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小點心是什麼小點心?
就是南洋小點心,
源自中國,
再混了馬來和印度風味,
感覺有些不一樣但又很熟悉~
味道甜糯,
有些在外表上有了些許改變,
但是味道上則是又上了一層樓~
都有哪些,
小編幫你列舉一下
蜂巢餅
這是過年必吃的年餅。美味的東西一定要留到過年時才吃,所使說是真的好吃,輕輕鬆鬆解決一桶。
外型像蜂窩是因為用了特定的模型沾上加了糖的麵糊後放入鍋油炸,待脫模後炸至酥脆就完成了,看似簡單卻也非常考功夫。吃到嘴裡甜的流油,現在的人們可能覺得太過甜膩,但是對於來一杯的華人來說,是對甜蜜生活的好寓意啊~
雞蛋卷
能自己在家做的Kuih Kapit加入椰奶,鬆脆可口,你是自己打牙祭還是到朋友家做客時作為禮物,都是非常有面子呢!
蛋卷又稱加必糕、娘惹雞蛋卷,從峇峇娘惹時代傳給華人的製作方法,沒想到的是卻是華人將其發揚光大。
製作不是很複雜:麵粉、牛奶、牛油和糖就夠了,當然你要是其中用椰奶代替部分牛奶的話,放在專門的烤制工具上炭火烤酥脆,那香噴噴的椰香會讓人慾罷不能!
黃梨餅
是黃梨餅不是鳳梨酥。
黃梨餅的體積比較小,餡料在外面並且味道偏酸,是純粹的加了不多量糖的鳳梨熬煮成的餡料,完全的保留了熱帶水果原始的味道,包裹在加了奶味的酥皮裡,酸甜就算是適中吧~~~
牛油酥餅
形狀好像咱們小時候吃的寶塔糖吧~~~
牛油小花餅很漂亮,多少帶著些童年的回憶,入口即化,濃濃的牛油香氣在嘴中迴蕩,屬於一口一口停不下來的那種~~~
番婆餅
純白的薯餅,漂亮吧~~屬於口味清淡,入口即溶的口感吃起來毫無負擔。孩子老人最喜歡,不用牙齒的美味~
蝦餅
小時候的炸蝦片,一樣一樣的東西~
蝦的味道更濃鬱,味道稍微偏甜,口感上更有種吃鮮蝦薯片的感覺。是小孩子的零食,大人的下酒菜~~
蝦米卷
愛吃辣的人的美味,辣椒、蝦米、紅蔥加上峇拉煎等佐料攪拌、攪細之後,再開火炒得乾燥後用春卷皮卷上,下鍋油炸。這是一道充滿東南亞特色的小吃,香香辣辣、爽脆可口,刺激食慾!
麻花卷
這個麻花跟咱們的十八街麻花不一樣,它外面一定是要裹糖霜的,香香脆脆,甜甜膩膩的味道蓋過了所有的味道,就算是它有原味、芝麻味、黑糖味,全是由於厚厚的糖霜,不過這種感覺還是很受當地小孩子的喜歡,麻花卷棒棒糖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