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詩淺說(一)(作者:金水)

2021-03-01 雅集文化

忘懷杯酒逢人共,引睡文書信手翻。

醉眼有花書字大,老人無睡漏聲長。

故應好語如爬癢,有味難名只自知。

沐罷綸巾快晚涼,睡餘齒頰帶茶香。

暫借好詩消永夜,

遣春無恨賴君詩。

新沐頭輕感發稀。

這些大都是生活瑣事,但是在他筆下很有趣味,而且表達很盡,這類事情我們大多經歷過,所以讀來很親切。如果說唐人對詩看得比較鄭重,所作仿佛是正規場合的語言,比較矜持,也就是陳衍所說的多用高調,那麼東坡這些詩就是休閒場合的閒談,隨意自在。由於才學見識超卓,閒談中也經常靈光閃現,出現警人的句子,也因為是不經意中的靈感,使他的驚警之處不像前人那樣精整壯闊,大都是動宕機趣,比如:

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起四句奇警生動,但語言其實很隨意,全不用力。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參橫鬥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空餘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

前半以真實景色比喻個人遭遇,揮灑中見曠達,結尾尤見豪氣。

孤山有陳時柏二株。其一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為兒已見其枯矣,然堅悍如金石,愈於未枯者。僧志詮作堂於其側,名之曰柏堂。堂與白公居易竹閣相連。屬餘作二詩以記之。
柏堂

道人手種幾生前,鶴骨龍姿尚宛然。雙幹一先神物化,九朝三見太平年。忽驚華構依巖出,乞與佳名到處傳。此柏未枯君記取,灰心聊伴小乘禪。

頷聯對仗奇特。

宿九仙山

風流王謝古仙真,一去空山五百春。玉室金堂餘漢士,桃花流水失秦人。困眠一榻香凝帳,夢繞千巖冷逼身。夜半老僧呼客起,雲峰缺處湧冰輪。

李鈐轄坐上分題戴花

二八佳人細馬馱,十千美酒渭城歌。簾前柳絮驚春晚,頭上花枝奈老何。露溼醉巾香掩冉,月明歸路影婆娑。綠珠吹笛何時見,欲把斜紅插皂羅。

太守徐君猷通守孟亨之皆不飲酒以詩戲之

孟嘉嗜酒桓溫笑,徐邈狂言孟德疑。公獨未知其趣爾,臣今時復一中之。風流自有高人識,通介寧隨薄俗移。二子有靈應撫掌,吾孫還有獨醒時。

第五句接第一句,第六句接第二句,一三聯說古,二四聯說今,章法奇特。

湖口人李正臣蓄異石九峰,玲瓏宛轉,若窗欞然。餘欲以百金買之,與仇池石為偶,方南遷未暇也。名之曰壺中九華,且以詩識之。

我家岷蜀最高峰,夢裡猶驚翠掃空。五嶺莫愁千嶂外,九華今在一壺中。天池水落層層見,玉女窗明處處通。念我仇池太孤絕,百金歸買碧玲瓏。

遠處起筆造勢,二三句層層倒跌,至第四句始入正題,五六句圍繞題目略作描寫,第七句又遠遠推開,最後合,章法四穿八達。

李頎秀才善畫山以兩軸見寄仍有詩次韻答之

平生自是個中人,欲向漁舟便寫真。詩句對君難出手,山泉勸我早抽身。年來白髮驚秋速,長恐青山與世新。此去北歸休悵望,囊中收得武陵春。

第六句有深意,對今人來說似乎更有同慨。

餘去金山五年而復至,次舊詩韻贈寶覺長老

誰能鬥酒博西涼,但愛齋廚法豉香。舊事真成一夢過,高談為洗五年忙。清風偶與山阿曲,明月聊隨屋角方。稽首願師憐久客,直將歸路指茫茫。

頸聯以清風明月作比喻,筆法隨意中見巧思,第二句貪饞之意也寫得不失典雅。

寄題刁景純藏春塢

白首歸來種萬松,待看千尺舞霜風。年拋造物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屨中。楊柳長齊低戶暗,櫻桃爛熟滴階紅。何時卻與徐元直,共訪襄陽龐德公。

  頷聯絕妙,「爛熟」這樣的俗詞用來也未見突兀。

龜山

我生飄蕩去何求,再過龜山歲五周。身行萬裡半天下,僧臥一庵初白頭。地隔中原勞北望,潮連滄海欲東遊。元嘉舊事無人記,故壘摧頹今在不。

相關焦點

  • 東坡居士的護生詩
    蘇軾不但詩文俱佳,書法繪畫堪稱一絕,平生涉及的才藝之多、成就之高,世所罕見。蘇軾號東坡居士,不是一般文人的附庸風雅,學佛參禪可以說貫穿他的一生,早年「喜佛」,青年「遊禪」,中年「近禪」,老年「逃禪」,戒殺放生、抄經、參禪,是一位真正的佛教大居士。
  • 10.道德淺說(關陟岐)·五行性理總論·2.陽金陰金性理淺說 / 陽水陰水性理淺說/ 陽土陰土性理淺說
    陽金性理淺說庚為陽金。秋時當令。其色白。其味辛。金曰從革。能分萬物。言語響亮。故率性問響亮。
  • 如果你失意了,不妨讀一讀東坡先生的《贈劉景文》蘇軾詞/文瀾珊
    拋開愛情,今天,我們學習東坡先生寫給友人的詩句,看看他是如何對待朋友的。01原詩贈劉景文 [宋]蘇軾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03深度解析這首詩,翻譯起來不難,四句詩,欲揚先抑,前兩句「荷盡、菊殘」說不盡的悽涼。
  • 「夜讀」「說淺」與「淺說」
    他自己已辛辛苦苦地深刻了大半輩子,深知其中甘苦,希望女兒能簡潔樸實,像一汪淺水那樣清澈透明,沒有城府,少有物慾,不那麼複雜,遠離紛爭世故,過一種簡單質樸的幸福生活。人同此心,這或許是一切偉大而深刻的父親對子女的共同期待。聰慧過人的蘇軾,也曾寫下了這樣的詩句:「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 高情已逐曉雲空——東坡與朝雲(七)
    紹聖三年(1096年)七月,與東坡相伴二十多年的朝雲病亡。臨終,不斷持誦此《金剛經》六如謁。蘇軾 《悼朝雲詩引》雲: 「紹聖元年十一月戲作 《朝雲詩》。三年七月五日,朝雲病亡於惠州,葬之棲禪寺松林中,東南直大聖塔。予既銘其墓,且和前詩以自解。朝雲始不識字,晚忽學書,蓋嘗從泗上比丘尼義衝學佛,亦略聞大義。且死,誦 《金剛經》四句偈而絕。」
  • 年夜飯系列之東坡肘子
    東坡肘子,是一道傳統名菜,因蘇東坡極其喜愛而得名。它有肥而不膩、粑而不爛的特點,色、香、味、形俱佳。 偉詩心得1、東坡肘子雖好,但美味不可多食,明天周末了,這道菜特別適合家庭聚餐,最好一頓就能吃光,第二頓就不如第一頓美味了。
  • 轉念,成就一東坡
    一陣風,便似人的一轉念,歷史,就是一飄絮。在時間長河中,一拋便落下,於是成就了一個人一生的風景。  正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的「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像一片秋葉靜靜落在這裡。北宋重臣蘇軾怎麼也想不到,從他京城汴梁貶到黃州那一刻,千年後,他又飄飄忽忽進入了另一座京城──北京。
  • 和美春風拂東坡
    「這個江邊小鎮美得像一幅畫!」從巴東縣城逆江東望,長江巫峽口最窄處,官渡口鎮東坡社區斜掛在江北一面坡上。東坡社區素來以「美」著稱,坐擁巴東八景之一「官渡晴帆」,1980年版五元人民幣背景圖案取景於此。上世紀90年代,東坡社區在三峽庫區移民中經歷變遷。
  • 佛印扔扇大喊:水流東坡詩(屍)!蘇軾5字巧回擊,後成千古絕對
    蘇軾曾幾次被貶,但他每被貶一處都能發生不少的趣事,結交許多好友。而且他非常善於對對子,可以說他做對子脫口而出並且十分巧妙。他和朋友佛印對了很多有趣的對子,被世人流傳。在遊船上,佛印大師拿出一把提有蘇軾詩詞的扇子,蘇軾以為佛印是欣賞自己的才華正得意之時,佛印將扇子扔到河裡,並大聲道:「水流東坡詩(屍)!」。蘇軾明白這是佛印在捉弄自己。
  • 驀然回首,也無風雨也無晴——從《詠梅詩》看東坡的生命安頓之法
    詩人在《答李昭玘書》云:「軾蒙庇粗遣,毎念處世窮困,所向輙值牆谷,無一遂者。獨於文人勝士,多獲所欲,如黃庭堅魯直、晁補之無咎、秦觀太虛、張耒文潛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軾獨先知之。」 在心已似槁木死灰的情境下,讀到秦觀於元豐三年(1080)所寫的《和黃法曹憶建溪梅花》詩,頓時讓東坡心情起波瀾,此刻覺得秦觀此詩勝於西湖處士林逋所寫梅花詩,而有賞梅的雅興。
  • 「建安別裁」夢也無聲:《詩經~大雅~板》——淺說大雅正聲之三
    2、【建安別裁】《詩經~大雅~板》——淺說大雅正聲之三——振聾發聵的板蕩之聲詩壇莫笑我痴狂,雅道於今久不張。詩文以「板」「蕩」開篇,沿襲幾千年,至太宗後,板蕩遂成為江山陵替皇權傾覆的代名詞,由此可見板蕩作者之胸襟氣勢威儀風骨社會聲望與歷史地位的不可輕視。時隔整個中國文明史的風物變遷,我們至今讀來,仍有傳自遠古的黃鐘大呂「蕩蕩」回音由遠及近如驚雷之勢似動地風飈給我們醍醐灌頂之憬悟。
  • 蘇軾最經典的16首詩,一首一個名句,每一首都值得背下來
    劉克莊評價他的詩:有汗漫者,有典麗者,有麗縟者,有簡淡者翕張開闔,千變萬化。隱娘要推薦蘇軾的16首最經典的詩作,每一首都值得我們背下來。此詩寫詩人的惜花之情。「只恐夜深花睡去」,這一句寫得痴絕,當月華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時,詩人頓生滿心憐意:海棠如此芳華燦爛,不忍心讓她獨自棲身於昏昧幽暗之中。一個「恐」寫出了作者不堪孤獨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擔憂、驚怯之情,也暗藏了作者欲與花共度良宵的執著。
  • 金水派出所三項舉措整治「慵懶散」
    為深入貫徹落實縣局黨委關于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部署要求,合陽縣公安局金水派出所全面貫徹落實各項要求,立足於派出所工作實際狠抓落實,以抓作風建設為切入點,採取多種形式紮實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努力鍛造能徵善戰、紀律嚴明的公安鐵軍。一是強化制度建設。
  • 弘揚東坡美食,吃上東坡貢米,讓你也體會一把當皇上的滋味
    黃州在長江北岸,蘇軾有罪被責不能籤署公事,倒落得自在,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樂做「東坡居士」。日日種麥種稻,畜養牛羊,把一片荒地開墾成為歷史上著名的「東坡」,在黃州留下流傳千古詩和美食。千年過後有傳人。
  • 用年輕人的方式展現東坡文化 我有詩意,你有酒麼?
    周五晚上要不咱喝一頓?我的意思是我有詩意,你有酒麼?老人說,時運不好的時候,我們總是會想吃東坡肉大概是因為東坡先生一生顛沛流離,卻又樂觀向上吧在我們面臨困頓的時候,總會想到他一想到東坡先生,便油然而生的豪邁和勇氣在我們的文化中,詩意常伴
  • 多勻點「詩味」 作者:唐興禮
    要想真正品味詩詞的內蘊美,我們在「鏖戰」的空隙,就應該讓詩歌多一點它本有的詩味。「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準每一個字,讀順每一句詩,讀懂每一句詩,讀出每一句詩應有的節奏,讀到好似每一句出自自己口,讓詩味在朗讀中醞釀。「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淺談《金水六君煎》
    本人臨證,用《金水六君煎》治療咳喘數例,效果滿意,體會如下:出處:《景嶽全書·卷五一·新方八陣·和陣》組成:當歸二錢,熟地三至五錢,陳皮一錢半,半夏二錢,茯苓四錢,炙甘草一錢,生薑三至七片主治:景嶽云:1、治肺腎虛寒,水泛為痰。
  • 看東坡居士本色出演斷舍離的簡單生活
    黃庭堅的詩「石媼忍酸喙三尺,石皤嘗味面百摺。誰知聳膊寒至骨,圖畫不減吳生筆。」記錄了這風趣的一刻。 莊子寫《逍遙遊》,說: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鳥於林間築巢,林子再深廣,也只擇其中一枝;獸在河邊飲水,河水再寬闊,也只是喝飽即止。過多的物質,於我們而言並無益處,反倒會成為生活的累贅。這正是哲人先賢留傳下來的,簡單生活的智慧。
  • 「詩意中國」共赴東坡驚鴻宴 我有詩意,你有酒麼?
    周五晚上要不咱喝一頓?我的意思是我有詩意,你有酒麼?老人說,時運不好的時候,我們總是會想吃東坡肉。大概是因為東坡先生一生顛沛流離,卻又樂觀向上吧。在我們面臨困頓的時候,總會想到他,一想到東坡先生,便油然而生的豪邁和勇氣,在我們的文化中,詩意常伴,從小到大,誰沒讀過幾句帥炸的詩詞,誰沒發過兩句凡爾賽文學朋友圈?從帶著仙氣的「人生得意需盡歡」到苦悶難當的「萬 裡悲秋常作客」……詩詞歌賦,咱們接受了九年義務教育的同學們,必然都是張口就來,不過要說最喜歡的那位,怕是想起來大家都會有點饞,畢竟咱們蘇大學士在北宋年間就在帶貨美食這條路上走遠了。
  • 十二首「蘇詩」,讀懂東坡的豁達與瀟灑
    清代文人趙翼曾這樣評價蘇軾:「天生健筆一枝,爽如哀梨,快如並剪,有必達之隱,無難顯之情:此所以繼李、杜後為一大家也。」蘇軾出任陝西鳳翔府籤判,弟弟蘇轍送其到鄭州,回京城開封後給他寄去題為《懷澠池寄子瞻兄》的詩,蘇軾接到信後依照原韻和作。前四句雖然描寫鴻雁,卻是感嘆自我,形象生動又寄意深沉。後四句應和蘇轍詩中投宿寺廟的懷舊之情,並寄語弟弟深刻的人生態度——即使顛沛奔波也要樂觀向上。