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一種最傳統的法式麵包。法國麵包的代表就是「棍子麵包」,baguette原意是長條形的寶石。產品特色:baguette麵包,其正確定義是:棍子麵包的配方很簡單,只用麵粉、水、鹽和酵母四種基本原料,通常不加糖,不加乳粉,不加或幾乎不加油,小麥粉未經漂白,不含防腐劑。在形狀上、重量上也統一為每條長76cm,重250g,還規定斜切必須要有7道裂口才標準。
其特色是表皮鬆脆,內心柔軟而稍具韌性,越嚼越香,充滿濃鬱的麥香味。食用Baguette也不似法國大餐那般煩瑣講究:伸出左手捉住長棍,五指鉗緊,然後右手跟進,卡住麵包的盡頭,再然後左手下旋,右手上旋,將麵包擰將下來。
對於法國麵包製作技術人員來說,這種麵包應該是最基本的。這種麵包是由最簡單的原料配製而成的,它僅僅由小麥粉、鹽、酵母和水組成基本配方。由於小麥粉和水結合形成的麵團組織以及由於發酵引起的面坯的熟成等對於麵包的體積和味道都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同其他麵包相比,在各道工序中對面坯的正確製作和觀察都特別嚴格。在法國,所謂的小麥麵包就是指這種麵包。其製作方法有一次發酵法、液種法和發酵種法等。配方(%):麵粉100,乾酵母0.8,食鹽2,麵包改良劑1,麵團添加劑2,水56.製法:將配方中的原料混合均勻,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慢速4到5分鐘,快速7到10分鐘,攪拌成麵團,麵團溫度24—26℃;麵團靜置30—40min後,分割,每塊麵團重量250g,最後醒發時間為70min,溫度32℃,相對溼度70%,麵團醒發至8成時,用刀片沿麵包表面劃刀口,繼續醒發;送入烤爐,通入蒸汽,烤箱溫度235℃,烘烤時間25—30min。
法式長棍麵包(Baguette)是一種最傳統的法式麵包。法國麵包的代表就是「棍子麵包」,其特色是表皮鬆脆,內心柔軟而稍具韌性,越嚼越香,充滿濃鬱的麥香味。它拿起來方便,吃起來可口。就像中國人的米飯一樣,法棍麵包在法國屬於民生必需品。
對於法國麵包製作技術人員來說,這種麵包應該是最基本的。這種麵包是由最簡單的原料配製而成的,它僅僅由小麥粉、鹽、酵母和水組成基本配方,通常不加糖,不加乳粉,不加或幾乎不加油,小麥粉未經漂白,不含防腐劑。在形狀上、重量上也統一為每條長76cm,重250g,還規定斜切必須要有7道裂口才標準。由於小麥粉和水結合形成的麵團組織以及由於發酵引起的面坯的熟成等對於麵包的體積和味道都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同其他麵包相比,在各道工序中對面坯的正確製作和觀察都特別嚴格。在法國,所謂的小麥麵包就是指這種麵包。其製作方法有一次發酵法、液種法和發酵種法等。
Baguette是由19世紀中期,奧地利,維也納的麵包工藝傳承下來的,那時一種叫做deck(意為:厚底板)的烤爐開始被廣泛使用。Deck爐是一種由傳統的磚爐和氣爐子結合而成的烤爐,它不用木柴而是用天然氣加熱像「甲板」一樣的厚石堆或者耐火磚來烘烤。Deck烤爐需要注入水蒸汽,並且為了製作上佳的Baguette,有許多不同的注入水蒸汽的方法。烤爐通常高於400華氏度(204攝氏度),蒸汽的注入使得麵包外皮在被加熱充分之前就已經開始膨脹,最後形成一個又輕又有空氣感的麵包。曾經長麵包只是不經常的製作,但是在1920年的十月,一項法律規定麵包師不應該早上4點之前工作,這就使得當時人們在早餐時食用的圓形麵包難以製作,而這個問題被後來出現的細長的Baguette解決了,因為它的準備和烘焙更為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