在「放管服」改革上有更大突破、在優化營商環境上有更大進展。
  • 誰是廣東營商環境最亮的zai?120件案例展現集成式創新
    值得一提的是,圍繞新冠肺炎疫情對今年經濟市場的影響,各地出臺和落地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措施,是候選案例中一大亮點。候選案例數量翻倍,惠企政策兌現亮眼今年1月1日《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實施,隨後,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陸續出臺城市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及各相關領域改革措施。
  • 2020年地方兩會觀察之五:優化營商環境
    記者梳理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發現,各地對改善營商環境越發重視,各省份幾乎都將優化營商環境列為今年重點工作之一,優化營商環境也成為了地方兩會上的熱詞。為更好地服務企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各地制定了一系列目標舉措。
  • 大遼姐姐帶您走進大美遼寧|把優化營商環境擺在事關全局發展的戰略...
    在這一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就深入推進東北振興提出了「六項重點工作」,第一項就是「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足見對東北、對遼寧營商環境建設的高度重視,將其擺在了突出重要位置,我們要深刻領悟蘊含其中的思想內涵和殷切期望。 對遼寧來說,優化營商環境已經不是戰術層面問題,而是事關全局的發展戰略問題。
  • 仁懷:優化營商環境建設 促進醬酒產業發展
    近年來,仁懷市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深化營商環境改革成效顯著,助推醬酒產業提質升級。2019年11月12日,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完成的2019年賽迪縣域營商環境百強縣研究成果在北京發布,仁懷市入圍,位列第88位。
  • 「優化營商環境面對面」節目第四期播出 為海南自貿港建設做好人才...
    海南日報海口11月29日訊(記者王培琳)11月29日晚,「優化營商環境面對面」海南省優化營商環境政企對話系列電視專題節目第四期——「海南自由貿易港人才服務保障」,在海南新聞頻道播出。省委人才發展局、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住建廳、省政務中心、省醫保局、省公安廳等單位負責領導及工作在營商環境一線的各業務處室工作人員,與我省各領域共計26家企業及用人單位代表,圍繞我省的人才服務保障工作,面對面探討、交流,幫助用人單位解決人才保障相關問題。
  • 一圖讀懂海南自貿港第十批制度創新案例
    12月12日上午,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在海口召開第十批海南自由貿易港制度創新案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12項制度創新案例。這些案例集中體現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階段性發展成果。創新專業化、多元化、國際化的涉外律師服務主要做法創新律師事務所組織形式;拓展境外律師事務所業務範圍;放寬律師事務所準入門檻;在全國率先制定實施律師事務所執業責任保險制度,在全國首次把律師業務擴展到「代為辦理招商引資、商標、專利、商事登記、不動產登記等法律事務」;建立「1+
  • 優化營商環境的特殊意義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無論從底線思維還是戰略思維角度衡量,優化營商環境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重點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優化營商環境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完善治理體系和提高治理效能的需要。
  • 遼寧:朝陽市優化營商環境 全面推行「1+7+3」改革試行方案
    12月22日,遼寧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現場。 王景巍 攝中新網瀋陽12月22日電(王景巍)「朝陽市優化營商環境「1+7+3」改革方案體現出什麼特點?方案包括哪些重點內容?朝陽市為了保障改革落實落地又採取了哪些舉措?」
  • 改革創新激發活力 三亞跑出發展「加速度」
    這只是三亞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的一個縮影。「十三五」期間,三亞搶抓機遇,助力自貿港建設順利開局,大膽制度創新,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園區服務水平,發力項目建設,城市面貌日新月異,一個充滿活力與希望的城市正冉冉升起。
  • 栽好梧桐引鳳棲 呼和浩特吹響優化營商環境集結號
    好的營商環境不僅是吸引力、集聚力,更是競爭力、生產力,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組織實施了一系列改進提升工程。2019年,我市組織開展了「營商環境提升年」行動,今年再次部署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緊扣國家營商環境評價18項一級指標和自治區營商環境評價9項一級指標,聚焦短板弱項,借鑑先進經驗,制定了15條具體改進措施,目前正在深入推進。重商、優商、親商,首府營商環境正在發生積極變化。
  • 109項改革措施!天河出臺全面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
    4月1日,天河區正式對外發布《全面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在今年1月1日廣州市啟動營商環境3.0改革以後,天河率先對外發布貫徹落實措施。據悉,在落實市要求的 「規定動作」外,天河區提出了一系列「自選動作」,包括打造「1+5+16」商事登記審批機制,實現商事登記就近辦、多點辦、區街通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