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人們只要利用各種電子產品,就可以隨時掌握國內外的大事件。但是網絡也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它帶給廣大百姓各類信息的同時,也使那些不法分子有了更多的空子可鑽。
比如說電信詐騙之類的,更是數不勝數。每當人們在網絡上看到發生這類案件,都會憤怒的寫下「判死刑」的評語,足以看出大家對這類罪犯有多厭惡了。
其實,死刑在我國是極少出現的,一般法官斷案的時候,都會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又稱為「死緩」。這種刑罰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法官斷案的時候為什麼不直接判處死刑,而要緩刑二年執行呢?
圖片:古代執行死刑劇照
在我國眾多刑法當中,死刑已經是最嚴厲的了。生命的可貴在於不可複製,更不可輪迴,有很多人被判了死刑後都會覺得非常後悔,想要得到改過自新的機會,所謂的「死緩」,也就等於給了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
在我國古代,執行死刑也有一定的忌諱。古代的死刑,一般指的是「問斬」,大多數時候,「問斬」也需要等到秋後執行,官員在判刑的時候,一般都會直接判處「秋後問斬」。
在古人看來,執行死刑也需要順應季節的生長性。春天是生機勃勃的季節,這個時候萬物都在復甦,而夏季又是生命力最強的季節。到了秋天和冬天,萬物開始變得蕭瑟。
正是為了順應自然界的生命變化,執行死刑一般都會到了秋天才進行。時間發展到漢朝,朝廷還專門出臺了法律,規定只能在秋冬季節執行死刑。有了這一條法令以後,「秋後問斬」的習慣也一直被保存了下來。
圖片:秋後問斬劇照
除了這個原因以外,前文當中已經說過,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死性不改。之所以判處「死緩」,也是為了尊重囚徒的生命。法官在判刑的時候,偶爾也會出現錯判或者誤判的情況。
我國曾經就出現了因為法院錯判,使一個無辜的人在監獄蹲了十幾年的案例。幸虧當時法官判決的並不是死刑,而是有期徒刑。
如果當時法官判的是死刑,並且立即執行,那麼此人就只能不明不白的被冤死了,連申冤的機會都沒有。除了錯判外,囚徒也有可能是被陷害的,有了緩衝的時間以後,被陷害的人就有可能擺脫罪行,得到新生。
圖片:監獄蹲劇照
還有那麼一種人是真正犯了大錯,但是當他被判刑以後,卻又極度後悔的,他們一旦得到戴罪立功的機會,就有可能存活下來。在某種程度上,古代的「秋後問斬」和現在的「死緩二年」有異曲同工之處。
當然,「死緩」也是有條件的,第一,判處這種罪行的人必須是真正罪該處死的,第二,犯罪情節不用馬上執行死刑的,兩者缺一不可。在符合這兩種條件的情況下,法官在判處死刑的同時才能宣告「死緩二年」。
關於「死緩」,在清朝時期也有相關的制度,這個制度叫做「死刑監候制度」。這種制度的具體做法是:把犯了死刑的人進行監禁,而不立即執行死刑,等到朝審和秋審的時候再進一步核實。
經過這兩個步驟以後,如果仍然被判為死刑,就直接執行死刑。如果在任何一個步驟中發現了可疑之處,就會繼續監禁,等待下一次核實。
所以,在清朝,被判了「死刑監候制度」的人,最後有可能被判死刑,也有可能被釋放,或者減輕罪行。值得一說的是,清朝在這一方面可以說是比較黑暗的,在監禁的過程中將人犯弄死是常有的事。
除了被刻意弄死以外,犯人也有可能因為生病或者其他原因意外去世。清朝的這種制度,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死緩」。
圖片:判處死刑劇照
針對「死緩二年」,大體有四種處理方法,其一、如果在這二年的時間裡沒有再故意犯罪,那麼在二年以後,就可以轉為無期徒刑。其二、如果在這期間立下了大功勞的,可以改為判處二十五年的有期徒刑。
其三、如果在這期間還故意犯罪,並且情節嚴重的,在最高法院核准無誤以後,再執行死刑。其四,在特殊情況下,有可能被限制減刑。
這種特殊的刑法,是中國獨有的,這樣一來,就算真正犯了死刑的人,同樣有得到新生的餘地。死刑的最終目的並不在於懲罰,而是為了讓有犯罪心理的在知道犯罪後果的情況下理智面對。
因為有了「死緩」,所以,有很多人都以為,原本會被處決的死刑犯其實最終並沒有真正被處決。
這樣一來,肯定又有人產生疑問了,既然有了「死緩」,那些死刑犯是不是只要在監獄表現良好,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擺脫死刑了呢?
圖片:死刑犯劇照
其實,關於「死刑」,全世界都在討論。是該廢除這麼嚴重的刑法,還是該堅持下去。在原則上,凡是犯了死刑的人,都是罪大惡極之人,一般都不值得同情。
但是,現在未成年人犯罪越來越多,像校園暴力事件和一些社會案件,主角都是未成年人。在這狀態下,人們幾乎已經引起了恐慌,在這時候,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到現在為止,全世界超過一半的國家已經開始廢除了死刑,還有七十多個國家仍然保持著這種嚴厲的刑法。大部份廢除了死刑的國家都是人道主義比較強烈的國家,有部份歐洲國家甚至發言:只能沒有實施死刑的國家才有資格成為歐盟成員。這些國家還宣稱是歐盟的法律規定的。
在個人看來,如果徹底廢除了死刑,也就等於給了犯人最大的生命保障。這些人普遍有一種心態:反正不管犯了多大的事都不會丟了生命,只是坐牢而已,大不了幾年以後再出來。
犯罪的代價太低,隨機而來的肯定是犯罪率不斷上漲。事實證明,僅僅在某個國家廢除死刑的一年裡,犯罪率竟然上漲了32%。
圖片:犯人劇照
如此看來,過於人道主義也不是好事,有時候讓人們承受不起犯罪的代價,也是減少犯罪行為的方法之一。如今,關於是否廢除死刑,依然在爭論不休,這道單選題,註定是最難做的,無論怎樣選,結局都不可能完美。大家覺得該不該廢除呢?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圖文由子皓新說團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