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醫療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家城介紹相關情況。東南網記者 林先昌攝
東南網12月18日訊(本網記者 林先昌)18日,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福建省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發布會邀請到省醫療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家城介紹相關情況。
全省11919個村衛生所納入醫保定點
「十三五」期間,全省醫保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醫療保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人民群眾健康保障需求,推進「三醫」聯動改革,穩步提高醫療保障水平,實現了新時代醫療保障事業良好開局。
醫療保障水平穩步提高。截至2020年6月底,全省基本醫保參保人數達到3791.15萬人,參保率保持在95%以上。城鄉居民醫保人均籌資814元,比2015年增長65.97%。2019年職工醫保政策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89.1%,比2015年提高7.14個百分點,位居全國第4。
醫保精準扶貧紮實推進。實施醫保扶貧三年行動,率先實行精準扶貧醫療疊加保障政策,政策實施三年來共補助金額2.11億元,平均報銷比例從77.97%提高到90.6%,其中34種大病報銷比例從82.95%提高到98.02%。
完善重大疫情醫療救治費用保障機制。採取醫保和財政綜合保障,及時預付基金12.07億元,保障「先救治、後付費」。同時,實行企業醫保繳費減徵緩徵政策,階段性降低企業醫保繳費30.66億元。四是築牢醫保基金安全防線。開展打擊欺詐騙保專項行動,2018年以來共追回醫保基金8.56億元,全省和福州、廈門納入國家醫保監管「兩試點一示範」地區,並在國家中期評估中獲得優秀等次。
醫保改革實現「五個率先」。即在全國率先整合醫保管理體制、率先建立「三醫」聯動醫保牽頭推進機制、率先建立職工醫保基金省級統籌機制、率先建立藥品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常態化機制、率先推進醫保收付費改革。其中,省級統籌調劑中,2019年有6個地區受益8.11億元,國家和省級藥品耗材集中帶量採購一年可節約費用達30.06億元。
醫保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全面推廣「窗口綜合櫃員制」成為全國服務範例,超過750萬參保人員激活醫保電子憑證,大陸首家臺胞醫保服務中心在莆田設立,並推廣至廈門、泉州等地。全省11919個村衛生所納入醫保定點。
深化「三醫」聯動,著力建設「五個醫保」
「十四五」時期,福建作為全國醫保改革的先行省份,將緊緊圍繞「一個目標」,深化「三醫」聯動,著力建設「五個醫保」,推動福建醫保改革繼續走前頭、作表率。
一是加快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貫徹落實中央深化醫保制度改革意見和我省八條措施,加快構建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為託底、補充醫療保險等共同發展的醫療保障制度體系。強化基本醫保、大病保險與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功能,促進各類醫療保障互補銜接。推進福州等地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
二是推動「三醫」三聯動改革「全聯」「深動」。發揮醫保戰略性購買作用,統籌推進醫保支付制度、藥品耗材採購和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加快按病種和按DRG收付費改革,開展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穩步擴大藥品耗材集中帶量採購覆蓋面。實行醫療服務價格總量調控,完善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
三是著力建設「五個醫保」。即公平醫保、高效醫保、智慧醫保、法治醫保和安全醫保,重點推動四大工程:推進醫保基金省級統籌,實現醫保制度政策統一、基金統收統支、管理服務一體;建立全省統一的醫療保障信息平臺,推動醫療、醫保、醫藥信息共享;實施醫保基金監管創新工程,構建全領域全流程的基金安全防控機制;實施醫保公共服務提升工程,建立覆蓋省、市、縣、鄉、村五級醫療保障網絡。
將持續深化全省藥品耗材帶量採購改革
劉家城還透露,「十四五」期間,我省將持續深化全省藥品耗材帶量採購改革,健全完善全省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和使用的常態化機制,在落實好國家藥品集中帶量採購的基礎上,分批分類推進藥品、醫用耗材省級集中帶量採購。進一步完善省級採購平臺功能,強化履約監管制度,建立信用評價獎懲機制,擴大耗材採購醫保代為結算範圍,通過這些舉措繼續降低藥材採購價格,增強醫藥服務可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