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到底是什麼意思?也許你的理解還真是錯的!

2020-12-21 子皓新說V

在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人們只要利用各種電子產品,就可以隨時掌握國內外的大事件。但是網絡也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它帶給廣大百姓各類信息的同時,也使那些不法分子有了更多的空子可鑽。

比如說電信詐騙之類的,更是數不勝數。每當人們在網絡上看到發生這類案件,都會憤怒的寫下「判死刑」的評語,足以看出大家對這類罪犯有多厭惡了。

其實,死刑在我國是極少出現的,一般法官斷案的時候,都會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又稱為「死緩」。這種刑罰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法官斷案的時候為什麼不直接判處死刑,而要緩刑二年執行呢?

圖片:古代執行死刑劇照

在我國眾多刑法當中,死刑已經是最嚴厲的了。生命的可貴在於不可複製,更不可輪迴,有很多人被判了死刑後都會覺得非常後悔,想要得到改過自新的機會,所謂的「死緩」,也就等於給了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

在我國古代,執行死刑也有一定的忌諱。古代的死刑,一般指的是「問斬」,大多數時候,「問斬」也需要等到秋後執行,官員在判刑的時候,一般都會直接判處「秋後問斬」。

在古人看來,執行死刑也需要順應季節的生長性。春天是生機勃勃的季節,這個時候萬物都在復甦,而夏季又是生命力最強的季節。到了秋天和冬天,萬物開始變得蕭瑟。

正是為了順應自然界的生命變化,執行死刑一般都會到了秋天才進行。時間發展到漢朝,朝廷還專門出臺了法律,規定只能在秋冬季節執行死刑。有了這一條法令以後,「秋後問斬」的習慣也一直被保存了下來。

圖片:秋後問斬劇照

除了這個原因以外,前文當中已經說過,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死性不改。之所以判處「死緩」,也是為了尊重囚徒的生命。法官在判刑的時候,偶爾也會出現錯判或者誤判的情況。

我國曾經就出現了因為法院錯判,使一個無辜的人在監獄蹲了十幾年的案例。幸虧當時法官判決的並不是死刑,而是有期徒刑。

如果當時法官判的是死刑,並且立即執行,那麼此人就只能不明不白的被冤死了,連申冤的機會都沒有。除了錯判外,囚徒也有可能是被陷害的,有了緩衝的時間以後,被陷害的人就有可能擺脫罪行,得到新生。

圖片:監獄蹲劇照

還有那麼一種人是真正犯了大錯,但是當他被判刑以後,卻又極度後悔的,他們一旦得到戴罪立功的機會,就有可能存活下來。在某種程度上,古代的「秋後問斬」和現在的「死緩二年」有異曲同工之處。

當然,「死緩」也是有條件的,第一,判處這種罪行的人必須是真正罪該處死的,第二,犯罪情節不用馬上執行死刑的,兩者缺一不可。在符合這兩種條件的情況下,法官在判處死刑的同時才能宣告「死緩二年」。

關於「死緩」,在清朝時期也有相關的制度,這個制度叫做「死刑監候制度」。這種制度的具體做法是:把犯了死刑的人進行監禁,而不立即執行死刑,等到朝審和秋審的時候再進一步核實。

經過這兩個步驟以後,如果仍然被判為死刑,就直接執行死刑。如果在任何一個步驟中發現了可疑之處,就會繼續監禁,等待下一次核實。

所以,在清朝,被判了「死刑監候制度」的人,最後有可能被判死刑,也有可能被釋放,或者減輕罪行。值得一說的是,清朝在這一方面可以說是比較黑暗的,在監禁的過程中將人犯弄死是常有的事。

除了被刻意弄死以外,犯人也有可能因為生病或者其他原因意外去世。清朝的這種制度,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死緩」。

圖片:判處死刑劇照

針對「死緩二年」,大體有四種處理方法,其一、如果在這二年的時間裡沒有再故意犯罪,那麼在二年以後,就可以轉為無期徒刑。其二、如果在這期間立下了大功勞的,可以改為判處二十五年的有期徒刑。

其三、如果在這期間還故意犯罪,並且情節嚴重的,在最高法院核准無誤以後,再執行死刑。其四,在特殊情況下,有可能被限制減刑。

這種特殊的刑法,是中國獨有的,這樣一來,就算真正犯了死刑的人,同樣有得到新生的餘地。死刑的最終目的並不在於懲罰,而是為了讓有犯罪心理的在知道犯罪後果的情況下理智面對。

因為有了「死緩」,所以,有很多人都以為,原本會被處決的死刑犯其實最終並沒有真正被處決。

這樣一來,肯定又有人產生疑問了,既然有了「死緩」,那些死刑犯是不是只要在監獄表現良好,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擺脫死刑了呢?

圖片:死刑犯劇照

其實,關於「死刑」,全世界都在討論。是該廢除這麼嚴重的刑法,還是該堅持下去。在原則上,凡是犯了死刑的人,都是罪大惡極之人,一般都不值得同情。

但是,現在未成年人犯罪越來越多,像校園暴力事件和一些社會案件,主角都是未成年人。在這狀態下,人們幾乎已經引起了恐慌,在這時候,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到現在為止,全世界超過一半的國家已經開始廢除了死刑,還有七十多個國家仍然保持著這種嚴厲的刑法。大部份廢除了死刑的國家都是人道主義比較強烈的國家,有部份歐洲國家甚至發言:只能沒有實施死刑的國家才有資格成為歐盟成員。這些國家還宣稱是歐盟的法律規定的。

在個人看來,如果徹底廢除了死刑,也就等於給了犯人最大的生命保障。這些人普遍有一種心態:反正不管犯了多大的事都不會丟了生命,只是坐牢而已,大不了幾年以後再出來。

犯罪的代價太低,隨機而來的肯定是犯罪率不斷上漲。事實證明,僅僅在某個國家廢除死刑的一年裡,犯罪率竟然上漲了32%。

圖片:犯人劇照

如此看來,過於人道主義也不是好事,有時候讓人們承受不起犯罪的代價,也是減少犯罪行為的方法之一。如今,關於是否廢除死刑,依然在爭論不休,這道單選題,註定是最難做的,無論怎樣選,結局都不可能完美。大家覺得該不該廢除呢?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圖文由子皓新說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死刑立即執行很好理解,緩期2年執行是什麼意思?是2年後再執行嗎
    關於死刑的處罰,我們經常都會聽到「死緩」這兩個字,這是法律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不過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判了死刑了還會出現死緩的情況?早兩年往兩年不都是要執行死刑嗎?緩期2年執行又是什麼意思呢?
  • 死刑緩期2年執行是啥意思?是2年後執行?其實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漢景帝又兩次下詔減少了笞刑鞭數,從原來的500減到了100,就連徒刑也分為男女,女子不流放,改為「顧山」,意思就是女子犯罪,可以贖回家,只需要每個月僱人到山上砍伐木材,代替勞役
  • 「死緩兩年」是啥意思,是指罪犯再多活兩年?原來我們都理解錯了
    然而,現在我們卻很少聽到「死刑」的宣判,一方面是因為世界上很多國家已經廢除了關於「死刑」刑罰,另一方面是我國大多數重大案件中宣判的都是「死刑緩期執行」。那麼,這個「死緩」背後真正的意思是什麼呢?「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真的是指罪犯再多活兩年?
  • 安康鄒園林涉黑組織骨幹成員張彬一審宣判: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被告人張彬系鄒園林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一案的漏犯,一審以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故意殺人罪、詐騙罪、尋釁滋事罪、開設賭場罪,數罪併罰判處其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同時對附帶民事賠償一併作出判決。
  • 監獄執行死刑時,必須有救護車停在現場,有什麼作用?
    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上,都應該要去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但是總有人會去觸犯法律,我們都知道法律是嚴謹的,只要是觸犯了法律的人,最終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在眾多罪行中,死刑可以說是最為嚴重的刑罰了,法院也會非常謹慎的給予判決,所以真正獲得死刑的人並不多,只有少部分情節惡劣的人才會被判死刑,不過在我們中國,死刑也有分緩期執行和立即執行,
  • 南京富二代吉星鵬殺妻後牢獄中又傷人,這次吉星鵬會被執行死刑嗎?
    最終,吉星鵬因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對吉星鵬限制減刑。撿回一條命的吉星鵬並沒有從此改過自新,反而在考驗期內多次無理地暴力傷人。從上述條款中,我們了解到,在遇到家暴時,我們可以向單位、居委會、法院等求助,還可以向法院申領保護令,以保護自身及家人安全。樂樂在此提醒大家,面對家暴,不要猶豫,一定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請相信法律,它要比家暴者有人情,它會儘可能地幫助你。
  • 「死緩兩年」啥意思,是2年後再執刑嗎?實情可能和你想得不一樣
    這就是每一年自立春到秋分時節,除了重大謀逆罪過,其他的刑罰皆不能在此執行死刑,俱都在秋季進行處決。所以也創造了中國獨有的「秋後問斬」的死刑文化。到了現代的中國,雖說「秋後問斬」早已消失。但是中國還有一個本國獨有的「死緩」制度。我國現如今還是少數保留死刑的國家,但是出於人道主義的角度,國家司法在面對案件的時候。
  • 死刑造句和解釋_死刑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死刑(sǐ xíng)。近義詞有:極刑,死罪。依法剝奪罪犯生命的刑罰。是最嚴厲的一種刑罰。在我國,分立即執行和緩期二年執行兩種。死刑參考例句:1、法官判他死刑,緩期兩年執行。2、這個刑犯因為殺人越貨,而被判處死刑。3、死刑犯將在明日午時執行槍決。
  • 中國首位被執行注射死刑的人,竟想花495億元來買下自己的命
    死刑是最古老的刑法之一,因為它是剝奪人的生命,所以歷朝歷代的死刑都是會斟酌一下,死緩就是在這種前提下出現的。死緩:死緩就是緩刑兩年執行。事實上,死緩與古代的「斬監侯」類似,說白了就是給你一個免死的機會。
  • 百香果女孩遇害案今日開庭未宣判 檢方建議死刑立即執行
    「我們建議死刑立即執行,檢察院也建議了。」侯士朝說。視頻:廣西百香果女孩遇害案再審將擇期宣判 50秒回顧案件始末,時長約50秒12月15日上午,廣西高院對「百香果女孩」被害案進行再審。據「百香果女孩」家屬代理律師介紹,檢察院建議判處被告楊光毅死刑立即執行。據廣西高院消息,12月1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對原審被告人楊光毅強姦一案依法開庭審理。因涉及被害人隱私,開庭以不公開方式進行,法院將擇期宣判。據「百香果女孩」代理律師侯士朝介紹,庭審中充分給予各方發表意見的機會。「我們建議死刑立即執行,檢察院也建議了。」侯士朝說。
  • 熱點|為啥要削減9個死刑罪名
    全國人大常委會27日審議了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擬進一步減少適用集資詐騙罪、組織賣淫罪、強迫賣淫罪等9項死刑罪名,草案如通過,我國的死刑罪名將由現在的55項減至46項。     「這次取消的9個死刑罪名屬於經濟性非暴力犯罪,對於這類犯罪少用、慎用死刑是大勢所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黃京平說。  近年來,一些地區的非法集資案件集中爆發,其中,浙江吳英集資詐騙案最為典型。浙江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以集資詐騙罪判被告人吳英死刑,此後到2012年5月,在對吳英案的二審中將判決改為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 被判處死刑的罪犯,在監獄中的最後一夜是如何度過的?
    導語:被判處死刑的罪犯,在監獄中的最後一夜是如何度過的?在現如今,國際社會上面講究人權,死刑也被很多的國家逐漸地廢除了,雖然我們還沒有廢除,但是也已經很少宣判死刑了,多數都為死緩。死緩與死刑是有區別的,死刑是剝奪其生命的刑罰,而死緩是緩期執行死刑,而在這期間犯人表現良好的話則可以減刑,改為無期徒刑或者更低。通常來說,死緩一般情況下都不會死,而只有那些罪大惡極的人,不知道悔改的人才會被判處死刑。那麼死刑犯在監獄當中,是怎麼度過最後一夜的呢?
  • 死刑卻變死緩
    有著美好青春年華的女孩,就因為一個人渣,斷送了大好前程,還喪失了性命。可是,兩家此前少有來往,也並無過節。楊某毅常年在外工,不常回家,家裡平時只有楊母和侄子在。真的很難想像,到底是有多喪心病狂的人渣,才能做出如此慘無人道的行為!
  • 死刑犯槍決前,用繩子綁著褲腿是什麼操作?國家的做法很暖心
    當他們的犯罪情節非常嚴重的時候,就有可能會被剝奪終身權利,也就意味著要面臨死刑,不過死刑也會存在分類。一般情況下,我國會把死刑分為緩期執行和立即執行。如果是前者的話,或許在經過一系列案件調查,或者是自己在監獄中表現很不錯,會得到存活的機會。但如果是後者的話,那就意味著真的沒有機會存活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在死刑犯槍決前,會用繩子著褲腿,這又是什麼操作呢?
  • 上海「浦北路殺害小學生」案罪犯黃一川被執行死刑
    上海「浦北路殺害小學生」案罪犯黃一川被執行死刑!據上海一中法院消息,2020年12月3日,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達的執行死刑命令,上海一中院已依法對故意殺人犯黃一川執行死刑。時隔兩年多,這個罪大惡極的惡魔終於付出了應有的代價,大家拍手稱快!自己在單位或社會受到不公正待遇,感情或事業上受某方面受挫,卻將報復行為指向社會毫無相關之人,舉刀揮向無辜的路人來宣洩,真是卑鄙無恥,這樣的人死不足惜!
  • 姜至奐性侵案二審維持原判,有期徒刑兩年半緩刑三年執行
    新京報訊 6月11日,據韓媒消息,因涉嫌性侵兩名女性,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半緩期執行三年的演員姜至奐,當日下午出席了京畿道水原高等法院舉行的上訴審判。最終,水原高等法院刑事1部宣布維持原判。穿著黑色西服現身的姜至奐在判決結束後,立即離開了法庭。
  • 強姦25名女學生,趙志勇被執行死刑!
    4日,河南省開封市中級人民法院在門外布告欄張貼(2019)汴刑布字第5號布告,稱趙志勇、李娜等強姦、組織、強迫賣淫、協助組織賣淫一案罪犯趙志勇已於當日驗明正身,押赴刑場,執行死刑
  • 以案說法——「瑪莎拉蒂女」譚明明為何沒有被判死刑
    2007年2月7日,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宣判後,黎景全提出上訴。2008年9月17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並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 「包青天」動不動就用鍘刀鍘人,宋代執行死刑有多難?
    龍頭鍘和尚方寶劍這是戲說裡面的東西,歷史上包拯到底有沒有這兩樣東西還有待考證。不容忽視的是,他們反映的是一種人治觀念。但如果將古代社會,尤其是北宋,單純理解為人治社會就大錯特錯了。在殺犯人這件事上就比較嚴謹,甚至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