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香|的功德

2022-01-01 德吉措

收錄於話題 #善法功德 12個

佛法的真實利益在於減去我們貪瞋痴的煩惱執著,所以用各種各樣的因緣方法來引導我們出世、得福得慧。如果我們忽略了這些因緣方法內裡的密意,卻一味執著於外表的形相,甚至因而產生更多的煩惱執著,那不僅辜負了我們學佛的初心,更辜負了佛陀苦心的教導。

供香圓滿具足了上供下施功德的殊勝方便,供香時心安住於本體法,自性光明任運自顯,大悲周遍化現出無量無邊之莊嚴雲具,於一念頃上供養三寶(佛、法、僧),下布施六道一切怨親債主。以悲心周遍法界,隨其一切所願皆令滿足。如此功德,不可思量,能夠迅速積累廣大資糧,清淨業障,遣除一切菩提道上的違緣障礙,增上一切順緣、所欲的善妙資糧。

一、身離臭穢;

二、鼻根清淨;

三、身妙香潔;

四、形相端嚴;

五、世間恭敬;

六、樂法多聞;

七、尊貴自在;

八、聲譽遐布;

九、命終生天;

十、速證圓寂。

祈願上師三根本加持一切有情能生起真實的出離心和菩提心!

暫時獲得人天安樂,究竟獲得無上菩提!

祈願四洲祥和昇平、世界風調雨順、佛教正法興盛!

祈願以大恩上師為主的一切具德善知識法體安康、長久住世、法輪長轉!

願我乃至生生世世中

獲得具足七德之善趣

願我出生立即遇正法

具有如理修持之自由

願我能令上師生歡喜

日日夜夜之中行正法

願我悟法後修精華義

彼生越過三有之大海

願我能為眾生傳妙法

成辦他利無有厭倦心

願我能以無偏大事業

令諸有情一同成正覺

吉祥偈

諸現清淨身莊嚴

諸聲圓滿密咒性

諸念成熟智慧中

盛德圓滿願吉祥

相關焦點

  • 供香的功德和利益
    以香供佛或供養經典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功德。 「香」為真實特殊供品之一,在《蘇悉地羯羅經》中論述了以塗香、華鬘、燒香、飯食、燈明為供養本尊的五種供物,香在本經中被列為五種供養之一。《大日經》中講了六供,即這五種供品再加上淨水。
  • 【佛教文化】供香的意義與功德
    供香的方法及內容,各經論所記載有多種,結合各經典儀軌中的供香方法,我們認為應當按照以下方式來供香。 在供香之前,首先要洗手、漱口,端正衣冠,身心寂靜安定。此為清淨身心。在所奉養的佛菩薩、本尊聖像之前,恭敬合掌,眼中觀察佛教光明聖像,思惟佛陀及一切聖眾的功德巍巍,一心誠敬供養,就如同佛菩薩現在眼前一般,此為供佛。
  • 索達吉堪布說:供香的功德
    索達吉堪布:供香的功德
  • 供香的意義與功德
    如《首楞嚴三昧經》中,以「香光莊嚴」來比喻念佛的人染上如來功德莊嚴,就如同制香的人染上香氣一般。密教的種種修法中,更是經常看到供香的記載,而依供養佛部、蓮花部、金剛部,乃至天龍八部等一切護世聖眾,則用種種不同的香來供養,與其相應。  除此之外,經典中也記載著有關香的修持法門。其中最著名的是《楞嚴經》中的香嚴童子,以聞沉水香,觀香氣出入無常而悟入本心。  香代表清淨之義,能清淨一切染垢汙穢,及燥熱煩惱;而以香供佛,則代表滅除一切生死煩惱,得到清淨自在。
  • 供香的功德利益
    在佛教中,無論是對佛菩薩的供養,或是在說法的比喻中,經常會出現「供香」。
  • 供香的意義和功德
    又,通常禪宗所稱之香湯,乃用陳皮、茯苓、地骨皮、肉桂、當歸、枳殼、甘草等藥所煎煮而成,又稱七香湯。除了被用作殊勝的供品之外,由於香的芬芳遠聞,經典中也常用來比喻修行者的持戒之德。如《首楞嚴三昧經》中,以「香光莊嚴」來比喻念佛的人染上如來功德莊嚴,就如同制香的人染上香氣一般。
  • 怎樣供香才能真正得到利益和加持?
    諸多佛經論典及高僧大德都提到供香有不可思議的功德。供香散發出來的香雲,可讓我們內心虔誠地發願:祈願香雲能夠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廣大無邊。把供香普薰的香雲作意布施給法界一切眾生,讓他們得到滿足。做功課前點上一支香,可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而且一些清淨的藥香和除障香對遣除病障等違緣有很大幫助。供香也是積累資糧的一種方便,經論中也提到供香代表著行持精進度。
  • 七師:關於供香,你知道多少?
    所以沒事,大家供香有好處,意生身多可憐啊,聞聞香,是有好處的,顯宗是這樣說的。 那密宗供香,我們供香的時候,都是念咒持咒,持咒的話你這個香氣是帶著咒力的,真有中陰身來聞到你這個香味沒準解脫了呢,所以說這是不同,顯宗和密宗在這方面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 佛教供香的真正意義
    雙手合十,虔誠禮敬,無論是對佛菩薩的供養,或是於說法中的比喻,香常常成為不可或缺的媒介,擁有無量的蘊意與功德。
  • 《南山律在家備覽-導讀》:佛前供香、水、燈、花等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
    > [ 問 ]:佛前供香
  • 供香、花、燈的正確做法
    【供香】供香供多少?或者燒一支香,或者燒三支香。如果你燒多了,佛門裡沒有這個規矩。供香是實物供,可是它表法表什麼呢?表戒律。一個修行人持戒持得清淨叫戒香,有時候身子裡邊會飄出香氣來,所以用香來表示戒。那麼供一支香有名堂的,叫一支清香,表示你持戒非常清淨,清香撲鼻。
  • 供香功德利益
    在佛教中,無論是對佛菩薩的供養,或是在說法的比喻中,經常可以用到香或提及香的作用與功德。
  • 佛教: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折損功德!
    我們到寺院拜佛或者在自家佛堂禮佛都會習慣性地做供養,以積攢功德、消災解難。那究竟哪些東西可以供佛?哪些不可以呢?雖說供養重在發心,不在於形式,但我們的行為是內心的外化,形式當如理如法,才能表我們內心的恭敬。如果行為不得當、有冒犯,難免會折損功德。
  • 回向的功德不可思議!
    使令我們這一念的妄想心當中,能夠生起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不思議燻,不思議變。生起這種功德莊嚴以後,我們要把這個功德,做怎麼樣的處置呢? 就是回向。什麼叫做回向呢?就是迴轉導向,把這個功德的去處,把它做一個迴轉、做一個導向。我們凡夫的心情,我們這一念心就是有無明,就是我們這一念心執著,我們內心有一個「我」,有一個常一的主宰,有一個「我」以後呢,誰能夠念佛呢?
  • 佛前上供水果,牢記這兩個字,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我國是一個佛教信仰人數眾多的國家,每逢初一十五,會發現寺院燒香的信眾總是人滿為患,人們都在搶著「做功德」,搶著為佛菩薩做供養。也有不少人根本不清楚供養的真實意義,只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風,這是不可取的,容易功利和迷信。
  • 佛臺供品處置:怎樣才是最佳的累積功德法?
    另:供過三惡道眾生的食物(如蒙山施食等法會)最好不要吃,全部布施出去,你給給鬼神,施了鬼神,或者供的那個祖先,或者供了什麼的,那個不能再吃了。        這是最佳的累積供德法。藉由此法不但可以供養一切聖物,不須出門、也不須花一毛錢到聖地去。思惟一切佛像、佛陀、菩薩等皆是上師的化身,藉此可累積最大的功德。        供養畢,願一切有情眾生得到我所累積的快樂和功德,願一切有情眾生的苦皆由我替代,接著回向功德。
  • 佛教:家裡設佛堂,注意這幾點,功德圓滿!
    許多信眾應該都喜歡到寺院裡拜佛供養做功德,以日日精進修行,不退轉菩提心。然而,在家信眾如果天天要做功課,這樣頻繁來往寺院,會顯得比較麻煩,有時也會因為距離遠而耽擱許多事。如此,在自家設置佛堂就顯得尤為必要。既方便燻修,別人來家中看到莊嚴的佛菩薩寶像也可以從中得到法益。
  • 什麼是功德回向,怎麼作功德回向
    回向,就是迴轉導向,把這個功德的去處,把它做一個迴轉、做一個導向。就是將所作得人天福報的因,迴轉歸向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作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乃至將來最後成佛的果,而不是使它僅僅只得人天之福而已。用一個 「回」 字,便可見修行人有決定不隨世情之意;用一個「向」字,便可見修行人有決定希望出世之方。
  • 別讓供香變供毒!
    別讓供香變供毒!有別於「檀香」,「沉香」並非是一種木材,而是一種樹脂、真菌、木材的混合物。某些特定品種的樹木,在經外力創傷後,傷口處會分泌出一層類似「血清」的樹脂,這層樹脂經過外界的真菌感染及時間的沉澱,便會形成膏狀結塊,也即沉香的香氣來源。這層脂膏的密度大於水,所以若把沉香放入水中後能沉水不浮,則脂膏的含量較高,自然也就是上品的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