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再窮不賣看門狗」什麼意思?後半句揭露人性,做人要感恩
文/文飛
中國人對於文化的研究,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可以比擬,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更是別的國家羨慕不來的,我們有足夠深厚的文化底蘊,這是我們的驕傲,但也正因為是前人的善於觀察善於積累,我們才有了這些榮耀。作為現代人,有很多人對古人的文化嗤之以鼻,但其實在我看來,有很多古代文化,其實是真正的瑰寶,比如說俗語,雖然來自民間,但都蘊含著非常深的哲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
我們不知道狗是否能聽懂我們人類的語言,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狗往往能成為我們最好的朋友,它會像小孩子一樣撒嬌,也會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刁個拖鞋之類的,我家的小泰迪就特別喜歡跟我一起看電視。現在很多人都把狗當作寵物來養,但其實在農村地區,狗大多是被用來看門的,防範小偷盜賊。狗幫我們看家護院,保護我們的家庭財產,所以即便我們的家庭條件貧困,也不能把看門狗賣掉。
古代社會大多以農耕為主,而在那個年代也沒有現在這麼先進的科學技術,雖人們耕田,種地全靠人力,有的人家會養一頭老黃牛用來耕田,也可以租賃出去幫人家耕田,雖然老牛賣的是苦力活,但最起碼主人家不會讓它餓肚子,因為這是掙錢的工具,也是為數不多的賴以生存的工具,我記得我小時候還經常可以看到地裡有老牛在耕田,所以無論家庭貧富貴賤,耕地牛都是我們的夥伴,家庭再困難也不能宰殺耕地牛,而且長時間的相處也有了感情。
動物跟人是一樣的,無論狗還是牛,他都會產生感情,一天天的相處陪伴,它們也會把你當做它的陪伴,最忠誠的朋友,所以老祖宗想要告訴我們的是人要學會感恩。無論是看門狗還是耕地牛,都會對於以前人們的生活,起著非常大的幫助作用,所以我們在對待他們的時候,要把他們當做自己的夥伴,而不是牲畜。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或許家裡非常需要用錢,但是我們要知道的是狗只有十來年的生命,而牛也是只有二三十年的生命,它們可以說是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我們,所以再窮也不能賣掉看家狗,再有錢也不能殺了耕地的牛,否則這樣的人一定會被人看不起,因為這種人沒有人情味,也不可輕信不可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