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醫療生態的新解法:效率和質量如何兼得?

2020-12-21 金融界

來源:讀懂財經

今年初,一場疫情催化了中國數位化轉型節奏。與此同時,新基建「元年」,各行各業以前所未有的目光注視著數位化的進程,並親身參與其中,對產業網際網路承載的新模式、新業態、新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

類似的變化,也在醫療行業發生。某種程度上說,醫療行業向數位化轉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疫情之下充分地暴露了出來。數位技術對疫情防控效率的提升也已經無需多言。

和實體經濟需要依靠道路、電力等基礎設施一樣,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也離不開由數位技術構成的新基建。在這個過程中,以平安為代表的科技企業,正在發揮愈發關鍵的作用。

隨著平安醫療生態圈的逐漸發力,其解決網際網路醫療行業難題的路徑也逐漸清晰:服務由輕到重,增加用戶粘性;科技賦能醫療,提升服務效率;解決醫保支付,優化醫療體系。

更重要的是,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平安為代表網際網路醫療正在打破傳統醫療體制的「不可能三角」: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增加醫療服務可及性和降低醫療服務的價格。

/ 01 /

由輕到重,

平安醫療加固護城河

放眼整個網際網路醫療行業,平安可能是做的最重的玩家,甚至沒有之一。

在所有的在線醫療平臺中,平安好醫生是目前唯一一個自建醫生團隊的平臺,且絕大部分醫生都有三甲醫院的從業經歷。

平安好醫生的2019年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末其自有醫療團隊人數為1409人,較2018年末增加213人。2020年上半年,其自有醫療團隊人數達到1836人,較2019年底增加了427人。僅僅是上半年,其自有醫療團隊增長人數便達到了2019年全年增長人數的兩倍。

在醫療行業,優秀醫生的供給是這個行業的核心資源。平安能籠絡這麼多優秀醫生說明兩個事情:一是平安布局醫療的決心堅定;二是平安布局醫療的打法也獲得了行業內專業人士的認可。

今年以來,平安又在醫療領域做了兩件事情:

11月8日,平安好醫生宣布成立旗下首個網際網路醫療專科中心「網際網路眼科中心」,將通過匯聚全國各地頂尖眼科名醫專家資源,打造國家級的眼科專科醫療中心。此前還成立名醫工作室。

無論是服務專業化,還是自建醫療團隊,平安的目的都只有一個:提升用戶體驗,增加用戶粘性。

平安好醫生網際網路醫院院長謝紅這樣認為:「大眾對於在線問診的需求就是即時、可靠,希望能在第一時間獲得可以信賴的醫療解決方案。」

而自建醫療團隊最大意義正在於此,通過對醫療資源的把控,平安極大地保證了在線問診的時效性和可靠性。於病人而言,網際網路醫療也可以對他們進行初步分診,幫助他們尋找合適的醫生和醫院。

」未來線上線下的診療必將是融合的,可以互補形成完整的全鏈條醫療服務。「謝紅認為,線上負責預防、保健、康復,線下負責診斷和治療。

某種程度上說,平安好醫生「做細做重」的打法,也是平安醫療生態圈布局的一個縮影。即通過大量的生態建設,平安醫療極大保證了服務的質量。

拉長周期看,由於醫療服務的特殊性,平安醫療的「重」將進一步提升用戶粘性,留存用戶就醫數據,進而繼續激發生態的發展潛力。

/ 02/

科技賦能,

全面提升服務效率

除了用戶體驗外,科技也是我們觀察平安醫療生態圈的另一個「切口」。

在平安通過科技賦能醫療服務的案例中,AskBob醫生站無疑是其價值最好的體現。

根據平安智慧城市智慧醫療事業部總經理謝震中介紹,平安AskBob醫生站是利用人工智慧的技術,輔助醫生工作。

而在AskBob醫生站賦能醫生背後,技術正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平安在醫療領域的技術有多硬?可以舉一個例子。

在不久前,舉行的心血管病綜合管理人機大賽上,平安AskBob醫生心血管病綜合管理能力以97.7 vs 93.9媲美參賽醫生團隊,意味著AskBob醫生通過對臨床指南、專家共識和大量經典案例的學習,可以達到跟三級醫院住院醫生相當的水平。

除了賦能醫生,基層醫療領域成為了平安醫療科技另一個舞臺。

去年9月,由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與平安智慧醫療、美國光視共同研發的人工智慧影像篩查系統——「平安智慧醫療眼部OCT篩查系統」也在社區完成落地。

共同參與研發的孫興懷教授說,這個系統極大減輕了醫生的工作量。過去,醫生需要把所有的片子都看一遍,但現在只需要把AI篩選後認定的「可疑報告」覆核一遍即可。

更為難得的是,如此高的效率下,其檢測的準確率也毫不遜色。

2018年下半年,在該系統的臨床前試驗中,圖像質控、病灶檢測、急迫性判斷3項輔助醫療任務中準確率高達99.2%、98.6%、96.7%。

於整個醫療行業而言,從科研項目落地到實際應用,也可以幫助基層機構提升醫療水平,進而推動分級診療的實現。

謝震中認為,平安通過與頂尖醫療機構合作,通過建立AI模型,把名醫們的診療理念下沉到基層, 訓練培養年輕醫生的同時輔助基層醫生診療,從而提升基層公共衛生水平。

得益於平安在醫療領域覆蓋的深度,在技術賦能醫療這條路上,平安無疑是行業內走得最遠的。某種程度上說,平安通過技術對醫療服務各層級的滲透,也已經與競爭對手拉開差距。

而在這一切的背後,都是平安在醫療領域的長期持續投入的結果。

很多人不知道,早在5年前,平安好醫生就以30億資金投入AI Doctor,進行大量基礎性工作的研發,目前正用於平安好醫生平臺,幫助線上醫生分診。也正因為如此,平安已經在醫療領域形成了五大頂尖醫療資料庫,以及相應的知識圖譜。

更為重要的是,平安對醫療領域的投入,並不會因為自己的領先而放慢腳步。在今年9月舉辦的2020年中國平安投資者開放日中,平安集團聯席CEO陳心穎也表示,「未來5年還會再投入大約1000億進行創新投資,其中20%-30%會和醫療相關。」

不出意外,隨著平安在醫療領域的投入不斷增加,其產業優勢也將越來越大。

/ 03/

支付入手,

啃下醫保「硬骨頭」

從更大的維度看,平安醫療生態圈的價值,還體現在對整個醫療體系的效率優化。其中,對醫保改革的推動,就是其價值最直接的體現。

以今年啟動試運行的常州醫保局DRG項目為例,經過模擬測算,該平臺投入應用後,病案質量明顯提升。其中,整體入組率從60%提升到了93.8%。此外,服務效率、醫療服務能力也都得到了有效提升,醫保基金的也更加合理。

同時,為助力醫院逐步實現精細化管理,平安醫保科技還協同常州醫保局及16家醫院共同推進「局院一體化」建設,最終促進醫院逐步向臨床過程和結果兼顧的精細化管理轉變,全面提升醫院管理水平和經營效能。

事實上,常州項目只是平安醫保科技工作成果的一部分。截至目前,平安對外提供的智慧醫保解決方案中的「綜合支付(DRGs)」服務已經覆蓋深圳、常州、吉安、鞍山、聊城、青島、三亞、濰坊在內的8座城市。

隨著應用場景的增加,平安醫保科技的打法也逐漸清晰。即從支付環節切入,倒逼前端的降本增效,最終利於商保的成本控制。

拉長周期看,支付環節改變只是醫保改革的開始。由於醫保支付方式的改變,會推動醫療機構激勵機制的變化,包括管理方式的變化。在這個過程,需要通過大數據對服務質量進行監控,進而由此延伸出大量數據服務的需求。這也極大提升了科技在醫保改革過程中的用武之地。

從產業角度看,儘管醫保改革的舞臺很大,近年來政策也在發力推動。但真正做好醫保支付的網際網路醫療公司少之又少。究其原因,醫保在行業的重要性,不斷地考驗著參與方與各地醫保系統的對接落地能力。

而在所有網際網路醫療玩家中,平安無疑是在醫保上走得最遠的。某種程度上說,這也將成為平安拉開與競爭對手距離的基礎。

隨著2020年3月4日,在線醫保結算服務首次在福建省級機關網際網路醫院試點上線。政策綠燈亮起,意味著線上醫保結算將會全面介入線上診療、結算等環節,為平臺形成業務閉環掃清障礙。

從這個角度上說,平安在醫保支付上的積累,也會成為醫療生態圈成功的基礎。

/ 04/

從產業網際網路演講邏輯,

重新認識醫療生態圈價值

放在整個醫療行業來看,平安在醫療領域也是頗為特殊的存在。目前,網際網路賽道的玩家大致可以分為四類:

第一種是以醫生社區、患者社區為代表的中國婦產科網、丁香園、甜蜜家園等公司;第二類是以患者溝通工具為主的好大夫在線、春雨醫生;第三類是以叮噹快藥、阿里健康等為代表的醫藥電商逐漸興起。第四類則是平安這種綜合性的大型醫療健康企業。

與其他玩家單點切入不同,平安走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生態共建,集團軍作戰。無論是平安好醫生、平安智慧醫療還是平安醫保科技,都是其醫療生態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那麼,投資人應該如何認識其醫療生態圈的價值?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從產業網際網路演進邏輯講起。

本質上來講,產業網際網路就是利用新的技術,對產業中相對落後生產力、生產關係進行升級。具體來說,可以拆解為三個點:有沒有累計數據、利用數據做了什麼、提升生產力和生產效率,甚至重塑生產關係。

沿著這個邏輯,我們再去重新審視整個平安醫療生態圈。

平安好醫生服務用戶主要面向C端用戶。通過C端的醫療場景覆蓋,吸引更多的用戶進入平安醫療生態。而智慧醫療就是通過科技手段提供高質量服務對用戶進行留存。

在這個過程中,平安也積累了大量的用戶和醫療數據,得以持續優化服務質量和衍生新的服務形態。

如果說,前兩者更加側重於平安對醫療服務生產力的提升,那平安對醫保環節的改造,則更像是一次對生產關係的重構:即從傳統的按項目付費,到最終按效果付費。

在這個過程中,產業效率獲得了極大的提升。簡單來說,在保證醫療質量的前提下,醫院避免過度治療,節約的醫療費用可以留用。醫保支付方也由此得到了費用節省。病人避免了過度治療,同時沒有犧牲醫療質量。

過去,阿里、騰訊等網際網路巨頭的發展歷史告訴我們,當一個行業的關係鏈條被重新構造,其釋放的能量是非常大的。於醫療行業也是如此。

最直接的體現是,醫藥行業的不可能三角正在被打破。美國耶魯大學教授William Kissick在著作《醫療的困境:無限需求和有限資源》中提出了傳統醫療體系著名的不可能三角:即醫療服務的質量、數量和成本不可同時兼顧。

隨著科技的發展,網際網路醫療打破傳統醫療體制的「不可能三角」,也將是一件大概率事情。這是網際網路醫療最大的價值,也是平安醫療生態圈的價值所在。

產業網際網路公司的價值最終都取決於其所在生態的生產率,以及它們的貢獻佔比。考慮到網際網路醫療生態滲透才剛剛開始,且平安在其中佔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從這個角度上說,平安醫療生態大有可為。

相關焦點

  • 中國平安醫療的新解法:效率和質量如何兼得?
    與此同時,新基建「元年」,各行各業以前所未有的目光注視著數位化的進程,並親身參與其中,對產業網際網路承載的新模式、新業態、新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類似的變化,也在醫療行業發生。某種程度上說,醫療行業向數位化轉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疫情之下充分地暴露了出來。數位技術對疫情防控效率的提升也已經無需多言。
  • 中國平安醫療的新解法:效率和質量如何兼得
    與此同時,新基建「元年」,各行各業以前所未有的目光注視著數位化的進程,並親身參與其中,對產業網際網路承載的新模式、新業態、新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類似的變化,也在醫療行業發生。某種程度上說,醫療行業向數位化轉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疫情之下充分地暴露了出來。數位技術對疫情防控效率的提升也已經無需多言。
  • 10年10萬億紅利,平安醫療生態圈先行卡位,生態謀局給出最優解
    因此,平安的醫療生態圈,不僅在重點領域落子,還要連點成線,實現橫向的協同和縱向的打通,深入政府、支付方、病患用戶、醫療供應端、醫療科技五個方面,發力構建醫療生態閉環,打造大健康生態圈,由此才能建立寬廣的競爭壁壘,讓對手難有趁虛而入之機。
  • 推線上專科、建AI醫生站、搭醫保綜合管理平臺,平安醫療生態加速...
    11月17日,中國平安醫療生態圈首次體驗分享會在上海舉辦,公司醫療板塊主要成員攜生態合作夥伴分享了平安醫療生態圈最新布局,探討了醫療科技如何在問診、治療及醫保精細化管理方面發揮最大效能。打造首個網際網路眼科中心,名醫「上線」提升問診品質隨著「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政策不斷出臺,加上在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下,在線醫療的需求出現井噴式增長。今年疫情期間,中國平安旗下網際網路醫療平臺——平安好醫生的用戶訪問量達到11億人次,APP新註冊用戶量增長10倍。
  • 中國平安(02318-HK)(601318-CN)攜手創業慧康將共建大醫療健康新生態
    原標題:中國平安(02318-HK)(601318-CN)攜手創業慧康將共建大醫療健康新生態
  • 中國平安醫療生態圈走向合進與閉環,聚焦三大方向
    平安集團聯席執行長陳心穎在分享中表示,未來,平安將從政府、用戶、服務方、支付方、科技等5個方面發力構建醫療生態閉環,抓住醫療健康市場巨大發展機遇,打造公司未來價值增長新引擎。平安好醫生將推子品牌"平安醫家"在開放日上,平安好醫生臨時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方蔚豪透露,平安好醫生推出全新服務品牌"平安醫家",未來將在原有創新產品"私家醫生"基礎上升級,主要涉及四個方面:私家醫生會針對個人和家庭,推出多層會員體系的健康管家服務;全面升級醫生工作檯,賦能醫生學術、收入、品牌
  • 售後維保管理領域——如何提升醫療設備行業維修質量和效率?
    近年來,由於臨床診斷、治療、預後監測和醫學研究的諸多需要,醫學檢測的進展十分迅速。血液學、免疫學、生物化學和微生物學的任何新理論,新技術以及重大科研成果,凡是能直接用於診斷疾病的,或早或遲都會發展成為一種檢驗的方法,進入臨床實驗室相應的檢驗儀器更是日新月異。
  • 拆解平安好醫生 | 談談網際網路醫療的真面目
    不同點:平安好醫生:通過自建線下醫院,來滿足線上未能滿足的醫療需求,成本大,可複製性低,擴張速度慢,但是自建醫院能夠將醫療服務方和支付方的利益協調一致,能夠保證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如此嚴格的準入制度,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醫生質量,從而避免了患者對於線下醫生水平質量參差不齊的擔憂。3.4.2 線下醫院的質量關於線下醫院,看病難,並非是普遍現象,而是三甲等知名醫院看病難。那平安好醫生是如何保證線下醫院的高質量的呢?
  • 平安好醫生旗下平安醫家打造行業首個在線醫療安心保障體系
    隨著數字經濟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體會到網際網路醫療的便捷,但對於"雲醫院"的諸多疑慮,依然存在於不少患者心中。在線問診,真的有保證!以構建專業醫患溝通橋梁為使命,以"專業、信任、便捷"為服務理念的平安好醫生,旗下子品牌平安醫家又有新動作。
  • 石亞玲:強化醫療質量管理 做「平安醫院」標兵
    11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等部門公布了《2018-2019年度全國平安醫院工作表現突出個人名單》,重慶共17人獲得此項榮譽,重慶市第十三人民醫院醫務部主任石亞玲也在其中。  作為醫務部主任,石亞玲緊密結合醫院實際,以「切實改善醫療服務、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抓手,持續提升醫療質量水平和醫療風險防範能力,從源頭上減少醫療糾紛,保障安全。
  • 汽車金融數位化轉型探路:科技創新如何提升服務效率與質量?
    如何通過科技手段提高獲客能力?服務機構如何借力科技提高服務效率?科技如何平衡汽車金融審批效率與風控的問題?後疫情時代的風控技術有哪些創新? 11月21日,以「科創未來」為主題、由21世紀經濟報導主辦的2020中國汽車產業峰會在廣州舉行。
  • 平安數位化蝶變2020:激發企業發展新動能新引擎
    02平安醫療健康生態圈:從「分兵突破」向「連橫合縱」服務閉環蝶變,助力健康中國建設一直以來,網際網路醫療受制於政策監管和醫療體制而發展緩慢,新冠肺炎疫情在打亂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助推了網際網路醫療企業的市場教育和用戶習慣養成
  • 圓心科技集團醫療生態「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行
    醫療健康行業已經呈現出一種打破邊界的態勢,隨著醫改政策的不斷深化升級,醫療健康體系多方關係正在重塑、智慧醫療重構了就診生態……新的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為進一步探索行業高質量發展路徑,助力健康中國大未來,由北京圓心科技集團主辦,動脈網承辦的「圓夢健康,心向未來」|醫療生態「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研討會於12月19日在北京新世界酒店舉行。
  • ...民生和保護如何兼得?看新疆烏蘇給出的答卷|生態文明建設案例
    民生和保護如何兼得?這讓許多長期開展動物保護的志願者都犯了難。(視頻來源:志願者)據志願者表述,這次發現的崖沙燕巢穴築在防洪河道兩岸,大約有500隻,巢穴中還有嗷嗷待哺的小燕子,一旦實施河道固化必定將使這群崖沙燕喪失家園,甚至可能導致巢穴中的小燕子還未睜眼就不能再見藍天。
  • 如何保障縣醫院的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國家衛生健康委給出了答覆!
    圖片來源:中國網會上,《健康縣域傳媒》記者就2018--2020第二階段又公布的全面提升綜合能力的500家縣級醫院和500家縣級中醫醫院,在其全面提升綜合能力的同時,如何保障醫療質量的監控提問了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
  • 如何標準化需求文檔提升團隊效率和質量?
    所以,標準化文檔,是從根本上解決效率和質量問題的有效方法。如何識別問題?通常來說,文檔未標準化的問題會出現在2個方面,首先是過程,比如文檔已經足夠詳細,可同事還是頻繁地找PM確認,這屬於效率問題;其次是結果,比如在測試階段,發現效果質量與文檔描述差距較大,這屬於質量問題,如果要返工就同屬於效率問題。
  • 走過抗疫、改革之年,這家金融生態企業如何走向無止之境
    平安銀行第一時間提供延期還款、減免利息、徵信保護、增信授信等服務,為抗疫機構及小微企業投放上百億信貸,全力支持「六穩」和「六保」工作,助力經濟復甦。全集團為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客戶以及一線醫療機構提供逾180億元資金。平安的醫療生態圈,更是憑藉其孕育的科技智能產品,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管理新主張|山東中醫院任勇:提升醫療質量是管理者永恆的追求
    他曾先後擔任過山東省立醫院醫務部主任、東營市人民醫院院長以及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副院長等職,對醫療質量和安全管理工作有自己獨到的見解。2018年10月,任勇被任命為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他坦言,雖然一直在管理崗位上,但是如何發展中醫院,仍面臨許多新課題。究竟該抓什麼,做什麼,突破口在哪,這是他上任之初思考的問題。
  • 企業員康橫空出世 平安智慧醫療再添新軍——專訪平安智慧城市智慧...
    央廣網消息 企業員康,是平安智慧城市智慧醫療的一個嶄新平臺。誕生於新冠疫情爆發期間的企業員康,生逢其時,為全社會抗疫、企業復工復產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慶祝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之際,平安智慧城市智慧醫療事業部總經理謝震中接受了央廣網的專訪。
  • 平安科技克瑞斯榮獲上海大數據聯盟「產業生態傑出貢獻獎」
    此次,平安克瑞斯在大數據產業創新峰會上隆重亮相併受到嘉獎,是社會各界對平安多年來致力於大數據融合應用創新、推動數位化轉型及構建數字生態等方面不懈的努力和所做貢獻的廣泛認可,也彰顯了克瑞斯團隊在數據賦能業務、建設金融生態方面的硬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