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市場環境衝擊 上市超15年的服裝企業I.T集團即將私有化

2020-12-10 齊魯晚報網

I.T集團將引入私募基金及投資諮詢公司CVC,以每股3港元,約13.05億港元的現金價向小股東收購股份。

圖片來源:I.T

記者 |張馨予

上市超過15年的香港潮流服飾集團I.T即將開啟私有化。

12月6日晚間,I.T集團發布公告稱已商定私有化方案,將引入私募基金及投資諮詢公司CVC,以每股3港元,約13.05億港元的現金價向小股東收購股份。註銷價相較最後交易日在聯交所所報收的每股1.940港元,溢價約54.6%。

根據公告,I.T集團私有化完成後,創辦人即沈嘉偉家族在I.T集團的持股將從63.61%降至50.65%,出資13.05億港元的CVC則取得49.35%的股權。

I.T集團(前身為潮流集合店Green Peace)創辦於1988年,2005年3月4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此前,I.T集團於2020年11月30日起在聯交所短暫停牌,以待發布私有化公告。2020年12月7日上午9時起,I.T集團恢復股份在港交所買賣。截至發稿前,I.T集團股價已大漲43.3%。

圖片來源:I.T

I.T集團在公告中表示,提出私有化的建議,旨在於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中促成業務轉型。

近年來,I.T集團業績整體呈持續下滑趨勢。在截至2020年8月31的六個月內,I.T集團總營業額減少31.9%至27.35億港元,淨虧損高達3.37億港元。2019財年,I.T集團淨虧損則達到7.46億港元,公司營收同比減少12.6%至77.19億港元。

I.T集團稱,公司於過去幾年經歷前所未見的挑戰,電子商貿平臺掀起的數碼化變革、線下到線上銷售額渠道的採用以及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全新線上品牌,導致客戶喜好和購物行為出現結構變化。

新冠疫情對I.T集團的業務表現又再造成重擊。根據公告,香港入境旅客是I.T集團業務的主要動力之一,但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香港入境旅客急挫,例如第三季度入境旅客較上年同期減少99.7%。

過去幾年裡,I.T曾推行多項新措施以重回增長。實體店方面,I.T從2017年開始推出全新概念店,其中,香港地區的店鋪概念融合了時尚、食品飲品、鞋履、眼鏡、美妝、生活方式,受到當地消費者歡迎。線上業務上方面,I.T官方電商平臺ITeSHOP在2017年重裝上線,隨後I.T還入駐微信推出小程序商城,並從2020年開始推出多項促銷活動和直播活動。疫情爆發後,I.T集團還曾於2月在香港辦公室及香港部分門店推行無薪假期計劃,以維持現金流。

I.T集團表示,儘管公司已採取多項短期措施,但消費者的喜好轉移以及全球旅遊業的顯著縮減將帶來深遠影響,

據公告,I.T集團決定重新制定策略,進行更深入的業務轉型及重組,以實現長遠的可持續增長。I.T集團認為,私有化可在離開公開市場及毋需持續面對短期業務表現壓力下經營,改革也能得到更有效地實施。

I.T集團私有化公告對公司未來重組計劃的著墨不多,但其透露了一些方向。

此前,I.T集團旗下業務分為自創品牌和國際品牌,而據公告披露,重組後將把業務分為品牌經營業務和其他經營業務。其中,品牌經營業務包括A Bathing Ape、AAPE by A Bathing Ape及相關子品牌(包括Baby Milo、Milo Stores、BAPY、BAPE Black以及Mr. Bathing Ape)相關的經營業務,其他經營業務即除品牌經營業務以外所有其他經營業務。

據公告披露,重組過程中,創辦人與CVC控股公司將集中資源發展品牌經營業務,即A Bathing Ape、AAPE by A Bathing Ape及相關子品牌,同時為創辦人控股公司提供空間,採取所需步驟振興其他經營業務。

此外,創辦人與CVC控股公司將通過網上基建擴張以在一段長時間內恢復盈利能力,並透過選擇性品牌發展以及實施地區策略及新商機重拾增長。

換言之,A Bathing Ape、AAPE by A Bathing Ape及相關子品牌或將在未來獲得I.T集團較大資源傾斜,成為I.T集團完成重組的關鍵。

圖片來源:I.T

界面時尚向I.T集團求證有關重組計劃的詳細安排,截至發稿前未獲得回應。

I.T集團的線下策略或許也將更新。

I.T上海新天地旗艦店於12月4日開業,該店擁有超過2,400平方米零售空間,引入自然的生活理念,涵蓋OFF-WHITE、Comme des Garons、Acne Studios、Alexander Wang等品牌,打造「店中店」格局。其中,BAPE還為上海新天地創作了開業限定服飾及聯名新系列。

最近,I.T部分內地門店引進了美妝品牌3CE,門店概念越來越接近香港門店概念,即店內融合時尚、食品飲品、鞋履、眼鏡、美妝、生活方式。未來,I.T集團內地門店的店鋪概念或許還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多新鮮感。

(界面新聞)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焦點

  • 受市場環境衝擊強烈,上市超15年的香港服裝企業I.T集團即將私有化
    記者 | 張馨予編輯 | 周卓然1上市超過15年的香港潮流服飾集團I.T即將開啟私有化。根據公告,I.T集團私有化完成後,創辦人即沈嘉偉家族在I.T集團的持股將從63.61%降至50.65%,出資13.05億港元的CVC則取得49.35%的股權。I.T集團(前身為潮流集合店Green Peace)創辦於1988年,2005年3月4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 「潮流鼻祖」I.T集團退市,潮牌行業「日薄西山」?
    作為香港規模最大的時裝集團之一,I.T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最終2005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I.T在資本公開市場活躍了15年,然而近日I.T集團的一則私有化公告打破了它的高光時刻,據稱集團已經同意通過一筆約13億港元的現金交易私有化退市。
  • 「潮牌鼻祖」將私有化退市?潮牌正興起I.T怎麼賣不動了
    早在2002年,I.T就進入中國內地市場,被視為內地潮流的啟蒙者。不少趕潮流的年輕人都曾經買過或者逛過I.T店。2005年在港交所上市,I.T集團在資本公開市場已經活躍了15年。但是,當現在潮牌時代大行其道之際,I.T卻落寞了。2016年初開始,I.T集團股價不斷攀升,但是在2018年6月達到峰值後便不斷回落。今年上半年,I.T集團淨虧損超過3億港元。
  • 「潮牌鼻祖」將私有化退市?潮牌正在興起,I.T怎麼賣不動了
    早在2002年,I.T就進入中國內地市場,被視為內地潮流的啟蒙者。不少趕潮流的年輕人都曾經買過或者逛過I.T店。2005年在港交所上市,I.T集團在資本公開市場已經活躍了15年。但是,當現在潮牌時代大行其道之際,I.T卻落寞了。2016年初開始,I.T集團股價不斷攀升,但是在2018年6月達到峰值後便不斷回落。今年上半年,I.T集團淨虧損超過3億港元。
  • 潮牌鼻祖I.T私有化:耗資13億港元現金 邱淑貞為老闆娘
    I.T集團此次私有化的價格為每股3港元,較之前的股價溢價55%。CVC基金將為此次私有化提供13億港元資金,主要是收購其他投資人所持有的股權,以此估算,I.T集團此次估值為35.72億港元。1988年,當時I.T還是一間只有200平方公尺的小店,卻已引入多個在香港不甚普遍但極具潛力的歐洲服裝品牌,因而深受一眾時裝愛好者的推崇,迅速成為當時的時尚名所。營收的增長把集團推向成功的高峰,亦令I.T這品牌成為潮流時裝的代名詞。當前,擁有眾多品牌及多層次銷售一向是IT引以為榮的經營理念。
  • I.T 集團退市,潮流不再後繼有人?
    (圖片來源:insideretail)   12月6日,I.T(需求面積:500-1500平方米)集團在官網上發布其私有化公告,決定撤銷I.T Limited的上市地位。   I.T集團在本次公告中提到,退市的兩個主要原因來自於電商掀起的數位化轉型所導致的消費者行為變化以及受新冠疫情影響後主要市場(尤其是香港地區)銷售額大幅降低,2020年第三季度香港入境旅客同比大減99.7%,而前三季度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同比減少7.2%。截止2020年2月的財年內,公司年虧損淨額達到7.4億港元。
  • ...I.T集團私有化;New Balance宣布關廠裁員;優衣庫韓國最大旗艦店...
    值得關注的是,I.T集團於本周收到創始人沈嘉偉和CVC基金提出的每股3港元的私有化提議,涉資約13億港元。 裕元集團今年前11個月收入同比大跌逾17% 裕元集團日前公布最新業績數據,2020年1月至11月其綜合累計經營收益同比大跌17.61%至76.23億美元,11月的綜合經營收益減少15.66%至7.29億美元。
  • 香港潮流服裝集團 I.T 將以13億港元私有化退市
    說起香港的服裝品牌你會想起什麼? 最近,中國香港知名潮流服裝集團 I.T 表示,其業務因疫情爆發和零售行業轉向線上而大幅縮水。 I.T 表示同意通過一筆約13億港元的現金交易私有化退市。
  • 賣不動潮牌搬來美妝當「救兵」,「香港潮流鼻祖」I.T集團內地「不...
    這也是I.T集團在香港以外地區營運非鞋、服領域品牌的一次重要「試水」。儘管3CE已經入駐,但據相關工作人員透露,目前門店內的美妝品牌3CE與i.t獨立運營,折扣活動也不共享,並且i.t暫無引入其他美妝品牌意向。此時,在內地市場如此「不務正業」能否救其於業績進一步虧損「水火之中」?
  • 香港潮流服裝集團 I.T 將以13億港元私有化退市
    中國香港知名潮流服裝集團 I.T 表示,同意通過一筆約13億港元的現金交易私有化退市。其業務因疫情爆發和零售行業轉向線上而大幅縮水。 I.T 集團表示,由於市場環境嚴峻,受到了零售行業數位化轉型的幹擾,以及新冠疫情爆發的影響,公司同意了這筆交易。它說:「這些因素要求公司重新制定戰略,進行更深層次的業務轉型和重組,以實現長期可持續增長。」
  • 賣不動潮牌搬來美妝當「救兵」,香港潮流鼻祖I.T集團能否止住虧損?
    這也是I.T集團在香港以外地區營運非鞋、服領域品牌的一次重要「試水」。儘管3CE已經入駐,但據相關工作人員透露,目前門店內的美妝品牌3CE與i.t獨立運營,折扣活動也不共享,並且i.t暫無引入其他美妝品牌意向。此時,I.T在內地市場如此「不務正業」能否救其於上半年虧損進一步擴大的水火之中?
  • 賣不動潮牌搬來美妝當「救兵」,「香港潮流鼻祖」I.T集團內地「不務正業」能否止住虧損?
    近日,「財經女記者部落」注意到I.T集團旗下i.t在內地門店引入韓國美妝品牌3CE。這也是I.T集團在香港以外地區營運非鞋、服領域品牌的一次重要「試水」。儘管3CE已經入駐,但據相關工作人員透露,目前門店內的美妝品牌3CE與i.t獨立運營,折扣活動也不共享,並且i.t暫無引入其他美妝品牌意向。
  • 邱淑貞老公事業遇三十年來大危機,I.T集團要涼了?
    當時的GREEN PEACE引入了一批還未進駐香港的服裝品牌,如Dr.Martens和Levi’s,賺得第一桶金。1997年,GREEN PEACE改名I.T,全稱為Income Team。2005年,I.T集團在港交所上市,沈嘉偉的身價也隨之大漲。水漲船高,I.T集團緊接著收購了Nowhere、Acne Studios等品牌的股權。一時間,I.T成了潮牌時裝零售行業的「龍頭大佬」。
  • 上半年虧損加劇 I.T再搬「服飾+美妝」模式進內地
    儘管3CE已經入駐,但據相關工作人員透露,目前門店內的美妝品牌3CE與i.t獨立運營,折扣活動也不共享,並且i.t暫無引入其他美妝品牌意向。此時,在內地市場如此「不務正業」能否救其於業績進一步虧損「水火之中」?在業內人士看來,由潮牌集合店進一步拓寬為多元集合店,能否藉此探索出多元營收道路,I.T面臨的主要風險仍在於品牌競爭力方面。
  • 上市超15年,香港知名時裝品牌,剛剛宣布私有化
    知名服裝品牌I.T宣布擬以每股3港元進行私有化據港交所12月6日公告,I.T Ltd.已與Brooklyn Investment Ltd.商定私有化方案。11月17日,I.T發布20/21財年中報。在報告期內,集團總營業額減少31.9%至27.35億港元;集團毛利減少40.2%至14.93億元港幣,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62.1%降至54.6%;報告期內,集團淨虧損3.37億元港幣。
  • 知名時裝品牌I.T官宣「私有化」
    聯商快訊:12月6日,港交所發布公告,知名服裝品牌I.T Ltd.已與Brooklyn Investment Ltd.商定私有化方案。根據方案,I.T Ltd獲創辦人及私募基金CVC聯合財團的私有化要約,其他股東持有的非創辦人股份將以每股3港元註銷,實施該方案總計需要大約13.1億港元現金。
  • 昔日四大英資行會德豐擬私有化,細數香港這些私有化的公司……
    若通過下月27日除牌 今年2月27日,持有會德豐近七成股權的大股東吳光正家族,提出將集團私有化,會德豐昨日收市價已「縮水」至每股61.95元,而九倉和九置昨日分別收報15.8元和36.1元,連同每股12元現金,等於每股63.9元,較會德豐昨日收市價僅有3%的溢價。
  • New balance裁員繼續 I.T將私有化退市?
    來源: 鳳凰網奇點商業疫情對於有些企業來說,實在是一道難以跨越的檻兒。因疫情衝擊,New balance不僅宣布關廠,裁員潮還將繼續;而「潮牌鼻祖」I.T將私有化退市,也是由於其業務在疫情暴發下以及零售行業轉向線上而大幅縮水。
  • 潮流帝國I.T的沒落
    消息傳出後,I.T集團於周一復盤,股價應聲大漲43.3%至2.8港元,市值約為33.48億港元,但仍較2010年巔峰時期的逾98億縮水近66%,進入資本公開市場近15年的I.T集團最終落寞離場。2002年,I.T集團正式進入中國內地,為時尚愛好者提供多種潮流時尚風格,並將諸多小眾及先鋒品牌帶入市場,被視為消費者潮流意識的啟蒙者之一。2005年3月4日,I.T集團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以尋求更長遠的發展。
  • I.T達成13億港元私有化方案,今日復牌高開逾41%
    ,使Brooklyn Investment Limited可直接全資擁有公司,將於緊接生效日後撤銷I.T在港交所的上市地位。根據已披露的I.T私有化方案,3港元/股的非創辦人計劃股份註銷價,較I.T最後交易日(即11月30日)在港交所報收的1.94港元/股,溢價約54.6%。I.T方面表示,註銷價主要考慮到I.T及附屬公司面對的充滿挑戰的經營環境,重振I.T及附屬公司財務表現需要的大量投資,I.T及附屬公司的財務表現、股價以及香港近年進行的其他私有化交易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