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遇見太一窯

2021-03-01 慕言之

景德鎮本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卻因為這一年腦子都不在位怕跑出去丟掉。一直沒去過,結果年末了驚喜又來了,在一群美女小姐姐的帶領下走進瓷器的世界,今天是開始,學習了很多新知。

顏色釉,在釉中加上某種氧化金屬,焙燒後,就會顯現某種固有色澤,故稱「顏色釉」。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屬氧化物為著色劑,在一定溫度與氣溫中燒成,會呈現不同色澤的釉,成為顏色釉。

茶葉末是一種釉

傳統顏色釉有:以鐵為著色劑的青釉;以銅為著色劑的紅釉;以鈷為著色劑的藍釉。歷史上,許多時代都有顏色釉的傑出代表作,如宋代的青釉和鈞紅,明代的霽紅,清代的郎窯紅、烏金釉、茶葉末釉等。顏色釉與普通色釉的不同在於顏色釉的特殊燒制工藝和配方。顏色釉的釉面,必須經過125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煅燒,才能顯現出它光若流油,色若虹霞,紋若流雲飛瀑的獨特魅力。

顏色釉五彩繽紛種類繁多。青色的如:豆青、影青、粉青、龍泉天青等;紅紫色的如:祭紅、郎窯紅、均紅、玫瑰紫、美人醉、釉裡紅、火炎紅等。黃色的如:鈦黃、象牙黃、蟮魚黃、粉黃等。綠色的如:翠綠、孔雀綠、金星綠、哥綠等;黑色的如:烏金、鐵鏽花、無光黑。其他還有結晶釉、窯變花釉、茶葉末、鈦花釉、裂紋釉、唐三彩、龍泉釉、蠟光釉、金砂釉、變色釉、"三陽開泰"、霽藍釉等。另外還有低溫顏色釉如:西洋紅、胭脂紅、孩兒面、粉紅、辣椒紅;鸚哥綠、蘋果綠、淺綠、魚子綠、瓜皮綠、爐均翠苦綠、澆綠;正黃、澆黃、淡黃、魚子古銅、黑地澆紫等。

柴窯瓷是中國傳統名瓷,屬於中國古代瓷窯「柴窯」所燒制的瓷器。柴窯創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初年(954年)河南鄭州(一說開封),為周世宗柴榮的御窯。柴窯至今未發現實物及窯址。周世宗曾御定御窯瓷,「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作將來」,據此推斷,柴窯瓷應為天青釉瓷。現代所說的柴窯瓷,即為採用松木柴作為燃料的窯所燒制的瓷器。

自然開片

稀缺性:柴窯瓷燒製成本高、成品率低、現代所存在的柴窯數量少,因而具有稀缺性。特別是把樁師傅,沒幾十年成功經驗是不行的,稍有疏忽就會出現「塌窯」意外。窯爐內前端的溫度偏高,後端偏低中間溫度最為適中,因此同一爐燒出來的瓷器質量有很大差異,成品率低。

潤澤度:.柴窯燒窯使用松木燃料對陶瓷有滋潤作用 ,窯體燒爐過程中形成的窯內氣體氛圍非常適合瓷胎原料,能燒制出白裡微泛青的瓷胎效果,使陶瓷具有白如玉的獨特風格。柴窯燒瓷傳統上一直採用松木,松木富含松脂,在燃燒過程中揮發出來的松脂對陶瓷有滋潤作用,其燒制原理是通過不斷添加柴火讓溫度慢慢上升,使窯中的器皿慢慢受熱,加上爐內的水汽與瓷器釉料的有機結合,使燒出來的瓷器釉面含蓄、滋潤。

柴窯特有的鴨蛋青(手機拍出來是不是看不大清楚歡迎來找我玩哦)

不規則的小氣泡

(至於有多不規則要用放大鏡氣窯的均勻柴窯的不均勻胎厚的氣泡多因為水分多)

釉彩的光澤度(這個也是要上手才知道的)

註:以上釉色均是礦物質的功勞,健康是最重要哦,就像美美的胭脂紅就是氣窯燒制的,溫度也是很關鍵的哦。今天就吸收這些啦如有興趣下方留言區等待你的好問題。

愛的和愛我的每一個人。

願你們通過努力擁有世界上對你們來說的美好

幸福2017因為愛

2017因為感恩

2017因為相信

2017讓我們堅信一切的事物

都在原本的軌跡向善運轉

對面來的命裡有的

接受一切美好的事物

相關焦點

  • 永樂窯瓷器的鑑定要點
    永樂窯瓷器的製作特徵 1.釉面有肥亮感——典型永樂青花,由於燒成溫度過高,釉內氣泡較宣德器為少。 2.永樂青花器的釉,基本上為白中泛青色,少數器有開片。 3.青花有暈散現象。
  • 歷史上燒制黑釉瓷器的窯口
    黑釉瓷器在現代已經非常少的使用,但在古代東漢時期就開始燒制精美的黑釉瓷器。東晉時期德清窯所燒黑釉釉面滋潤、光亮,色黑如漆,可與漆器媲美。唐宋時期黑釉發展到高峰期,其中宋代建陽窯燒制的黑釉盞最為出名。明清時期黑釉瓷器製作精美,多以黑釉為地施各種低溫釉彩。
  • 明代永樂、宣德、成化三朝景德鎮御窯瓷器款識(上)
    明代瓷器所署款識中,最重要的是御窯瓷器上的年款(亦稱「朝代款」),它是不署年款的御窯瓷器以及民窯瓷器斷代的重要參考。而且隨著時代發展,明代各朝御窯瓷器上所署年款也呈現各自特色,前人有「永樂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雜」的評價,從實物看,基本符合事實。但自明代中葉以來,由於文人雅士對明代各朝御窯瓷器的品評以永樂、宣德、成化三朝御窯瓷器受到的評價最高[2],致使從古至今,落這三朝年號款的仿品屢見不鮮,給這三朝瓷器的鑑定帶來麻煩。
  • 景德鎮青花瓷系列知識之五:青花瓷器的窯燒方式
    青花瓷器的窯燒相關,具體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一、 景德鎮青花瓷窯燒方式的演變史二、 目前常用的幾種窯燒工藝三、 不同窯燒方式對青花瓷器的影響。這位置連接窯室內的小肚區和低溫區,需要合理安排火路,保證全窯通風順暢,讓窯火能充分燃燒,否則容易導致瓷器燒成生熟不勻的情況以及倒窯事故發生。
  • 龍窯、饅頭窯、蛋形窯……為燒出精美瓷器,古人發明了多少窯爐?
    而從陶器衍生出的瓷器,則獨獨發源於中國,催生出單色釉、彩繪瓷兩大藝術高峰。從原始簡陋的無窯露天燒制,到地下挖穴,又回到地面築窯……中國古代工匠在能量來源和築窯材料都受限的條件下,為了燒出更精美的瓷器,不斷改進窯爐結構,誕生種類繁多,令後人驚嘆不已的各式窯爐。
  • 宋代耀州窯瓷器的特徵與鑑定
    宋代耀州窯生產的瓷器胎薄質硬,品種繁多,具有相當的工藝水平和技術水平。當時,耀州瓷已經形成以青瓷釉色為主的瓷器系列,民間以白瓷、黑釉、醬紅釉、白釉綠彩、白釉黑彩、素底黑彩、釉下彩等品種,釉色十分豐富。3.造型特徵:造型清秀,底足漸小,作高窄直圈足,製作都很規整。燒造於宋朝初年的倒裝壺,造型別致,結構奇特,融合了當時瓷藝和科技的成果,是我國陶瓷史上的傑作。
  • 深刻影響日本,宋人美學,吉州窯瓷器拍賣榜!
    吉州窯黑釉彩繪花卉紋碗這種瓷器就是大名鼎鼎的宋代吉州窯,吉州窯專門燒制黑釉瓷。吉州窯瓷器拍賣榜第27名 南宋 吉州窯仿玳瑁花菱盌估價:HKD 100,000-150,000成交價:HKD 350,000拍賣會:邦瀚斯香港十月專場拍賣會專場:古雅致臻——奉文堂藏中國古代陶瓷時間:2014-10-09
  • 當瓷器遇見中國色,就是藝術
    唐代河北刑窯白釉,諸窯之冠。精細者釉面均勻純淨,潔白光潤,玻璃質感強,類銀似雪。唐代早期白釉瓷器增加釉面白度的主要措施是採用施化妝土方法。中期以後,多數選用高質量的原料,減少或不用化妝土,使其精品達到釉面光潤潔淨的程度。
  • 「明代成化御窯瓷器對比展」:史上最強!故宮成化御窯家底首次公開亮相
    ——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成化瓷器對比展」在故宮博物院延禧宮開展,共展出文物183件套,其中故宮博物院首次將珍藏的經過幾代專家鑑定過的成化御窯瓷器悉數展出,共計67件套,是故宮歷史上展出成化御窯瓷器數量、品種最多的一次。
  • 長沙窯製作的瓷器精美絕倫,收藏愛好者一定要看看
    長沙窯燒瓷的品種十分豐富,長沙窯在唐代可是首屈一指的,主要以燒制青瓷為主,也燒制一些少量白釉、褐釉、醬釉、綠釉以及藍釉等瓷器。長沙窯始燒於中唐時期,在晚唐比較盛行,到了五代時期逐漸衰退,長沙窯也是唐代南方很重要的青瓷窯場之一。
  • 唐長沙窯青釉褐彩龜形鎮紙
    唐長沙窯青釉褐彩龜形鎮紙 唐長沙窯青釉褐彩龜形鎮紙 尺寸:通高3.5釐米,長6.5釐米,寬5釐米
  • 唐代長沙窯瓷器釉下彩繪紋飾獨樹一幟,值得欣賞!
    長沙窯是興起於中晚唐的商業性窯口,窯址位於長沙所轄今望城區石渚湖彩陶源村一帶,今人名為長沙窯,唐時被稱為石渚窯。根據學者研究,長沙窯是在嶽州窯的基礎上,融合了安史之亂後河南地區大量窯工南遷所帶來的審美觀念,並根據社會需求的變化而創燒的別具一格的瓷窯。
  • 宋代耀州窯瓷器,一文看懂 !
    紋飾有纏枝蓮、把蓮、牡丹、纏枝菊、波浪、飛鶴、飛蛾、犀鶴、博古、海水遊魚、蓮塘戲鴨和嬰戲圖案等,龍鳳紋則是宮廷瓷器專用題材。水波紋外一般刻劃以六角形邊線,水波中三魚多見。嬰戲圖案則以蕩鞦韆為主。     金代耀州窯創燒了一種月白釉青瓷,是耀州窯瓷器最後一個亮點。
  • 成都琉璃廠出土大量五代至宋元瓷器 窯戶或設計商標相互競爭
    成都琉璃廠出土大量五代至宋元瓷器 窯戶或設計商標相互競爭 2020-03-11 16:55:43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供圖  琉璃廠窯,又稱「琉璃場窯」「華陽窯」,始燒於五代,延續至明代,歷時700餘年,是成都平原著名的古瓷窯場之一。該窯早在20世紀30年代已引發學術界關注,原華西大學博物館館長、美國學者葛維漢在1933年對其開展過短期試掘。  本次發掘項目領隊易立介紹,發掘工作獲取了豐富的遺物標本,包括瓷器、陶器、建築材料、窯具四大類。
  • 低調的王牌 | 宋代耀州窯瓷器鑑賞
    紋飾有纏枝蓮、把蓮、牡丹、纏枝菊、波浪、飛鶴、飛蛾、犀鶴、博古、海水遊魚、蓮塘戲鴨和嬰戲圖案等,龍鳳紋則是宮廷瓷器專用題材。水波紋外一般刻劃以六角形邊線,水波中三魚多見。嬰戲圖案則以蕩鞦韆為主。青灰胎天青釉瓷絕大多數素麵,有極個別的劃花瓷器。青灰胎青瓷中還存在很少量的青黃色釉瓷,從造型和工藝特徵上看,為北宋初期。
  • 四大陶瓷窯文明史
    北方各地紛紛仿製,中心窯場以邯鄲市的觀臺鎮為中心,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磁州窯體系,主要分布在河南鶴壁集窯,修武當陽峪窯,禹縣的扒村窯,登封曲河窯,山西介休窯,霍縣窯,山東淄博窯,江西吉安吉州窯,福建泉州,四川廣元等,都大量燒造與磁州窯風格相近似的瓷器。龍泉窯龍泉窯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名窯,因其主要產區在龍泉市而得名。
  • 【嘉德秋拍】雲閣擷珍 御府遺寶 | 張宗憲先生藏明清御窯瓷器一組
    宣德時御窯燒造的黃釉瓷器已很精美,釉面肥厚色澤嬌豔,弘治朝所制更佳,嬌嫩如新葵,有「嬌黃」之譽。在優美高貴的黃釉基礎上,衍生出了黃地紅彩、黃地綠彩和黃地青花等品類。其中黃地青花尤其精彩可愛,大約創燒於宣德年間,工藝較為複雜,需二次燒造,在青花圖案製成後,在圖案外的白釉上復掛黃釉,再經低溫燒成。幽玄凝重的青花與嬌嫩清麗的黃釉相互映襯,倍添明豔。《南窯筆記》稱「宣德有青花填黃地者」,自是一名品。
  • 德化窯-白瓷藝術
    中國瓷器藝術珍品-德化窯瓷器,是我國福建沿海地區古代外銷瓷的重要產地之一。德化窯以生產精細的白瓷著稱。產品從宋元時期就已經遠銷海外,並贏得了絕佳的讚譽。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德化窯-白瓷藝術,使您深入了解溫潤如玉的德化白瓷。
  • 景德鎮御窯碎片的「拼圖」故事
    修復師在修復瓷器久別重逢: 「落選者」與「獲選者」會面目前,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是收藏明代御窯瓷器的主要單位,包括龍泉窯、磁州窯、鈞窯等不同窯場的產品在內,總數超過一萬件,而且多是清宮舊藏,傳承有序。經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考古發掘,御窯遺址出土的這些落選和殘次御窯瓷器,多可以與傳世瓷器進行器型、紋樣的對比。
  • 鑑賞渾厚樸實的元代瓷器!龍泉窯、鈞窯、吉州窯應有盡有!
    【吉州窯白地黑花卷草紋罐】罐直口,直壁,平底,附嵌入式蓋。外壁採用白地黑彩裝飾,主題圖案為纏枝卷草紋,蓋面飾一折枝花卉紋。此罐形體較小,應為蟋蟀罐。圖案簡潔流暢,自然大方。這種白地黑花裝飾技法源於北方磁州窯,但又具有吉州窯自身的特色。其白地泛黃,黑花發褐,底色與紋飾色彩的對比沒有磁州窯的白地黑花瓷那樣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